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對話埃夫特總經理遊瑋:長期需求與短期瓶頸|實踐101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隨著下遊新能源汽車、3C產品製造業等應用領域的投資持續上行,工業機器人行業進入上升周期。短期內「十四五規劃」、新基建的助推,疊加長期視角下,產業升級和人口老齡化的大趨勢,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發展潛力開始逐步釋放。在此背景之下,埃夫特圍繞國內下遊增量市場開拓與上遊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兩大核心戰略,依託智能共享工廠的創新發展理念,構築起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機器換人」是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核心增長邏輯,從2013年開始,中國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但同時我國的工業機器人密度依舊偏低,根據IFR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機器人密度為140臺/萬人,雖然略高於99臺/萬人的全球平均水平,但作為製造業大國的提升空間依舊很大。在技術層面,工業機器人上遊核心零部件領域是產業鏈的核心利潤環節,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該領域的國產化替代仍然面臨較大壓力。

在此背景之下,對下遊應用領域的拓展與滲透,以及上遊核心技術領域的突破,成為工業機器人行業復甦的關鍵要素。在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面前,埃夫特如何看待產業升級推動下的國內增量市場?如何通過布局通用工業開拓新「藍海」?如何通過自主替代打破行業利潤瓶頸?本期金融界《實踐101》對話埃夫特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遊瑋,探討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增長與突圍。

通用工業蘊含千億「藍海市場」

工業機器人在各大核心製造行業均有較為普遍的應用,其中汽車工業、3C電子行業是主要的下遊應用場景,佔據60%以上份額。因此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與製造業投資有較強的關聯性,並且呈現出強周期性特徵。2020年,隨著新能源汽車打開增量市場,汽車行業的產銷量邊際好轉,同時5G滲透率的不斷提升也激活了3C電子行業的增長,工業機器人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上升周期。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Choice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2月國內工業機器人單月產量2萬臺,同比增長15.3%,累計產量18.69萬臺,同比下滑6.1%。國內工業機器人單月產量自2018年9月開始,受到宏觀經濟下行以及貿易摩擦的影響,出現了連續13個月的下滑,在2019年10月實現轉正,隨後連續3個月增速逐月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達到16.07萬臺,同比增長18.20%,其中2020年9月單月產量達到2.32萬臺,同比增長51.40%,產量與增速均創下歷史新高。

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復甦建立在短期與長期因素的複合影響之下,遊瑋認為,「短期內,十四五規劃、新基建帶動下的光伏、3C、軌道交通等領域需求逐漸旺盛,拉動了相關生產設備的投資,對整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催化作用。長期來看,在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之下,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同時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也將愈發明顯,機器換人的趨勢不會發生變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快速增長,但密度依舊偏低。根據IFR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平均工業機器人密度為99臺/萬名僱員。2018年,新加坡工業機器人密度達 831臺/萬名僱員,居於全球首位。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密度為140臺/萬名僱員,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但作為製造業大國,較工業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而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通用工業領域的機器人滲透率水平較低。遊瑋指出,「汽車工業的機器人滲透率大約能達到20%-30%,其中個別作業環節,例如焊接能達到50%以上。但平均下來全球的機器人滲透率卻只有1%左右,從這一差距中可以看出,還有很多行業工業機器人密度依然很低,這其中就包括了通用工業領域。」

從全球範圍來看,除3C電子、金屬加工之外的其他通用工業,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密度普遍低於汽車工業的20%。而隨著雲技術、人工智慧、5G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工業機器人在通用工業領域的應用場景正在不斷深化。正是看準了這一行業發展趨勢,埃夫特在通用工業領域,以行業、應用場景作為約束條件,形成差異化的商業模式,通過「換道超車」的發展模式,打造自身的全球競爭力。遊瑋認為,「未來全球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增量市場會在中國,而中國的主要增量市場會在通用工業領域。」

增量市場是客觀存在的,但如何抓住機遇開拓市場是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對此,遊瑋說到,「要做到貼近市場,了解終端客戶的需求。中國是通用工業大國,因此國內機器人廠商在這方面具備天然的優勢。通過獲取第一手的應用場景數據,結合人工智慧算法,使得工業機器人更加智能,更加易用,從而將其應用到傳統通用工業的柔性作業場景中。」在遊瑋看來,國內的通用工業領域不僅僅是工業機器人的「藍海市場」,同時也是國內機器人廠商的「優勢戰場」。

