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爭鳴 | 地方志書英文目錄常用術語翻譯述評

2021-02-15 方志上海

           

本文作者:趙明明(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碩士)

原文刊於《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四期(責任編輯 陳暢)

「方志上海」公號推文略有修改

如需轉載煩請聯繫作者本人。

《上海地方志》雜誌是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辦的公開出版學術性季刊,旨在加強地方志理論研究、促進地方志學科建設、搭建地方志研究交流平臺,推動地方志事業發展。為擴大社會影響力,從2020年7月30日起,「方志上海」微信公眾號每周推出一篇《上海地方志》已刊發文章,主題涉及志書、年鑑、地方史、方志文獻等方面,其中不乏著名專家和學者傾力之作,供大家借鑑交流。歡迎大家留言提出辦刊建議,期待大家向《上海地方志》投稿,投稿郵箱shdfz@shtong.gov.cn。

地方志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展示載體,是對外傳遞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於翻譯整本志書的情況並不多見,英文目錄就顯得尤為重要,體現了志書的水平,更關係到對外交流的效果。

本文調查、分析了近兩年出版的上海二輪市級專志,發現其英文目錄不同程度存在翻譯不統一、「百花齊放」甚至失準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翻譯與編纂脫節、與評審脫節、與學術脫節。


志書承編單位應重視英文目錄翻譯,地方志主管部門也應當加強對英文目錄的評審把關,積極營造目錄翻譯研究的學術氛圍,嘗試建立統一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翻譯標準,提高譯校質量。

上海二輪修志工作2010年啟動,具體任務包括《上海市志(1978—2010)》、上海市級專志以及上海市區縣誌。上海市級專志(又稱「實體志」)記述和編纂主體是能夠代表或體現上海行業、事業特點的大型企業集團和重點院校、科研院所、醫療院所等事業單位。和首輪修志不同,上海二輪修志啟動伊始便對志書英文目錄作出明確要求:志書目錄必須與正文標題、頁碼相符,並採用中英文對照,中文目錄居前,英文目錄居後。目錄標題一般到正文節以下第一級類目的標題,特殊的重要內容也可不受此限,包括放置重要圖表的標題和附錄文獻的標題。截至2018年8月,上海市級專志出版7部,分別是《上海海洋大學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11月)、《上海東浩國際服務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上海銀行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7年9月)、《瑞金醫院志》(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7年9月)、《上海建工集團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7年10月)、《交通銀行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8年1月)。7部志書均設有中文目錄和英文目錄,中文目錄均設「篇」「章」「節」「目」4個層級,2部英文目錄設「篇」「章」「節」「目」,5部設「篇」「章」「節」。限於篇幅,本文僅列舉7部志書中英文目錄中若干常用地方志術語,詳見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的統一規範和要求下,目錄、序、凡例、總述、大事記、概述、人物、人物傳(略)、人物簡介、人物表(名錄)、專記、附錄、索引、編後記以及篇、章、節、目等志書目錄中常用術語的中文表述能基本保持一致,但對應的英文翻譯則明顯「各自為政」「百花齊放」,甚至沒有一例是7部志書完全一致的。

有些詞彙居然出現5種不同的翻譯,如凡例(Explanatory Notes、Notes、General Statement、Guide to the Use of This Book、General Notices)、人物簡介(Introduction to the Characters、Personalities』Introduction、Outstanding Figures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Biography、Introduction)等。

