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說在實戰中的具體運用》附經典案例

2020-12-20 木火冒煙

論命絕不是五行、十天幹、十二地支生來克去那麼回事,生未必吉,克未必兇,理不清核心要素是學習命理的關鍵障礙。

陰陽學說是自然的辯證法,是古人認識自然解釋自然變化的自然觀和方法論。

陰陽學說早在夏朝就己形成。陰陽學說認為:宇宙有兩股基本的原力,一正一反,即陽力與陰力。陽力也可稱為「復力」,陰力也可稱之為「剝力」,此兩股原力分別交替規範宇宙物質的生存發展過程。復力使物質「由小生長到大」,剝力使物質「由大分化為小」。

沒有宇宙陰原力的規範,萬物皆受陽原力催動,不斷地由小生長到大、分裂膨脹、有生無減、只大不小。如果一棵樹可以長到宇宙的邊際,那麼宇宙就飽和爆裂、崩解滅亡。相反,若只有陰原力而沒有陽原力,更會加速宇宙的毀滅。古人把這兩種力的規律命名為「陰陽」。

陰陽學說,屬於中國古代哲學理論範疇,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是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根本規律。

陰陽學說可以概括為六大規律內容:

一、陰陽對立

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

陰陽是在一個統一體中,或說是在一個事物、一種現象中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的兩個方面。

陰陽相反、陰陽相互抑制削弱。對立相反是陰陽的基本屬性。天與地、日與月、男與女、寒與熱、動與靜、春夏與秋冬、光明與黑暗,這都是陰陽的相互對立,雖在統一體中共生存,但由於陰和陽的屬性相反,由此二者之間就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排斥的作用。春夏氣候逐漸溫熱,是陽氣漸漸抑制了陰氣;秋冬氣候逐漸寒涼,是陰氣漸漸抑制了陽氣。陰陽二者之間就是這樣在相互對立和制約之中,保持了相對的平衡。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事物的存在。

乾造:

壬 丙 丁 壬

子 午 亥 寅

午月火旺,水火對立成太極。命主目前是正處官員,前途光明。陰陽是對立的,如果陰陽統一,人事物便存在。陰陽和諧則成太極,必有成就。如果陰陽不統一而徵戰,必有大災。

二、陰陽互根

陰陽互根指陰陽相互為根本,相互依存的關係。「陽根於陰,陰根於陽」,「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陰陽互根是指陰陽雙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著另一方,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天為陽,地為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心屬火,腎屬水。心火下降於腎,以溫腎陽,使腎水不寒;腎水上濟於心,以滋心陰,使心火不亢。

陰陽互根就是陰陽相互依存,陰陽雙方均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的存在條件或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

即沒有陰,陽不能存在;同樣沒有陽,陰也不能存在。無晝就無所謂夜,無夜也就無所謂晝;無春夏就無所謂秋冬,無秋冬也就無所謂春夏。這就叫陰陽的互根互用。

乾造:

壬 壬 壬 丙

寅 寅 寅 午

寅月有餘寒,木旺土死,水陰無制克火,水火戰兇。

日主身在寅,有午洩,兇在丁未運。未土有跳樓象,丁亥年,水太極成立,水克火到位,酒喝醉了從酒樓上摔下身亡。

火不在,水亦不存。陰陽是一種互根互存的關係,陰陽都在太極在。太極的特點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

三、陰陽交感

陰陽交感指陰陽二氣在運動過程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的相互作用。

《周易.鹹彖》: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易傳繫辭下》: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交媾)精,萬物化生。

《素問.寶命全形論》:天地合氣,命之日人。

《荀子禮論》: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陰陽不斷的交互作用形成陽光雨露,沐浴滋潤萬物,得以成長茂盛。

地球厚德而孕育萬物,以太陽為化機。人類繁衍也是如此,子女是母親所生而父親是化機。

坤造:

