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的職稱評定,一直以來成為教師們議論的熱門話題

2020-12-14 朱老師說教育

關於教師的職稱評定,一直以來成為教師們議論的熱門話題。職稱評定能夠有效的激發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嗎?這種晉級制度,又能夠有效激發教師教育教學的公平競爭嗎?

我們先來看一些晉級的結果,就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了。一些評上高級職稱的,或者看大門,或者管後勤,或者教一門副科,或者退居二線,這就是現有的職稱評定製度。

我們再來看一下晉級所需的三個硬性條件,1.獲得縣級優秀教師或模範班主任;2.獲得縣級或市級優質課一等獎證書;3.縣級或市級教研專題一等獎證書。三個硬性條件,缺一不可,這樣才能夠申報晉升一級或者高級教師職稱。

先不說這三個硬性條件了,光說優質課證書的獲得情況,那些看大門或管後勤工作的教師,他們的優質課一等獎證書是怎麼獲得的?還有沒上過講臺講過課的,他們又是怎麼獲得的呢?還有……

晉上級的教師則皆大歡喜,晉不上級的教師等了一年又一年。如果按照教學質量、教學成績來評定晉級,唯恐更為公平合理些!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討論!謝謝!

相關焦點

  • 2019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職稱評定向鄉村教師傾斜
    教師這一職業也是很多人追求的一個職業,其中教師的職稱問題一直備受爭議,職稱最初設定的目的,就是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職稱的高低決定了工資水平,提高職稱對於教師的意義還是比較重的。自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發布後,對於職稱的評定有了新的規定,各省份也積極出臺了政策。從各省教師職稱評定的政策中可以看出,職稱評定有了更明確的規範,職稱評定向鄉村教師傾斜,鄉村教師在職稱評定中或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 女教師舉報評職稱不公,不要讓職稱評定成為一線教師心中的痛!
    職稱評定裡的「潛規則」 從1986年開始出臺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政策,至今已經走過了34年。 多年的實踐證明,這項制度的確激勵了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 什麼是教師職稱?教齡成為晉升職稱的關鍵,職稱對教師而言很重要
    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關於教師的這些事兒,教師這個工作一直受到家長們的喜愛,這從每年高考學生的報名專業就可以看出來,歷年來報名師範類的學生從始至終都是逐年增長,並沒有下降的趨勢。眾人羨慕的教師工資福利待遇教師這門職業一直以來都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因為教師不僅僅是一名體面的職業在工資以及福利待遇上都是很多職業不能比較的。
  • 一線教師紛紛要求取消職稱評定為哪般?
    一年一度的教師職稱評定又要到了。職稱評定是對教師們的一種激勵性的制度,是想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職稱評定對教師來說非常重要,它關係到教師的工資收入,關係到教師的生活。說到晉職稱,許多一線教師紛紛搖頭,怨聲載道,問其究竟,有的年輕教師抱怨,擔任最多的課,出最多的力,拿最少的工資,因名額有限評職稱挨不上邊。
  • 正處於評職稱的老師們,同感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教師之切膚之痛
    職稱是見利忘義有理者,職稱是平民寒心活該者。  職稱是黑白顛倒正確者,職稱是怨聲載道無奈者。  職稱是陰謀詭計合法者,職稱是爾虞我詐必然者。  職稱是辛勤教師憤慨者,職稱是按勞分配破壞者。農村學校就更少了,很多學校甚至六七年沒有名額,夠晉級條件的教師越積越多,一般學校都有30多人,一般縣城都有七八百人,全國多大千萬人。這些教師都在25歲到45歲之間,正是教育的中堅力量。由於他們年復一年晉不上職稱,漲不上工資,感覺自己前途暗淡,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受到挫傷,嚴重影響工作質量,對學生的危害更是不可估量。這種不公平的政策不光傷害我們中小學教師,對下一代的傷害更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了!
  • 教師的痛點:職稱評審,一線教師意見很大?
    教師有兩大痛點:一是工資待遇問題,另一痛點就是職稱評審問題。教師職稱一直以來都是教育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圍繞這個話題的討論不絕於耳。中小學教師職稱分為:正高級教師(正高級職稱教授級)、高級教師(副高級職稱副教授級)、一級教師(中級職稱講師級)、二級教師(初級職稱助理級)、三級教師(初級職稱員級)。一般職稱評定要從資歷和業績兩個方面考核打分,資歷有學歷,學歷年限,教齡等;業績有歷年業務考核,獲獎情況。
  • 教師職稱評定2019年有哪些新變化?對教師來說應該是越來越利好!
    教師職稱評定在2019年有哪些新變化?對教師來說應該是越來越利好!作為教師來說,職業生涯最大的理想是評為高級職稱教師。但國家對各學校高級職稱的指標是有一定比例和限制的,可以說僧多粥少,為了評職稱和同事,和領導關係弄僵屢見不鮮。其實,每個學校指標發放之後都有本校的評定標準。
  •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之困惑
    究其原因,都是職稱惹的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困惑多多:困惑一、職稱評定,名額總是那麼少職稱評定,定編定崗。許多老師條件達到了,但是崗位指數,只能望洋興嘆。有些教師雖是教學骨幹,也只能排隊等待。職稱評定,真能調動大多數教師的積極性嗎?
  • 教齡25年老教師棄評副高職稱!教師職稱評定何時取消?
    老師們,生活的價值在於幸福,而幸福就是一種感覺,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是一種幸福。 4 職稱,教師心中永遠的羨慕和痛!有些教師到退休,仍然是中級職稱,甚至初級職稱的也大有人在。教師們經常吐槽:評個職稱太難了!
  • 民辦學校教師良莠不齊,教師職稱評定難…在長沙將成為過去式
