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媽拋棄孩子追求幸福,多少破裂的家庭,孩子缺愛孤獨成長?

2020-12-22 悅讀漫寫

01

好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癒。

然而,童年的悲劇卻依然在一幕幕上演:

家庭殘缺破裂,多少孩子在被忽視的環境下成長

多少孩子又在殘敗不堪的原生家庭中,留下了深度的童年創傷……

也就在前幾天,一封10歲男孩的求助信開始在網上流傳,受到眾人的關注。

男孩的父親去世,母親在外公、外婆去世後,竟然將他拋棄,獨自改嫁!

起初,有一戶人家收養了他。

可是,不料,沒過多久,那家人便有了自己的孩子,隨後就不再收養他。

男孩尋求母親幫助,卻沒想到,沉浸在新家庭中的母親完全忽視他的存在,不再接納這個孩子。

如今,他獨自一人租房居住。僅靠著微薄的補助和營養餐,勉強生活、上學……

在很多人都沉浸在家庭溫暖之中的時候,很多孩子卻在艱難中獨自謀求生路。

也許,被拋棄,獨自成長這件事情,離很多人的生活相對較遠。

但是,身邊有很多家庭:

父母親看似和孩子一起生活,甚至擁有高額的收入,

孩子,卻依然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

02

就像列夫·託爾斯泰說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在很多理應是幸福的家庭中,父母看似和孩子一起生活,彼此的心,卻離得如此之遠!

有些家庭,夫妻感情不和,整天無休止地爭吵、持續冷戰。夫妻之間貌合神離,家庭早已支離破碎。他們各自顧著外面,無暇顧及家中的孩子。

有些家庭,夫妻常年奔波於各種工作,回到家裡早已經疲憊不堪,實在難以抽出更多的精力,陪伴自己的孩子。

有些家庭,氛圍本身就很冷。一進入家門,冰冷而壓抑的感覺襲入彼此的內心。彼此間,根本沒有任何溝通,相互之間的誤會也越來越深。也許,他們內心深處積滿了怨言,卻又各自相敬如賓,極力維護著面子上過得去。實際上,彼此間的關係,早已經由內裡潰爛。

有些家庭,養育了多個子女。他們卻將心中的愛,全部給了某個優秀的孩子。當父母精力全投入於某個孩子,總有孩子是被忽視的。

……

種種原因,最終造成了無數家庭的孩子被忽視。

父母整天忙於自己的事情,無暇顧及他們的存在。

於是,他們皆在冷冰冰的家庭中,孤獨而艱難地成長。他們內心深處渴望著被關愛,被陪伴。

可是,在很多人看來再正常不過的訴求,對他們來說,卻是奢望。

無論,他們的家庭從表面看來,怎樣的幸福和健全,內心深處都遭遇到了父母的忽視,感受著家庭的冷漠,獨自成長。遇到困難也無人述說,飽受煎熬。

3

童年時代的孤獨感,將伴隨著一個人漫長的時光。

這種「被忽視」的感覺,就像黑暗中的陰影,時常籠罩在他的身邊。

曾經,他是一個孤獨的小孩。

等到長大了,這種孤獨感,亦很難揮之而去。

然而,最糟糕的,不是童年時代難以彌補的傷痛。

而是:他在成長中逐漸形成的不信任感,逐漸成為他人生的阻礙:

1、長久被忽視,使他缺乏對他人的信任:

小時候,父親或母親的關愛下,我們逐漸形成了對養育者的信任感。

但是,內心缺愛的孩子,卻未曾得到過父母的關愛。

他,感受不到信賴,嘗到的卻是本該至親的人,冷漠的拋棄。

於是,在潛意識裡逐漸產生了對別人的懷疑,性格變得冷漠、多疑,甚至略帶著幾分偏執。

小時候,對他來說,世界很冷漠。長大後,他早已習慣了這種冷漠。

他不再信任任何人,甚至對自己也產生了懷疑。

2、長久被忽視,使他缺乏解決困難的能力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相互幫助中,借用集體力量,能夠解決各種難題。

獨自成長的孩子,早年缺乏對父母的信任感,很多時候,他往往獨自扛下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他,長久被忽視,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往往得不到父母及時的幫助。

眼前的困難,在幼小的他看來,變得難以解決。

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就常常陷入一種絕望的境地:

沒有人願意幫他,剩下的僅是他和相伴的困難。

可是,他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他需要幫助!

