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篩選白名單 基金機構忙自查

2020-12-14 和訊網

5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部分銀行正在提高同個別城商行、農商行開展票據貼現等業務的審慎性,此外監管層還要求部分證券經營機構自查、上報自身或旗下產品對部分風險暴露銀行資產的持有情況。

    有銀行人士表示,個別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發酵及不確定性有可能進一步對中小銀行及非銀機構的資金面帶來壓力。當日記者從多位市場交易人士處確認,5月27日非銀機構的資金面的確偏緊,當天國債期貨主力合約明顯走弱。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上述短期並不改變市場整體趨穩的大勢,短期的市場出清並不會帶來系統性風險,反而有利於機構間市場風險定價的進一步分化和清晰,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審慎度再提升

    近期風險事件引發市場中諸多有關打破同業機構間「剛性兌付」的討論,對於個別存在風險不確定性的中小銀行,一些銀行選擇審慎交易。

    「有一些城商行、農商行至今沒有披露年報,審計工作沒有完成的背後,不排除遇到了無法處理、複雜的帳務問題,而這往往是一些資產風險暴露所導致的。」5月27日,一家上市股份行金融市場人士表示。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部分銀行下發通知,要求「審慎開展」與部分尚未完成年報工作銀行的票據貼現等業務。另據多位債市機構人士透露,不少銀行、券商已經在重新確認準入交易白名單。

    「不能再『閉著眼睛做交易』了,如果一些同業機構被認為存在風險不確定性,那麼和其開展對手交易往往要慎之又慎。」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

    另一家城商行人士則表示,「過去的同業授信相比一般貸款是很簡單的業務,但現在的名單化管理顯然要從嚴了。」

    事實上,風險的從嚴把控不止來自於一些機構的自發行為,監管部門亦在對相關風險進行統計調查。

    據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公募人士透露,日前某證監局以通知要求轄區內公募機構自查並上報旗下產品對被接管行資產的持有情況。

    「同業授信的審慎性,是進一步加速市場出清的過程,一些存在問題、風險不明、處罰較多或資質一般的機構將更難在同業市場中獲得資金。」5月27日,一家中字頭券商固收分析師表示,「這也是一種事件驅動、短期性的去槓桿現象。」

    「從嚴把控同業交易,誘發了市場資金短期偏緊,這也讓當天的債市價格受到影響。」上述固收分析師表示。

    數據顯示,5月27日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0.52%,創下4月3日以來最大跌幅,同日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達0.33%,創下去年7月份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如果是個別問題可能會導致資金避險需求提升,反而利好國債品種,但國債期貨下跌反而說明是同業間的信用出現了收縮,導致市場資金面受到影響。」上述固收分析師指出,「例如面對負債壓力,當存單流動性降低時,只能賣出利率債等優質資產,進而給這類資產價格帶來打擊。」

    「同業間的資金鬆緊和信用方向是債市價格的直接影響因素。」南方一家券商債券交易員則表示,「但一些銀行提高審慎度是否會導致同業間信用收縮還需要觀察,從目前這個債市價格來看,影響還相對有限。」

    非銀承壓幾何

    在業內人士看來,同業市場剛兌預期的打破,非銀機構可能會承受更大的壓力。

    「受到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非銀。」上述固收分析師表示,「一方面為這些非銀機構提供資金的往往是一些被視為『非銀之友』的中小銀行,而這些銀行資金從緊後,非銀機構也會受到傳導,另一方面非銀機構的體量相對較小,本身在同業中就不具優勢。」

    「如果同業市場對一些中小銀行發酵出更大的不信任情緒,導致同業間資金成本高企和部分銀行同存成本抬升、流動性減弱,不排除會給一些中小券商和小規模的貨幣基金帶來一些流動性壓力。」5月27日,北京一家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也指出。

    「一些中小券商可能仍然存在表外代持的高槓桿模式,這種情況下大概率會受到影響。」上述分析師表示,「還有一些小規模的貨幣基金可能會面臨一定的互惠壓力。」

    雖然如此,但更多體現非銀機構資金鬆緊度的國債逆回購價格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5月27日,GC001品種當天在2.45%至2.60%區間橫盤遊走,但當天下午14:45之後連續下跌,一度跌至0.010%,而後又於尾盤迴升並收盤於1.905%,令不少交易人士倍感詫異。

    「本來非銀的資金面是比較緊張的,但這個價格說明有很多資金並不在乎收益的做逆回購。」上述交易員指出,「但從這個波動方向來看,不太可能出現規模較大的流動性或系統性風險。」

