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每個小區的公攤都有貓膩,真是這樣嗎?

2020-12-22 房產老J

對於公攤面積不少人都帶有一些敵意,說小區的所有房子的公攤面積加起來一定是超過小區實際公攤面積的,這樣的說法可以說是子虛烏有。

房產測繪有著一套完善的體系,也有著一套健全的制度,從業人員可能會不安好心,但想要從測量到計算到審核到覆核都出現問題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除非是人為計算或者機器計算的失誤,否則誰也不會在責任終身制的面前輕易的犯下錯誤,畢竟一個小區當中的房子眾多,誰也保不準會不會遇到東相關專業的人士,如果遇到較真的那麼就真的東窗事發了。而開發商就算想要左右房屋的建築面積也並不能大張旗鼓或者大面積的操作。而相比操作之後的風險和收益相比其實是完全不值得冒險的。

房屋面積的計算順序是先計算總建築面積,然後再計算套內面積,然後用總建築面積減去套內面積得出公攤面積,當然公攤面也要通過單項的計算複合,最終的單項計算結果要與總建築面積減套內面積的數值吻合才行。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公攤係數的細算和分戶面積的分攤計算。

在這一系列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注意到公攤面積和套內面積的合是一個固定的值總建築面積。如果全小區的房屋公攤面積加起來超過了小區的實際公攤面積,那麼就意味著小區房屋的套內面積要發生變化,才能保證兩者的和等於總建築面積。因此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1+1>2的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

