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昨天一早上,兒子就哭喪著跑來問我:「媽媽,我不想考試。我昨天做了個噩夢,夢見我今天考試考砸了。」
兒子的話讓我好氣又好笑,孩子考前緊張,我覺得能理解,於是安慰孩子:「安心啦,夢都是假的,而且還是和現實相反的虛假,所以你今天考試一定能考好。」
可是就算我們這麼說,孩子的緊張焦慮有半點緩解嗎?
家長們回想起自己被考試支配的恐懼,覺得曾經爸爸媽媽的安慰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不談其他的家長們,就談我自己,我個人也算是比較沒心沒肺的類型,因為家長對成績要求不高,所以我自己也對成績沒多大重視,可是就算是這樣的我,也在考前做過好幾次噩夢。
而一般我們考前做噩夢,那麼考試的發揮或多或少會受影響,所以是什麼導致了孩子在考前總做噩夢?又是為什麼孩子的噩夢,影響著孩子的發揮。
一、孩子總是考前做噩夢,為什麼會影響孩子發揮
周考、月考、期末考等等,學生生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考試。有很多孩子會在考前情緒緊張、焦慮,總擔心自己會考不好,進而會影響到正常的睡眠。
甚至會有敏感的孩子覺得夢境就像是「預言」:美夢代表成績好排名前列,噩夢就是成績差,會考砸。
因為懷著這樣的想法,孩子的考試狀態就很受影響。做了噩夢的孩子,想法焦慮,考試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自證預言」,是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當我們渴望某一件好事情發生時,會傾向於找尋符合該期望的正面訊息,而那些正面訊息又誘發我們找尋更多的正面訊息,使我們變得越來越樂觀和充滿自信,行為上也變得更積極,大大地提升了成功的機會。相反地,如果我們越擔心壞事情的發生,便會越留意不利的訊息,不利訊息越多,心情越加焦慮不安,行動消極、被動或過度保護自己,最後更容易地誘發了壞事情的發生。
所以得到噩夢給出的「預言」,心情焦躁不安,容易忽視做題細節,最後導致考試考砸。
考前孩子做噩夢,不僅給孩子一種心理焦慮,消極暗示,也讓孩子容易在考試時遇到難題直接放棄,不敢挑戰。
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噩夢的陰影?
每個人都會做噩夢,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迅速擺脫噩夢的影響,尤其是孩子考前做噩夢,想讓孩子擺脫噩夢的影響,難度更大。
1、告訴孩子做夢的原理
《夢的解析》的作者,美國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更進一步指出:夢境是一種心理現象,它表達了人們的潛意識,尤其是清醒時被壓抑的欲望。夢大多數是消極的,焦慮是夢裡常見的情緒,而其他情緒還有悲傷、憤怒。
用更淺顯的道理來解釋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為白天發生的某些事情給孩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或是讓孩子感覺非常興奮或者焦慮。於是到了深夜,儘管孩子已經進入了熟睡狀態,但孩子的潛意識仍然在「思考」這件事情,所以才會產生內容相似的夢境。
所以說「夢」只是大腦皮層的殘留活動,能夠較好的反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變化而已。
2、分析孩子做噩夢的原因
我們的睡眠分4期,其中Ⅰ期叫快速眼動期,這個本身就是做夢期。做夢的原因是大腦的腦細胞在興奮過程,會有些興奮活動,所以就會有夢境。
做噩夢的原因主要還是睡覺的質量不好和整個白天的情緒相對較緊張或者心裡確實有事、有壓力引起的。具體如下:
情緒緊張,心裡有壓力或者遇到突發事情
孩子考前做夢,常做噩夢,就是因為孩子過於擔心考試成績,而這種擔心潛藏於孩子的潛意識中,以夢的形式表現出來,和孩子的怕黑怕高沒什麼區別。
身體不舒服
比如發燒的時候、感冒的時候、鼻子不通氣的時候、打鼾的時候、自己的手壓在胸部的時候,或者自己體位不合適,造成身體麻木的時候,這時就會同時把這些不舒服和痛苦做到夢境裡,就感覺到一種不舒服的體驗、是一種噩夢。
3、教會孩子轉移注意力
就算明白了夢境的原理,孩子對考試也會有點擔心,這時候家長可以適當轉移一下孩子注意力,避免孩子一直將重點放在對考試失敗的「預言」上,引導孩子放鬆心情,同時可以通過合理安排飲食、適當運動、調整作息時間等途徑來予以改善。
三、如何讓孩子考前安全入睡?
1、不給孩子太高的目標
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充分理解每個家長「望子成龍」的期望,可是家長的期望最好還是貼合孩子的實際情況。
路要一步步走,成績也需要一步步提高。如果上次考試孩子才剛剛及格,那麼家長給孩子的期望應該是保住幾個,向70分大關前進,而不是要求孩子這次考優秀(80分)。
這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很容易會增加孩子的焦慮,對孩子考試情緒沒有半點好處。
家長是需要給孩子壓力,促進孩子前進,但家長也要小心過大的壓力壓垮孩子。
2、考前不給孩子安排緊張複習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取得好成績,加緊時間給孩子「考前衝刺」甚至是熬夜惡補。與其盲目的衝刺惡補,不如家長重視孩子日常的積累。
知識的學習更多是來自於孩子知識體系的梳理,知識點的不斷積累,家長安排的臨時突擊很難產生「質變」的效果,而且還會讓孩子感到非常緊張,身心負擔過重,會引發或加重失眠多夢。
3、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想要孩子考試不緊張,充足的睡眠少不了。在考前還安排孩子抓緊每一秒,而不給孩子充分的休息時間,會讓孩子的大腦疲憊不堪,這樣更影響孩子的發揮,。
只有孩子休息好了,精力、體力得到恢復,情緒變得更加平穩,孩子才能夠以一種更好的精神狀態去面對考試。
所以孩子考前做噩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家長也需要重視起來,不然放任孩子的焦慮心情,將會使孩子進入「自證預言」的陷阱,影響孩子發揮,久而久之孩子的成績就下降了。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