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說中的陰陽究竟是指什麼東西?

2020-12-27 紅陽文化美文分享

一提起陰陽學說,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那些專門為人們修房看地的陰陽先生,甚至是那些追捕龍脈的得道高人。其實,這只是現實生活中踐行陰陽學說下的一個小小的流派中人。

那麼什麼是陰陽學說?其中的「陰」、「陽」究竟是指什麼東西呢?陰陽學說是我國古代人民用於認識世界的一種哲學思想,它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具有兩種對立統一,甚至彼此消長、轉換的特性。所以陰陽學說中的陰陽,就是指事物所具有的兩種特性:凡是向上、散發、運動、光明、熾熱的稱為陰;凡向下、收斂、禁止、黑暗、冰冷的特性稱為陰。從現代科學角度來解釋,這兩種相互對立的特性,就是兩種相互對立、相互作用的氣場或能量場。如果用在我們人體上,這兩種能量場統稱人體生物磁場。

所以,陰陽學說中的陰陽即是兩種相互對立統一,甚至彼此相互消長轉換的能量場以及其中的能量。

相關焦點

  • 中醫陰陽學說
    如當今博得世界讚嘆的《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兵家理論和實戰經驗的總結,其將陰陽義理在軍事行為中運用至極,已達到出神人化的境界。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宇宙間一切事物不僅其內部存在著陰陽的對立統一,而且其發生、發展和變化都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
  • 熊繼柏:陰陽五行學說和藏象學說
    導讀陰陽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就在於陰陽是辯證觀,五行是系統論。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們中醫學理論的綱領,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這個理論體系是些什麼內容呢?歸結起來就是十大學說。我講的這個內容就是把《內經》理論體系的十大內容(十大學說)跟大家做一個簡要的介紹。這樣,對於《內經》的理論就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陰陽五行學說,是《內經》獨有的東西,也是我們中醫獨有的東西。它源於古代的哲學思想。《易經》的《繫辭》裡面講:「一陰一陽之謂道。」
  • 【中醫知識】陰陽學說
    其影響且遠且大,成為人們行為義理的準則。如當今博得世界讚嘆的《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兵家理論和實戰經驗的總結,其將陰陽義理在軍事行為中運用至極,已達到出神人化的境界。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宇宙間一切事物不僅其內部存在著陰陽的對立統一,而且其發生、發展和變化都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
  • 易世界|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最偉大的發現莫過於「陰陽五行」了,這四個字蘊含著古人經天緯地、博大精深的智慧。陰陽五行學說,顧名思義可以把它分為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並且兩者相輔相成,陰陽學說必兼五行,而五行學說也必合陰陽;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體現,常言道「陰陽五行、天人合一」。
  • 中醫 / 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運用陰陽之間的對立統一運動,說明事物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學說。陰陽概念的形成和沿革:僅指日光的向背:如「陽者,高明也,山之南,水之北也。」概括事物屬性的方法:如寒熱、明暗、晝夜、日月、水火等。
  • 陰陽五行學說的起源
    易學的陰陽學說理論,「陰陽五行」一詞始終貫穿其中。何謂「陰陽」?陰陽是指日、月等天體運轉規律,是宇宙貫通物質和人事的兩大對立面。何謂「五行」,五行是指宇宙間金木水火土五種可運轉、流行、發展的物體或質能。中國醫學理論用五行平衡來說明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古代賢哲用五行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命理學家則用五行生剋制化來闡述生命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
  • 中醫學哲學觀之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是研究陰陽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並用以解釋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古代哲學理論,是古人認識世界和闡釋宇宙變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古代的辯證法思想。一.二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一)陰陽對立制約陰陽對立制約是指相互對立的陰陽,雙方在其運動變化過程中存在著相互鬥爭,相互制約的關係。陰與陽代表了屬性相反的事物和現象,或其內部相反的屬性。它們共處於統一體內,是相互鬥爭,相互排斥的。
  • 《陰陽學說在實戰中的具體運用》附經典案例
    陰陽學說是自然的辯證法,是古人認識自然解釋自然變化的自然觀和方法論。陰陽學說早在夏朝就己形成。陰陽學說認為:宇宙有兩股基本的原力,一正一反,即陽力與陰力。陰陽互根是指陰陽雙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著另一方,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天為陽,地為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心屬火,腎屬水。心火下降於腎,以溫腎陽,使腎水不寒;腎水上濟於心,以滋心陰,使心火不亢。