自主化打破利潤瓶頸

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復甦過程並非一蹴而就,雖然背靠國內龐大的增量市場,但海外龍頭廠商對於上遊核心零部件的技術壟斷也為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成本難題。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工業機器人產業上遊為三大核心零部件: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成本大約佔機器人整機的70%左右,是產業鏈上最具議價能力的核心利潤環節。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基本壟斷全球中高端工業機器人市場,佔據約60%的市場份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少國內的工業機器人整機廠商面臨著經營虧損的問題。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工業機器人系列深度報告》

面對行業內的這一利潤瓶頸,埃夫特如何布局上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替代?針對這個問題,遊瑋在對話中回答到,「目前埃夫特已經實現了控制器、伺服驅動和精密減速機的自主化,以及伺服電機本體的國產長期戰略配套。其中,埃夫特率先實現的是控制器的自主化。因為控制器不僅涉及到材料成本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所有智能化功能都需要一個載體來實現,而控制器就是這個載體,在該領域的自主化對於保護工業機器人廠商的智慧財產權至關重要。此外在六軸合一高性能驅動器和RV減速機方面,埃夫特均在自主化上取得了有效進展。」

埃夫特在招股說明書中寫到,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低,是制約埃夫特發展的重要瓶頸,也是提升整機產品毛利率的關鍵。按照發展規劃,結合募集資金項目的投入,埃夫特核心零部件設計產能逐步達產,2022年之前,將基本實現控制器、伺服驅動、RV減速器的自主化。2017年至2019年,埃夫特的毛利率分別為10.51%、12.63%、16.38%。而根據招股書推算,若整機產品核心零部件在控制器、減速器、伺服驅動領域實現完全自主化,埃夫特的整機毛利率可以提升至36%左右,盈利水平將得到較大提升。

自主化與國產替代勢必需要堅實的技術研發能力作為基礎,在研發布局上,遊瑋介紹到,「埃夫特始終將產學研一體化作為戰略主線。研發方面,在成立初期就制定了清晰的技術路線規劃,依託於此,埃夫特通過海外併購與技術引進的方式尋求突破,海外併購最大收益在於可以將海外資產作為持續獲取技術與人才資源的『橋頭堡』。在人才培養方面,埃夫特通過將國內有能力的年輕人送到海外合作院校學習,並且參與到海外資產的管理運營當中,提升自身的人才儲備,在產學研合作的戰略主線上實現人才梯隊的搭建。」在遊瑋看來,與海外的學術與技術交流,以及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在埃夫特的技術研發布局中扮演者至關重要的角色。

「共享工廠」激活行業增量

無論是通用工業的「藍海市場」還是上遊核心零部件領域的自主化替代,都已經或多或少成為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共識。而撬動這一增量市場,突破行業內的利潤瓶頸每家企業都有各自的路徑。「共享工廠」模式是埃夫特激活工業機器人發展潛力的獨特嘗試。「共享工廠」模式的具體做法是,在通用工業產業集聚區,通過與政府平臺或龍頭企業合資形式,建立智能共享工廠,埃夫特為共享工廠提供智能製造系統,為產業聚集區的中小企業集中提供租賃服務、代加工服務,通過集中服務,實現規模效應。該模式下,中小企業無需進行設備投資,解決投資門檻的問題,無需為設備操作、編程、運維等事項操心,解決了不會用的問題。該模式解決了企業用工荒導致的停產問題、產品製造環節一致性差的問題,並化解了企業的職業病防護風險,同時實現了環保集中控制。

對於「共享工廠」,遊瑋補充到,「『共享工廠』模式實際上就是激活增量市場的一種方式,中國的產業形態往往會產生區域化的特點,產業經濟區在國內相當普遍。而其中的中小微企業在生產製造的過程中對工業機器人是有一定需求的,但考慮到成本問題,會出現『買不起』、『不會用』等問題。共享工廠的出現,可以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設備投資門檻、維護門檻,操作門檻,從而一站式解決用工荒、環保集中控制等一系列的問題。」

