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熊婕:面點王裡學得一身好廚藝

2020-12-20 深圳晚報

深圳晚報記者 王耀翠

看到歐熊婕的第一眼,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漂亮的女孩。1994年出生於廣西桂林的她,今年剛剛22歲。雖說年齡小,歐熊婕已經有四五年的工作經驗了。

2011年,當時就讀中專學校最後一年,是實習階段,歐熊婕直接進入深圳面點王實習。也許你會以為,這樣漂亮的小女孩,一定是在面點王的樓面工作,每天只需微笑面對顧客即可。「其實我是在面點王的廚房工作,慢慢學得一身好廚藝,在面點王的技藝大比武中,還獲得了全能第一名。」歐熊婕笑著對記者說。

歐熊婕相信一個道理——技不壓身,她說,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面點王,面點王就像一所社會大學堂,不僅教給她技藝,還讓她在深圳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城市裡,感受同事間猶如家人般溫暖的關懷。

A

進入廚房學手藝

歐熊婕說,剛進入面點王實習的時候,就開始具體分工,是選擇在樓面招呼客人,還是進入廚房學習廚藝。「因為我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接觸生人,是來面點王后才慢慢改變的。剛開始進入面點王,面對顧客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後來,師傅賴君就讓我跟在他身邊,學習怎麼和顧客交流。可是我一個人的時候,還是緊張得不知道該幹什麼,就選擇進入廚房工作。」回憶起當初的緊張羞澀,歐熊婕笑了。

崗位確定後,大家都是學習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比如怎麼搞好衛生,怎麼把菜洗乾淨。在面點王,大家分工明確,各自崗位的工作內容非常清晰。歐熊婕介紹,樓面的活與廚房的活各成體系,不過,廚房的活更複雜,需要想的東西更細更碎,「女孩子在廚房工作,可能沒有在樓面晉升那麼快。不過,我們主管盤波鼓勵我,踏踏實實幹,總有一天會幹出成績的。」就這樣,歐熊婕開始在廚房這片小天地踏踏實實幹,勤勤懇懇幹。

B

培養強烈責任心

「我們剛進入面點王的新人,都會有一個專門的老師幫扶帶,我特別感謝帶我的主管和師傅。一直到現在,我都很聽我師傅的話。」歐熊婕說。

剛開始的時候,小女孩比較任性,可能有時候也不太認真,師傅賴君依然很耐心地教導,有時候嚴厲一點說:「你再這樣,我就不教你了。」小女孩的自尊心很強,師傅略微嚴厲一點的語氣,就知道自己應該更加認真一些。

「餐飲必須講究質量,比如切韭菜做鍋貼,不能切太大,要切得細一點,但又不能太碎;韭菜要和肉攪拌勻稱,這樣才不會散餡兒。這就是質量的細節。」歐熊婕介紹。把好質量關、安全關更重要。每天都要翻冰箱,看有沒有過期變質的食品,有的話必須給扔掉。要檢查新進入的食材,有沒有同樣的食材儲備著的,不能以新壓舊,導致浪費。

女孩子本來就細心,進入廚房後,更會操心了,更關注細節。

「在廚房工作,如果責任心不強,一定會出很多問題。面點王管理很嚴格,做錯事,主管也會比較嚴厲,我就感覺緊張,哭過很多次。」歐熊婕說,就是這樣嚴格的管理和師傅嚴厲的教導,讓她明白廚房工作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C

技術比武拿一等獎

每年的3~8月是面點王的質量活動月,10月份的時候再組織一次技術比武,對大家前面工作進行總結,每個大區推選出幾位質量明星參賽。去年,區域經理何忠洮舉薦歐熊婕參加比賽。歐熊婕果然不負眾望,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拿下了技術比武的全能第一名。

技術比武,對廚師做的面點在質量和個數方面都有嚴格要求,形狀美觀,重量合適。「比如包鍋貼,一分鐘包12個,才是A級,而且重量一定要達標,每個鍋貼的重量必須在26~29克之間。」這就需要勤加練習,練多了,就像賣油翁一樣心裡有桿秤了,知道一個鍋貼放多少餡兒才恰好符合重量標準。

歐熊婕說,參加比賽,一定要重在參與,「在比賽中,一定要靜心,不要受外界幹擾。有一次在競級的時候,我表現得太在意了,反而失利。那次競級後,我的同事就建議我,不要太注重結果,先要靜下心來體會過程。這次技術比武,我就想著怎麼樣專心包鍋貼,不再過於看重得失,沒想到最後反而得了一等獎。」

當初,歐熊婕選擇進入廚房,主管盤波鼓勵她總會幹出成績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去年,歐熊婕參加技術比武獲得一等獎。今年,歐熊婕競聘上了主管助理的崗位,7月份,正式成為一名主管助理啦!

