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重視中職創新教育 小發明力助小微企業

2020-12-15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近幾年來浙江省一直非常重視中職的創新教育。浙江省教育廳從2008年開始面向中等職業學校舉辦每年一屆的中職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迄今已舉辦 5屆。在此基礎上,2011年又在全省確立了100所「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學校」,編寫了《創新教程》和《創業教程》兩本教材供學生選用,全省2012年共有8萬名學生選修該課程並參與「小發明小創造」活動。為進一步探索中等職業學校創新教育的規律與特色,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去年還啟動了「企業出題、學校接題、教師析題、學生破題」活動,共向企業徵集了72個小發明選題,現多數已被中職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攻克,其中8項成果已被企業購買並付諸生產一線。

  據新近對浙江省27所列入「創新創業教育試點」的中職學校不完全統計,2010年以來這些學校在校學生共獲得專利授權301項(校均11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新型實用專利221項,外觀設計專利69項。已有35項專利成功轉讓給30家小微企業,佔總數11.6%,獲專利轉讓金343萬元。此外,這些學校另有30項尚未獲得專利授權的學生小發明成果也已向26家小微企業出讓技術,成交金額158萬。這65項中職學生小發明項目共獲得520萬技術出讓金,並為受讓的56家企業創造了3345萬直接經濟效益,平均每家企業獲利近60萬元。中職學生的小發明項目已受到企業的追捧,65個項目中專利出讓金最多的高達56萬。

  用50萬元買下學生專利獲利380萬元

  浙江信息工程學校學生施鑫等人發明的V3.5立軸風力發電機控制系統,該系統曾獲得發明專利1項和新型實用專利2項。湖州久智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用50萬元從學生手中「奪」下了這項專利,現在公司利用一項專利創造了380萬元利潤。

  據介紹,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像久智公司這樣的小微企業紛紛向浙江省中職學生「借腦」。新昌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吳江輝發明了一種多功能圓規,獲得了新型實用專利的授權。杭州愛華文具有限公司以銷售額2%的出讓金獲得了此項專利,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已為企業創造利潤逾100萬元。

  「小發明」解決小微企業發展中的大問題

  企業普遍反映,中職學生的小發明成果實用性很強,適用性很突出。因為中職學生的小發明成果基本上不需要大的資金投入,不需要添置大型尖端設備,也不需要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來操作,十分適合小微企業。其實,風生水起的創新教育也帶來了很多驚喜:培養了一批會動腦、善思考的高素質學生,獲得了數量可觀的發明專利授權,受到許多小微企業的追捧,並對這些小微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產生了明顯的助推作用

  據對27所創新創業試點學校的統計,從2010年至今的3年中,在校學生共獲得專利授權301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新型實用專利221項、外觀設計專利69項。這些專利已有35項成功轉讓給30家企業,佔總數的11.6%,成交金額343萬元。此外,另有30項尚未獲得專利授權的學生小發明成果也已向26家企業出讓技術,成交金額158萬元。據不完全統計,這65項學生小發明項目共獲得500餘萬元技術出讓金,並為56家小微企業創造利潤高達 3345萬元,平均每家企業獲利近60萬元。

  相關專家認為,浙江省的經驗表明,長期被社會忽視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無疑是極為巨大的「人力資源」,也是我國專利發明一片遠未開墾的「處女地」。據悉,省教科院已計劃在今年4月舉辦「浙江省中職學生小發明小創造成果展洽會」,屆時將集中展示近年來浙江省中職學生的數百項小發明成果,並組織企業前來考察,洽談技術轉讓事宜,嘗試我省中等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全新方式。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焦點

