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中秋節一直有著吃月餅的傳統,那麼為什麼要在中秋節吃月餅?關於月餅的來歷,有唐代說、宋代說、元代說……今天就分享一個傳說,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
話說,元朝末年,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百姓不滿當朝的統治,紛紛起義,一時間群雄並起。其中,朱元璋從一介布衣,靠著打拼,做大做強,成為了一支有實力的紅巾軍。那時,朱元璋手下也有不少人才,比如大將軍徐達、常遇春、謀士宋濂、劉伯溫……正所謂人才濟濟,但缺兵源、缺兵!
一天,朱元璋和軍師劉伯溫商議,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那時,劉伯溫提出建議,不如在八月十五中秋這一天號召民眾起事如何?朱元璋覺得不錯就同意了,但要怎麼通知老百姓呢?
最終,這個通知的辦法就是挨家挨戶地送圓餅子,並稱之為月餅,而餅裡面都塞了一張張紙條,寫著:八月十五殺韃子。所謂韃子,指的就是以蒙古族人為首的當朝統治者,反元起義就此拉開了序幕,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月餅竟然有這樣的歷史!
不過,回歸正傳,這只是月餅來歷的一個說法、一個傳說罷了!為什麼呢?因為經學者考證,「月餅」最晚在南宋就已出現,可能與殺韃子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