需要說明的是,目錄、序、凡例、總述、大事記、概述、人物、人物傳(略)、人物簡介、人物表(名錄)、索引、編後記是上海市級專志必設要素,專記、附錄為非必設要素。以專記為例,7部志書中只有3部設專記,然而其對應的英文翻譯也有3種。筆者擬就上文列示出的若干地方志書目錄常見術語的英文翻譯問題,提出一些看法。(一)目錄:「書刊上列出的篇章名目(多放在正文前)」。Contents:「the different sections that are contained in a book」。中英文對應的釋義較為明確和統一,分歧在字母大小寫。按照慣例,應為「CONTENTS」。(二)序:相當於「序文」「序言」,「一般寫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寫的,多說明寫書宗旨和經過。也有外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書內容」。Preface:「an introduction to a book, especially one that explains the author’s aims」。中英文對應的釋義較為明確和統一,分歧在序作者的位置。根據上海市級專志中文目錄的格式,建議統一將序作者姓名置於行末。(三)凡例:「書前關於本書體例的說明」「說明著作內容和編纂體例的文字」。Explanatory:「giving the reasons for sth;intended to describe how sth works or to make sth easier to understand」 「intend to explain」;Note:「a short comment on a word or passage in a book」,「a remark added to a piece of writing and placed outside the main part of the writing」;General:「affecting all or most people,places orthings」;Statement: 「something that you say or write that gives information or an opinion」;Notice:「a sheet of paper giving written or printed information ,usually put in a public place」;Guide:「a book, magazine, etc. that gives you information, help or instructions about sth」。綜上,筆者認為Explanatory Notes涵義為「解釋性說明文字或者注釋」,Notes涵義為「注釋」,General Statements涵義為「總的說明」, General Notices涵義為「總的通告或聲明」,Guide to the Use of This Book涵義為「本書的使用指南」。可以看出,對「凡例」的翻譯分歧最大,5種翻譯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又均未能體現其中文涵義的奧妙和精髓。筆者囿於水平,也無法提出更理想的翻譯。「凡例」一詞的英文翻譯須進一步探討。(四)總述和概述:總述和概述在涵義上交叉重疊較多,需要對照翻譯。考慮到它們各自在志書中的位置,翻譯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就是總述的英文涵義須比概述的英文涵義更宏觀。《辭海》和《現代漢語詞典》均未收錄總述一詞。根據字面,筆者認為總述的涵義是「總的記述、描述和敘述」。《現代漢語詞典》對概述的釋義為「大略地敘述」,《辭海》沒有收錄該詞。Overview:「a general description or an outline of sth」;Sketch:「a short report or story that gives only basic details about sth」;Summary:「a short statement that gives only the main points of sth ,not the details」;Introduction:「the first part of a book or speech that gives a general idea of what is to follow」。綜上,overview 、sketch、summary均有「概述」的涵義,但相對而言,overview涵義更宏觀一些(內含general),而sketch、summary更強調其short的特點。Introduction則更側重於「引言」「引導」的涵義。因此,筆者認為,總述宜翻譯為「overview」,概述翻譯為「sketch」或「summary」均可。(五)大事記:「把重大事件按年月日順序記載,以便查考的材料」。Chronicle:「a written record of events in theorder in which they happened」;Event:「a thing that happens, especially sth important」;Historical:「connected with the past」。綜合來看,Historical Events 缺少「按年月日順序」的涵義,Chronicles未能體現大事、要事的特點,Chronicle of Events最恰當。(六)篇、章、節、目:這部分屬於層級劃分,互相之間在涵義上具有一定的交叉。