  • 浙江中職生的小發明幫了「小微企業」大忙
    杭州網訊 前陣子,湖州一家小微企業利用一項專利創造了380萬元利潤。這是浙江信息工程學校學生施鑫等人發明的V3.5立軸風力發電機控制系統,該系統曾獲得發明專利1項和新型實用專利2項。當初,久智公司用50萬元從學生手中「奪」下了這項專利。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許多小微企業紛紛向中職學生「借腦」。
  • 浙江中職學生小發明展洽會 一個小發明可能值幾十萬
    浙江在線05月26日訊每年這個季節,杭州和平會展中心都會舉辦大型人才招聘會,今年的關鍵詞依然是「就業難」,並被冠以「史上最難」。昨天,同樣在那裡,剛開幕的全省中職學生小發明展洽會,不僅引來全國媒體聚焦,更讓小微企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趨之若鶩。
  • 浙江「重要窗口」的台州金融創新 | 台州銀行:精耕小微企業,推進金融創新
    、人民銀行台州市中心支行、台州銀保監分局等部門,共同推出浙江「重要窗口」的台州金融創新暨台州小微金改試驗區五周年系列報導,旨在全面展示我市各相關主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探索形成以「專注實體、深耕小微、精準供給、穩健運行」為主要特色,以「多、快、好、省、穩」為典型特徵的經驗做法,為我市爭創浙江新時代「重要窗口」的「小微金融創新實踐案例」講好台州故事,凝聚改革力量,進一步打響小微金融「台州模式」品牌。
  • 浙江:減稅降費激發小微企業活力
    在民營經濟大省浙江,小微企業始終是全省經濟發展和創業創新領域的活躍力量。近期發布的《浙江省新設小微企業活力指數報告(2019年)》顯示,浙江新設小微企業活力指數持續保持增長態勢。2016年-2018年,全省累計新設小微企業92.7萬家,平均每年新設30.9萬家,佔全省新設企業總數的比重達81.89%。
  • 眾邦銀行:創新「數智金融」 力挺小微企業疫後重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湖北武漢經濟社會活動較長時間按下「暫停鍵」,眾多小微企業正常經營受到嚴重影響,亟需「搭把手、拉一把」。眾邦銀行做好自身機構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響應號召,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出臺系列金融紓困舉措,並先後推出戰疫雲貸、眾商貸、眾商貸「漢融通」301模式,e商助夢貸等多個專項普惠金融產品,加大對本地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 浙江發布《2019年新設小微企業活力指數》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供圖   中新網杭州6月11日電(記者 胡亦心)11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對外發布了《2019年浙江省新設小微企業活力指數》(以下簡稱《活力指數》)。《活力指數》顯示,2019年浙江新設小微企業活力指數為125.94點,同比增長4.95%,新設小微活力持續提升,新興產業成長迅速。
  • 《中職學校創新創業經典案例選編》出版 50個案例是金點子
    記者從市教育局教研室獲悉,我市創新創業教育又出新成果,市教研室徐衍昌、蔣宏達主編的《中職學校創新創業經典案例選編》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全書所收集的案例均為我市中職師生近五年在省、市「創新創業大賽」中的獲獎作品,共50餘項,分為創意設計、創新發明和創業設計三大類。
  • 浙江樂清:強化園區建設,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劉帥 黃慧慧)小微企業是社會就業的重要渠道,也是社會創新的活力之源。近年來,浙江省樂清市堅持以強化小微企業園區建設為抓手,通過建設環境優美、服務優質、企業安心的高品質園區,來破解小微企業發展的空間瓶頸,推動小微企業提質升級。
  • 助力復工復產 江蘇農行依託「小微」力量激活「小微」企業
    中小微企業能否熬過這輪疫情帶來的危機?中國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一方面迅速出臺了金融服務疫情防控「18條」措施、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11條」和農產品穩產保供「12條」等意見,紓解中小微企業資金難題提供及時且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鼓勵員工以每個人、每個團隊的「小微」力量,為扶持地方「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添薪續力。
  • 湖北、浙江等地持續加大扶持力度 助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因此,我們必須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為完成這一任務,一系列政策措施已開始發力,並為我國經濟穩步復甦注入了新的動能——湖北:降本減負讓市場主體活起來「餐飲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大,政府免了我們一年的增值稅。算下來,全年可減稅7萬多元,這讓企業更有活力了。」
  • 加強金融產品創新才能更好支持小微企業
    保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不僅是當前落實「六保」工作的一個著力點,也是「十四五」時期要面臨和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我國在發展普惠金融,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但仍需加強金融產品創新。就近年的情況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使用程度加深,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成效明顯,金融消費者權益得到相對更好的保護。