D

同事間相互關懷

歐熊婕很慶幸,從學校出來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面點王。在這裡,有師傅專門帶徒弟,手把手地教,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幫助。同事之間這種溫暖的相處方式,在別的地方是接觸不到的。

「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最大的感覺就是累,腳疼。師傅賴君知道後,想盡各種辦法,告訴我怎麼緩解不舒服,怎樣減輕疼痛。在感情上有時候也會有些低落,師傅總是會第一時間發現,倍加關懷,鼓勵安慰,利用一些工作之餘的時間,幫我緩解。」歐熊婕說,那時候還小,父母都不在身邊,又是第一次走入社會,身邊有這樣的同事猶如家人般的相處,引導,溫暖的工作氛圍,讓她覺得幸福。

「我現在也在帶徒弟,我也會關心他們洗漱用品夠不夠啊,今天累不累啊,心情怎麼樣啊。我當初就是這樣被師傅關懷著走過來的,現在,我要把這種溫暖傳承,讓每一個剛來面點王工作的人,都能在面點王感覺到這種家的溫暖。」

而且,面點王也經常會安排精彩的業餘生活。比如生日活動,組織同一個月份的員工一起看電影、爬山。在10月份左右,組織羽毛球比賽。

歐熊婕還跟著舞蹈隊伍一起參加了兩次歌舞表演。「我們一般都是晚上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排練,排練從來不覺得累,有這個練舞反而是一種調節,感覺把白天工作的疲累都洗滌去了。」

歐熊婕說,以前是把手上的活幹好就行,現在腦子裡的活也得操心,廚房的管理、質量的堅持、員工積極性的調動,方方面面都得想,「我覺得在面點王工作,我鍛鍊得越來越全才啦!」