「共享工廠」模式有著諸多好處,但在具體操作上還存在一些技術方面的難題。對此,遊瑋進一步補充到,「『共享工廠』的想法在2016年就已經初具雛形,但直到2019年年底才開始實施,這其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多品種、小批量的協同問題。不同的產品需求不同的生產方式,如果對每一種生產方式進行重新編程,那麼工廠的經濟性就無法得到保障。因此雲端架構和相關智能算法是實現「共享工廠」業務模式開拓的關鍵要素。」目前,埃夫特在噴塗、焊接、拋光等領域實現了自主程序生成。未來,將引入雲端架構和相關智能算法,使得機器人針對特定行業和應用場景下的智能化水平得以不斷提升。逐步完成工業機器人在家具、衛陶、五金、鋼結構、物流等通用工業領域的滲透。

埃夫特於今年7月登陸科創板,在對話的最後,遊瑋結合資本市場的變化對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展望到,「註冊制的推行,降低了企業上市融資的門檻,但與此同時也在加劇行業的分化。在資本助推的過程中,企業更應注重戰略的穩定性與一致性,從而實現長期發展價值。」

相關焦點

  • 中國實驗室|遊瑋:國產機器人目前沒有附加值,沒什麼利潤
    對此,去年底,在紀錄片《中國實驗室》拍攝期間,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遊瑋。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方向澎湃新聞:引進義大利技術,你們是怎麼考慮的?這些行業的機器人需求現在大家還無法認識,原因在於我們現在的機器人還不能滿足這些行業的特殊要求,因為這些行業存在同品種小批量的問題,同時產品的一致性很差,前道工序存在很多的多樣性。如果我們要進入這些行業,就要突破這些技術。同時這些企業裡面,大量都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不像大型企業那樣擁有強大的設備維護團隊,智能技術是進入這些行業必須要做的事。
  • 金融界對話兌吧副總裁李佳:做銀行的「經營合伙人」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12月10日,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在京召開,百位金融業大咖齊聚一堂,就金融行業的轉型、發展、應用以及未來等話題進行深入務實的探討與交流。與會期間,兌吧副總裁兼銀行事業部總經理李佳與金融界展開了一場行業對話。
  • 金融界對話謝雲嬌:財務管理者要守住紅線、懂企業戰略
    論壇期間,金融界就財務管理數智化轉型、後疫情時代財務管理的變革與創新、業財融合等問題,與傑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謝雲嬌進行對話。 【嘉賓資料】謝雲嬌,高級會計師,現任傑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財經管理部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義大利VI.BE.MAC. S.p.A.董事。
  • 金融界對話楊怡萍:疫情加速格林酒店集團財務數位化轉型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2020年12月16日,由中國企業財務評價專家委員會為指導單位,中國CFO發展中心主辦的2020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財務領袖年會暨中國國際財務領袖年度人物與中國十大資本運營TOPCFO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
  • 金融界對話安惠投資張浩棟:醫藥股回調不影響長期趨勢 明年看好新...
    12月10日,金融界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盛典在京召開,安惠投資與近40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聚首,金融界也藉此機會與張浩棟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 張浩棟認為,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疫情強化了這一現象。
  • 華夏基金董事總經理 華夏財富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毛淮平:基金投顧的...
    12月10日,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在京召開,百位金融業大咖齊聚一堂,就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發展、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公募基金大時代、養老金融的未來等話題進行深入務實的探討交流。
  • 金融界對話鄔建昌:財務人員了解企業經營發展思路是財務數智化轉型...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2020年12月16日,由中國企業財務評價專家委員會為指導單位,中國CFO發展中心主辦的2020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財務領袖年會暨中國國際財務領袖年度人物與中國十大資本運營TOPCFO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
  • 埃夫特:工業機器人第一梯隊 聚焦中國製造2025大有可為
