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製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在清華落成揭幕
九學年剛毅堅卓育英才 七十載薪火傳承鑄豐碑複製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在清華落成揭幕 【新聞中心訊 通訊員 解紅巖 攝影 郭海軍】10月27日下午,在清華大學團委北側綠地上,由清華大學複製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在這裡落成揭幕。
-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介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免遭毀滅,華北及沿海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抗戰八年間,遷入雲南的高校有10餘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是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聯合而成。
-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與雲南師範大學的關係
曾經名震天下的國立西南大學在抗戰勝利後就解散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大部返回原址復校,唯留下師範學院留在西南聯合大學舊址,成立了國立昆明師範學院!1950年,雲南解放之後,國立昆明師範學院更名為昆明師範學院。在後來的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昆明師範學院部分院系專業或獨立建校或併入其他院校,如今日的雲南大學、西南大學、貴州師範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農業大學等。1984年,昆明師範學院更名為雲南師範大學。
-
穿越30年時光,聽馮友蘭先生憶西南聯大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原作建立於1946年西南聯大正式結束之際,矗立於原聯大校址——今天的雲南師範大學校內。在清華大學校園主幹道西側的青草坡上,有一座複製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體主看面朝向昆明所在的西南方向,正面刻有馮友蘭先生撰寫的碑文,背面鐫入抗戰期間參軍學生之姓名,共計834人。
-
大師雲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長編叢書」
由於這項工程非短期可以完竣,特闢「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長編叢書」,以便及時推出階段性的成果。所選編各位學者的原文,均出自民國時期報刊,主要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存續期間,即1937年11月1日至1946年7月,長沙臨時大學開學至西南聯大最後一批師生復員北上這段時間聯大學者發表的此類作品
-
西南聯合大學VS國立中央大學,實力誰更強?
一所名為西南聯合大學,很多人都曾把這所高校當作中國有史歷來第一高校,因為這所大學是集合了西南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為一體的巨無霸大學,以我們現在對清華北大的認知度來看,可想而知當時這所高校的實力有多麼的恐怖。但是中國也有那麼一所高校,在當年的亞洲大學排名中,超過當時大名鼎鼎的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高居亞洲第一,那段時期其實才是中國大學最輝煌的時期,而這所被埋沒的頂級大學就是國立中央大學。
-
習近平雲南行丨探訪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
1月20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獨家視頻丨習近平考察西南聯大舊址雲南師範大學的前身,正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被迫南遷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隨著戰事臨近,臨時大學1938年2月西遷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下設文學院、理學院、法商學院、工學院和師範學院。△90秒帶你走進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三校復員北返。
-
二二八事件紀念碑碑文
紀念碑碑文共642字歷時一年,近30次會議字斟句酌,二二八事件紀念碑碑文昨天終告定案,共642字,全文如下: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消息傳來,萬民歡騰,慶幸脫離不公不義之殖民統治。1987年解嚴後,各界深感沈痾不治,安和難期,乃有二二八事件之調查研究,國家元首之致歉,受難者與其家屬之補償,以及紀念碑之建立。療愈社會巨創,有賴全民共盡心力。勒石雋文,旨在告慰亡者在天之靈,平撫受難者及其家屬悲憤之情,並警示國人,引為殷鑑。自今而後,無分你我,凝為一體,互助以愛,相待以誠,化仇恨於無形,肇和平於永恆。天佑寶島,萬古長青。
-
西南聯合大學
