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五臟之首」,它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
肝臟在人體承擔著巨大的「任務」,它可以參與1500多種的化學反應,還能參與解毒、代謝、分泌膽汁等。
作為消化器官,人體食用的每一種食物,肝臟都會參與解毒、代謝,若經常吃一些有害肝臟健康的食物會嚴重毒害肝細胞,增加肝臟的病變機率。
廚房1種油或是肝病的「罪魁禍首」,勸你趁早忌口
食用油是家中必備的一種食物,主要用來炒菜,不過部分人總是超市買的那些食用油不是天然的不夠健康,會自行選購一些花生、大豆原材料去小作坊自榨,雖說這種自榨油的口感要比超市選購的要好一些,但經常吃也不見得是好事。
自榨油在加工的過程中稍有不當就容易產出毒素——黃麴黴毒素,進入人體會會毒害肝臟健康。
此外,植物油中沒有不飽和脂肪酸,受到空氣影響特別容易出現變質的情況,並且變質以後我們也難以辨別,若誤食就會毒害肝臟,增加肝臟病變機率。
肝病來襲,身體3處會有變化
變化1:面色異常發黃
健康的皮膚顏色是紅潤的,若出現面色蠟黃,很有可能是肝臟已病變。
肝細胞發生病變後,會影響肝臟代謝功能,在參與膽紅素代謝的時候,就易出現障礙,隨之導致膽紅素在血液中的含量異常增多,最終在血液循環的作用下,膽紅素會沉積在面部,表現出面色蠟黃的症狀。
此症狀通常是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的症狀,你若有此症狀,勸你趁早做下檢查。
變化2:腹部經常疼痛
腹部疼痛是肝病中晚期患者中常會出現的症狀。
腹部周圍的器官非常多,出現腹痛的症狀後,多數人會誤解為腸胃的問題,常會忽略掉肝臟的問題,殊不知,肝臟在病變嚴重後,也會導致腹部出現疼痛的症狀。
肝臟內本身缺少痛感神經,傳出的痛感主要是肝臟外圍的肝包膜所傳出的,肝臟病變後,會出現炎症性腫大,受刺激的肝包膜就易傳導出痛感。
變化3:手掌心兩側有紅斑塊
肝病來襲後,人體手掌心兩側還會出現紅斑塊、紅斑點,這種症狀在醫學上被稱為「肝掌」。
肝掌的形成與體內雌激素紊亂有很大關係,雌激素主要由肝臟進行滅活,肝臟發生病變後,對雌激素的滅活發生紊亂,隨之導致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增多,手掌的毛細血管受到刺激後,就會發生擴張,出現蜘蛛痣。
呵護肝臟健康,日常養成良好習慣很重要
首先,多喝水
多喝水能補充人體基礎體液,還能促進肝臟代謝毒素。
懷菊亞種——雲臺冰菊,含有硒元素、胺基酸、菊甙的成分,它產自河南焦作,在喝水的時候泡點雲臺冰菊,即可補充以上元素。
醫學上:
菊甙:幫助肝臟代謝脂肪,抑制脂肪大量堆積,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肝臟代謝負擔;
胺基酸:幫助人體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肪堆積,減少血液中的脂肪,呵護肝臟健康;
硒元素:對損傷肝臟有很好的修復作用,還能加快肝臟代謝毒素的效率,抑制毒素堆積。
沸水衝泡,更易被人體吸收。
其次,多運動
運動有益肝臟健康,人在參與運動的時候,會消化掉大量的熱量,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熱量轉化脂肪,減輕肝臟代謝負擔。
運動項目非常多,比如:遊泳、散步、騎自行車等,這些運動屬於有氧運動,堅持鍛鍊能提升肝臟代謝效率,促進血液循環。
還要,多吃蔬菜
蔬菜中的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含量非常多,人體經常補充可補充人體所需營養,還能幫助肝臟排毒、解毒,呵護肝臟健康。
此外,多吃蔬菜還能抑制脂肪含量增多,這是因為蔬菜類食物脂肪含量非常少,都吃可減輕肝臟代謝脂肪的負擔。
有益肝臟的蔬菜:番茄、西藍花、綠豆、大蒜等,每天補充500g的蔬菜,可一定程度上補充肝臟所需的營養成分,保護肝臟。
小知識:
細嚼慢咽有益肝臟健康
在吃飯的時候,建議大家儘量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這樣不僅能抑制自由基數量飆升,還能減少自由基對血管的損傷,保護血管健康。
進嘴食物每次咀嚼次數保持在30次左右,可一定程度上減少自由基損害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