相關焦點

  • 深晚報導|面點王廚房主管丁平平憑一手廚藝走出鄉村紮根深圳 深圳...
    年輕時喜歡廚藝的他一心報考烹飪專業,畢業後憑著一手好廚藝在深圳這座大城市站穩了跟腳,也在深圳找到了相愛的人,一起走進柴米油鹽的幸福生活。他用了一句樸實的話概括現在的生活:" 沒有轟轟烈烈,但是平淡而幸福 "。
  • 面點王裡故事多
    不久後,面點王又接連開出分店,急需手藝好的師傅,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周師傅回家對妻子說:「面點王管理有方,老闆有想法,你也來吧!」本在天安大廈一個酒樓裡工作的舒師傅就這樣也來到面點王。  9年分居住宿舍  包點檔和別的檔口不一樣,發麵需要時間,而且還要做員工早餐,這需要夫妻倆每天早上6時左右就要到店裡做準備工作。
  • 姐妹仨在面點王找到幹事好平臺
    在面點王,傳菜也是一門技術活,因為有熱湯,比較危險,所以一般大家都是一年以後才開始接觸傳菜工作。王秋霞剛到面點王兩個月,已經把擺臺、泡茶這些業務幹得很熟練了,就開始傳菜,「我的業務能力比較強,心態好,態度積極,善於觀察、喜歡學習,做事儘量不讓部長操心。」對自己,王秋霞也有清晰的認識和中肯的評價。 在進入面點王之前,王秋霞也幹過兩份工作。
  • 面點王,一碗麵條玩轉中式快餐
    此外,面點王還在盛器上做足了文章, 如盛粥用的碗上都有一道線,每個碗裡的粥都要正好壓線,不能多也不能少,這就解決了食品分量上的不一致的問題。為了食品保鮮,面點王對送往各分店的成品和半成品的存放也做了規定,如總部在給分店配送食物時會把成品和半成品分別儲存在兩個大冰箱裡,一般半成品的冰箱溫度為零下4℃,成品為零下10℃。
  • 東北小夥在面點王一幹就14年
    然而,如果回到14年前,「我可『虎』(脾氣暴躁的意思)得很」,尹海輝說,2003年,他和同校的18個人來到面點王實習,儘管他在學校裡學的是園藝設計專業,但當他來到活力四射的深圳,來到業務快速增長的面點王時,就一下子喜歡上這裡。
  • 灰姑娘面點王裡洗白成微笑天使
    不同於一般的閒逛,她們常常會挑一些好的餐廳來嘗試,一邊吃一邊觀察,看別人怎麼做服務,感受店裡的環境細節。在這種共同學習的氛圍裡,陳樂純成長得很快。 B 「夢與希望在飛,我向前去追」 相由心生,成長的改變也在她身上閃現。 來深圳之前,陳樂純是個有點自卑、靦腆的灰姑娘,皮膚較黑,也不太愛打扮。
  • 兩個假小子面點王裡練成大師傅
    深圳晚報記者 申衛峰 文/圖 都是簡潔的短髮,都是整齊的制服,夏日的一個午後,忙碌了一中午的楊巧靜和張文珠,安靜地坐在面點王店裡的一個角落,若不是店裡服務員的指引,記者很難注意到她們。 楊巧靜學的是旅遊管理專業,張文珠則是烹飪專業,兩人並不屬於同一班。不過,後來兩個人都進入了學生會,楊巧靜是學生會主席,張文珠是體育部部長。 「當時要辦一個『班班有聲』的課餘活動,我們一起負責搭舞臺,當時學生會人不多,能主動幫忙的人更少了,文珠雖然是體育部長,主動帶著新生來幫忙。我倆擔任主持,普通話都不好,白天忙完舞臺的事,晚上就一起練普通話,真的是同舟共濟。
  • 面點王廚房走出個「舞王」
    在面點王各區,區屬各分店都會以區域為單位開展業務技能比拼活動,旨在檢驗新老員工的業務技能水平,也是對業務技能的一次大練兵。區域經理何忠洮表示:「業務技能比拼是我們發現好苗子和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平臺,目前分區裡的大多數業務骨幹和技術骨幹都是從這裡被發現的。杜傑就是其中一個。」 杜傑說,在今年的業務技能比拼中,師傅段林(沒錯,就是傳說中的段林。
  • 張鵬:面點王最年輕的店長
    因為善於學習,7個月後,就去學技術工,操作設備。很快,17歲時,張鵬就做到了領班。這是張鵬幹的第一份工作,在這個工作中,他的升值也是比較快的。 「在那裡,做了一年半的領班。你覺得對你能力的提高有哪些?」記者問。 「《大學》裡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陝西男孩在面點王遇到良師益友
    「我去的第一個分店,生意特別好,大家每天都很忙,沒有固定的師傅帶,一般是比如哪位師傅在哪個產品上做得比較好,就多教教。」 王斌清楚地記得,2015年5月28日晚上,到分店報到,第二天就開始上班。「當時,也沒有具體安排工作,但我想著早點到店裡早點適應。結果,我到了一看,大家都已經開始繁忙了。當時有點不知所措,有點迷茫的感覺。這個分店業務很大,所有的員工都處在繁忙狀態。」
  • 深晚報導|面點王區域經理何忠洮「曬家底」表白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