    教師良莠不齊,教師職稱評定難、參加培訓機會少、學校不為老師購買保險……在長沙,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呈現的現象將成為過去式。近日,長沙市教育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長沙市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將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納入了全市教師隊伍整體規劃,為解決制約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發展的系列問題提供了保障。
  • 教師評職稱有多難?為何職稱一直是教師們心中的一道坎?
    如今,教師的工作重心卻逐漸發生了轉移,他們開始評優秀,評職稱,很多教師已經不能像多年前那樣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裡。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教師也有自己的家庭,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提高自己的工資水平,進而提高自己家庭的生活待遇。有人問:教師職稱容易評上嗎?答案是不容易!如今教師職稱已經成為了許多教師心裡的一道坎,評個教師職稱,尤其是高級教師職稱實在是太難了!
  • 職稱評定,教師的「愛」與「愁」
    教師職稱評定,幾家歡喜幾家愁……在淅淅瀝瀝的冷雨中,一年一度的職稱評定又開始了照樣是開會傳達上級精神:今年教齡滿25年的教師有5個評高級教師的指標,教齡25年以下的有1個指標。老師們確定了要爭取的目標後,就開始積極準備需要上交的材料了。這次評定,照樣沒有公布評審方案。教學成績佔大比重,榮譽佔多大比重,人們一無所知,人們又似乎都揣著明白裝著糊塗。而所有的參評教師,又大致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最無奈的教師,比如幼兒園老師。
  • 職稱評定:教師「撕咬」,斯文掃地為哪般
    每一次評定,都會激起教師的情感波瀾。據說很快又要進行2020年的職稱評定,肯定又會催生教師的情感波動,但好歹還有一個暑假供教師修復情緒。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穩定教師的工作情緒就成為學校工作的重要任務。鏡頭一:某校將教師職稱評定分數張貼出來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天。這次晉升副高級教師只有一個名額,但根據成績依次公布了3名參評教師的分數。
  • 2020教師職稱評定取消了?教齡滿30年,可晉升正高職稱
    我國的教師職稱制度已實施了將近三十年。教師職稱,因為和工資掛鈎,成為廣大教師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而在評審教師職稱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種種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情況,對於廣大中小學教師而言,職稱和績效是最大的「傷痛」,而這兩個也被稱之為教育界兩大「毒瘤」。
  • 教師職稱評定,關鍵靠關係!
    這一點在教師職稱評定上表現得非常明顯,教師職稱評定,靠的不是專業教學能力,關鍵是靠關係。說起來可能有點憤世嫉俗,但是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真切地感受到學校的悲哀。剛進入教師隊伍中時,校長給新教師們開會說:別看大家現在都是同一起點,但是三年內就會拉開差距,不到五年的時間,就差別非常明顯了。那時候還有點詫異:有這麼明顯嗎?便決心一定要認真教書,教好書。
  • 說一說我知道的教師職稱評定工作
    教師職稱評定工作一直受到眾多在職教師的關注,但是,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好轉,教師職稱評定工作中也不斷摻雜進去其他因素,以往在一個學校職稱最高的肯定是教學經驗最豐富的老師,但是,現在一個學校內,老師職稱最高的肯定就是校長,緊接著就是各個副校長以及教學管理人員,至於在一線教書代課的老師班主任
  • 2018年教師職稱評定政策:還有多少一線教師不知道!
    還有,幹過班主任的教師,最好要有優秀班主任證書,指導教師獎項。在專業方面,最好要有課程資源獲獎證書,課題,德育方面的證書等。光這些要求,就需要老師們忙活幾個年頭了。還有一點,晉升渠道太少,很多教師辛辛苦苦積攢著經驗,足以評定職稱了,可是沒有他的名額,從而導致了一些不正之氣的產生。」等不起,評不起,輸不起「,可是我們還可以繼續努力,有些一線教師說,」我也有能力,我也不比任何人差,為什麼要放棄職稱評定呢,我要繼續努力。
  • 她從去年職稱評定帶給的困惑中自信走來
    因為一年一度的教師職稱評定又要開始了,每年的9月,總讓人期盼,既有教師的節日帶來的幸福與快樂,也可謂教師「評職月」,牽動著不少教師的心!如果說農人春夏辛勤勞作可換來秋天的累累碩果,有的教師或許耕耘多年,在繁忙的評職季卻可能「顆粒無收」,「評職季」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今天我向各位分享一位青年女教師從去年職稱評定挫折中重新振作起來的故事。
  • 教師評定高級職稱將取消「論文條件」限制!
    《意見》稱「當前,高校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平臺評審、科研獎勵、人才評價、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導師遴選、學位授予、績效分配、學校考核、資源配置等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唯論文』現象」。2.指出了「唯論文」的危害。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直接晉升?教師表示支持,這個方法合理嗎
    先來了解一下教師職稱評定標準和流程教師的職稱一共有5個等級,分別是: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和三級教師,教師的職稱越高,不僅代表著教學能力越強,還很大程度地影響著教師們的收入。教師的職稱評定,先要進行申請,而學校要根據,上面分下來的指標,對申報人進行篩選,申報人數多,學校內部就會進行評選,內部競爭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