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的起源是什麼?真的與朱元璋有關?與殺韃子有關?

2020-12-23 十點烏託邦

在中國,中秋節一直有著吃月餅的傳統,那麼為什麼要在中秋節吃月餅?關於月餅的來歷,有唐代說、宋代說、元代說……今天就分享一個傳說,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

話說,元朝末年,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百姓不滿當朝的統治,紛紛起義,一時間群雄並起。其中,朱元璋從一介布衣,靠著打拼,做大做強,成為了一支有實力的紅巾軍。那時,朱元璋手下也有不少人才,比如大將軍徐達、常遇春、謀士宋濂、劉伯溫……正所謂人才濟濟,但缺兵源、缺兵!

一天,朱元璋和軍師劉伯溫商議,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那時,劉伯溫提出建議,不如在八月十五中秋這一天號召民眾起事如何?朱元璋覺得不錯就同意了,但要怎麼通知老百姓呢?

最終,這個通知的辦法就是挨家挨戶地送圓餅子,並稱之為月餅,而餅裡面都塞了一張張紙條,寫著:八月十五殺韃子。所謂韃子,指的就是以蒙古族人為首的當朝統治者,反元起義就此拉開了序幕,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月餅竟然有這樣的歷史!

不過,回歸正傳,這只是月餅來歷的一個說法、一個傳說罷了!為什麼呢?因為經學者考證,「月餅」最晚在南宋就已出現,可能與殺韃子沒有關係。

相關焦點

  • 中秋節吃月餅這個習俗真的是來源於朱元璋起義嗎?
    中秋節吃月餅其實就中國人中秋節吃月餅這個習俗,是在民間,傳說是因為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其實這個說法是流傳最久的,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解讀。中國的月餅實際上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了,有記載說,在隋朝末年,反隋的唐朝部隊,有一次打仗就看到人員眾多,為了解決這個糧食問題,就做了一些月餅發給大家。後來也是到了唐玄宗的時候,才有月餅這麼個說法。團圓的意思但是後來月餅真正出現的時候,其實是在宋朝的時候。就宋朝的東京夢華錄和老學庵筆記中都有關於月餅的記載。
  • 月餅和朱元璋起義的那件事
    有許多中秋習俗,其中吃月餅的習俗最為廣泛,在我國,關於吃月餅的神話和歷史故事有嫦娥奔月、楊貴妃為月餅起名、朱元璋月餅起義奪天下等,前兩個故事估計大多數人耳熟能詳,也許明太祖朱元璋月餅起義奪天下的故事不太了解,憋急了,瀋陽帶你回顧明太祖是怎樣用月餅起義奪天下的。自古以來,人們都把月餅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徵。
  •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有人說因為朱元璋反元起義,我說是陳友諒!
    提到中秋節,首先我們想到的就是吃月餅,其次就是團圓,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在中國,過元宵節要吃湯圓,意味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端午節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那麼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什麼呢?這裡面,可能關於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有關。元朝的統治有多殘暴,為何老百姓紛紛要推翻它?
  • 中秋拜月和嫦娥有關,吃月餅竟然是因為劉伯溫和朱元璋
    中秋拜月和嫦娥有關,吃月餅竟然是因為劉伯溫和朱元璋中秋佳節臨近,中國對於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也是在不斷的演變,現代人都知道中秋節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可是在元代以前竟然是沒有月餅的,中秋吃月餅竟然是因為劉伯溫和朱元璋。
  • 歷史上月餅的由來,朱元璋月餅中藏紙條起義成功!
    月餅的由來從唐朝便開始有記載,直到明朝朱元璋起義,用月餅中的字條來傳遞信息,獲勝後定義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月餅的由來也有可能是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用小麥製成的月餅用來皇家祭拜天地神明,祈求風調雨順。一、歷史上月餅的由來月餅的由來還要追溯到唐代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
  •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這一段「月餅起義」的故事,你知道嗎?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賞月、吃月餅、賞桂花等等。每個地區的習俗也都不一樣,但是有一個習俗,幾乎全國都一樣,那就是吃月餅。在古代就有吃月餅的神話故事,比如有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有楊貴妃為月餅起名,朱元璋為月餅起義的故事。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有關月餅的故事。月餅一開始的時候,並不叫做月餅,而是叫做胡餅,是古人在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後來被延續下來。