篇,「成部著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Article並無與之對應的涵義,Part(a section of a book)更適合。單獨的「章」字和「節」字在詞典中並未找到對應的釋義,詞組「章節」涵義為「文章的組成部分,通常一本書分為若干章,一章又分為若干節」。Chapter的相關釋義為「a separate section of a book, usuallywith a number or title」,Section的相關釋義為「a separate part of a document, book, etc.」,對應章、節,沒有分歧。「目」,因為難以找到匹配的英文詞彙,目前只能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綜上,筆者建議第一篇、第一章、第一節、第一目分別用「Part One」「Chapter One」「Section One」「1」來表示。(七)人物:根據上海市級專志的實際內容來看,人物篇一般既記載「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點的人」,也記錄普通的員工、職工。Personage:「an important or famous person」;Personality:「a famous person, especially onewho works in entertainment or sport」;Figure:「a person of the type mentioned 」;People:「persons;men, women and childen」。綜上,Personage、Personality過於強調important、famous的涵義,People的涵義又過於大眾化。因此,筆者認為人物篇宜翻譯為「Figures」,但無需前綴「Significant」(有重大意義的,顯著的)。(八)人物傳(略):《現代漢語詞典》對傳記的釋義為「記錄某人生平事跡的文字」,對傳略的釋義為「比較簡略的傳記」。《辭海》中對傳記的釋義為「或單稱傳,記載人物事跡的作品」,未收錄傳略一詞。從志書實際內容來看,該部分篇幅有限,無論其名為「人物傳」還是「人物傳略」,其實質都是「傳略」。Biography:「the story of a person’s lifewritten by sb else」,基本符合傳記的涵義,但沒能體現篇幅小和記述簡略的特點。Character 相關涵義為「令人討厭或古怪的人」「有趣的或不同尋常的人」「書籍、戲劇、電影中的人物或角色」,作為前綴,不妥;Historical涵義為「歷史的、歷史題材的」,作為前綴,實無必要;DeceasedVice-principals涵義為「已故副校長」,查詢該志,內容的確是記述學校已故常務副校長、副校長的生平,但筆者認為作為對應的中文目錄「人物傳」的翻譯,Deceased Vice-principals過於直白,不妥。綜上,筆者認為「人物傳(略)」宜翻譯為「Brief Biography」,增加了前綴brief(using few words簡潔的、簡單的)。(九)人物簡介:《現代漢語詞典》對簡介釋義為「簡要地介紹」,《辭海》沒有收錄該詞。Introduction to the Characters沒有體現簡要的涵義,且Characters上文已探討過,不適合作為人物的翻譯;Personalities』 Introduction也不妥,原因同上;OutstandingFigures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意為「教學和科研領域的傑出人物」,過於直白,且地方志行文樸實的特點也須體現在英文翻譯上,儘量不用Outstanding等溢美之詞;Biography是傳記的意思,不妥;Introduction,「the act of making one personformally known to another 」,涵義接近,但沒有體現簡要的特點。綜上,筆者認為人物簡介宜翻譯為「Brief Introduction」。(十)人物表(錄):表,始創於司馬遷《史記》,是紀傳體史書的組成部分,用表格形式記述歷史大事。根據地方志實際內容來看,「表」就是分類排列記錄事項的表格。錄,根據地方志實際內容來看,就是「名錄」,涵義為「登記人名或其他事物名稱的簿子、名冊」。《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對list的相關釋義為「a series of names,items,figures」,基本能夠表達表、錄的實際意思。Personages List中的Personages不妥,上文已探討,不贅述;Staff Name-list特別強調name姓名,實際上表格裡常常不止姓名,還有其他諸如職務、任職年限等內容;Outstanding Figures傑出人物,不能涵蓋全部人員,且不宜在地方志中使用Outstanding;Selection of Personages被選中的人物,涵義與人物表(錄)相差較大,不妥。綜上,筆者認為Figures Lists是相對最適合的翻譯。(十一)專記:《現代漢語詞典》和《辭海》均未收錄該詞。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地方志書質量規定》要求,「專記設置因事制宜,選題嚴格,數量適度」(中指組字〔2008〕3號),《方志編修教程》中解釋為「專記,或稱專題記述,是就某一事件展開深入記述的一種體裁……專記是紀事本末體在志書中的具體運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對Special的相關釋義為「organizedor intended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Special Events涵義為特設的大事,Special Subject涵義為特設的主題、題材,Special Notes涵義為特設的記錄(但這個記錄指提醒自己的記錄,或者在聽講、讀書時的記錄)。