己 丙 乙 癸

巳 子 卯 未

乙為日主,丙丁為乙所生為子女,庚為男人老公。火為日主食傷情感,水為老公食傷情感,陰陽接而變化起,水火交感化生新生命。

子絕巳使火不能存在,土克水、火克金才能生子女。乙未年結婚,丙申年生子。男女陰陽交感而化生,做胎之後而生子女。日主、配偶星、子女星三者的存在為成胎條件。一般命局中有兩者成立,而關鍵看第三個因素的存在為成胎化生關鍵。

四、陰陽消長

陰陽消長指陰陽雙方不是靜止的,而是處於不斷地消減和增加的運動變化之中。此消彼長,彼消此長,動態平衡。

消意為減少,長意為增多。 消長可分為四種情況:陽長陰消,陰長陽消,陰陽皆長,陰陽皆消。

陽長陰消:從寒冬到春暖,再到盛夏。陰長陽消:從暑熱到秋爽,再到嚴冬。陰陽皆長:陰隨陽長;陽隨陰長。陰陽皆消:陰隨陽消;陽隨陰消。

事物中對立的兩個方面是運動變化的,其運動是按彼此消長的形式進行的。陽盛則陰衰,陰盛則陽衰。陰陽之間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這種消長變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制為主。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為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

陰陽二氣勢力的對比,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不停地處於消長進退的變化之中,但由於陰陽之間的相互制約,就使這種變化始終保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和相對的穩定狀態,只有這樣,才保證了事物或現象的穩定存在。

乾造:

戊 己 戊 甲

辰 未 辰 寅

未月命局土旺土多土重,命局成偏,土傷陰陽二氣,陰陽皆消。陰隨陽消、陽隨陰消。時柱甲寅制土吉,普通打工者。

陰陽消長說的是陽長陰消,陰長陽消,陰陽皆長,陰陽皆消四種變化對陰陽平衡的影響。陰陽皆長格局高,陰陽皆消層次低。

五、陰陽轉化

陰陽轉化是指事物的陰陽屬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一年四季,寒來暑往;一天之中,晝夜轉變。這是漸變。夏季酷熱中天氣驟涼,暴雨冰雹,即屬於突變。陰陽的轉化一般都產生於「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陽從陰中化,陰從陽中生。

「陰氣流行則為陽,陽氣聚集則為陰」。如在冬至或子時陰氣最盛的時候,陽氣始生;在夏至或午時陽氣最盛的時候,陰氣始生。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寒甚則溫,熱甚則涼。又如水(陰)蒸發化為氣(陽),氣(陽)凝結化為水(陰),皆屬陰陽的相互轉化。

如果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的過程,那麼陰陽轉化則是質變的過程。陰陽互根是陰陽轉化的內在依據,陰陽消長是陰陽轉化的前提,而陰陽轉化則是陰陽消長發展的結果。

乾造:

壬 辛 壬 壬

寅 亥 子 寅

亥月一片水,陰寒重,寅時艮卦止寒,陽得用,富命。命主出身家庭貧寒,父母早逝無靠,青少年時期打工,推小車在大街叫賣。走甲寅運開始發跡,開工廠做加工,做進出口貿易,出口七十二個國家,資產幾十億。

陰陽轉化說的是陰陽消長的過程和結果。從陰轉化成陽是最難的,但從陽轉化成陰,要比陰轉化成陽快得多。可見修行得正果很難,但要變壞卻很容易。

六、陰陽自和

陰陽自和是指陰陽雙方自動維持和自動恢復穩定狀態的能力和趨勢。陰陽自和中以「自」為核心,依靠內在的自我的相互作用而實現「和」。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陰陽自和所維持的動態平衡,在自然界標誌著氣候的正常變化。四時寒暑的正常更替。

中國「二十四節氣」的變換更替循環,是陰陽自和最典型的體現。上述陰陽學說的六大基本內容,是自然界萬事萬物生長壯大, 發展變化, 衰退消亡所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是萬事萬物的根本規律。把握這一規律,可直指事物的本質,認識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趨勢與方向。

