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見的四個誤區,你中招幾個?

2020-10-13 不輸給家庭教育

如果說世界上最難的職業,那麼一定是父母。

這個職業沒有崗前培訓,沒有崗中培訓,既不能辭職,也不能退休,而且每個家長都有一份強烈的事業責任心,但我見過很多不能勝任的家長和誤入歧途的孩子。

因此,我總結了父母常見的四大誤區,幫助各位家長走出誤區,認識教育。當然,今天所談的四個誤區並不是毫無優點可取,它們只是誤用了自身的優勢而已。

第一個誤區:邊界誤區

父母的控制範圍就像一個圈,越過邊界控制孩子,錯誤就會應運而生。並且這個圈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縮小,也就是說孩子越成長,家長就越要放手。所以邊界誤區的核心是過度控制,強化了父母教育權,弱化了孩子選擇權。結果是家長忙的焦頭爛額,孩子不能獨立自主,離成熟越來越遠。

經常有家長和我抱怨,帶我家那個孩子實在太累了,真讓我操心,在很多家庭確實如此。我們經常會看到以下這樣的場景,一個孩子周圍圍著三四個大人,吃飯、睡覺、寫作業、娛樂生活全都在家長的掌控下,可以說是寸步不離。而相比之下,外國的媽媽一個人帶三個娃都輕鬆自在。原因差在哪呢?就差在邊界上。

父母的確有權幫助孩子,但父母不能越權做監工,尤其是不能代工。曾經有一所中學做過調查,90%的學生臥室由家長整理;80%的學生不自己洗衣服,甚至有很多孩子還不會刷鞋。這類家長的藉口通常是「孩子學習那麼忙,我幫他做,他專心學習就好」。問您一個扎心的問題,你幫他做了,他就會全身心投入學習嗎?不會的。

過度保護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大型的溫室,裡面的每一個細節、每一點計劃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如果他走出社會,失去了溫室,他就適應不了暴風雨哪怕是一點點小雨。所以,走出邊界誤區的關鍵在於適當放權,逐漸放手。



第二個誤區:成就誤區。

它的核心是「你不能輸,你就應該贏」。這類父母的做法不陌生,給孩子施加壓力,甚至把自己的驕傲建立在孩子的成就上。比如,這次考試你一定要考到年級前三名,明天的比賽一定要拿冠軍回來。當你說出這種話時,你就在無形中傳達出「如果你沒有表現好,我就不會愛你」的信號。

我曾經見過一個初中生,學習成績特別棒,甚至有一次期末考試七科成績,五科滿分。初中過的順風順水,中考全區第二,也如願進了當地最好的高中。但是到了高二,由於學業難度的上升,他一度掉到了全區100名開外,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但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是崩潰的。他的媽媽找到我,說吳老師,你看看我家孩子怎麼了?最近成績下滑,還總是失眠,我都有點擔心他抑鬱了。後來我才發現,這位媽媽就是典型的虎媽,雖說不會體罰,但她採用嚴厲的育兒手法,因為家境相對貧困一些,她從小就要求兒子做到最好,因為這樣可以揚眉吐氣。所以在孩子價值觀裡,如果我失敗了,那麼我將一文不值。我給這位媽媽的建議是,贏雖然重要,但也要學會輸。讓孩子學會輸的坦蕩,才是你作為父母最大的贏。這個孩子最後非常爭氣,考上了國內一所頂尖的大學。

第三個誤區:舒適誤區

舒適誤區的核心是不願意為孩子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意為孩子的成長做出努力。

在幾年前,我接觸過一個孩子,中考後沒有考上高中。他的媽媽對我說,我的孩子以前很聽話,學習也挺好,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好好學習,還在學校裡打架,最後沒考上高中,還不願意讓我給他安排工作。之後我了解到,孩子原本確實是很聽話的,成績也很好。但是爸爸是遠洋水手,媽媽又喜歡和好姐妹出去玩,缺席了他的青春期。每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媽媽就給他錢,學習問題託付給課後輔導班,吃飯問題託付給小飯桌。孩子和我哭訴,那段時間他很想和媽媽聊天,但是媽媽回來後總是一身酒氣,倒頭就睡。這位媽媽直到被班主任通知,孩子在學校裡打架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位母親就是追求自身的舒適,而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黃金期。

和青少年打交道,註定是一條充滿荊棘、不舒適的道路。你需要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人際交往模式、情感變化等等,而不是簡單地用錢託付給別人就可以了。因此,這類家長需要涉足自己不懂的領域,縱使前方道阻且長,也不能丟失信心,因為你的孩子值得你的付出。



最後一個誤區是認可誤區。

認可誤區的核心是無規矩、無底線。一般,這類家長是「家長要和孩子做朋友」的堅實擁護者。他們不給孩子設置底線,結果就是孩子傲慢、驕橫、為所欲為。

劉國梁的育兒經,也許這個事例會給各位家長一些啟發。劉國梁不僅是一位卓越的運動員、出色的教練,更是一名優秀的父親。劉國梁像管理球隊一樣,從小就給女兒立規矩。比如兩個人一起打球的問題,每星期至少一到兩次。生活上也是如此,他給女兒們制定了五項規定,並且堅決執行。雖然劉國梁工作繁忙,但兩個女兒從未感到過父愛的缺失,其中一點原因就是劉國梁給了女兒有規矩的愛。