相關焦點

  • 買100平房子只得70平,公攤面積「坑」有多深?
    一套125平米的房子,精裝修標準是2500元/平米,公攤比例為28%,這樣一算,每套房子通過公攤多收了8萬多元。事實上,公攤問題積弊已久。近年來,隨著房價上漲,部分開發商趁機推高公攤比例。住房公攤面積的存在是否合理?這裡面開發商又有哪些貓膩?中新網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致購房者:購房合同中常見的5大「貓膩」,你中過招嗎?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黑心開發商都會在購房合同中動手腳,以此來坑騙購房者,真是太可惡了!在此,小編要說的是,購房合同中常見的5大「貓膩」,你中過招嗎?二、空白條款貓膩在購房合同中,一般都會有一些空白條款,而這些正是開發商最容易動手腳的地方。如果購房者忽視了空白條款,那麼等到日後發生交易糾紛想要維權時,可就太難了!在此,小編提醒大家,在發現空白條款時,最好直接划去,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 公攤面積是李嘉誠發明的?取消公攤面積後,早買房的人會有補償嗎
    文:子建公攤面積是什麼?幾乎每個在中國買房的人都會面臨這樣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那就是公攤面積的問題。比如買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實際能住的面積可能只有70多平方米,或者如果是高層電梯房,面積可能只有60多平方米,那麼這麼多面積差在哪裡呢?那是公攤面積。
  • 公攤面積怎麼算?
    市面上所銷售的房屋面積,是由室內面積以及公攤面積共同組成的,也正是由於公攤面積,導致房屋買賣中的貓膩非常多。現在一起來看看公攤面積是怎麼計算的吧。2、在售房單位中,有提供自己使用的房屋,這類空間也是不作為公攤面積。3、在小區內一般都會配有警衛室、以及管理用房,這是為了給小區業主提供更安全的保障及物品管理,因此也不屬於公攤面積。
  • 南寧各小區收取辦法不一 公攤電費該如何計算?
    「小區裡有不少戶型面積超過100平方米,小戶型業主怎麼和這些大戶型業主分攤公共電費?」他認為這種計費方式不合理。   張先生說,以前他在另一小區也是居住小戶型,物業是按住宅面積分攤公共用電。相比之下,按住宅面積分攤公共用電,就要比按戶數分攤電費划算。在小區裡,不少居住小戶型的業主也認為,物業公司「一刀切」按戶分攤電費不妥當。   網友阿漢卻認為,按戶分攤電費並無不妥。
  • 房子沒有公攤面積是什麼意思
    現在我國買房的話核算的房子面積一般都是包含公攤面積的。市場上的「零公攤」是什麼意思?哪些區域房子沒有公攤面積呢?房子沒有公攤面積是指房子只要套內建築面積,不包含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現在我國買房的話一般都是要核算公攤面積的,零公攤」多為噱頭。
  • 公示少、缺乏監管 西安小區公攤電費度數能否公開?
    中海觀園B區業主張女士說,她2011年入住小區,小區共有住戶1548戶,戶表改造前都是在物業買電,0.6元/kW·h,「旁邊的小區只要0.498元/kW·h。」張女士說,小區的電費一直比其他小區貴,物業說其中包含公攤和損耗。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已買房的有補償嗎?住建部16字回應
    不過,買房之後仍舊會有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比方說「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是一個存在時間很短的概念,據說由香港地產巨頭李嘉誠提出,並在1995年引進內地。1995年,住建部發布《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並正式在內地執行。經過25年的發展,不只是房價漲幅高,公攤面積漲得也很快。
  • 公攤面積的發明人是誰?原來不是李嘉誠,而是他?
    有一個老的梗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每一個小區的所有的房子的公攤面積加起來一定會超過這個小區的實際公攤面積,這就是所謂的一加一大於二吧。假如你購買了一套100平方的房子,實際上只有70平方,甚至,有些還不到公攤面積,除了有效的降低了房價還可以更好的無中生有。只要能多計入一平方的面積,那麼總房價就能多收一萬元。
  • 三明市小區公攤水電費不用再交?官方回復了
    近日,熱心網友在e三明諮詢三明市小區是否取消公攤水電費的問題。對此,三明市城市管理局回復啦!該局暫未收到上級關於「取消公攤水電費」這方面相關規定及文件,仍需依據《福建省物業管理條例》。關於您諮詢「三明市小區是否取消公攤水電費,從抖音上看說民法典9.1號開始取消,不知道真否」的問題已收悉,現回復如下: 現在物業小區對於水電公攤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種:(1)第一種是將水電分攤不計入物業服務費中,單獨收取;(2)第二種在物業合同中約定,將所有公攤費用計入物業服務費中
  • 130㎡的房實得100㎡,公攤面積的「坑」怎麼來的?
    今天,小妹就細扒一下「公攤」背後的秘密:什麼是公攤?究竟多大面積才合適?錢花在公攤上真的「打水漂」了嗎? 1 什麼是公攤面積? 首先,先搞清楚和公攤面積相關的一些概念。
  • 公攤面積遭抨擊,按套內面積賣樓?順德已改成「雙軌制」
    當然,房子的公攤面積也不是越少越好  據了解,有些善於玩公攤貓膩的小區,會把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通通都計入到公攤面積中(可以說,公攤面積究竟是多少?買家基本都是「蒙查查」,通常只能靠開發商的良心報數了。
  • 高層公攤28%正常嗎?120平米公攤28算多嗎?看業內人怎麼說
    在購買高層房子的時候,一般是需要承擔一部分公攤面積的,但是關於公攤面積具體是多少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高層公攤28%正常嗎,順便來說說120平米公攤28算多嗎以及為什麼不建議買120平房子,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 「萬惡」的公攤是誰發明的?2020年距離取消公攤還有多遠
    公攤一個折磨無數購房者的名詞,甚至很多購房者都不知道公攤面積用在哪。其實公攤面積不僅僅是電梯和過道,還有小區各種公共設施用地都算入了公攤面積。但是買個100㎡的房子,實際使用面積只有70㎡,擱誰誰都不樂意,幾十萬砸下去連個響都聽不到。
  • 公攤面積如何計算?不是開發商說多少就多少
    對於很多人來說,買房是人生的一大難題,首付、還貸以及日益見漲的房價,都在鞭策著大家努力賺錢,然而,最讓人鬱悶的還是買房時的公攤面積,花了100平米的錢,卻只買到一個70平米左右的房。看到這裡,或許就有人會問了,公攤面積是什麼?公攤面積是怎麼計算的?
  • 公攤面積計算公式,哪些地方會被算作公攤,這些你都知道嗎?
    對於買房的朋友而言,購房時有一個公攤面積讓大家感到困惑,不少人不是很了解,往往採取自動忽略掉。 其實公攤面積也是要算錢的,一套房如果90平米,公攤面積佔30%,即使開發商有贈送面積,算下來也是每平方也是要多交錢的。 所以,購房的時候應該計算好公攤面積,才不至於被坑,小編跟大家總結了一下,那些是如何計算公攤面積,哪些地方會算作公攤面積,以及不同住宅的公攤面積大概為多大,跟大家做一下科普。
  • 別了,公攤面積!剛剛,住建部重磅新規,房價會漲嗎?
    公攤面積是什麼鬼?  很多購房者都可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原本以為買了一個大房子,結果卻發現使用面積與想像存在很大差距。  房屋面積的縮水,讓購房者在選房購房過程中頭疼不已。而開發商往往會告訴購房者,造成房屋面積縮水的因素是由於公攤面積,就醬紫,房子莫名其妙的就被吞掉了一些面積。
  • 「取消公攤」已在執行?早買房的能拿到補償嗎?如今答案來了!
    這就是困擾中國人民多年的"公攤面積"。科學的解釋是整棟樓公攤部分的建築面積。說白了,雖然你買了自己選擇的房子,但整個社區都有電梯井、水管井、樓梯井、垃圾槽、變壓器室、雜物間、公共走廊、走廊、地下室,甚至門衛值勤室、物業用房等都由你花錢買單了。那麼是誰發明了害人匪淺的"公攤面積"?
  • 小區的公攤面積包括哪些?
    房屋公攤面積是指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簡稱,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
  • 維權| 小區公攤電費一個月要40塊,業主質疑物業亂收費:商鋪用電也...
    公攤費是小區生活繞不開的話題,主要集中於水電兩大塊。最近,海口陽光三號苑的住戶就因為公攤電費的問題,很是鬧心。一起來瞧瞧怎麼回事。住戶們告訴記者,2016年,小區交房後,他們就陸續入住,一直沒有收取什麼公攤電費。今年9月份,物業就讓他們開始交公攤電費,小區的公攤電費是按戶型和面積來收取。可他們發現,這次交的公攤電費明顯比上次交的要高出許多。隨後,記者也找物業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