相比較而言,Special Events較為接近專記的中文涵義。(十二)附錄:「附在正文後面與正文有關的文章或參考資料」。Appendix:「a section giving extra informationat the end of a book or document」。中英文對應的釋義較為明確和統一,分歧在單複數。附錄數量通常超過一個,建議用複數Appendixes。(十三)索引:「舊稱『通檢』或『備檢』,也據英語index音譯為『引得』。檢尋文獻資料的一種工具」。索引的翻譯無爭議,分歧在單複數。志書設置的索引種類通常超過一個,如主題詞索引、人名索引、表格索引等,建議用複數Indexes。(十四)編後記:《現代漢語詞典》和《辭海》均未收錄該詞。《方志編修教程》中解釋為,「對志書編纂工作從開始到完成的整個過程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研究方志的重要輔助史料」。Afterword:「a section at the end of a bookthat says sth. about the main text ,and may be written by a different author」;Postscript:「extra facts or information abouta story ,an event, etc. that are added after it has finished」。相比較而言,Afterword更接近編後記的中文涵義。筆者結合自身學習與工作實踐,認為上海市級專志英文目錄之所以不同程度呈現翻譯不統一、「百花齊放」甚至失準的狀況,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翻譯與編纂脫節。翻譯是一門精深的學問,既要有紮實的外文基礎,也要與時俱進,對翻譯對象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了解相關學科、行業的歷史和發展情況。然而據筆者調查,這7部志書的英文目錄有的非出自一線編纂人員之手,有的是由承編單位擅長英文的工作人員臨時「客串」志書翻譯。這些人員的英文水準毋庸置疑,但對地方志並不了解。因為是臨時「客串」的工作,也難以苛求他們花時間、花精力去熟悉志書內容。在一不了解地方志學科、二不熟悉志書內容的前提下,出現翻譯不統一甚至失準的狀況是必然的。第二,翻譯與評審脫節。地方志主管部門在理論和實踐上均未重視地方志書英文目錄的翻譯問題。理論上,無論是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的《關於第二輪地方志書編纂的若干意見》(中指組字〔2007〕1號)、《地方志書質量規定》(中指組字〔2008〕3號),還是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的《上海市地方志書評審驗收辦法》(滬志辦〔2014〕43號),均未對地方志書英文目錄作出質量規定,也未將英文目錄列入評審驗收的審查範圍。以《上海市地方志書評審驗收辦法》為例,其對地方志書評議、審定、驗收內容和重點都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內部評審側重點為志稿內容有無重要缺漏,有無記載不實和偏頗;評議重點為志稿內容是否正確反映區域、行業和部門發展歷史脈絡和特點特徵,是否符合地方志書體例和行文規範;審定重點為志稿內容對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等的表述是否準確;驗收重點為志稿內容是否按照審定意見修改,是否同意出版。但這些規定均未涉及英文目錄。實踐上,根據筆者的親身經歷,在評審、驗收過程中,從未見過專家對英文目錄提出意見。第三,翻譯與學術脫節。關於地方志的學術文章很多,但研究地方志翻譯的並不多,探討志書目錄英文翻譯的就更稀少了。據筆者對「中國知網」上相關內容的不完全調查與統計:《中國翻譯》1996年第1期刊登了楊全紅、李文濤的《「地方志」英譯名芻議》一文,探討「地方志」一詞的英譯問題。整整7年以後,才有學者作出回應(傅昭桂:《「地方志」 不能譯成 Gazetteer 嗎?》,《五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3年2月)。其後,相關論文也是寥若晨星。眾所周知,近年來地方志事業發展迅速。無論志書編纂,還是學術研究,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國二輪修志如火如荼,方志學正在積極申報國家一級學科,任何環節都不能拖後腿。有鑑於志書英文目錄目前相對「拖後腿」的狀況,筆者建議:全國各級地方志主管機構加強對志書英文目錄的評審把關,一方面嘗試建立統一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翻譯質量規定和評判標準,另一方面,在遴選評審專家時,注意選取1—2位具有評審志書英文目錄能力的專家。《中國地方志》《上海地方志》等學術刊物可以將「目錄翻譯研究」列入論文選題參考範圍,積極營造學術研究的氛圍。志書承編單位也應高度重視目錄的翻譯問題,在志書編纂工作啟動時,就須為編纂班子選配至少1名具有較強英文功底的人員,不能總是臨時抱佛腳,以「湊合」「將就」的心態應對英文目錄。END

