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團隊管理,命令型的領導風格合適嗎?

2020-12-25 製冷界談識罐向前哥

本文為《向前精益的小日子》在百家號獨家內容,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企業管理者,是企業的寶貴財富,大家知道企業的管理者有幾種類型嗎?下面小編來跟大家分享企業團隊的管理者類型,及團隊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領導者的風格,其實,不同階段,領導者的領導風格會有不同,可根據各個時期來選擇採用各個不同類型的領導風格。合不合適在於團隊所處的發展階段。

一、領導風格:命令型

這種類型的領導我們稱之為「命令型」領導,領導者告訴團隊明確的工作目標和步驟,對團隊成員採用命令式下達工作目標和任務,由領導來監督對工作規則和紀律的約束,而且監督的非常頻繁,溝通自上而下,所有的一切由領導來決定,領導代表一切,領導說了算。

二、領導風格:教練型

這種類型的領導我們喜歡稱之為「教練型」領導,領導者會對團隊成員制定明確的目標和計劃,並且會更多的會指導團隊成員,對團隊進行多方的支持,所做的所有決定,都會向團隊成員徵求意見後進行決定,而且領導者跟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是雙向交流並進行反饋,但教練型領導也是喜歡對團隊成員進行頻繁的監督。

三、領導風格:支持型

這種類型的領導我們稱之為「支持型」領導,領導方式是多支持,少指導,決策時請團隊成員下屬參與進來,創造寬鬆氣氛鼓勵下屬提問,與下屬共同作決定,並且經常舉行團隊會議,幫助下屬制定個人的職業發展計劃,認可和主動傾聽意見,並提供解決問題的便利條件。

領導風格夥伴型

這種類型的領導我們稱之為「夥伴型」領導,領導方式是少支持,少指導,領導者決策過程委託下屬去完成,明確告知下屬希望他們自己發現並糾正工作中的錯誤,允許下屬承擔風險和進行變革,領導者與團隊成員是一種夥伴式的關係。

其實我們管理團隊,根據團隊所處的階段,領導者所採用的領導風格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團隊的初創期,領導者就要採用「命令型」的風格來進行管理,因為初創的團隊,團隊成員之間需要建立信任,也不了解團隊的規則制度,這個時候領導者的風格就你一位老大哥一樣,身體力行,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採用命令式的風格來管理團隊。

當團隊過渡到動蕩期的時候,團隊成員間由於立場、觀點、方法、經歷不同而產生衝突,人際陷入緊張局面,什麼工作任務,角色分工統統忘卻腦後,其結果是有人迴避,有人準備退出。這個時候領導者所採用的是「教練型」的管理風格。

當團隊進入成型期的時候,團隊領導風格就要以「支持型」風格來領導團隊了,給團隊少指導,多支持等等。當團隊進入了高產期時,團隊信心大增,具備多種技巧,協力解決各種問題,團隊領導以「夥伴型」風格來領導團隊,團隊成員自由而建設性地分享觀點與信息,團隊成員分享領導權。