相關焦點

  • 中醫陰陽學說
    如當今博得世界讚嘆的《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兵家理論和實戰經驗的總結,其將陰陽義理在軍事行為中運用至極,已達到出神人化的境界。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宇宙間一切事物不僅其內部存在著陰陽的對立統一,而且其發生、發展和變化都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
  • 陰陽學說理論概念內容在中醫學中有哪些具體應用
    鄒衍是戰國時期陰陽家學派創始者與代表人物,五行學說創始人,華夏族,戰國末期齊國人。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如下:(1)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人體的陰陽關係由於某種因素之影響而失去相對的平衡協調,從而出現偏盛偏衰的結果。
  • 【中醫知識】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是在氣一元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古代的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屬於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範疇,體現出中華民族辯證思維的特殊精神。其陰陽是氣本身所具有的對立統一屬性,含有對立統一的意思,所謂「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類經·陰陽類》)。陰和陽之間有著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陰陽的對立統一是宇宙的總規律:陰陽不僅貫穿於中國古代哲學,而且與天文、歷算、醫學\農學等具體學科相結合,—並成為各門具體學科的理論基礎,促進了各門具體學科的發展。陰陽的對立、互根、消長和轉化構成了陰陽的矛盾運動,成為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 陰陽學說中的陰陽究竟是指什麼東西?
    一提起陰陽學說,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那些專門為人們修房看地的陰陽先生,甚至是那些追捕龍脈的得道高人。其實,這只是現實生活中踐行陰陽學說下的一個小小的流派中人。那麼什麼是陰陽學說?其中的「陰」、「陽」究竟是指什麼東西呢?
  • 論法律學說的司法運用
    從實踐層面看,實證研究發現,我國存在較多運用法律學說的案例,其功能是進行法律解釋、補充法律漏洞、創製法律規則以及創新法律學說;但法律學說運用中問題較多,如法律地位較低、運用條件模糊、運用程序缺位以及運用方法欠缺等。要通過立法構造法律學說的司法運用制度,確定立法原則,明確法律學說的界定標準,規範前提條件,遵循正當程序,講究方法運用。
  • 熊繼柏:陰陽五行學說和藏象學說
    導讀陰陽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就在於陰陽是辯證觀,五行是系統論。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們中醫學理論的綱領,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張景嶽有一句話:「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這個話出自《類經》。《內經》裡面又講:「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素問·陰陽離合論》)「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人呢,男為陽,女為陰,氣為陽,血為陰,「陰陽者,血氣之與男女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這都是從《內經》的原文中出來的。
  • 中醫 / 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運用陰陽之間的對立統一運動,說明事物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學說。(二)相對性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1、無限可分性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之中可以再分陰陽。如晝為陽      上午:陽中之陽。
  • 易世界|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最偉大的發現莫過於「陰陽五行」了,這四個字蘊含著古人經天緯地、博大精深的智慧。陰陽五行學說,顧名思義可以把它分為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並且兩者相輔相成,陰陽學說必兼五行,而五行學說也必合陰陽;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體現,常言道「陰陽五行、天人合一」。
  • 【重要考點】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考核——陰陽學說(上篇)
    陰陽學說是古代中國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想,屬於是道家的分支之一。
  • 我對陰陽學說的一點理解和認識