無標題文檔西南聯合大學● 陳岱孫 西南聯合大學是在我國抗日戰爭期間,由北平的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天津的私立南開大學南遷聯合辦學的學校先以長沙臨時大學的名義在長沙組建;一學期後,遷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包括其前身,長沙臨大)成立於1937年8月。抗戰期為8年。聯大則在抗戰勝利後一年,1946年,才告結束;三校於是年秋季才各自返平津復校。 抗戰軍興於1937年7月的盧溝橋事變,在盧溝橋事變後的半個月,雖事態實已嚴重。但在表面上和、戰尚在未定之數。
-
戰火硝煙中的教育豐碑「國立西南聯合大學」(2)
其中,"湘黔滇旅行團"是後來在西南聯大校史乃至民國史中,被廣泛傳頌的故事。參加步行團的教授只有聞一多、曾昭掄、黃子堅、袁復禮、車繼侗等5人。中將師長黃師嶽為團長,領導這次"長徵"。黃子堅教授為副團長,照顧全團生活。聞一多教授,一路上指導學生廣泛宣傳抗日,進行社會調查,訪問民俗,收集民歌。
-
懋勤軒三迤掌故:《無問西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話劇團》
1938年底,在聞一多、孫毓棠、鳳子、陳銓老師的支持下,西南聯大高小文、徐賢議、王亞文等一些愛好戲劇的學生組織起來,成立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話劇團」,以排演新式劇目,宣傳抗日救亡思想。7月13日,聞一多等先生邀請曹禺先生來滇,在聯大劇團、雲大劇團、國立藝專、省立藝師中選拔演員,排演了《原野》、《黑字二十八》兩部話劇。8月16日,兩劇在新滇大戲院正式公演並起轟動,廣大群眾爭相購票觀看,以至兩劇先後公演32場,至9月17日方最終落幕,創造了雲南話劇史上的一段傳奇。朱自清先生曾撰文給予高度評價。
-
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圖)
(原標題: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圖)) 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
-
剛毅堅卓的西南聯合大學(二)
剛毅堅卓的西南聯合大學(二)●史軒 雖然清華、北大、南開三校歷史不同、學風各異,但三校始終合作無間,雖然辦學條件極差、生活艱難,但師生們始終憤發圖強,成為中國近代以來聯合辦學的典範。 這個時期學生來源較為複雜,大略分為三種: (一)「七•七事變」後到長沙臨時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繼續學業的原清華、北大、南開學生,他們的學籍仍歸屬原校,這部分學生隨畢業逐年遞減。 (二)自1938至1940年度,聯大招收的新生或轉學生。
-
永恆的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可謂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傳奇,從那裡走出的一批曠世奇才更是光照千秋。觀罷這部電影,近距離瞻仰西南聯大校址的渴望越發迫切。 去年初夏去昆明,第一個念頭就是前往西南聯大。沿著紅燭路走進雲南師範大學,校內一側赫然矗立著「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校牌。
-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否存在被神化現象?西南聯大到底有多厲害
今天心安想和你們聊一聊一所只在中國存在8年的一所大學——西南聯大。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於1937年組成。在戰爭的時代,西南聯大保存了抗戰時期重要的科研力量,培養了大批卓有成就的人才,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做出來傑出的貢獻。很多專家都說過:西南聯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更是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
西南聯合大學是如何成立的
平津淪陷後,這所著名高校決定在湖南長沙聯合組建新校,名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以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湖南省教育廳廳長朱經農、湖南大學校長皮宗石,以及國民政府教育部代表、原青島大學校長楊振聲為籌備委員。
-
臺灣一抗日紀念碑碑文被拆 原住民:感覺不受尊重(圖)
【觀察者網綜合】臺灣屏東縣石門古戰場有一座紀念碑,碑文「澄清海宇還我河山」流露出當年當地人反抗日軍的決心。 但據臺媒11月21日報導,碑上的字跡現已被拆掉,當地民眾十分錯愕。 「牡丹社事件」後,1936年,日方在此興建銅製的「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以彰顯日軍在「牡丹社事件」中的「功績」。
-
寧波:修建日軍鼠疫戰紀念碑 碑文拼寫錯好幾處
東方網9月28日消息:寧波市中心開明街和中山東路的交叉口旁,9月3日,矗立起一錐形紀念碑。通體醒目的黑色碑體引人注目。 這裡就是侵華日軍寧波鼠疫細菌戰遺址。以前這裡就有紀念碑的,為紀念抗戰60周年,新做了一個替代老的。 沉甸甸的歷史就凝刻在那黑色碑體上。但是,自新紀念碑豎立起來那天起,人們就陸續發現:碑文拼寫存在多處錯誤。
-
西南聯大:學生參加中國遠徵軍和美國空軍多數殉國,也有教授子女
,民國最好的教育是在抗戰時期,抗戰最好的教育是在國立西南聯大。國立西南聯大,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至今仍望其項背。其中學術自由和思想自由則是西南聯大的靈魂。正如北歸時,馮友蘭撰書、聞一多篆刻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中「聯合大學以其兼容並包之精神,轉移社會一時之風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