本文為《向前精益的小日子》在百家號獨家內容,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意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團隊管理|六種領導風格,你屬於哪種?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領導風格主要有六種,每種都源於不同的情商成分。不同的領導風格對團隊、部門甚至整個公司的工作氛圍產生獨特的影響,從而最終影響企業的財務表現。對企業來說,太發散性的執行也許不是最好,反而指令型領導可以把大家的精力和資源聚焦在一起。時間長了,這些創業者的指令型風格也就根深蒂固了,導致他們的領導風格受限。2.
  • 請對號入座:四種員工類型VS六種領導管理風格,看到最後臉紅了
    六種管理風格 高手對決,講究的是「見招拆招」,對於管理來說,也是如此,管理者要針對不同的員工和團隊,確立不同的領導管理風格。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是能夠根據不同情境變換風格的,這就是所謂的情境領導力。
  • 你是哪種領導?家長式or團隊型?
    這些家長式領導十分享受支配自由和絕對的權威。這種行為模式有一些優點,比如,可以克服部門間的障礙,可以快速決策,避免拖延。然而,當問題的複雜性大於其緊迫性時,家長式的領導很難發揮其優勢的作用。慶幸的是,在管理風格上,我們還有另一種選擇,即團隊型領導。該風格與家長式領導的根本區別在於,團隊領導者刻意限制自己的角色,避免對團隊絕對的統治。
  • MBA職場:你應該知道的6種不同領導風格!
    這本書討論了六種領導風格——四種是和諧且積極的(願景型、輔導型、親和型、民主型),另外兩種是消極且不和諧的(標杆式、命令型)。優秀的領導在不同場合需要轉換不同的領導風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幾種風格和它們是如何影響公司文化的。
  • pmp認證培訓中項目經理的領導風格種類及適合使用的情景介紹
    pmp項目經理應該用源自職位的權力做好管理,用源自人身的權力做好領導。        pmp項目經理應該根據自身、項目、團隊和組織的特點,採用合適的領導風格或管理風格。雖然「領導風格」與「管理風格」這兩個詞並不完全對等, 但又常可替換使用。
  • 精英點評 哪一種領導風格是你喜歡的呢?你現在的領導又是哪種類型的呢? ​
    這本書討論了六種領導風格——四種是和諧且積極的(願景型、輔導型、親和型、民主型),另外兩種是消極且不和諧的(標杆式、命令型)。優秀的領導在不同場合需要轉換不同的領導風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幾種風格和它們是如何影響公司文化的。
  • 管理13-領導與領導者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報酬的和強制性的權力基礎上對下屬命令的行為。下屬必須遵循管理者的指示。在此過程中,下屬既可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務,也可能只盡一部分努力去完成工作。在企業的實踐中,後者是客觀存在的領導。領導更多的是建立在個人影響權、專長權以及模範作用的基礎之上。
  • 【28講】你還在用傳統管理方法管理團隊嗎?
    與員工成熟度四種類型相對應,管理者需要採取的領導方式和風格也分為四種:授權型、支持型、教練型、命令型。第一種:對M4型員工,領導風格是授權型對於有心有力的員工,領導者應給予充分的信任,以及物質資源的支持。
  • 漢尼斯:經濟朝向知識型轉型 領導者應啟發團隊而非下命令
    在對話環節中,韓焱向楊斌教授提問:「除了教育領域和企業高管,對於一線員工、基層或中層管理者來說,校長式領導有借鑑意義嗎?」對此楊斌表示,今天越來越多的組織變成了知識密集型和知識創造型組織,在知識創造這一方面,甚至可能遠遠超過幾十年前的以傳播、創造知識為主要任務的學術界。
  • 偉大的領導者需要了解的7種領導風格
    領導風格的類型 大多數領導者屬於六種領導風格之一:民主型、遠見型、教練型、親和型、領跑型和指揮型。儘管你可能認為其中一種是你的主導風格,但根據你如何應對壓力、與誰互動以及你當前的目標,你可能會採用不同的領導風格。
  • 【團隊管理】X型管理者與Y型管理者的區別是什麼?
    自嗨型管理者是比較常見的,他們最典型的特點就是超級有能力,神馬都能幹!自己忙得像無頭的蒼蠅,團隊則鬆散且績效不高;而催化型領導者則看似輕鬆悠閒,但是團隊非常緊湊忙碌且團隊整體績效比較高。不能通過嚴格要求提升團隊的執行力與效率,怕麻煩員工、有神馬事情都儘量幫員工搞定,就好比是員工的保姆而不是教練,在這樣溫和的管理環境下呆久了的員工則會出現工作懈怠,缺乏戰鬥力,而導致工作積極性以及綜合能力呈下降的趨勢,而催化型領導者則更懂得在嚴厲與激勵之間的火候把握,既能夠給到員工溫和的體驗,又能夠通過嚴格要求提升團隊成員的綜合表現,在這樣的團隊中,員工獲得了持久性的成長與被激勵~