但是,發現自己孤立無援,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幫助他!

最終,他逐漸被困難吞噬,陷入了更加絕望的境遇……

在無數次困難中,他一次又一次地體驗著這種絕望。

即使,等到他早已經長大成人,面對困難,依然會感到不知所措。

由於,早年缺乏尋求他人幫助的能力,以及他對周圍的不信任。致使他常常遇到困難之後,獨自扛下。

他,常常將簡單的事情看得複雜,也容易高估眼前的困難,以及自己的能力。

3、長久被忽視,使他感到孤單,難以順利與他人建立合作關係

由於缺乏人與人之間信賴的感覺,他很難順利和他人建立合作關係。

他的內心敏感、多疑,不信任感,使他和周圍人之間始終有一層距離。

童年的成長環境,也使他養成了冷漠、疏遠的待人方式。

於是,在矛盾中,他渴望接近人群,得到他人的認可與接納。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時常使他的性格變得極端,容易歇斯底裡,容易猜忌別人,也對他人缺乏基礎的信任。

另一方面,他又害怕與人接觸,漫長的童年,使他早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獨處。

如果,有人熱情靠近,他就會不經意間和對方產生一定距離感。

他不擅長表達愛,也不知道該如何對他人關愛。

畢竟,長期缺愛,早已使他變得冷血。

難以結交到真心的朋友。

久而久之,愈加孤獨。

4

生命,似乎就是如此不公平。畢竟,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

那麼,孤獨長大的孩子,就始終生活在絕望之中嗎?

答案顯然是:未必!

如果,能夠尋找到合適的幫助,再孤獨的靈魂,也能找到屬於自己內心的歸宿。

每一個靈魂都渴望被愛,願每一個孤獨的人,都能尋找到屬於自己內心深處的那片港灣。

在漫長的人生路中,我們總會遇到溫暖與關愛,願每一個孤獨的內心,都能夠被融化,釋放出本應屬於它的溫暖!