    在臨近畢業時原已跟家人商定好在四川成都工作,但是一聽到深圳面點王公司到學校招聘,而且又是對口招收面點專業的學生後,開始反轉了,一口咬定非面點王不去。經過多輪筆試面試,幾乎跟學校面點專業的所有同學進行了 PK。何忠洮不僅在校成績優異,筆試面試更是表現出眾,最後他成了被錄用的 15 位優勝者之一。
  • 黎華娟:把面點王打理成顧客之家
    在面點王工作了11年的黎華娟,性情溫柔平和,思想通透如水。從事服務業11年,她經歷過各種各樣的挫折,也收穫了諸多感動。 初見黎華娟,沒人會想到她已經是一個9歲孩子的媽媽。她皮膚白皙,睫毛隨著大眼睛忽閃忽閃如蝴蝶起舞,笑容純淨得一塵不染。她穿一條牛仔短裙,看起來非常有青春活力。 「面點王企業文化吸引了我」 2004年,黎華娟從湖南一家學校畢業來到面點王實習。
  • 面點王有個暖男叫「傑哥」
    深圳晚報記者 陳小龍 文/圖 在讀完深圳晚報對面點王員工秦漢的報導——《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秦二爺 面點王員工秦漢多面「表情」成飲食圈網紅》後,面點王岑毅傑不禁感慨:「真沒想到我們身邊竟會藏著這麼多有趣的同事,現在每天看晚報都能看到面點王多才多藝的同事亮相,這份報紙讓我倍感親切。」
  • 面點王這個妹子舞美笑美人更美
    她一畢業就來到面點王,「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啊,好激動的。」 帶著對第一份工作的赤誠,她對每一個分配在自己頭上的工作都報以百分百的認真和投入。員工規範裡要求員工對顧客服務時要面帶微笑,大家都是微笑,只有她是真的笑得開心,笑容是會傳染的,很快大家就都記住了這個笑起來很好看的女孩子。 有顧客來吃飯會專門找她來服務,「看著她笑得甜吃飯也開心吧。」她的樓面經理介紹道。
  • 「姐妹花」面點王放飛青春夢想
    來深圳面點王工作,成為這對「姐妹花」緣分的起點。她們憑著個人的努力,在相互幫助中不斷提升,一起晉升為門店的核心管理者。 她們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人生信條:不管到哪,都要虛心學習,積累經驗,向優秀的人看齊,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A 「妹妹」郭冉 把活兒幹得讓人挑不出毛病 2014年7月,郭冉和大學同學一起了踏上南行的列車。
  • 面點王
    李國英編著的《面點王》分四部分對面點的種類、製作、吃法進行了全面的剖析。面點王網易教育訊內容簡介李國英編著的《面點王》分四部分對面點的種類、製作、吃法進行了全面的剖析:第一部分主要從發展歷程,京式、蘇式、廣式三大中式面點流派的風格特色,中式面點的各個分類標準
  • 他們在面點王演繹深圳愛情故事
    2009年4月,熊耀林從湖南一家學校畢業,加入深圳面點王。同時畢業的張明則被分配到了深圳一家工廠的機械事業部。兩人的生活,似乎就要像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獨自延展下去了。 事實上,他們確實過著截然不同的兩種生活。他在工廠的生活簡單近乎枯燥,平時生活中基本無人照管,同事之間也基本都是「單獨行動」,交流甚少。 她在面點王感受到的則是另一種氛圍。
  • 面點王工作6年 笑是她經典標籤
    胡敏立即展現出了她那標誌性的笑容,表示有些想不起來那是什麼時候拍下的照片,後來她仔細琢磨,才想起,「(那張照片)可能是剛進面點王的時候拍的。」 也就是2011年,那一年,胡敏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了面點王位於福田的一家門店工作,做了一名樓面服務員。6年時間裡,她在面點王4個不同門店工作過。工作的地點在變,但她時常掛在臉上的笑容沒變。
  • 面點王「姐妹花」大數據提升服務質量
    姐姐閉富敏說:「這裡氣候跟老家南寧很接近,很容易就適應了,而且最大的特點是綠化做得特別好。尤其是在春天,繁華盛開,幾乎是一處一景,儼然一座花城。」當問到對「花城」的理解時,閉富敏說道,最近經常在《深圳晚報》和其他的媒體上看到報導,深圳已經出臺了《深圳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力爭將深圳打造成優美、舒適、獨具人文內涵的「世界著名花城」。
  • 訂《深圳晚報》 享面點王美食
    深圳晚報訊 面點王再次與《深圳晚報》攜手,聯袂為深圳市民「加餐」。作為都市人的大廚房,面點王不僅精心烹飪美食,讓市民飽享口福,還致力於烹飪文化大餐。 從即日起,在面點王各個分店消費的顧客,就能享受面點王裡的「文化大餐」——只要你花450元,就可同時獲得2017年全年《深圳晚報》一份和300元面點王餐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