反觀當下,有的家長已經忘記了自己才是家長,培養出一個個小少爺、小公主。孩子一發脾氣,家長就盲目地給予和順從。久而久之,孩子小時候是熊孩子,長大了是自私鬼。所以,身為家長,要守住給予的底線,給孩子有規矩的愛。記住,自己永遠是家長,要用規矩幫助青少年理解權威,遠離傲慢。

其實,這四大誤區分別代表了四種錯誤的思想:過度控制、第一為王、對孩子不管不問、不設規矩。旅遊害怕遇到糊塗的嚮導,人生害怕碰到無知的教練。

走出誤區,才能面對更懂教育的自己。更好的自己會造就更好的家庭;更好的家庭會造就更好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家庭常見的6個「餵養誤區」,看看你家中招了幾個?
    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家長們就一直操心著如何讓寶寶吃飽、吃好、長個、長肉。生長發育關鍵期,餵養要是出錯,可能會影響寶寶的身高、體重甚至智力發育,今天小編就來說說中國家庭中常見的幾個餵養誤區,各位家長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 少兒英語中常見的學習誤區,你中招了幾個?
    少兒英語中常見的學習誤區,你中招了幾個?「你早餐吃了什麼fruit」…..家長切記,不要用這樣的學習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會誤導孩子,更會阻礙孩子的英語語感和思維形成。久而久之,會影響孩子在英語表達上的流利性,最終結果導向是無法脫口而出和靈活運用。
  • 衝調米粉有四個常見誤區,中招的父母趕緊改,要不然寶寶白吃了
    就單拿衝調米粉這一樣來說吧,在一些沒有經驗的父母眼中,衝米粉就像是衝咖啡一樣簡單,隨便倒點水似乎就可以了。事實上,米粉衝泡是有講究的,它對水的比例、溫度都有嚴格的要求,所以爸爸媽媽們趕緊自檢一下,要不然寶寶們可就白吃了。
  • 常見硅藻泥幾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讀幾大常見的誤區。誤區一:硅藻泥含土量越多越好很多消費者在選購硅藻泥時,以硅藻土的含量作為判別硅藻泥質量好壞的標準,其實不然,硅藻土的含量確實是影響硅藻泥質量很重要的要素,但並不是唯一要素。硅藻泥的質量與其他輔助材料以及添加的比例有關,若硅藻土含量太高,必定會影響其他材料的添加比例,從而影響到硅藻泥的環保功效。
  • 新手父母最容易陷入的9大育兒誤區,你中了幾個?第5個非常危險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當父母的沒有希望自己孩子不好的,但對於新手父母來說,經常會好心辦壞事。由於育兒經驗不足,往往會因為一些陳舊觀念掉入育兒誤區,這對於嬰兒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1歲以下的寶寶,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需要父母的精心照顧,可家長一旦陷入一些育兒誤區,給娃造成的傷害可能是不可逆的。下面這9大育兒誤區,很多家長都會中招,看看你中招沒。
  • 關於益生菌常見的5個誤區,你中招了幾個?早知早受益
    益生菌雖有益於調理腸道,但仍有許多人對其存在諸多誤區。為此,CFIC聯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素所等專業機構,圍繞益生菌的食用誤區,解讀和澄清了益生菌的實際作用。聽說益生菌能包治百病?益生菌常見的5大誤區,你中了幾個?1.益生菌=乳酸菌據研究報告指出,益生菌不等於乳酸菌。
  • 哺乳期常見飲食誤區,看你是否「中招」?
    紅網時刻6月6日訊哺乳期媽媽們,是否經常有人在你耳邊念叨: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碰,長輩的教導要牢記......長輩的經驗不可否認,科學的發展更不容小覷。如今,對哺乳期婦女的飲食研究已達到非常成熟的階段。
  • 這幾個常見的護膚誤區,你中招了麼?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美容護膚這幾個護膚誤區你有沒有犯!誤區一面部按摩一定要按照固定的方法來進行。不當的按、拉、搓會把皮膚下層脆弱組織破壞,不僅不能起到美容的功效,反而起反作用。誤區二化妝品中的刺激性物質是美容的大敵。
  • 少兒英語學習常見誤區,你家佔了幾個?
    誤區一:過分關注詞彙量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誤區,基本十對父母裡有八對都得中招!也許是受過去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家長還停留在詞彙量是英語優秀的表現。其實,這種想法是比較片面的,對孩子英語能力的幫助也不大。為什麼呢?
  • 奶瓶使用的7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女人當自立奶瓶是寶寶成長的親密伴侶,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給寶寶準備至少兩三個奶瓶輪換使用。如何正確使用奶瓶?這還不簡單,直接塞進寶寶嘴裡就行了。這可就大錯特錯了!好多寶寶抗拒奶瓶、齲齒,都是因為沒有養成正確的使用習慣。小婧整理了一撥奶瓶使用誤區,快來看看你家中招了沒。