  • 國學文化:什麼是陰陽五行學說的數學原理?
    陰陽五行學說的數學原理:我們天罡遁的整個體系,講究一個數理,在數理方面可能會講得極其深。現在講陰陽五行學說的數學原理,主要是因為這裡有個很深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是五行?他不是三行、四行、六行、八行呢?憑什麼就要五行?
  • 醫學英語: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Theory of Yin-Yang   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具有對立統一的內涵。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陰陽既可以代表兩種相互對立的事物或勢力,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內部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 漢代是陰陽學說的鼎盛時期
    漢代是陰陽學說的鼎盛時期。在這一時期,元氣陰陽學說得以產生和發展,陰陽學說幾乎滲透到哲學、自然科學、社會政治理論等每一類學科之中,許多學者利用陰陽理論來解釋各種自然現象和有關宇宙的一些重大問題,對我國古代哲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傳統的「陰陽學說」,理解了這三方面,指導生活很有意義
    我們知道,中醫理論裡,有一個「陰陽學說」。你知道嗎?,陰陽學說其實來字道家學說。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陰陽兩種物質組成的,在這一點上,很類似於現代科學對事物的研究,發現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我們可以用這種思維來理解「陰陽」。
  • 【重要考點】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考核——陰陽學說(上篇)
    陰陽學說是古代中國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想,屬於是道家的分支之一。
  • 陰陽學說的魅力,《黃帝內經》來解讀!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學的精髓之一,自古以來,不少人對研究陰陽五行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陰陽五行常常給人神秘莫測、奧妙無窮之感,想要吃透其中精髓,實在難呀!今天,小編就和您從《黃帝內經》的角度一起來學習學習陰陽學說,感受下中醫的魅力吧!來源:悅讀中醫,文章選自《內經精要譯註》;作者:鄭紅斌,包素珍。
  • 彝族十月太陽曆是陰陽學說的源頭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陰陽的源頭在哪裡?人們一直無法解釋清楚。劉明武教授,從歷史、文化和民族責任的高度,對陰陽學說的源頭作了長期不懈的研究和探索,終於弄清了陰陽的源頭在彝族十月太陽曆,這是對中華文化和彝族文化的重要貢獻。陰陽五行解釋清楚了,中華文化就有了源頭之水。陰陽學說是解釋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基礎理論,是解釋時間與空間的基礎理論。藉助彝族十月太陽曆,有助於重新認識源頭的中華文化。
  • 陰陽學說理論概念內容在中醫學中有哪些具體應用
    鄒衍是戰國時期陰陽家學派創始者與代表人物,五行學說創始人,華夏族,戰國末期齊國人。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個方面,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如下:(1)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人體的陰陽關係由於某種因素之影響而失去相對的平衡協調,從而出現偏盛偏衰的結果。
  • 我對陰陽學說的一點理解和認識
    所以,這個陰陽學說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不少的人去研究它、運用它,可見其自身的魅力無窮。          我個人對於這個陰陽學說在這二十年以來也偶爾有一丁點的體會,也時不時會將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大家分享。今天,想就這個陰陽學識的理解和認識,再老生常談,說一說我理解和認識。
  • 除了陰陽範疇,還有五行八卦等學說
    但中國思想認為天地之別不過是陰陽之分。何為陰陽?陽源於太陽,陰來源於月亮。由此而來,陰陽是事物存在的兩種本性。它幾乎不可以明確地規定,但常常被解釋為肯定和否定、積極和消極、主動和被動等。《周易》認為陰陽是宇宙中兩種不同的元素和力量。但陽的代表就是乾元,即天;陰的代表就是坤元,即地。乾元的特性是崇高偉大,坤元的特性是寬廣厚重。
  • 《易》以道陰陽: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時至今日有何意義?
    《易》以道陰陽——《莊子·雜篇·天下》在《莊子》雜篇中,將《易經》總結為「陰陽」,可見陰陽在我國傳統的易經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懂陰陽,幾乎無法理解傳統文化。在《易經》中,雖然沒有明確的陰陽的概念,但隨著歷史的發展,把陰陽稱為《易經》的核心,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 太極八卦解陰陽
    所以鋪墊到這裡,我們才開始真正意義地學習陰陽學說了。二、陰陽的互藏一般習慣把陰陽學說這前兩個概念合稱為陰陽的交感互藏,但是我們既然從頭分析,陰陽二氣自然是先有交感,才能有互藏。那麼什麼叫陰陽互藏呢?簡單來說就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也就是太極兩儀圖裡面的兩個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