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教師的主要工作是教書育人,他們一心一意的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被稱為辛勤的園丁。如今,教師的工作重心卻逐漸發生了轉移,他們開始評優秀,評職稱,很多教師已經不能像多年前那樣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裡。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教師也有自己的家庭,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提高自己的工資水平,進而提高自己家庭的生活待遇。
有人問:教師職稱容易評上嗎?答案是不容易!如今教師職稱已經成為了許多教師心裡的一道坎,評個教師職稱,尤其是高級教師職稱實在是太難了!具體有多難?不僅是那些業務水平一般的教師覺得難,而且那些各方面都很優秀的教師也覺得難。在教育工作者的眼裡這個「難」,並非是一種心中的看法,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體驗。曾經,有一位教師對我說道:老師想評個職稱,就是檢驗你業績能力與人際關係的時候了,學生成績、自身素質、人際關係三樣缺一不可,即使你都擁有了,結果還並不好說,一般人來是折騰不了的。
那麼,教師職稱評選的「難」又體現在哪個方面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們先來看看教師業績這方面對他們的評職稱的影響。提到教師的業績,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就是教師帶出的學生成績,拿學生的成績說話一直是評定一位教師好壞的依據,直到現在依然如此。教師能夠帶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帶出成績優秀的學生,這對他們的職稱評選起到了幫助作用,但是想要帶出成績絕非易事,這一方面要求教師用心去對待學生,另一方面學生個人也要用功努力,並不是教師單方面下功夫就行的事。
因此,現在教師把自己的業績紛紛轉移到了自己的個人榮譽上去了。首先,教師需要取得一個優秀教師榮譽證。想要得到這個榮譽,你就得付出比別人多一倍的努力,其次要處理好自己與領導間的關係,畢竟只有領導推薦了,才有評選的資格,即使有了資格,還有評選失敗的可能性,所以,想必有這個證書的教師也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得的。
其次,優質課證書必不可少。而想要上成一節所謂的優質課,不僅要將自己手上的許多工作就暫停起來,反覆演練,而且普通話過硬也成為了一項要素,許多老教師就因為普通話說的不標準輸給了年輕教師,雖然優質課早已失去了教師上課的初衷,但是作為教師職稱評選的門檻之一,你又不得不去努力爭取,你說難不難?
最後,如果擁有課程改革方面的成果就有了加分選項。可是,畢竟學校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並不是搞科研的地方,因此這項成果也與大多數一線教師無緣,成為了不少學校領導評優的加分項。
除了最硬核的業績之外,評選教師職稱還難在了指標上。如今每所學校的評選指標都是有限的,假如佔用指標的是恰好是幾位正值盛年的教師,那就只能等了。換句話說,假如指標有空缺的情況下,幾個條件成熟教師的一起競爭,也是一件同事之間十分傷感情的事,還會給領導造成很大的困擾,他們也不知道究竟該把指標分配給誰,給了其中一個,必然會得罪另外幾個。這道無形的門檻確實困住了不少優秀的教師。
前面說的這些都是評選教師職稱的準備工作,而真正到了評選教師職稱的時候,評審的流程又十分繁瑣:不僅要向上級各種證明材料、填寫各種表格,經過多次修改後層層審核最終才能提交。提交完畢後,還要過個講課關。凡是參加過教師評選的人,無一都不覺得這個經歷是對自己的一種折騰,如果成果了還好,失敗了則又要開始新的輪迴。
雖然教師評職稱人人喊難,但是教師職稱卻又無法取消。不得不說,教師們真的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