    「短期內可能市場會有變化,一些中小機構的資金會更緊張,但中長期來看也是讓風險收益曲線更加匹配和有效率,金融市場的優勝劣汰作用也會更加明顯,進而減少市場依靠金融牌照而滋生的道德風險。」上述固收分析師表示。

原文標題:多機構嚴控同業風險:券商篩選白名單 基金機構忙自查

 

(責任編輯:張倩影 )

相關焦點

  • 多機構嚴控同業風險:券商篩選白名單 基金機構忙自查
    摘要 【多機構嚴控同業風險:券商篩選白名單 基金機構忙自查】5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部分銀行正在提高同個別城商行、農商行開展票據貼現等業務的審慎性,此外監管層還要求部分證券經營機構自查、上報自身或旗下產品對部分風險暴露銀行資產的持有情況
  • 券商APP宕機背後:券商經理「很忙」 一直在接電話
    A股的大漲使得許多投資者「蠢蠢欲動」,交易火爆的A股再現券商APP宕機。有投資者表示,自己使用的招商證券APP上午宕機至少15分鐘。7月6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嘗試時也遇到了系統繁忙的提示,多次嘗試後才得以登錄。
  • 50家券商正自查,重點在5大方面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近日中國證券結算公司組織開展2018年度帳戶實名制管理落實情況自查工作。此次自查僅針對2017年和2018年未開展現場檢查的50家證券公司。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經紀業務人士告訴記者,此次自查為中國結算對券商每年一度的例行檢查。相比往年,今年關注的重點多與這兩年監管強調的適當性管理、反洗錢要求等相關。
  • 券商著手清理違規配資帳戶 傘形信託或為下個目標
    某中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券商營業部了解到,一則網絡上盛傳的《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緊急通知》雖仍未獲得官方證實,但目前多家券商營業部表示已經接到上級指示,開始著手清理違法違規的配資帳戶。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由於此次違規清理的相關文件下發突然,部分營業部違規配資帳戶清理過程會較緩慢,也有部分營業部仍未收到違規配資清理具體時間表。
  • 券商公募基金託管資格審批被按下「加速鍵」,年內8家券商拿下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3年券商託管業務開閘至今,具有基金託管資格的券商已增至25家。年內8家券商拿下基金託管資格今年以來,券商在公募基金託管上連下數城。加上財通證券,今年拿到基金託管資格的券商增至8家,分別為萬聯證券、華鑫證券、光大證券、華安證券、華福證券、長城證券、國元證券和財通證券。而今年也由此成為近幾年券商基金託管資格獲批數量最多的年份。券商切入公募基金託管市場還可追溯至2013年。
  • 股民開戶猛增 暴漲後的券商忙暈了
    「最近公司投顧挺忙的,一方面忙吸引潛在客戶開戶,一方面忙老客戶召回,最近特殊時期,我們也在增加開戶的視頻審核人員。」不過,券商也不是光耍耍嘴皮,在外花式搶客的同時,對內,部分公司早已在系統擴容上做足了準備。圍繞部分老股民重回A股、要求開戶或者增設兩融等權限,不少券商也緊急提升了服務內容。
  • 排隊待批基金投顧資格券商已四五十家,首批國聯證券基金投顧籤約...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臨近2020年年末,距離7家券商基金投顧試點開閘已近10個月,業務進展情況一直為行業矚目。據財聯社記者了解,目前排隊待批基金投顧業務資格券商已多達四五十家,對這一業務的開展,證券業顯然給予厚望。
  • 三類機構開立銀行間帳戶驟然叫停 信託產品、券商資管、基金專戶昨...
    ⊙記者 鄒靚 ○編輯 於勇 25日上午,某信託公司人士前往中債登公司(中央結算公司)開戶時,被口頭通知「中債登公司已暫停信託產品、券商資管、基金專戶開立銀行間帳戶」,並且人民銀行也暫停受理相關報備。隨後,記者向多家券商、基金公司、信託公司求證,獲悉消息屬實。
  • ...基金投顧試點券商三大任務最為緊迫!恒生金證等系統供應商加緊...
    有參與本輪試點答辯的券商業務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基金投顧業務真正落地,涉及繁冗的業務細節,非常複雜,這其中涉及收費、信息披露、調倉安排、利益衝突等等,都是需要提前布局的問題。據財聯社記者獲悉,除少數券商自建系統外,頂點、恒生、金證、思迪等系統供應商都在積極搭建平臺,欲與機構合作。
  • 券商美女銷售推倒基金經理背後:激進的生意經
    上周,「泛資管」圈內引發轟動最大的不是什麼政策面的利好,也不是誰或是哪家機構因違規遭到處罰,而是一則坊間流傳甚廣的關於「一位券商美女銷售推倒七位基金經理」的傳言。雖然涉事基金公司立馬發表聲明闢謠,但事件引發的市場各色聚光燈聚焦的背後,人們陷入深思:基金分倉與券商激進銷售之間究竟有些什麼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泛資管」領域哪些角落存在「潛規則」?會傷害投資人的利益嗎?
  • 平安基金夏添涼:多維量化因子篩選MOM/FOF基金管理人
    來源:中證網原標題:平安基金夏添涼:多維量化因子篩選MOM/FOF基金管理人中證網訊(記者 餘世鵬)近日,平安基金MOM投資總監夏添涼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管理規模、時間積累、長期投資業績和科技支持
