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h:Brandenburg Concerto No. 3 - 1. Allegro
05:19來自每日西方音樂品鑑
巴赫的管弦樂作品中,最著名的便是《布蘭登堡協奏曲》,這部協奏曲一共6首,編號BWV1046-1051。
《布蘭登堡協奏曲》創作於1721年,也就是巴赫創作史上的黃金時代:克滕時代。據說是當時的布蘭登堡大公,在兩年前要求巴赫為他創作點作品,於是兩年後,巴赫將他在克滕時代創作的作品挑了6首獻給大公。這6首協奏曲本不是一套,各首需要的樂器組合不同,所以巴赫對它們所起的標題是《6首不同樂器的協奏曲》。《布蘭登堡協奏曲》是作者死後後人所取的名字。傳說,大公因為人手不足無法演奏而將轉部作品束之高閣。大公去世後樂手解散,樂譜險些遺失。
今天我們推送的G大調第二《布蘭登堡協奏曲》三個樂章,這部作品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數字低音樂器聯合演奏。這一首是突破形式的合奏協奏曲,主奏與協奏無區別,各樂器互為呼應,突出回聲效果。
這部作品共有三個樂章:1.中庸的快板,主題明亮地由齊奏奏出,以後各樂器將動機分割,以問答的方式在進行組接。發展部先以小提琴弱音奏分散和弦,主題再度呈現,分散和弦與主題動機交替,以反覆來逐漸接近結尾。2.柔板,由小提琴為主,只有簡短的20秒進行相應的過渡。3.快板,由各自反覆的兩個部分結成,選用了吉格舞曲節奏,不斷地在呈示中反覆與轉調,形成富有活力的和聲以及曲折環繞的旋律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