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我們樓下的小韓,性格比較暴躁,一言不合就火冒三丈,經常聽到小韓一邊扯著孩子上樓梯,一邊敞開大嗓門的訓斥孩子,考試又不及格,你說說你像誰,怎麼這麼笨,腦袋跟個木頭疙瘩似的,不開竅。然而,回到家後,等小韓的火氣消下去後,又覺得自己訓斥孩子有些過火了,說出那麼不堪入耳的話。
小韓就心軟了,問孩子想吃什麼,趕緊的給孩子做飯,給孩子榨愛喝的橙汁。小韓就是這樣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媽媽。而小韓的刀子嘴背後其實隱藏著對孩子的語言暴力,很多時候語言暴力對一個人能夠帶來很大的傷害,萬不可小覷語言暴力的殺傷力。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
有些家長都是說自己的孩子像豬一樣笨,或者是你怎麼這麼傻等等這類屬於歧視性的語言。
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能夠很充分地體現出語言的力量感。如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不僅是一位近乎完人的偉人,更是靠著自己的個人魅力和超越常人的語言天分自由穿梭在國際社會上,為剛剛成立的新中國掙得了國際發言權。而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父母或者是老師對自己的語言暴力,成了自己一輩子都抹不去的傷痕,而他為什麼不打別人,只打你?相信這句話是很多人心裡的永遠的痛。
菁媽之前有一個朋友的上初中的孩子被一群孩子圍著打了,原因是開的電車太好了。聽說現在的學生還有一些是看不順眼的人就打,或者是他們自己的成績不好,而看到有人學習成績好的就打。所以這個為什麼就打你,就打別人,還真的是一個千古難題。
如今很多的媽媽都偏向「虎媽」 的風格,說話很直接,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和承受能力,更不顧及是否有旁人在場。只管自己暢所欲言的抒發自己的暴脾氣和對孩子的種種不滿。
媽媽們的語言暴力自己說得很爽,卻極有可能帶給孩子永久的傷害
1、打擊孩子自尊心,更讓孩子怨恨媽媽
前兩天好友跟我傾訴心中的苦悶,說自己在家辦公,利用空餘時間給孩子輔導作業。結果孩子三心二意不認真,總是做錯題,而這些數學題,已經是上學期學過的。這時好友很不耐煩就生氣地訓斥孩子說,你這種學習態度,就不用上學了,就在家玩吧,還省錢,長大後騎個腳蹬三輪車,扛上一把大掃帚去掃大街吧。
這時,好友家的孩子就用憤怒的眼神直勾勾的瞪著好友,不說話。頓時,好友火冒三丈,問孩子你什麼眼神,你這種眼神是什麼意思。孩子說,我恨你,你說的話太傷我自尊心了。
2、影響孩子身心和性格方面的正常發育
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團隊對多語言攻擊帶來的長期影響進行了大量研究。結果發現,當環境中充滿了壓力之後,大腦中胼胝體、海馬回以及前額葉等區域,為了適應這種環境,就會轉換成一種所謂的"生存模式"。
家長經常對孩子實行語言暴力,當時家長很爽,孩子也沒明顯的傷害,但是事實上孩子的傷口在心裡,看不見的傷才是最傷,這樣傷會造成孩子一輩子的傷害,導致孩子 出現膽小、拘謹、討好他人等表現。
孩子心思單純,對於語言都是直接的感受,家長鼓勵的話可以讓孩子信心高漲,而批評的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這樣的心理就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著名的導演和演員姜文,就曾在講述過自己從未得到過母親任何的誇獎和鼓勵,姜文說在自己滿心歡喜地捧回獎盃時,母親甚至連一眼都沒看,更沒有半句的誇獎。
等自己給母親買了房子後,母親從未去看過更未住過。母親的態度讓姜文很是不解,姜文自爆自己內心其實很有自卑感,因為從未得到過母親的誇獎,一輩子都沒有。
3、導致孩子不思進取,破罐子破摔
刀子嘴,豆腐心的媽媽們可能希望通過一些不堪入耳的話語來激起孩子內心的上進心,去努力的學習,提高自己,改掉壞習慣。但是,可能有時不太盡如人意,還會起到反作用。原因是,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聽到無休止的批評和訓斥的,孩子們都希望得到媽媽的誇獎和鼓勵。
經常聽到媽媽們說,每天告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要認真,筆順要正確。但是,孩子每天都寫錯別字,媽媽開始每天訓斥一通孩子。然而,並未起到任何的效果,更可氣的是,錯別字還變多了。
孩子們都很在乎媽媽對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批評的還是誇獎的,可能孩子不愛聽。但是,孩子都會在腦海裡留下印象,有些話可能會一輩子。媽媽生氣時不經意間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媽媽掌握說話技巧和良好的溝通方式更利於孩子成長
1、就事論事,不牽扯以往的過錯
很多的媽媽們在訓斥孩子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將孩子以前犯的錯誤一件一件地拎出來,不厭其煩地進行無數次的回放。這樣只會延長對孩子的訓斥時間,讓孩子煩躁,憤怒。這就需要媽媽們在訓斥孩子時注意,點到為止,不翻舊帳。否則只會讓孩子覺得媽媽很小氣,只記得自己犯過的錯,而不記得自己的優點。
2、注意說話的方式和語氣
孩子考試不及格,不愛洗澡,愛吃零食等等,媽媽們看到孩子的這些行為後就會瞬間被點燃暴脾氣,很容易說出傷害孩子的話。你屬什麼的呀,只記吃,不長記性,考這點分。整天只知道吃零食,不吃飯,看看體重都超標多少了,又壞掉了好幾顆牙。
面對孩子的這些情況,我們先肯定孩子的努力(有些孩子自己是很努力,只是找不到方法)之後和孩子一起想想辦法,怎麼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孩子考試考得不好,我們可以說,媽媽看到你確實很努力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考試哪裡還可以改進。一起檢查試卷,鼓勵孩子下次考試努力,取得進步。
孩子老是吃零食,可以讓孩子觀看一些長期吃零食引起的肥胖,長蛀牙的視頻。
3、學會換位思考,體諒孩子的處境
我們都是從小時候一步步走到現在的,我們小時候也是經常犯錯,也會受到媽媽的批評。也會有考試不理想的時候,也會因為不認真經常寫錯別字,不愛洗頭,愛玩泥巴等等。
可能只是,我們長大成人後,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童年時光,忘記了自己也曾小錯不斷,大錯偶犯,被老師罰站,被媽媽大聲呵斥。當我們學會換位思考,體諒孩子的處境後,就會理解孩子的小心思,並學會收斂自己脾氣,改變與孩子的說話方式。
由此媽媽可以收起刀子嘴,將刀子嘴變成口吐蘭花的引導和鼓勵,讓自己循循善誘的溫暖話語時刻迴響在孩子的耳畔。一直鼓勵和激勵著孩子成長,讓孩子擁有無窮的去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力量和勇氣。
今日互動話題討論:你對孩子說過不堪入耳的話嗎?你認為語言暴力對孩子帶來哪些傷害呢?歡迎媽媽們積極地參與討論,並寫下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