  • 為什麼中職學校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怎麼培養雙創老師?怎麼建雙創...
    "網際網路+」社會服務,包括電子商務、消費生活、家政服務、養老服務、食品安全、金融、財經法務、房產家居、物流、教育培訓、健康服務、交通、社區服務等。參賽項目不只限於"網際網路+」項目,鼓勵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參賽,根據行業背景選擇相應類型。三,為什麼中職學校要重視創新創業大賽?
  • 浙江浦江財政打出惠企組合拳 與小微企業共克時艱
    該縣財政部門通過創新涉企扶持資金撥付方式,推行助企政策「一件事」辦理,按照「即報即審快付」的原則,讓企業少跑或者不跑,較往年提前5個月兌現工業科技財政扶持資金約2.5億元,增強企業復工復產的積極性和信心。
  • WPS+亮相2017GICC 助力小微企業創新升級
    11月17日,2017 GICC全球小微企業創新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完美落幕。作為關注小微企業市場較早的企業之一,WPS攜產品WPS+亮相本次大會,闡釋了能為企業用戶提供全平臺、跨終端、安全可控的一站式辦公解決方案——WPS+雲辦公。
  • 普惠金融「加速度」 打通小微企業融資服務
    作為最活躍的經濟主體之一,小微企業是浙江的特色和優勢,也是浙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和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然而,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們的經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當前,將金融活水精準注入市場,把穩企業保就業和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結合起來,是在浙金融機構的重要任務。  金融服務不因疫情而「降速」、不因疫情而「降溫」,這是國有銀行的責任擔當。
  • 金融創新助力創業浪潮 民生銀行擦亮「小微金融」金字招牌
    金融機構如何更好地服務於量大面廣的民營小微企業,成為擺在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銀行面前的一道必答題。為民而生,與民共生。作為民營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生銀行杭州分行根植於浙江這塊民營經濟的沃土,初心不改、先行先試、不斷創新,為浙江民營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全面助力小微企業茁壯成長。
  • 富農惠農道路寬 支農助小守初心 吉林銀行小微金融貼心服務我省...
    十三年間,吉林銀行累計為4.5萬餘戶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超5200餘億元,其中:為2萬餘戶的「三農」經營主體累計投放涉農貸款資金超3200餘億元,貸款餘額由最初不足19億元猛增至現在的604.53億元,年均增幅超37%,有效帶動小微企業,特別是農業經營主體創收超百億元,成為省內「支農助小」的金融主力軍。
  • 杭州小微企業有多活躍?一組最新數據告訴你
    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觀察」欄目特推出「有數」板塊,以可視化敘述,讓數字「動起來」,解讀數字背後的邏輯和價值。 小微活,就業旺,經濟興。作為全國民營經濟最為活躍和發達的地區之一,小微企業是杭州經濟鏈條上最為活躍的群體。2015年起,杭州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通過一系列服務舉措,大力扶持小微企業健康成長,鼓勵民營經濟提升發展。
  • 寧波全面推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兩年間
    兩年多來,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市以「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為抓手,以創業創新載體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稅費普惠金融助推、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市場創業活力倍增、小微企業升級加速等六大工程為依託,連續打出了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服務券、優秀創業創新項目落地獎勵、「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等一系列組合拳,形成了優質高效多樣化的供給體系,推動小微企業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 小發明折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智慧」
    近年來,市科協緊扣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實際,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積極搭建特色鮮明的科技教育平臺,培植深厚的科技教育沃土,有效提高了學生科技素質,錘鍊了青少年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