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南京諸區中,棲霞區歷史底蘊豐融厚重,獨得「吳頭楚尾,臨江伴城」之美名,是一個風光優美、歷史豐厚、文脈悠長的靈秀之地。6月22日,由棲霞區地方志辦公室組織編篡、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棲霞簡志》(英文版)在鳳凰廣場舉辦發布會,正式與國內外讀者見面。
△發布會現場 鄭文靜/攝
江蘇首部英文地方綜合性志書
合時為著,應運而生
棲霞,自古以來就當得起「天生麗質」的自豪。
明代金陵四十八景中,此地獨擁六景,棲霞山、幕府山、燕子磯等沿江自然景觀均坐落於此。
數千年的歷史文明,更賦予此地以豐厚的人文積澱,這裡棲霞寺、舍利塔、燕子磯、六朝石刻等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38處之多。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此地棲霞山,每次都留下精彩詩作紀念。
這裡的千佛巖素有「東敦煌」之喻。
這裡還有始建於隋,重建於五代時期的中國最大舍利塔。
我們無比熟悉的那隻渾圓飽滿、親切可愛的著名神獸「闢邪」,即南京市標,也取形於棲霞區的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石刻。
近年來,憑藉文化藝術資源豐富的仙林大學城的優勢,棲霞區重點打造棲霞山、幕燕濱江風光帶等自然景觀,八卦洲、龍潭休閒農業旅遊,棲霞寺佛教文化、龍潭金箔藝術等歷史人文資源,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全力打造全市文化旅遊高地。同時,棲霞也敞開胸懷,歡迎海外來客、八方貴賓,來投資,來觀光,來作客。
史志,作為棲霞文化建設重要組成部分,在賡續傳承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於「如何科學地走向世界」同樣頗具影響力。
△《棲霞簡志》(英文版)封面 出版社供圖
《棲霞簡志》(英文版)正是為了呼應這樣的大眾需求而出版。合時為著,應運而生。作為江蘇省首部英文地方綜合性志書,它以英文呈現,極大地便利了不會中文的外國讀者們,為他們了解棲霞提供了一條便捷實用又趣味盎然的通道,是棲霞與全人類共享它璀璨的六朝文化、恢弘的現代文明的一種嘗試。
1284頁濃縮為500多頁
分量輕巧,便於攜帶
6月22日的發布會現場,江蘇人民出版社社長王保頂、《棲霞簡志》(英文版)主編呂佐兵介紹了這部志書背後的編纂情況。
△發布會現場 鄭文靜/攝
《棲霞簡志》(英文版)是由2002年版本的《棲霞區志》縮編、翻譯而成。
《棲霞區志》於2002年9月出版,全書1284頁,235萬字。本次出版的《棲霞簡志》(英文版)全書濃縮為五百多頁,使用輕型紙,分量輕巧,便於攜帶,方便閱讀。封面圖案選用了棲霞特有的地域標誌:南朝闢邪石刻。全書印刷精美,色調清新,美觀大方,既體現出志書嚴謹科學的學術品位,也呈現高貴典雅的文獻氣質。
從內容上看,《棲霞簡志》(英文版)以《棲霞區志》為藍本,在浩瀚卷鐵中篩選取材,濃縮其精華,準確反映棲霞基本風貌和發展演變軌跡,較好體現了地方特色、時代特徵和簡志特點。該書共24編,在類目設計和記述內容上都突出了棲霞的「名」和「特」,採用追蹤式敘述、全景式掃描、多角度透視本地區的自然、人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民生百態。不僅記錄棲霞區的大事要事,也記錄尋常百姓的溫情生活。
它的出版發行必將為講好棲霞故事、傳播棲霞聲音、擴大棲霞文化影響力,讓棲霞走向世界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