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脂肪、以及胺基酸,這些都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物質成分。
所以新鮮的肉類也是寶寶輔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寶寶多大可以吃肉?
怎麼做給寶寶吃?
這些問題也是困擾不少寶媽,今天也是特地做了一個匯總哦~~~
6個月大的寶寶就可以添加輔食,第一口輔食應選擇含鐵量較高的米粉,如果寶寶適初期適應較好,一般就可以逐步添加肉類啦!!!
自製米粉安全無任何添加物,但是營養較單一,適合剛接觸輔食的寶寶,為了保證營養可以購買適合寶寶吃的營養米粉哦~~
肉類添加順序:
6個月+(動物肝臟類)→7個月+(河蝦魚肉以及蝦)→8個月+(紅肉類)→12月+(海鮮魚肉)
這個階段的寶寶有限添加含鐵量豐富,寶寶容易吸收,且不易過敏的食物,可以在米粉的基礎上,逐步少量添加雞蛋羹、蛋黃泥、豬肉泥、豬肝泥等。
因為寶寶目前乳牙尚未長全,咀嚼能力弱,輔食多以泥狀形式,而後逐步轉為碎末狀。
(寶寶腸胃較弱,每增加一類新的輔食應觀察3天,沒有不良反應可再添加~)
經過初期的輔食餵養,寶寶已經過了適應期,這個時候添加肉類可以逐漸豐富,雞肉、鴨肉、豬肉、牛肉、魚肉等。每餐的量也可以逐漸增多,由少量蛋黃泥,可增加到一個蛋黃+50g的肉禽魚。如果寶寶不太喜歡吃肉,或者有海鮮、雞蛋過敏等情況,寶媽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適當調整哦~~
寶寶長出的小乳牙有一定的咀嚼能力,添加肉類時不再單純是肉泥狀,可以逐漸增加肉類的厚度,可以把肉類切成條狀,方便寶寶抓在手裡咬著吃。
添加時還是以紅肉優先的原則,在寶寶適應階段或者無任何過敏的情況下,再添加海鮮魚肉,每次增加食物都要單獨做增加,避免觀察,防止寶寶二次過敏。
1歲左右寶寶基本可以接受大部分基礎肉類,每天攝入肉類在50~80g左右,外加雞蛋一個。
這個階段寶寶咀嚼能力較強,肉類輔食可做成塊狀、條狀,或者是剁碎做成肉餅、肉丸等。寶寶的輔食要避免加入鹽、油、糖、味精等調味品,1歲以前的輔食要儘量保證食物原汁原味,1歲以後也要做到飲食清淡!
【豬肝米糊】(7個月+)
準備食材:
豬肝20g、米粉兩勺
製作步驟:
1、豬肝清洗乾淨,泡在水裡30分鐘去除血水,切成小塊狀;
2、豬肝放入小碗中,加入少量清水,放入鍋中蒸20分鐘後取出;
3、蒸熟的豬肝和碗中的湯放入輔食機中打碎,豬肝泥倒出;
4、衝泡好的米粉,加入適量豬肝泥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清蒸鱈魚】(6~8個月)
準備食材:
鱈魚
製作步驟:
1、將鱈魚清洗乾淨,切成塊狀,取一塊放到盤子中;
2、放少量蔥絲在鱈魚上,一起放入鍋中蒸12分鐘後取出,放涼即可食用。
【蒸肉餅】(12個月+)
準備食材:
豬肉、洋蔥、雞蛋、蔥、鹽、生粉
製作步驟:
1、豬肉清洗乾淨,剁成肉沫,洋蔥切成小丁,蔥切碎,放在一旁備用。
2、豬肉中加入洋蔥、蔥花、蛋清、生粉、少量鹽,在碗中攪拌(同一方向攪拌即可)
3、攪拌好的的肉沫,輕輕用手拍打成餅狀,放入鍋中蒸煮20~25分鐘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