    近期,國內工業機器人第一梯隊企業埃夫特(688165.SH)即將登陸科創板。7月7日,埃夫特公布網下初步配售結果及網上中籤結果,標誌著其距離上市又近了一步。至2020年6月,經過多次股權轉讓後,國有控股的遠大創投和其控股的蕪湖遠宏共計持有埃夫特37.04%股權,為控股股東,而「老東家」奇瑞旗下奇瑞科技持有埃夫特1.41%股權。  作為汽車企業的「孩子」,埃夫特具有濃厚的「汽車基因」。目前,埃夫特主要業務板塊分為三個: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整機以及基於工業機器人的系統集成整體解決方案。
  • 金融界對話駱駝規劃CEO張騰:保險科技的價值論述 長遠目標是持續...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亓寧12月10日,駱駝規劃與近400家金融機構共同參加了金融界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盛典,並成功斬獲年度「傑出金融科技創新」獎。藉此機會,金融界與駱駝規劃CEO張騰展開了一次深入對話。
  • 金融界對話利亞德董事長李軍:Micro LED引領第三次顯示技術變革
    12月10日,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在京召開,百位金融業大咖齊聚一堂,就金融行業的轉型、發展、應用以及未來等話題進行深入務實的探討與交流。與會期間,利亞德(300296,股吧)董事長李軍與金融界展開了一場圍繞行業技術變革與發展的對話。
  •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奧秘
    好教師」「記憶」,是個概括性術語,它所表達的大腦記憶過程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但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是最基本的當我們試圖記住一串數字時動用的便是短期記憶。如果不分心,通常只需在腦子裡一次又一次地重複這串數字就可以把它記住。令人驚詫的是,我們在這方面的能力相當有限,因為我們平均只能記住7位數。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有何相關?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是以平行的、完全獨立的方式運轉的嗎?眾所周知,有些病人對發生在不久之前的事毫無記憶,具有一種幾乎是全面遺忘的症狀,但其短期記憶能力卻與正常人不相上下。
  • 蔡英文「閨密」張振亞接任臺北101總經理
    (圖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7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101現任總經理陳世明被拔掉,新總座將由小英基金會執行長、前臺灣嬌生總經理的張振亞接任。張振亞正好屆齡65歲,符合公股行庫總座65歲天花板,前任「財長」許虞哲因此將此人事案暫時擱置,但新任「財長」蘇建榮才上任幾天,101人事就拍板定案,時機是巧合或早有安排,留給外界不少想像空間。
  • 金融界價值沙龍:聚焦生物醫藥產業 探尋增量要義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加速,戰略新興產業因其增量帶動能力備受矚目。又因其專業門檻高、產業階段不一,使得橫向交流缺乏,信息不對稱明顯。因此,金融界將發揮研究+平臺優勢,舉辦一系列價值沙龍,促進產、學、研、資等務實對話,一起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處理好短期和長期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處理好短期和長期的關係。既要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又要在戰術上打好殲滅戰。用辯證法指導實踐,才能堅定不移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前推進。
  • 滿足年輕人多元化消費需求 KOO錢包斬獲金融界「傑出消費金融公司...
    來源:金融界網站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盛典「於2020年12月10日在北京盛大舉辦。金融界作為我國垂直的權威財經平臺,致力於用金融科技為機構和個人賦能,引領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創新航向,由其主辦的「領航中國年度盛典」現已成為國內金融行業最具影響力的評選活動之一。而本屆論壇以「創新融合共贏」為主題,聚焦後疫情時代經濟發展、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等熱點話題,國內外金融機構、金融科技頂尖公司及專家學者共聚於此,探討新十年發展與布局。
  • 怎麼分辨短期貸款、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
    貸款的種類有很多,根據貸款期限來劃分的話,可以分為三類:短期貸款、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這三種貸款方式我們又該怎樣辨別呢?短期貸款:借款期限在1年以下根據目前銀行和財富管理機構的標準,短期是指借款期限在1年以下的。這類借款期限較短,借款利率相對較高,借款者還款壓力較大。據了解,短期借款多用於解決資金流通性較強的企業的緊急需求。
  • 油茶改良套種:實現短期有收益長期大發展
    近年來,我縣把油茶產業項目作為破解農村產業發展瓶頸和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的突破口,通過新造、低改、套種等措施,實現油茶產業短期有收益、長期大發展,為貧困群眾鋪就一條堅實的脫貧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