相關焦點

  • 學術爭鳴 | 方志學歷史源流
    《上海地方志》雜誌是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辦的公開出版學術性季刊,旨在加強地方志理論研究、促進地方志學科建設、搭建地方志研究交流平臺,推動地方志事業發展。為擴大社會影響力,從2020年7月30日起,「方志上海」微信公眾號每周推出一篇《上海地方志》已刊發文章,主題涉及志書、年鑑、地方史、方志文獻等方面,其中不乏著名專家和學者傾力之作,供大家借鑑交流。
  • 學術翻譯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這些論文可以大致分為3類:  第一類:結合具體文本形式、譯作或學科分析學術翻譯。除了探討論文題目、摘要、目錄等微觀翻譯策略的研究外,還有學者探討了某一學科的著作翻譯,如吳萇弘和傅敬民通過評析翻譯研究著作漢譯中存在的問題,指出首先應甄別相關著作,將真正有價值的學術著作介紹到中國,完善翻譯行業機制,既對譯者有審核有約束,又要保障譯者的權益。
  • 學術爭鳴: Stakeholder譯法問題商榷
    由清暉創始人傅老師針對PMBOK第六版中文譯本所寫的學術爭鳴文章《Stakeholder譯法商榷》近日在《項目管理評論》2018年第3期發表。
  • 學術爭鳴 | 地方綜合年鑑與百科全書的比較研究
    《上海地方志》雜誌是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辦的公開出版學術性季刊,旨在加強地方志理論研究、促進地方志學科建設、搭建地方志研究交流平臺,推動地方志事業發展。為擴大社會影響力,從2020年7月30日起,「方志上海」微信公眾號每周推出一篇《上海地方志》已刊發文章,主題涉及志書、年鑑、地方史、方志文獻等方面,其中不乏著名專家和學者傾力之作,供大家借鑑交流。
  • 外國友人:江蘇首部英文地方志書來了,帶你走進大美棲霞!
    6月22日,由棲霞區地方志辦公室組織編篡、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棲霞簡志》(英文版)在鳳凰廣場舉辦發布會,正式與國內外讀者見面。 △發布會現場 鄭文靜/攝 江蘇首部英文地方綜合性志書
  • 學習與錘鍊 |CNKI翻譯助手——助力專業術語翻譯
    我們在撰寫英文學術論文時,總有那麼些時候,怎麼也想不起某個專業術語的英文寫法;我們在閱讀英文學術論文時,也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不認識的專業詞彙——很多同學便馬上求助萬能的百度,或快速打開電腦或手機裡安裝的詞典開始查詞。以二語習得中的術語 「語義語用界面」為例,我們來求助百度和熱門詞典試試。
  • 學術論文翻譯中專業術語和語態的使用問題
    許多作者由於語言功底不夠,或者缺乏英文學術論文翻譯經驗等原因,在英文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從而影響學術成果的正確傳播和學術價值的最終實現。下面,藍譯編譯主要從專業術語、語態的使用方面對英文論文在語言方面普遍存在的典型錯誤和問題進行探討,從而避免相關問題的再次出現。
  • 15個學翻譯、寫論文必備的術語庫和免費電子書網站!
    該術語庫平臺以語種的多樣性、內容的權威性為突出特色,提供中文與英、法、俄、德、意、日、韓、西、阿等多種語言的術語對譯查詢服務。以「新興市場國家」為例,在搜索框搜索後,即顯示中文與各語種間的翻譯,點擊對應的中文術語,即可查看譯文來源和例句。
  • 寫論文,如何利用「知網」進行翻譯?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下吧~在提交論文時,老師通常要把目錄先過一遍,目錄就是你文章的架構。所以每個老師都會跟你扣字眼,多加個s少加個s,用這個詞不能用那個詞。這樣的關鍵詞一般由名詞、名詞詞組、動名詞或術語組成,因此多數情況下可採用直譯法(對於有些中國政治詞彙則採用意譯法)。你需要一個得力的翻譯工具——CNKI翻譯助手。
  • 《怎樣閱讀及翻譯英文專利文獻》電子版下載
    《怎樣閱讀及翻譯英文專利文獻》是作者長期從事專利代理、專利文獻檢索和專利文獻翻譯的基礎上撰寫的,旨在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英文專利文獻的翻譯水平
  • 國際貿易有關貨物運輸常用表達翻譯及運輸英文術語解析_專聯譯盟
    專聯譯盟網-專業在線翻譯網專聯譯盟網通過以下舉例對國際貿易運輸類型及運輸英文翻譯術語進行說明,幫助客戶及譯員掌握貨物運輸領域翻譯術語及翻譯方式。國際貿易中,進出口商品的運輸方式種類很多,各種運輸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獨特的經營方式,了解各種運輸方式的英文表達,有著重要的意義。
