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博士:語言暴力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媽媽別罵孩子了

2020-12-20 菁媽育兒

住在我們樓下的小韓,性格比較暴躁,一言不合就火冒三丈,經常聽到小韓一邊扯著孩子上樓梯,一邊敞開大嗓門的訓斥孩子,考試又不及格,你說說你像誰,怎麼這麼笨,腦袋跟個木頭疙瘩似的,不開竅。然而,回到家後,等小韓的火氣消下去後,又覺得自己訓斥孩子有些過火了,說出那麼不堪入耳的話。

小韓就心軟了,問孩子想吃什麼,趕緊的給孩子做飯,給孩子榨愛喝的橙汁。小韓就是這樣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媽媽。而小韓的刀子嘴背後其實隱藏著對孩子的語言暴力,很多時候語言暴力對一個人能夠帶來很大的傷害,萬不可小覷語言暴力的殺傷力。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

有些家長都是說自己的孩子像豬一樣笨,或者是你怎麼這麼傻等等這類屬於歧視性的語言。

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能夠很充分地體現出語言的力量感。如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不僅是一位近乎完人的偉人,更是靠著自己的個人魅力和超越常人的語言天分自由穿梭在國際社會上,為剛剛成立的新中國掙得了國際發言權。而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父母或者是老師對自己的語言暴力,成了自己一輩子都抹不去的傷痕,而他為什麼不打別人,只打你?相信這句話是很多人心裡的永遠的痛。

菁媽之前有一個朋友的上初中的孩子被一群孩子圍著打了,原因是開的電車太好了。聽說現在的學生還有一些是看不順眼的人就打,或者是他們自己的成績不好,而看到有人學習成績好的就打。所以這個為什麼就打你,就打別人,還真的是一個千古難題。

如今很多的媽媽都偏向「虎媽」 的風格,說話很直接,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和承受能力,更不顧及是否有旁人在場。只管自己暢所欲言的抒發自己的暴脾氣和對孩子的種種不滿。

媽媽們的語言暴力自己說得很爽,卻極有可能帶給孩子永久的傷害

1、打擊孩子自尊心,更讓孩子怨恨媽媽

前兩天好友跟我傾訴心中的苦悶,說自己在家辦公,利用空餘時間給孩子輔導作業。結果孩子三心二意不認真,總是做錯題,而這些數學題,已經是上學期學過的。這時好友很不耐煩就生氣地訓斥孩子說,你這種學習態度,就不用上學了,就在家玩吧,還省錢,長大後騎個腳蹬三輪車,扛上一把大掃帚去掃大街吧。

這時,好友家的孩子就用憤怒的眼神直勾勾的瞪著好友,不說話。頓時,好友火冒三丈,問孩子你什麼眼神,你這種眼神是什麼意思。孩子說,我恨你,你說的話太傷我自尊心了。

2、影響孩子身心和性格方面的正常發育

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團隊對多語言攻擊帶來的長期影響進行了大量研究。結果發現,當環境中充滿了壓力之後,大腦中胼胝體、海馬回以及前額葉等區域,為了適應這種環境,就會轉換成一種所謂的"生存模式"。

家長經常對孩子實行語言暴力,當時家長很爽,孩子也沒明顯的傷害,但是事實上孩子的傷口在心裡,看不見的傷才是最傷,這樣傷會造成孩子一輩子的傷害,導致孩子 出現膽小、拘謹、討好他人等表現。

孩子心思單純,對於語言都是直接的感受,家長鼓勵的話可以讓孩子信心高漲,而批評的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這樣的心理就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著名的導演和演員姜文,就曾在講述過自己從未得到過母親任何的誇獎和鼓勵,姜文說在自己滿心歡喜地捧回獎盃時,母親甚至連一眼都沒看,更沒有半句的誇獎。

等自己給母親買了房子後,母親從未去看過更未住過。母親的態度讓姜文很是不解,姜文自爆自己內心其實很有自卑感,因為從未得到過母親的誇獎,一輩子都沒有。

3、導致孩子不思進取,破罐子破摔

刀子嘴,豆腐心的媽媽們可能希望通過一些不堪入耳的話語來激起孩子內心的上進心,去努力的學習,提高自己,改掉壞習慣。但是,可能有時不太盡如人意,還會起到反作用。原因是,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聽到無休止的批評和訓斥的,孩子們都希望得到媽媽的誇獎和鼓勵。

經常聽到媽媽們說,每天告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要認真,筆順要正確。但是,孩子每天都寫錯別字,媽媽開始每天訓斥一通孩子。然而,並未起到任何的效果,更可氣的是,錯別字還變多了。

孩子們都很在乎媽媽對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批評的還是誇獎的,可能孩子不愛聽。但是,孩子都會在腦海裡留下印象,有些話可能會一輩子。媽媽生氣時不經意間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媽媽掌握說話技巧和良好的溝通方式更利於孩子成長