  • 最早的月餅只有這類人能吃到,朱元璋用它奪取天下,最重有1200斤
    轉眼間,今年的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相信無論是在外打拼的朋友,還是陪伴父母膝下的子女,都期盼在這月圓之夜,闔家團圓,一起賞月、飲桂花酒,最重要的是全家人一起吃月餅,思念故鄉親人,祈盼豐收幸福,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而月餅這個大家都喜歡的美食,雖然年年在吃,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起源,關於月餅有很多的故事,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寓意含義 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來歷簡單介紹
    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吃月餅呢?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什麼意思中秋節賞月的來歷  從時令的角度來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中秋為什麼要賞月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吃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
  • 中秋節的寓意是什麼 節日起源於我國古代習俗
    其中最為廣傳的是「月餅起義」:   除了月圓,這一天大家還會吃月餅來慶祝中秋節。起源在元代末年,朱元璋謀士劉伯溫在反抗元人侵襲時。用大家在中秋節互送圓餅的時候,夾入「八月十五夜殺韃子」(韃子在當時指元兵)的字條。大家紛紛響應,一傳十十傳百,相約這一天一起手刃「韃子」,後來演變成月圓夜吃圓餅慶祝抗元勝利,並且正式將這種圓餅統稱為月餅。
  • 八月十五為什麼吃月餅,餅餡裡藏紙條,跟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有關係
    文 / 布衣如是說,作於去年過中秋必吃月餅,而月餅作為漢族傳統小吃,樣式口味也是多種多樣。為什麼農曆八月十五偏要吃月餅,過中秋呢?這個民俗食俗是在明代大規模普及的,在明代有關於月餅的大量文字記載,那時的月餅只在中秋時享用,也是民間盛行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而饋贈親友月餅,相約八月十五食用這個民俗,據說是跟「八月十五殺韃.子」這個故事有關。
  • 中秋節手抄報:月餅傳說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團結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
  • 中秋節的最大傳說:朱元璋月餅起義和菜刀
    例如這個謠言:話說,朱元璋在元末農民大起義時,準備聯合各路反王發動起義。但因為朝廷管理甚言,「十戶一把菜刀」由「刀頭管理」,連起義的傢伙都沒有,而且同時起義怎麼聯繫時間呀。朱元璋正在犯愁呢,軍事劉伯溫羽扇綸巾微微一笑,對朱元璋說:這個不難,八月十五人人都吃月餅,我們把「八月十五夜起義」放入餅子裡面,人人看到也就知道了。
  • 左權當地傳說——《八月十五殺韃子》
    「北國韃子」在基層村,實行連坐制,十家為一保,一人犯法,十家連坐。每個村子派一個蒙古家庭管理整個村子的漢人。這時,有人想出一條計策,在農曆八月十五前夕,烙出許多麵餅,把藏有「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紙條夾在餅子裡面,分化送到各家各戶,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那天晚上,以甩鞭子為暗號,屆時一舉誅殺韃子。
  • 「露馬腳」和朱元璋有關?「吝嗇」原來竟是兩個人
    但是關於露馬腳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和朱元璋有關,朱元璋娶了一個姓馬的姑娘,但是這個姑娘卻長著一雙大腳,而且還未纏裹。一天,馬氏乘坐大轎走在街頭,風將轎簾掀起,馬氏的兩隻大腳赫然入目,轟動了整個金陵,馬腳一詞也隨之流傳。不過,歷史記載中卻沒有關於馬皇后大腳的記載,不知道這一民間傳說從何而來。
  • 小小月餅,真的是朱元璋起義反元的情報信號?
    遊戲裡的答案是:元末昏君當道,百姓苦不堪言,為了反抗暴政密謀造反,小小月餅,就是傳遞造反情報的信號。此後歷經艱苦奮鬥,終於在朱元璋的英明領導下,成功推翻暴虐的元朝,創建了偉大的大明。從此天下太平,欣欣向榮!答出來有多重要?答對了師父就會高興,對玩家的好感度飆升,而後才會歡天喜地教授玩家頂級武功。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 中秋節手抄報:朱元璋月餅起義的傳說
    這個節日之所以成為佳節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  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輪流出現,照亮大地和給大地帶來溫暖,但有一天,十個太陽卻一起出現,大地上的農作物都被烤焦了。 這時,有一個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個太陽射了下來,替萬民消除了災難。人們於是把他擁立為王。后羿當上皇帝後,沉迷酒色,隨意殺人,成了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