相關焦點

  • 單親家庭孩子讀的4本繪本,讓孩子成長不缺愛!
    當父母出現離異時,一般來說,最受傷的那個人往往是孩子。父母因為是成人,可以自己處理事件和情緒,而孩子則從頭到尾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怎么爸爸媽媽就分開了呢!嚴重一些的,孩子會把這之間的錯誤攬下來,「是不是因為自己不聽話,所以父母不喜歡自己了」,「如果我乖一些,他們是不是可以和好」。
  • 個性化父母課堂|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有哪些心理問題?
    「害怕失望,所以才會逼迫自己去享受孤獨。」 他的孤獨,是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的孤獨。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由於缺少父愛或者母愛會對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面對家庭的破裂,很多孩子都不能理解,更別談接受了,他們缺乏安全感,不懂得社交,心理負擔很重。
  • 《小歡喜》:別讓單親媽媽宋倩式的愛束縛孩子的成長
    01 高考,單親家庭的孤軍奮戰,本就是一場折磨在中國,孩子的每一次考試都像全家人的戰場,硝煙瀰漫的樣子淹沒了許多家庭,當與你並肩作戰的戰友拋棄你當了逃兵,再難打的戰,你都得自己來抗。生活的中心不像正常的家庭那樣圍繞丈夫、孩子,宋倩將這雙份的愛都給了孩子喬英子一人。三個家庭的真實寫照,囊括了中國高考式家庭的日常。「一考定終身」的傳統思想束縛著學生,同時也套牢了父母。正常家庭中,父親與母親平分壓力,但是單親媽媽們將缺失的父親承受的壓力一併扛在了肩上。她們往往害怕因為家庭的缺失,讓孩子分心,高考失利,所以就加倍的施壓。
  • 《小歡喜》:別讓單親媽媽宋倩式的愛束縛孩子的成長
    01 高考,單親家庭的孤軍奮戰,本就是一場折磨在中國,孩子的每一次考試都像全家人的戰場,硝煙瀰漫的樣子淹沒了許多家庭,當與你並肩作戰的戰友拋棄你當了逃兵,再難打的戰,你都得自己來抗。父母都擔心著孩子的衣食冷暖,尤其是單親媽媽們,她們將婚姻的創傷深埋,一切生活以孩子的生活為主,除了孩子還是孩子,她們愛的熾烈,愛的無我。
  • 「單親家庭的孩子不行」,說這話的人,被這位單親媽媽刷新了認知
    在母子倆情真意切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堅強樂觀的母親,也看到了一位懂得感恩和珍惜的孩子。可以說,這位媽媽打臉了那些歧視單親家庭的人。單親媽媽把兒子送進北大王細英被在外務工的丈夫拋棄後就當起了單親媽媽,一人撫養2個孩子長大,靠小賣部維持生計。
  • 王恆晉老師談心理: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擁有幸福的能力
    截止2019年1月,根據「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的《單親媽媽生活現狀與服務需求調查研究》顯示,全國共有2400萬單親家庭,約每20戶家庭中就有1戶單親家庭。根據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離婚率已連續16年上漲,當婚姻感情破裂,隨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認真面對和解決。
  • 父母分開,單親家庭的孩子就很難健康快樂的成長嗎?
    離婚對任何人來說,尤其有孩子後,都不是一件簡單輕鬆的事。但是,離婚率日益攀升,很多父母不得不面對這個棘手又敏感的問題:一面是艱難維持的婚姻時刻想離開,一面是如何面對無辜弱小的孩子。到底怎麼做才對孩子最好?父母分開真的是對孩子最嚴重的摧毀嗎?單親家庭的孩子就很難健康快樂成長了嗎?
  • 你努力生活的樣子就是最好的教育,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能幸福成長
    因為之前在悟空問答裡回答過幾個關於單親家庭的問題,所以時不時會有媽媽私信給我,問一些是不是要離婚,離婚後自己能不能養活得了孩子,孩子是否會性格不健全,單親家庭的孩子是不是會更可憐等類似的問題,我能理解她們的糾結和擔心,因為,我也是從那個過程中走出來的。所以,很多媽媽情緒上的困擾和經歷上的孤苦無助我都感同身受,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
  • 研究了100多個離婚家庭,終於明白:單親孩子最缺的,不只是愛
    因此,通常會說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絕對不健康,因為他沒有得到父母的正確愛,總之是「缺乏愛"。以下是我記錄的三個孩子中最具代表性的單詞。他們都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現在已經成年,他們已經建立了自己穩定,健康的生活。當他們面對自己的家庭時,他們將如何客觀地評估其成長的得失?
  • 我研究了100多個離婚家庭,終於明白:單親孩子最缺的,不只是愛
    導語眾所周知,父母離婚,將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深遠影響,是孩子一生中重大的創傷事件。所以,經常會有人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肯定不太健康,因為他沒有得到父母健全的愛——簡而言之,就是「缺愛」。而這種自卑,來源於她的單親原生家庭。她說:父母離婚的這些年,其實一開始我並沒有什麼感覺。我媽媽對我其實很好,作為一個單親媽媽,她已經拼盡全力給我最好的愛了。這些年她身體不行了,更像我在照顧她。而爸爸雖然不太見面,也一直給我生活費。