  • 使用冰箱四個常見誤區,你中招了嗎?
    但使用冰箱需注意一些事項 下面這四個誤區 您了解嗎? 建議大家 未吃完的飯菜 只要不燙手 還是儘量早點放進冰箱 3、把蜂蜜、巧克力、熱帶水果放進冰箱 並非所有食物都適合放進冰箱 比如以下幾種
  • 申論複習常見誤區,你佔了幾個?
    這樣不僅保證考場的真實感,而且你寫出來的答案就是閱卷人眼中的答案。誤區四:做申論模擬題:建議只做真題,不做模擬題。一批學者耗費幾十天命制申論卷,難道不值得花費我們細細研究嗎?而模擬題呢?每周一考,專業程度可想而知。
  • 這3個誤區,老人帶娃很常見,你們家中了幾個?
    其實在我國,這樣的現象很常見,大部分家庭都是交給老人幫忙照顧,有的是直接把孩子留在老家的父母身邊,還有一些是把老人接來一起生活。一般老人帶娃會遵循他們以前的老思想,有很多老一輩人一代一代傳下來但並沒有科學道理的帶娃方法,一直被父母沿用著,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下,老人帶娃常見的幾種錯誤方式,只要多加注意,老人也能科學帶娃。
  • 嬰幼兒血管瘤的認知誤區,你「中招」了幾個?
    嬰幼兒血管瘤(IH)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良性腫瘤,60%以上發生於面部和頭頸部暴露部位,影響美觀。家屬要求治療迫切,但往往容易走入對血管瘤的認知誤區,後期產生多種併發症,如潰瘍、出血、感染,引起肢體功能障礙等。
  • 男性在做「伏地挺身」時,儘量避開這三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男性朋友也會選擇去做一些運動來鍛鍊自己的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其中最常見的一種運動就是伏地挺身,我乘坐起來非常的簡單,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而且男性朋友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還可以鍛鍊自己的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素質,但是在坐火車的時候也要注意講究方法,如果不注意小細節的話,
  • 孩子發燒最常見的十個誤區,你中招幾個?
    然而有些「江湖傳聞」有著是很大的誤區,輕則讓寶寶更難受,重則傷害到寶寶健康。那麼都有哪些「江湖傳聞」屬於誤區呢?今天給大家準備了10條,對號入座下,看看你是不是也在犯!1、發燒會把腦子燒壞?極度高熱有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異常,但極度高熱是很少出現的。
  • 7大常見洗衣誤區,你中招了嗎?
    7大常見洗衣誤區你中招了幾個?趕快自查!誤區①洗滌劑越多,洗得越乾淨?很多人在洗衣服的時候都喜歡放大量的洗衣液、洗衣粉類的洗滌劑,覺得放多一點洗得更乾淨,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誤區③沾上了汙漬,就要使勁搓洗?衣服上沾染了果汁、菜湯等汙漬,清洗時很多人會下意識地使勁搓,但往往適得其反,衣服上的汙漬可能越來越大。建議不同類型的汙漬,清洗方法也不盡相同。
  • 對於寶寶輔食餵養常見的八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今天我給大家說一下輔食添加的八大誤區,一起來看看吧!1、 應按順序添加輔食,如先加米糊,再加蔬菜,再加水果,再加肉。每個孩子的體質不一樣,別家孩子過敏的食物,你家孩子不一定過敏,甚至父母過敏的食物,孩子不一定過敏,不試一試,你永遠不知道寶寶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如果家長因為擔心寶寶會過敏,而延後添加輔食,甚至不敢去嘗試新食物,使寶寶吃的食物種類減少,這樣不但影響生長發育,也不利於腸道的健康發展,從而是使寶寶的免疫力下降。
  • 買保險最常見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在選購保險產品時,一定要對保險產品樹立的正確認識,避免陷入以下十個常見的保險認知誤區。01誤區一:一個保險就能保全部很多人對於保險不了解,就覺得保險都一樣,一個就夠了。實際上保險分的很細,意外險、醫療險、壽險、重疾險等,保障的範圍也都不同,如果單獨購買其中一個或幾個,並不能夠適用任何情況。例如,只買了意外險,不能報銷疾病住院的費用;買了重疾和壽險,不能報銷一般的疾病住院費用等。
  • 人物速寫中常見的誤區,熟記這幾個方法,你可以畫得更好
    常見誤區有哪些?1.對人體比例死記硬背,不懂得靈活變通。很多美術生在畫速寫的時候,腦袋裡只記得「站七坐五盤三半」、「三庭五眼」,畫大正面的人物還好,一旦畫其他角度時,就會出大問題。所以需要美術生靈活變通,在平時的練習中,多找規律,不要死記硬背,這樣在考場上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