1、就事論事,不牽扯以往的過錯

很多的媽媽們在訓斥孩子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將孩子以前犯的錯誤一件一件地拎出來,不厭其煩地進行無數次的回放。這樣只會延長對孩子的訓斥時間,讓孩子煩躁,憤怒。這就需要媽媽們在訓斥孩子時注意,點到為止,不翻舊帳。否則只會讓孩子覺得媽媽很小氣,只記得自己犯過的錯,而不記得自己的優點。

2、注意說話的方式和語氣

孩子考試不及格,不愛洗澡,愛吃零食等等,媽媽們看到孩子的這些行為後就會瞬間被點燃暴脾氣,很容易說出傷害孩子的話。你屬什麼的呀,只記吃,不長記性,考這點分。整天只知道吃零食,不吃飯,看看體重都超標多少了,又壞掉了好幾顆牙。

面對孩子的這些情況,我們先肯定孩子的努力(有些孩子自己是很努力,只是找不到方法)之後和孩子一起想想辦法,怎麼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孩子考試考得不好,我們可以說,媽媽看到你確實很努力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考試哪裡還可以改進。一起檢查試卷,鼓勵孩子下次考試努力,取得進步。

孩子老是吃零食,可以讓孩子觀看一些長期吃零食引起的肥胖,長蛀牙的視頻。

3、學會換位思考,體諒孩子的處境

我們都是從小時候一步步走到現在的,我們小時候也是經常犯錯,也會受到媽媽的批評。也會有考試不理想的時候,也會因為不認真經常寫錯別字,不愛洗頭,愛玩泥巴等等。

可能只是,我們長大成人後,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童年時光,忘記了自己也曾小錯不斷,大錯偶犯,被老師罰站,被媽媽大聲呵斥。當我們學會換位思考,體諒孩子的處境後,就會理解孩子的小心思,並學會收斂自己脾氣,改變與孩子的說話方式。

由此媽媽可以收起刀子嘴,將刀子嘴變成口吐蘭花的引導和鼓勵,讓自己循循善誘的溫暖話語時刻迴響在孩子的耳畔。一直鼓勵和激勵著孩子成長,讓孩子擁有無窮的去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力量和勇氣。

