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小區公攤水電費不用再交?官方回復了

2020-12-17 贛州發布

近日,熱心網友在e三明諮詢三明市小區是否取消公攤水電費的問題。

對此,三明市城市管理局回復啦!該局暫未收到上級關於「取消公攤水電費」這方面相關規定及文件,仍需依據《福建省物業管理條例》。

詳細回復如下:

三明市城市管理局

您好!關於您諮詢「三明市小區是否取消公攤水電費,從抖音上看說民法典9.1號開始取消,不知道真否」的問題已收悉,現回復如下:

現在物業小區對於水電公攤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種:

(1)第一種是將水電分攤不計入物業服務費中,單獨收取;

(2)第二種在物業合同中約定,將所有公攤費用計入物業服務費中,不再另外收取,即實行包幹制;

(3)第三種是涉及小區全體業主的公共部分水電開支計入物業服務費或者列入管理費,而把僅涉及部分業主的公共部分,如單棟樓的走廊、電梯、洗水池等水電費由涉及範圍內的業主自行分攤。

目前我市絕大多數物業小區採取的是上述第一種方式。實際上,無論採取哪種分攤方式,水電公攤的費用最終都是由業主來承擔,因為公共區域的水電都是由全體業主進行使用的,自然也應當由業主進行承擔。

到目前為止,我局暫未收到級關於「取消公攤水電費」這方面相關規定及文件。我市「物業小區公攤水電費」仍需依據《福建省物業管理條例》(2018年9月30日省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並發布實施)第四十七條、四十八條、五十一條及《三明市物業服務收費實施辦法(試行)》(明建房〔2016〕44號)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等規定執行。

如國家、我省出臺或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會以文件及官方媒體等形式進行通報,廣大市民應從官方主流媒體進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了解。

