她是一位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的母親,為了幫兒子實現去美國留學的夢想,她承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艱辛,最後努力沒白費,她不僅把兒子送去了美國,還辦了綠卡,讓兒子獲得了在美國的永久居留權。可就在兒子去美國後,她驚訝地發現,自己為兒子耗盡了半生的心血,兒子卻沒有一句感謝和理解,母子關係更是糟糕透頂,與此同時,夫妻關係也走向了終點。一個美國夢,為什麼讓整個家支離破碎?
理解不了這是母子倆之間共同的問題,而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源就是鄧萍(化名)為兒子梁良(化名)的圓夢之舉。鄧萍說,在兒子梁良出生沒幾天,梁良的父親就拋棄了他們去了美國,杳無音訊。如今兒子看到同學去了美國,也有想去美國留學的願望,鄧萍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幫兒子實現。
鄧萍通過關係打聽到了丈夫的地址,2016年,鄧萍帶著兒子去美國找丈夫,丈夫家族都在美國,他們聞訊過來看望孩子。丈夫的哥哥勸梁良留在美國,承諾上學吃穿住他們都會安頓好。
聽到大伯的擔保,鄧萍決定讓兒子留在美國,但兒子從未離開過母親,他只想出國玩一趟,並不想留在美國。一個14歲的孩子就這樣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儘管周圍有親人,可梁良卻親近不起來,當時的鄧萍明明看到了這一切,但想著為孩子好,並且要消失了十多年的丈夫擔負起照顧兒子的責任。
前兩三個月,梁良的父親還會給梁良做飯,大伯他們也會經常來看梁良。可慢慢的,大伯不來了,就連父親都不管他了,在學校吃完中飯,晚上回到家晚飯都沒著落。聽聞兒子的遭遇,鄧萍哭成淚人兒,當初把兒子留在美國,是希望兒子能夠得到父親的照料,沒想到卻給兒子造成了這麼多的傷害。可即便是這樣,鄧萍仍然堅持讓兒子待在美國,她一天打四份工,不停地給兒子寄錢,卻被孩子的父親給剋扣,那邊的梁良因為沒錢又吃不飽飯,只好自己想辦法掙錢。
有一次一個美國混混給了梁良一張來歷不明的信用卡,有償讓他幫忙刷卡購物,結果梁良被美國警察抓了。梁良被抓進去兩天,父親和大伯都沒管過他,因為梁良沒有刷成功錢,所以沒有構成犯罪,被放出來後梁良才聯繫了母親。
這一次去美國,鄧萍親眼看到兒子遭受的罪,她心疼不已便辭掉了工作,留在兒子身邊。但自從來了美國後,壞消息就接踵而來。首先她在國內的房子被丈夫偷偷賣了,因為房子是丈夫父母留下來的,丈夫和三姊妹都有名字,但房子的裝修家電是鄧萍出的錢,丈夫偷偷賣了房子,卻一分錢都沒給她。
其次,房子賣掉之後,鄧萍就和丈夫辦理了離婚。想到兒子回國後沒有站腳之地,鄧萍將身上所有的幾十萬積蓄,給兒子買了一套房。梁良很不喜歡母親自作主張,什麼都幫他做決定。 無論是當初留在美國,還是這次回國火急火燎地又把他帶回來。他覺得自己沒任何決定權,任由母親擺布。
梁良回國後,在網上交了一個17歲的女朋友,兩人約著見面,二十天就用了兩萬多塊錢。鄧萍說,兒子向她借錢做口罩、電子菸生意,但貨賣不出去全部虧本。梁良已經工作了,一分錢都沒拿回家,反而大手大腳花著鄧萍的錢,連電話費都要鄧萍來交。鄧萍付出了很多,失去的也很多,卻沒得到任何正向回饋,兒子也沒能給到她一絲依靠和安慰。在整場陳述過程中,梁良一直在隨意地抖動全身,這個動作惹來了老師的反感:「我對你的感受很不好,一上來就抖腳抖到現在,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
調解員認為,因為丈夫缺失,鄧萍會把情感投射在孩子身上,所以孩子身上背負了很多各種各樣的情緒,兒子倍感壓抑,甚至學會迎合和偽裝,在艱難的成長。女方在面臨人生諸多重大選擇的時候,都在做著後悔的決定。因為不懂得審時度勢,不懂得辨別人心,連累著孩子跟著受苦。如果當時能預料到,在一個徒有其表所謂完整的家庭中,其實孩子會受到更多的傷害。兒子理應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不能自怨自艾。母親用半生心血來撫養兒子,兒子最起碼要懂得感恩和尊重。女方要與自己和解,對自己好一點,兒子長大了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密室裡,梁良知道了自己的問題,他願意拿出一部分工資來償還自己曾經欠下的債務,雖然到現在為止,他上班不到兩個月,但因為自己表現優越,公司已為他提升薪資,他相信欠親戚朋友的錢,很快就能還清。這些年他明白母親的不易,只因為羞於表達,才一直沒有告訴母親。節目最後,母子倆面對面說開,終於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