今日互動話題討論:你對孩子說過不堪入耳的話嗎?你認為語言暴力對孩子帶來哪些傷害呢?歡迎媽媽們積極地參與討論,並寫下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家長別罵孩子了」,哈佛博士: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比打還嚴重
    哈佛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暴力的不可取,很少對孩子進行身體上的懲罰。然而另外一種暴力卻正在悄然席捲我們的生活,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時,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語言暴力對孩子進行打擊。
  • 你還在「辱罵孩子」?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
    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你還在辱罵孩子嗎?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發現:語言暴力最容易影響大腦負責傳遞動機、認知信息、管理情緒、思考和決策的區域。孩子的大腦還未完全發育,如果總是處在被苛責的狀態下,他們的大腦為了適應環境,會轉變為"求存模式"的結構,漸漸地變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對孩子影響巨大
    讓孩子過早接受語言暴力、承受壓力,不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還會讓孩子變得過于謹慎、膽怯……而且,這樣的影響,對於孩子來說,是終身不可逆的。然後,無數的夫妻共同經歷過愛情,經歷過貧賤,經歷過奮鬥,但最後卻毀在了語言暴力上。父母和孩子之間更是如此。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不止會傷害感情,也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
    很多父母自認為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正確的,沒有用任何暴力的方式去對待孩子。但語言暴力往往被家長忽視了:你幾句一時過激的批評與辱罵,可能孩子一生的陰影都揮之不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請你記得像語言暴力這種打壓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辱罵孩子有著3大影響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會時常出現語言不當的問題,對父母來說,對孩子的幾句斥責、辱罵,可能是由於一時之氣或者是口不擇言,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語言暴力.
  • 哈佛醫學博士研究: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別讓「打擊式教育」摧毀孩子!
    你的肆意批判,還會讓孩子變得過于謹慎、膽怯……軒腦師表示,你對孩子有多否定,孩子對這個世界就有多否定。不經意間的語言暴力,會成為孩子一生的枷鎖。多少孩子被父母從小打擊到大綜藝《少年說》中,有一幕讓軒腦師十分痛心。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其造成不可逆傷害
    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鮮少會注意到自身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一些話不經意間從口中說出時,很有可能會予以孩子一生難以改變的影響。這類家長冠以"鍛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為由,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暴力、承受不該承受的壓力,使得孩子們脆弱的心理建設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來自父母的重擊,漸漸地孩子的性格也變得愈發謹慎、膽怯、甚至是自卑,這對於孩子來說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控制不了情緒總罵孩子?醫學博士:語言暴力影響大腦發育
    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會像李大姐一樣,他們嘴上說著愛孩子,可滿目猙獰的樣子,真的無法讓人和愛聯繫到一起。諸如此類的話語,每天充斥在孩子們的生活中,但這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純粹是語言暴力。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有一檔綜藝節目叫《少年說》,裡面有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在臺上大聲哭著控訴自己的媽媽,她說:"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為什麼你總拿我和別的孩子比較。?"
  • 「媽媽,求你別再罵我了」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
    讓孩子過早接受語言暴力、承受壓力,不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還會讓孩子變得過于謹慎、膽怯……而且,這樣的影響,對於孩子來說,是終身不可逆的。海報的製作人,把每一句話深深刻在了孩子身上,就像傷疤一樣。希望警示家長,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嚴重傷害。但仍有不少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只是譁眾取寵罷了。語言暴力怎麼可能傷害到孩子身體呢?但以下兩項研究,可能會讓你對語言暴力的傷害有新的認知。
  • 哈佛醫學研究表明:「語言暴力」能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娃影響大
    有這些明星幫助每一個小孩子完成作業,其他明星都是手足無措的,但是到付首爾這裡卻是遊刃有餘,大概她平時對兒子的教育也是得心應手的吧。哈佛醫學研究表明:「語言暴力」能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娃影響大其實這個節目播出以後,很多人在這個叫「凱凱」的小男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他的媽媽更是讓人窒息,一個小學生就已經開始想到他的高考了。
  • 哈佛醫學研究表明:「語言暴力」能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娃影響大
    醫學研究表明:「語言暴力」能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娃影響大其實這個節目播出以後,很多人在這個叫「凱凱」的小男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他的媽媽更是讓人窒息,一個小學生就已經開始想到他的高考了。之前有哈佛醫學研究表明,「語言暴力」能改變孩子的
  • 哈佛醫學院:語言暴力改變大腦結構!你的滿目猙獰害孩子懦弱自卑
    他們是那樣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為這就是人世間的模型,當他們走進社會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以不良家庭模式對待他人,將紊亂和不協調傳染到更遠的範疇。語言暴力的可怕,很多家長都未曾預料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言語暴力會影響到孩子大腦的胼胝體、海馬回和前額葉三個區域。這是三個區域分別影響到孩子的動機傳遞、感覺和認知信息,情緒管理以及思考和決策。輕度與重度的言語侮辱都會損傷到孩子的大腦發育。
  • 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導讀: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求你別再罵我了,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你的肆意批判,可能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絕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優秀、成才。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付出了無數的心力。市面上的教育方法也層出不窮:各種理論、套路、課程……但不論父母們學到了什麼,想要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一點,是一定需要注意的:打壓式教育是不可取的。
  • 當孩子害怕時,父母的語言暴力是自卑的「催化劑」
    因為它不僅僅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養成,還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1.語言暴力或許會改變孩子的大腦結構 根據哈佛大學醫學博士馬丁泰徹的研究,父母的語言暴力會對孩子的大腦結構造成一定影響。當孩子總是接受到來自外界的語言暴力時,他們大腦的胼胝體、海馬體和前額葉區域受到影響,然後轉變成"求存模式"。
  • 「媽媽,不要再打擊我了」,停止打壓式教育,別再用語言傷害孩子
    真的很難相信,這樣的女孩遇到一個喜歡打擊孩子且十分倔強不聽勸的媽媽,她是過得什麼樣的生活?其實從女孩的描述來看,她的媽媽就是明顯的打壓式教育,打壓式教育是中國父母常用的一種教育方式,她們通常會用語言進行打壓孩子,不管是孩子做的好還是不好,她們都會進行語言暴力!
  • 綠植被罵1個月竟然被罵死,語言暴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構造
    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受害者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語言暴力就屬於這一類。在家庭教育中,語言暴力被頻繁使用,有數據統計,有61.7%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使用到了語言暴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常用到的語言暴力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隨意進行人身攻擊。
  • 已被證實:語言暴力很傷孩子大腦,幾個心理創傷可能伴隨一輩子
    ,將帶給孩子偌大的傷害,其中,最嚴重的的大腦,其次是身心健康。哈佛大學一教授曾對童年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年輕人進行研究分析,經腦部核磁共振掃描發現,他們大腦的前額葉區與韋尼克區(大腦聽覺中樞和視覺性語言中樞,是神經心理學的學術名詞)之間的連接明顯減少,而兩者的連接越少,人越容易出現智力降低、認知遲緩、感覺遲鈍以及語言和記憶能力發展緩慢等問題。
  • 送3個兒子上斯坦福的博士媽媽總結:開發孩子大腦從3歲開始
    是什麼樣的媽媽能將自己3個兒子都送進史丹福大學?其實這位博士媽媽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她就是陳美玲,曾經是一位歌手,不少人都聽過她唱的歌,就是這樣一位歌手卻將自己三個兒子都送進了可史丹福大學。不少人聽了之後都暗自嘆息:再不濟人家也是博士,肯定是有獨特的教育方式。
  • 傷害孩子於無形,這八類語言暴力,可能每天都在你家上演
    說真的,聽到這些長輩們刀似的語言,我真是又驚又怒。驚的是,這樣傷人的話語,他們脫口而出絲毫沒意識到有什麼不對。怒的是,這些「語言暴力」指向的是我們的孩子。什麼是語言暴力?語言暴力的傷害語言暴力的傷害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蘇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以下幾項研究,可能會讓你對語言暴力的傷害有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