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壯今年兩周半了,一直都是由媽媽帶著,可最近媽媽因為經濟原因出去工作了,將壯壯送到了幼兒園,並讓奶奶從老家過來幫忙接送。為了讓孩子能更好適應幼兒園生活,壯壯媽媽陪著孩子上了幾次親子課,看著壯壯和老師、同學們都熟悉了,媽媽終於放心地上班去了。可媽媽發現壯壯最近晚上總醒,有時醒來就哭,得安慰半天才行,有時醒來哭會兒吃點奶就接著睡了。
本以為孩子是不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才總是噩夢,被嚇醒,可身邊也有一些寶媽反映自己的孩子並沒有離開媽媽,也沒有被送去幼兒園,卻也會做噩夢,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導致寶寶晚上總做噩夢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常見的四個因素,媽媽可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排查。
1.飲食原因
在過去,由於物質匱乏,人們飲食條件並不好,而現在人們條件好了,自然捨不得虧待了孩子,於是很有可能給孩子吃太多肉類或重口味食物,導致孩子易上火、且身體攝入過多脂肪。
如果孩子食用過多辛辣刺激的食物或攝入過多脂肪,就容易導致肝火旺盛、腸胃不適,並引發失眠、煩躁、情緒不安等症狀,自然容易做噩夢。要想改善孩子的睡眠狀況,就必須注意飲食清淡,晚上少油少鹽,多攝入新鮮蔬菜才對,等孩子肝胃調節好了,自然少做噩夢,睡眠好,精神好。
2.身體原因
除了飲食因素外,孩子身體出現一些問題時也容易做噩夢,比如身體不適、運動量過大、睡眠時間太長等。孩子身體嬌嫩,容易著涼感冒,也容易患一些腸絞痛、溼疹等疾病,人在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下很容易失眠多夢,這時孩子因做噩夢驚醒也很正常。
如果父母白天帶孩子出去玩了,導致孩子運動量過大,晚上就會出現失眠、煩躁等現象,也自然容易做噩夢、驚醒、踢被子,所以還是要注意適量外出、適量運動。如果孩子白天睡眠時間過長,打破了睡眠規律,這時晚上就容易煩躁,這也會導致他夜晚做噩夢,所以保持規律的睡眠是很有必要的。
3.心理因素
如果孩子身體沒有問題,飲食也保持清淡,那就要考慮心理因素。在心理因素方面,導致孩子總是做噩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驚,包括受傷、父母吵架;缺乏安全感;情緒過於興奮等。
年幼的孩子總是跑跑跳跳的,受傷是難免的,今天磕了碰了,明天和小朋友打架了,這時做噩夢也是常有的。還有一些家庭夫妻經常吵架,使孩子總是處在緊張的家庭氛圍中,使孩子情緒不安,失眠多夢。很多孩子一旦白天玩得過於興奮,或者第二天有什麼值得期待的事,那就會使神經處於亢奮狀態,晚上也容易做噩夢。
4.環境因素
孩子說夢話這是很多家長都遇到過的,而且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會說動畫片裡的人物、白天發生的事情或一些口頭禪,這就是因為環境導致的做噩夢。當孩子在白天看了動畫片時、被父母逼著讓學習時、去到新環境中時、家庭環境不和諧時,他都會出現失眠、多夢、睡夢中抽泣、焦躁等現象,父母要及時警惕,並作出改善。
另外,要儘量給孩子看一些有趣的、健康的動畫片,遠離那些暴力的、驚悚的動畫片。對於孩子的學習也不要逼得太緊,要學會適當給孩子調節情緒才對。只有父母關心孩子,給他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他才能擺脫噩夢,所以父母一定要抽空多陪陪孩子,陪他多參加遊戲,促進安全感的建立。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讚、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