  • 妹妹奪走媽媽的愛,從小缺愛的孩子,如何得到幸福?
    這個媽媽既選擇了姐姐卻不負責,只想著另一個孩子,這樣的情況對姐姐,對自己也造成不良的影響,慢慢的家庭關係就變得冷冰冰的。「缺愛」?冷漠型的媽媽單親媽媽在感情上變得十分敏感,她也許是不想要這個孩子的,潛意識裡覺得孩子是自己婚姻不幸的根源。媽媽從行為上就對孩子十分的冷漠,沒有很好的情感疏通,一直讓自己處於孤獨的抑鬱狀態,對孩子的態度也是冷漠,不給予正常的關心。2.
  • 「孩子,結婚不要找單親家庭的人」,父母的「忠告」誤導了多少人
    在很多父母的印象中,會存在一種固有觀念,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存在性格缺陷,當孩子在缺乏愛的環境中長大時,他們往往缺乏安全感,而這個原因也會影響婚姻的不幸。 然而可憐天下父母心,家人出於對孩子的關愛和保護,所以會給他們忠告:「結婚不要找單親家庭的人。
  • 單親家庭的孩子 需要哪種關愛
    單親家庭的孩子 需要哪種關愛 隨著離婚率的上升,越來越多的孩子成了單親家庭。他們變成了社會上的特殊群體,因為不能擁有完整的家庭造成心理上的變化。很多父母離婚以後,孩子會性情大變,有的變得冷漠孤僻,有的變得內向自閉。
  • 單親家庭的孩子,要健康成長!應該注意什麼
    「單親家庭」,不是因為父母在婚姻形式上的解除就叫「單親家庭」,而是孩子缺少爸爸或者媽媽某一方的愛和陪伴,也就是一方的付出和陪伴完全佔主導,另一方是缺失的,這才叫「單親家庭」。相反,父母雖然不在一起了,但是彼此有商有量,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陪伴,孩子能夠得到雙份的愛,那仍然是「雙親家庭」。傅首爾的這番言論讓廣大網友不禁直呼「說得太對了!」
  • 單親媽媽心裡的痛,單親家庭如何讓寶寶健康成長
    每一個寶寶都是愛情的結晶,但是不是所有的寶寶都能健康的成長,尤其是對那些單親家庭的寶寶來說,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也是個育兒難題。「媽媽,為什麼別人家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我的爸爸去哪裡了啊?」自從寶寶記事起,寶寶隔三差五就會問我這個問題。
  • 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你的解放不應該是孩子的地獄
    那麼一旦愛情消失,婚姻瓦解,大人可能有更好的追求,新的機遇。那孩子呢?今天辣媽想談談單親家庭中孩子的處境。我們可以為孩子做點什麼。很多人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是抱有偏見的。甚至在「婚姻市場」上,不但帶孩子的單親媽媽、單親爸爸很難擁有主動選擇權,就連單親家庭長大的人也時常被人看作是心理不健全的人。那麼單親家庭究竟會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上述觀點是偏見還是客觀事實?
  • 中國有多少單親家庭的孩子,正在遭受冷暴力?
    知乎上有一個的話題:「你會讓兒子娶單親家庭的女孩嗎?」有人回答:不會。他們認為有些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性格會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是長期處在缺愛環境的孩子容易敏感、自卑、消極,甚至價值觀扭曲。她爸爸相親對象的孩子,一個即將插入她的家庭,分走她爸爸愛的人。這是單親家庭的很多孩子,不得不走的第一關。他們從接受一個獨立、整體的愛,到被父母逼著拿出去一部分,就像小時候別人搶了他們的糖一樣,任憑他們哭鬧,都不會有人再會關心他們的「不願意」。
  • 有愛的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和不幸福的雙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一個良好的有愛的單親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遠比一個不幸福的雙親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要幸福的多。像那樣的例子,只要細心你會發現,現實生活中很多。,他們的兒女就是在那種吵吵鬧鬧不幸福的家庭中長大的。後來他們三個小孩都結婚了,由於從小在吵吵鬧鬧的家庭中長大,遺傳了他們父母所有的缺點,以至於他們的伴侶都無法和他們相處都先後提出了離婚。媽媽的兒女們都活在了父母的陰影下,變得非常的自卑脆弱沒有擔當。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不懂得走出來,以至於到現在他們都還是貧困戶貧困家庭。
  • 原生家庭關係: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都是從缺愛開始的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而原生家庭的關係: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都是從缺愛開始的。1:缺愛的定義是什麼?缺愛一般指缺少關愛的孩子的一種心情表現形式,著調於悽涼寂寞的非樂觀主義。
  • 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的孩子的出現,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也更加複雜,關注單親家庭孩子,幫助其建立正確的心理狀態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