  • 「知網」翻譯助手,學術論文中英文寫作必備工具!
    雖然大部分人都知道知網對論文的重要性,但可能有些小夥伴還不知道,知網上有協助提高翻譯準確率的工具。今天我們就藉此機會給大家介紹下。在提交論文時,老師通常要把目錄先過一遍,目錄就是你文章的架構。所以每個老師都會跟你扣字眼,多加個s少加個s,用這個詞不能用那個詞。
  • 世中聯理事會:5700條中醫藥術語將規範化翻譯
    世中聯理事會:5700條中醫藥術語將規範化翻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8日 10:59 來源:     來源:信息時報         「甭管用哪種語言寫的書,咱都能翻譯!
  • 【觀點爭鳴】Stakeholder譯法商榷
    尤其是對於關鍵術語Stakeholder 的翻譯問題,特別值得商榷。Stakeholder的中文翻譯並沒有形成絕對統一,各行各業存在多種譯法。為了對這些譯法的使用頻率有個對比,筆者在權威的學術文獻網站中國知網(CNKI)上對各種可能的譯法進行學術文獻的關鍵詞檢索,並對檢索結果進行排序。
  • 學術爭鳴 | 方志學的概念與基本範疇
    又,與章學誠同時代的學者戴震曾和他就方志性質展開過重要的爭論,並延伸到志書記載應以地理沿革為重還是以地方文獻為重的問題,從而使方志屬「地理書」之說與屬「史書」之說長期分庭抗禮。這兩說來源已久,並不是戴、章首創,但二人的爭論使方志的概念在時間和空間兩個最基本的維度上獲得了更為全面、更為辯證的認識,故而十分重要。
  • 英文法律文件翻譯的問題、要求、術語解析
    一、翻譯英文法律文件所遇到的問題翻譯英文法律文件所碰到的問題或困難,有兩個方面,一是語言方面的問題,二是專業知識方面的問題。從語言方面來說,法律文件的語法結構往往比較複雜,句子長,大句套小句,小句套分句,有時一句就佔一頁,甚至不止一頁。
  • 《棲霞簡志》英文版發行,系江蘇首部英文地方綜合性志書
    6月22日,南京棲霞區首部英文地方志《棲霞簡志》(英文版)在南京舉行新書發布會。「這可能也是江蘇省首部英文地方綜合性志書。」多位與會嘉賓表示。該書由棲霞區地方志辦公室組織編篡,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編纂與出版方認為,其出版將有助於外界全面了解棲霞,提高棲霞對外開放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僅將發揮地方文獻傳經正史的傳統功用,而且可成為招商引資、促進發展的新型推手。「以馬可·波羅為例,其撰寫的《馬可·波羅遊記》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對後來的哥倫布等航海家尋訪中國、從而推動中國對外交流與貿易起了很大推動作用。」
  • 寫論文必備|英文學術文獻怎麼翻譯成中文?
    尤其是看文獻階段,不僅要到處找文獻,重點是還要一點點地把文獻翻譯成中文,真是太浪費時間了。那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把英文學術文獻翻譯成中文呢?今天就要安利給你這個寫論文必備的技能,分分鐘就能完成平時需要花上幾天的文獻翻譯任務。這個超簡單的英文文獻翻譯法,就是藉助文檔翻譯神器——翻譯狗!
  • 翻譯必備術語庫推薦
    在翻譯實踐中,我們經常會因為某個術語的翻譯而犯愁,很多詞彙和表達在字典中都是查不到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運用術語庫來解決翻譯中的術語問題了。下面給大家列舉了多個比較權威的術語庫(CATTI、MTI必備):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  http://210.72.20.108/index/index.jsp  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是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研究院主持建設的首個國家級多語種權威專業術語庫。
  • 值得收藏的翻譯術語庫!
    在翻譯實踐中,我們經常會因為某個術語的翻譯而犯愁,很多詞彙和表達在字典中都是查不到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運用術語庫來解決翻譯中的術語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