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世界上最難的職業,那麼一定是父母。
這個職業沒有崗前培訓,沒有崗中培訓,既不能辭職,也不能退休,而且每個家長都有一份強烈的事業責任心,但我見過很多不能勝任的家長和誤入歧途的孩子。
因此,我總結了父母常見的四大誤區,幫助各位家長走出誤區,認識教育。當然,今天所談的四個誤區並不是毫無優點可取,它們只是誤用了自身的優勢而已。
第一個誤區:邊界誤區。
父母的控制範圍就像一個圈,越過邊界控制孩子,錯誤就會應運而生。並且這個圈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縮小,也就是說孩子越成長,家長就越要放手。所以邊界誤區的核心是過度控制,強化了父母教育權,弱化了孩子選擇權。結果是家長忙的焦頭爛額,孩子不能獨立自主,離成熟越來越遠。
經常有家長和我抱怨,帶我家那個孩子實在太累了,真讓我操心,在很多家庭確實如此。我們經常會看到以下這樣的場景,一個孩子周圍圍著三四個大人,吃飯、睡覺、寫作業、娛樂生活全都在家長的掌控下,可以說是寸步不離。而相比之下,外國的媽媽一個人帶三個娃都輕鬆自在。原因差在哪呢?就差在邊界上。
父母的確有權幫助孩子,但父母不能越權做監工,尤其是不能代工。曾經有一所中學做過調查,90%的學生臥室由家長整理;80%的學生不自己洗衣服,甚至有很多孩子還不會刷鞋。這類家長的藉口通常是「孩子學習那麼忙,我幫他做,他專心學習就好」。問您一個扎心的問題,你幫他做了,他就會全身心投入學習嗎?不會的。
過度保護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大型的溫室,裡面的每一個細節、每一點計劃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如果他走出社會,失去了溫室,他就適應不了暴風雨哪怕是一點點小雨。所以,走出邊界誤區的關鍵在於適當放權,逐漸放手。
第二個誤區:成就誤區。
它的核心是「你不能輸,你就應該贏」。這類父母的做法不陌生,給孩子施加壓力,甚至把自己的驕傲建立在孩子的成就上。比如,這次考試你一定要考到年級前三名,明天的比賽一定要拿冠軍回來。當你說出這種話時,你就在無形中傳達出「如果你沒有表現好,我就不會愛你」的信號。
我曾經見過一個初中生,學習成績特別棒,甚至有一次期末考試七科成績,五科滿分。初中過的順風順水,中考全區第二,也如願進了當地最好的高中。但是到了高二,由於學業難度的上升,他一度掉到了全區100名開外,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但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是崩潰的。他的媽媽找到我,說吳老師,你看看我家孩子怎麼了?最近成績下滑,還總是失眠,我都有點擔心他抑鬱了。後來我才發現,這位媽媽就是典型的虎媽,雖說不會體罰,但她採用嚴厲的育兒手法,因為家境相對貧困一些,她從小就要求兒子做到最好,因為這樣可以揚眉吐氣。所以在孩子價值觀裡,如果我失敗了,那麼我將一文不值。我給這位媽媽的建議是,贏雖然重要,但也要學會輸。讓孩子學會輸的坦蕩,才是你作為父母最大的贏。這個孩子最後非常爭氣,考上了國內一所頂尖的大學。
第三個誤區:舒適誤區。
舒適誤區的核心是不願意為孩子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意為孩子的成長做出努力。
在幾年前,我接觸過一個孩子,中考後沒有考上高中。他的媽媽對我說,我的孩子以前很聽話,學習也挺好,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好好學習,還在學校裡打架,最後沒考上高中,還不願意讓我給他安排工作。之後我了解到,孩子原本確實是很聽話的,成績也很好。但是爸爸是遠洋水手,媽媽又喜歡和好姐妹出去玩,缺席了他的青春期。每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媽媽就給他錢,學習問題託付給課後輔導班,吃飯問題託付給小飯桌。孩子和我哭訴,那段時間他很想和媽媽聊天,但是媽媽回來後總是一身酒氣,倒頭就睡。這位媽媽直到被班主任通知,孩子在學校裡打架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位母親就是追求自身的舒適,而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黃金期。
和青少年打交道,註定是一條充滿荊棘、不舒適的道路。你需要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人際交往模式、情感變化等等,而不是簡單地用錢託付給別人就可以了。因此,這類家長需要涉足自己不懂的領域,縱使前方道阻且長,也不能丟失信心,因為你的孩子值得你的付出。
最後一個誤區是認可誤區。
認可誤區的核心是無規矩、無底線。一般,這類家長是「家長要和孩子做朋友」的堅實擁護者。他們不給孩子設置底線,結果就是孩子傲慢、驕橫、為所欲為。
劉國梁的育兒經,也許這個事例會給各位家長一些啟發。劉國梁不僅是一位卓越的運動員、出色的教練,更是一名優秀的父親。劉國梁像管理球隊一樣,從小就給女兒立規矩。比如兩個人一起打球的問題,每星期至少一到兩次。生活上也是如此,他給女兒們制定了五項規定,並且堅決執行。雖然劉國梁工作繁忙,但兩個女兒從未感到過父愛的缺失,其中一點原因就是劉國梁給了女兒有規矩的愛。
反觀當下,有的家長已經忘記了自己才是家長,培養出一個個小少爺、小公主。孩子一發脾氣,家長就盲目地給予和順從。久而久之,孩子小時候是熊孩子,長大了是自私鬼。所以,身為家長,要守住給予的底線,給孩子有規矩的愛。記住,自己永遠是家長,要用規矩幫助青少年理解權威,遠離傲慢。
其實,這四大誤區分別代表了四種錯誤的思想:過度控制、第一為王、對孩子不管不問、不設規矩。旅遊害怕遇到糊塗的嚮導,人生害怕碰到無知的教練。
走出誤區,才能面對更懂教育的自己。更好的自己會造就更好的家庭;更好的家庭會造就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