    震乾/文(原創)                   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者,陰陽也。為什麼太極本來混為一體的,何解要生兩儀呢?其實,就是為了入用、為了方便這個世間運用、使用,而顯示出的兩面。所以,這個陰陽學說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不少的人去研究它、運用它,可見其自身的魅力無窮。          我個人對於這個陰陽學說在這二十年以來也偶爾有一丁點的體會,也時不時會將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大家分享。今天,想就這個陰陽學識的理解和認識,再老生常談,說一說我理解和認識。
  • 醫學英語: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Theory of Yin-Yang   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具有對立統一的內涵。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陰陽既可以代表兩種相互對立的事物或勢力,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內部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 漢代是陰陽學說的鼎盛時期
    漢代是陰陽學說的鼎盛時期。在這一時期,元氣陰陽學說得以產生和發展,陰陽學說幾乎滲透到哲學、自然科學、社會政治理論等每一類學科之中,許多學者利用陰陽理論來解釋各種自然現象和有關宇宙的一些重大問題,對我國古代哲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動靜結合,古詩中的道教陰陽學說
    通過詩文內容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觀念,古詩手法中的動靜關係尤為鮮明的體現著以《周易》、《太極圖說》為代表的陰陽觀念。本文藉助古詩動靜主要存在的三種轉態:襯、化、結合,來深入剖析陰陽觀念是如何影響古詩行文中動靜手法的表達。
  • 陰陽五行學說的起源
    陰陽五行學說的起源易學的陰陽學說理論,「陰陽五行」一詞始終貫穿其中。何謂「陰陽」?陰陽是指日、月等天體運轉規律,是宇宙貫通物質和人事的兩大對立面。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中,都離不開金木水火土陰陽五行的作用和影響。宋代理學家認為,世界之初,天地混沌,一片模糊,是為太極(太極就是太初,為開始之意,萬物開始創造化育就是太極),太極一分為二,輕清上升之氣為天為陽,重濁下降之氣為地為陰,陰極者陽生,陽極者陰生,這便是太極生兩儀,兩儀即陰陽,為天地之精華。由兩儀生出四象,對應於空間為東南西北四方,對應於時間為春夏秋冬四季,對應的五行為木火金水。
  • 中醫學哲學觀之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是研究陰陽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並用以解釋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古代哲學理論,是古人認識世界和闡釋宇宙變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古代的辯證法思想。一.(2)陰陽的關聯性 陰陽所概括的事物或現象,應當處於統一體內,或一個事物內部既對立又相關的兩個方面,如空間中的天與地,上與下,內與外。時間中的晝與夜, 春夏與秋冬。運動狀態的動與靜,升與降,興奮與抑制等。 若兩者不在一個統一體中,或無關聯性,如天與熱,晝與下,則不能以陰陽概括說明。
  • 國學文化:什麼是陰陽五行學說的數學原理?
    陰陽五行學說的數學原理:我們天罡遁的整個體系,講究一個數理,在數理方面可能會講得極其深。現在講陰陽五行學說的數學原理,主要是因為這裡有個很深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是五行?他不是三行、四行、六行、八行呢?憑什麼就要五行?
  • 傳統的「陰陽學說」,理解了這三方面,指導生活很有意義
    我們知道,中醫理論裡,有一個「陰陽學說」。你知道嗎?,陰陽學說其實來字道家學說。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陰陽兩種物質組成的,在這一點上,很類似於現代科學對事物的研究,發現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我們可以用這種思維來理解「陰陽」。
  • 全面拆解Kaggle經典案例,100%實戰
    因為你在面試的時候,需要有一段優秀的項目實戰經驗放在簡歷裡,更需要用一個完善的項目經驗,來歸納總結那些零零散散學到的內容,實打實地感受到自己掌握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擁有一個完善的項目實戰的經驗能幫你更深層次的加深理解,並在求職過程中,取得一個「質的飛躍」。這樣才能在就業競爭中勝出,拿到一個不錯的Offer。
  • 五運六氣與黃天賜的《實用運氣學說》
    自《內經》提出「因天時而調血氣」、「候氣而刺」的理論後,歷代醫籍無不涉及運氣之學,從而成為中醫運用自然規律進行防病、治病的傳統優勢。   五運六氣的學術模式是從年幹推算五運,從支幹推算六氣,從運與氣的相互生治與承制關係中判斷氣候的狀況,籍此把握疾病的發生特點與對應治則。故運氣學說具有「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和「治已病」的醫學目的。
  • 除了陰陽範疇,還有五行八卦等學說
    但中國思想認為天地之別不過是陰陽之分。何為陰陽?陽源於太陽,陰來源於月亮。由此而來,陰陽是事物存在的兩種本性。它幾乎不可以明確地規定,但常常被解釋為肯定和否定、積極和消極、主動和被動等。《周易》認為陰陽是宇宙中兩種不同的元素和力量。但陽的代表就是乾元,即天;陰的代表就是坤元,即地。乾元的特性是崇高偉大,坤元的特性是寬廣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