  • 未來的領導方式:魅力型領導
    人類的壽命在延長,企業猝死的現象卻更加普遍。企業需要什麼樣的領導方式才能更加滿足環境的要求?不確定環境本身就意味著變化。如果說環境對人有所挑選的話,那麼,不確定環境就是為喜歡變化者、願意變化者,甚至是主導變化者而準備的。經常說「應運而生」恐怕就是這個道理。魅力型領導就是不確定性環境的確定產物。領導學理論告訴我們,魅力型領導的產生總是與危機情景相關。
  • 人大商學院EMBA:管理是管事,領導是帶人
    管理主要強調控制,領導主要強調激勵。領導的魅力驅動,團隊的強大支點一隻獅子統帥的羊群,能夠戰勝由一隻羊統帥的獅群。由此可見,領頭人是團隊的強大支點,而領頭人能否具有卓越影響力的關鍵就是領導力。具有超強領導力的領導,也是最有魅力的領導,因為他能驅動整個團隊變得更強大。
  • 你對哪種領導風格感冒?
    反觀領導力發展,從上個世紀30年代就開始有人研究,譬如由美國依阿華大學的研究者、著名心理學家勒溫和他的同事們力圖科學地識別出最有效的領導行為,他們提出三種領導風格:專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領導風格。其中他提出六種領導風格:指令型、願景型、親和型、民主型、領跑型和輔導型。每種都源於不同的情商成分。最重要的是,研究顯示那些最優秀的高管並不依賴單一的領導風格。面對不同情況時,他們分別採取了三種以上的領導風格,並且他們能不留痕跡地進行風格轉換。
  • 權威型、變革型、服務型,哪種領導模式更有效
    在網際網路時代,領導者憑藉個人因素應對內外部發展環境的服務形式,必將順應潮流轉變成組織架構下的領導模式發展,這一轉變隨著領導自身不同風格,創造出了不同的內涵,進而形成了不同的資源配置機制。這種類型領導的主要特徵和家長行為存在著極高的一致性,因此權威型領導也被稱為「家長式領導」。一般而言,權威型領導模式的管理行為和手段存在三個不同的層次,分別為權威領導、道德領導以及仁慈管理層次,每個層次都擁有不同的特點。權威領導主要包括訓練下屬、領導形象作風等內容;道德領導則包括領導示範、公正客觀、科學合理決策等內容;仁慈管理則包括特殊照顧、私人傾向等內容。
  • 領導與管理
    在現實生活中,要維持企業或者一個組織正常的運轉,領導與管理的存在和作用可以說是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因為管理的實施與職務分不開,所以經常讓人們感到領導與管理是一回事,是同一個概念。實際上,領導與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雖聯繫緊密卻又截然不同。領導是從管理中分化出來的,領導與管理的客體不同,領導與管理實施的方式也不同。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 中國特殊而流行的領導風格:家長式領導
    家長式領導,顧名思義就是企業家象管理家庭一樣地管理企業,象養育、教導自己的孩子、小輩一樣地去領導追隨者的領導方式。
  • 團隊管理的六要素
    對的人進入團隊後,會快速產生價值,而且你需要在他們身上花費的精力會很少。但如果選擇的人能力不足,你就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培養他們,還要把本該他們幹的活給幹了。這意味著作為領導的你,一段時間內基本上把自己填進去了,實際上耽誤了更重要的工作。
  • 清華經管:中國企業需要強有力的個體領導者還是集體領導團隊
    國際知名的創新企業青蛙設計公司(Frog Design)總裁多琳·羅倫佐(Doreen Lorenzo)曾撰寫文章《後CEO時代呼喚集體領導》。她認為在蘋果公司傳奇人物史蒂夫·賈伯斯去世後,創新型企業的發展需要依託於領導集體而非個人:「在複雜的商業環境裡,創新型公司必須從一言堂模式向依託團隊領導的模式轉變。」
  • T型人才與企業創新
    企業的「T」型人才發展對於企業而言,橫縱雙全的員工也是很難找的,有時也可以從團隊人才搭配的角度來思考,把人才混搭作為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思路。「|」型人才集中在一起的知識型團隊,容易形成小團隊和門派之分, 而「|」型管理者的技術高度不代表管理高度,這類人才如果做不好管理,反而是於個人和公司更大的成本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