  • 科創板待孕再改IPO生態預期 券商、基金雙獲利好
    另一方面,伴隨著科創類企業通過這一渠道進入資本市場以及與以往不同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科創板的設立也將給創投機構、券商投行、公募基金帶來更多的獲利機會。  計劃境外上市者或改道  註冊制的改革預期,伴隨著國家高層有關設立科創板的表態而重燃。
  • 財經早茶∣機構風控部門人士:已有券商開始自查兩融業務;年內第...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加強債市評級業監管 發揮評級機構「看門人」作用 為進一步規範信用評級行業發展,12月11日,人民銀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會議認真總結了近年來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情況和有關問題,交流借鑑國際評級機構業務開展的經驗,研究討論了進一步規範發展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的措施。
  • 讓女銷售給基金經理送早餐 券商分析師比拼靠套路
    不論是券商密集安排的路演、更高頻次的研報,還是基金經理與相熟券商分析師們的「插科打諢」,各投研機構儼然進入了「新財富時間」。券商分析師排位賽拉票「花樣經」為了評選,分析師忽略投研核心而將心思重點放在拉票的現象層出不窮又是一年「分析師之戰」來臨。
  • 券商託管費率走低 綜合服務能力成關鍵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章子林 趙婷與經紀業務的佣金戰一樣,券商託管業務的費率大戰也是硝煙瀰漫。今年以來,券商託管費率整體走低,已有券商將打包託管費率下調三成,在實際操作中,也不乏萬五、萬四甚至更大的優惠力度。在私募人士看來,券商的綜合服務能力比純粹低廉的價格更有吸引力。「券商一直在下調託管費率,從之前的千一、千二下降到現在最低萬五。」一村投資相關人士表示。
  • 基金抱團股「驚魂一周」,到底怎麼了?各大券商吵翻了...
    南方基金權益投資部執行董事,基金經理李振興也表示,「估值越高,潛在收益空間越小、風險越大。相應地,估值越低,安全邊際越大,投資風險也會降低。好的投資機會很多時候來自於市場關注度較低的地方,難點是如何在其中找出未來的贏家。2021年投資要尊重樸素常識,擁抱明日卓越。國家處於崛起的好時代,繼續自下而上篩選卓越的好公司。」
  • 券商分析師曝潛規則:基金想聽啥,我們就講啥
    不過林文也坦言,相對於媒體的評價,他們更關注的還是基金等機構對分析師的評價,基金的評價,是券商研究所對分析師評價的重要指標。「相對於媒體,我更希望獲得基金的認可。」林文告訴記者。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券商研究機構已經臃腫不堪,到了需要「擠水分」的時候。  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於券商分析師業績受制於基金等市場機構,為了生存,分析師們也越來越不敢說真話,行業頻現雷人研報、「抄襲門」、「馬甲」研報等現象。表面光鮮的券商分析師職業,其實暗藏不少行業潛規則。
  • 券商王者歸來?券商ETF單日吸金3億,基金規模攀升超211億元
    自11月中旬以來,券商板塊反彈行情搶眼,資金重燃券商股做多情緒。最近兩日趁著券商股略有回調,數以億計的巨額資金逢低湧入券商板塊。12月7日,券商ETF場內下跌1.76%,當日超3億元資金借道券商ETF加倉券商股。據上交所12月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A股行情風向標——券商ETF,交易代碼512000,當日最新基金份額達181億份。
  • 國泰君安資管獲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 多家券商仍在排隊申請
    目前,拓寬公募基金業務鏈條已成為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重要發力點之一。新年伊始,又一家券商獲公募基金「入場券」。至此,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系隊伍已增至14家。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券商擁有公募基金牌照後,可以更好地擴大發展其資產管理業務,為財富管理條線提供更多的特色化產品,為券商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業務增長點。
  • 綏化市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
    校外培訓機構,是指舉辦學科類培訓、藝術培訓、體育培訓、科技普及等各類形式的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為持續推進全市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培育我市教育培訓行業規範辦學的良好環境,給廣大學生和家長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提供參考,綏化市教育局將全市證照齊全的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