來源:e三明

相關焦點

  • 入住小區物業竟收了水電費周轉金 大家小心被坑
    原標題:入住小區物業竟收了這筆錢,大家小心被坑物業任性收取水電費周轉金200元錢,業主上門討要卻頻頻被拒,就連律師也說,所謂的周轉金是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收取的,然而家住泉州市南安博士慧景城小區的黃先生,始終無法找物業退錢。無奈之下,黃先生只好撥打1007維權熱線尋求幫助。
  • 南寧各小區收取辦法不一 公攤電費該如何計算?
    隨著電梯房的普及以及小區軟體設施的改善,樓盤的公共用電量有所增加。目前,南寧各小區的公攤電費收取辦法不一,有的是按戶來分攤,有的是按房子面積分攤,有的是固定收取金額。公攤電費該如何計算才合理?這引起眾多購房者和網友的關注。   隨著電梯房的普及以及小區軟體設施的改善,樓盤的公共用電量有所增加。
  • 公示少、缺乏監管 西安小區公攤電費度數能否公開?
    戶表改造後業主不用再去物業買電,本想著可以和其他小區一樣,享受0.498元/kW·h的電價,沒想到物業貼出了一份公示,稱小區公攤電費36877元/月(年度公攤電費約45萬元),每戶按面積分攤0.202元/m/月,這樣算下來平均每戶每年需要支付公攤電費285元,張女士覺得很不合理。
  • 合肥一開發商私佔小區公攤面積?官方回應了
    網友留言:開發商合肥智越置業有限公司侵犯肥東瀾湖前城小區的業主知情權,私自在小區開飯店,並在小區內圈佔屬於小區業主的業主的公攤的面積,並且的把小區入戶門前面的人行通道私自改造成停車場,導致業主無法正常進出。
  • 維權| 小區公攤電費一個月要40塊,業主質疑物業亂收費:商鋪用電也...
    公攤費是小區生活繞不開的話題,主要集中於水電兩大塊。最近,海口陽光三號苑的住戶就因為公攤電費的問題,很是鬧心。一起來瞧瞧怎麼回事。住戶們告訴記者,2016年,小區交房後,他們就陸續入住,一直沒有收取什麼公攤電費。今年9月份,物業就讓他們開始交公攤電費,小區的公攤電費是按戶型和面積來收取。可他們發現,這次交的公攤電費明顯比上次交的要高出許多。隨後,記者也找物業了解情況。
  • 冠寓公寓水電費怎麼交 業主不交水電費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朋友們對於水電費的交納並不太了解,尤其是一些平時沒有接觸過水電費交納的人士,對於水電費的交納,大家要注意一下交納的步驟和方法,如今網絡發展是比較快速的,多數的朋友們都是通過網絡交納的,那麼冠寓公寓水電費怎麼交?業主不交水電費怎麼辦?來了解下吧。
  • 公攤面積也要交取暖費,必須「全面取消」?官媒2句話回應訴求
    公攤面積也要交取暖費 這位網友的房子位於東北,如果在寒冷的冬天不供暖,那肯定不夠。但是由於買房時的錯誤考慮,公攤面積太大(房屋的總面積為120平方米,洋房類型,套內面積僅90平,公攤面積佔30平)。 網友算了一筆帳。當地取暖費為每平米28元。如果按建築面積計算,取暖費需要繳納3360元,如果正常按套內面積算,只要交2520元就夠了。相當於公攤面積還消耗了840元取暖費。
  • 小區欠水費475萬!業主倍感疑惑:物業代收的水費哪去了?
    「我上個月剛把10月份的水電費交給物業,照理說至今只有11月份一個月的水費還沒交,為什麼還能收到水費催繳單?」業主陳先生疑惑地看著物業公司送來的單據。  和通新村內900多戶業主中,和陳先生一樣感到疑惑的不少:「水費本已足額交納給物業公司,為何又收到水務送來的律師函?」「巨額水費怎麼來的,物業代收的錢哪去了?」
  • [投訴] 廊坊大廠紫藤園小區物業強行佔有業主公攤區域
    受理此條回復的領導 見字好:我為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潮白河開發區祁各莊鎮紫藤園小區(英國宮5期)的一名公民,現小區所僱物業為華夏幸福基業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潮白河英國宮第三服務中心,有以下問題希望政府能夠為民做主: 第一、物業與11月26日對本小區內的地面上的公攤區域車位進行地鎖安裝
  • 用10度電收56元,鄭州這個小區的業主崩潰了!
    鄭州北晨頤商苑的業主近期反映,小區電費收得太不合理,除了家裡用電,還要收取公攤電費。業主劉欣(化名)算了一下,2017年8月底交電費時,她一共就用了10度電,可公攤電費就達到80多度,電費達56元,合下來每月的電費都劃到「5.6元/度」。
  • 上任租客水電費沒交,現任租客被停電後,被中介要求補交
    事情是這樣的,在今年的5月底,她通過一家叫做天成美寓的中介,在青島的保兒馨都小區租了間房子,每月房租是1750元,該套房子是分為5間出租的,在前不久屋內突然就停電了,女子就向中介反映了問題。對方在查詢過後,告知上任租客欠的水電和燃氣費,都是4月到5月的費用,水電費是欠下了400多元,燃氣費是欠下157元,但是疫情的原因,一直都沒有停電,直到7月份才被停電,至於費用怎麼來交,中介是這麼做的。
  • 川影重修一學分收兩百,還有學車費、電視費、公攤水電費!
    重修一學分收兩百,水電費要公攤公共區域的,還有沒見過影子的卻被收了錢的汽車駕駛培訓費和電視使用與收視費,熱水要50一噸。四川電影電視學院(以下均簡稱川影學院)就這樣靠著各種費,今天被自家學生送上了熱搜。
  • 有人說每個小區的公攤都有貓膩,真是這樣嗎?
    對於公攤面積不少人都帶有一些敵意,說小區的所有房子的公攤面積加起來一定是超過小區實際公攤面積的,這樣的說法可以說是子虛烏有。房產測繪有著一套完善的體系,也有著一套健全的制度,從業人員可能會不安好心,但想要從測量到計算到審核到覆核都出現問題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除非是人為計算或者機器計算的失誤,否則誰也不會在責任終身制的面前輕易的犯下錯誤,畢竟一個小區當中的房子眾多,誰也保不準會不會遇到東相關專業的人士,如果遇到較真的那麼就真的東窗事發了。
  • 我家小區的遊泳池 該不該對外面開放?
    夏日炎炎,去小區遊泳池遊個泳消消暑,是一件很愜意的事。然而,最近記者頻頻接到市民反映,稱自己小區的遊泳池這段時間每天都人滿為患,而很多來遊泳的人並不是小區業主,這也讓每月都繳納了公攤水電和物業費的小區業主心裡「擰了個疙瘩」。
  • 帕堤歐小區業主:這是小區公攤面積
    有保安透露,市民中心門前停車位上的車,有一大半是帕堤歐小區居民的私家車。「有時候他們一停就是一個禮拜,因為佔據的是公用停車位我們也沒有辦法!」保安說。據了解,衛輝市市民中心是2019年底搬遷到比幹大道與振興路交叉口的。
  • 公攤面積超40%!買到這樣的房子只能自認倒黴?律師支招
    武漢的蔣先生在2018年購買了綠地置業開發的「悅瀾灣」小區,當時承諾的是「商住用房」,但交了錢拿到合同發現居然是「商業辦公房」,且實際面積與合同面積相比嚴重縮水,公攤超過了40%,而開發商承諾的共享休閒區域至今還是毛坯。
  • 深圳一小區架空層28套房被賣,官方已成立專案進行組調查
    近日,深圳市福田區景田南住宅小區(以下簡稱「深圳景田南小區」)的業主向南都記者反映,稱該小區原本是公共區域的架空層幾乎全都被搭建成了住房,其中有28套架空層已被原深圳市住宅局出售,此舉引起了小區業主們的質疑。
  • 小區的公攤面積包括哪些?
    房屋公攤面積是指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簡稱,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
  • 怎麼在網上交水電費
    現在網際網路發達;足不出戶就可以交水電費。現在喝多銀行網上銀行也開通了網上繳費;不過我個人認為麻煩了一點;我習慣性的用支付寶;這裡分享一下登入自己的支付寶;要是沒有就註冊一個;我們在支付寶界面左側應用裡面選擇水電煤繳費圖標選擇自己所在城市;選擇要交什麼費這裡我們以交電費為例;選擇繳電費輸入戶號;戶號可以在以前繳費單據上查找;也可以打電話區供電公司詢問點擊查詢
  • 公攤面積超40%!買到這樣的房子只能自認倒黴?律師支招→
    圖片來自網絡武漢的蔣先生在2018年購買了綠地置業開發的「悅瀾灣」小區,當時承諾的是「商住用房」,但交了錢拿到合同發現居然是「商業辦公房」,且實際面積與合同面積相比嚴重縮水,公攤超過了40%,而開發商承諾的共享休閒區域至今還是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