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孩子讀的4本繪本,讓孩子成長不缺愛!

2020-11-09 麻麻育兒mom

當父母出現離異時,一般來說,最受傷的那個人往往是孩子。父母因為是成人,可以自己處理事件和情緒,而孩子則從頭到尾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怎么爸爸媽媽就分開了呢!嚴重一些的,孩子會把這之間的錯誤攬下來,「是不是因為自己不聽話,所以父母不喜歡自己了」,「如果我乖一些,他們是不是可以和好」。

所以,往往父母在離婚的這段時間,會發現孩子變得出乎尋常的乖,因為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可以挽回一些局面,讓爸爸媽媽還像以前一樣好。

然而,夫妻之間的關係如果真的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那麼,離開,則是給孩子最好的生活,

就像弗洛姆這樣說:「對孩子來說,家庭中緊張和不愉快的氣氛,比公開的決裂更有害。因為後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夠靠勇敢的決斷,結束一種不可容忍的生活狀況。」

如果長期讓孩子生活在父母冷戰或惡言相向的環境中,無疑不是對孩子的另一種摧殘。

不愛了,離開。但對孩子的愛最好能夠依然如初,讓他感覺不會因為爸爸媽媽離開了,對他的愛會減少。這樣,以後孩子無論跟隨哪一方,成長的過程中都不會感覺被拋棄,不缺愛,健康的成長下去。

推薦幾本有關單親家庭的繪本。

首推《我的爸爸叫焦尼》,每次看這本書,都能感覺到狄姆對爸爸強烈的愛,心中留下久久未散的感動。

作者:[瑞典] 波·R·漢伯格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適讀年齡:3~7歲

狄姆是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他的爸爸叫焦尼,他的爸爸會去看他,和爸爸在一起的每一分鐘對狄姆來說都是快樂的,他會大聲且驕傲地告訴遇見的人,熱狗店的阿姨、電影院的伯伯、披薩店的鄰居,告訴他們這是他的爸爸,他很自豪。

最後,看著爸爸坐車遠去,他期待著和爸爸的下一次見面。

即使爸爸不經常在身邊,但和爸爸待過的每一分鐘都將成為美好的回憶,這何嘗不是對孩子的一種愛護。

這樣的爸爸,比那些雖在身邊,卻經常忽略孩子要好很多。

即使夫妻分開了,但雙方對孩子的愛不減少一分一毫,那麼,孩子也是幸福的。

還有一些可以給單親家庭看的繪本,也很不錯。

《大猩猩》

作者:[英] 安東尼·布朗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適讀年齡:3~6歲

《會飛的爸爸》

作者:[英] 大衛·阿爾蒙德 著 [英] 波莉·鄧巴 繪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適讀年齡:3~6歲

《記憶的項鍊》

作者:[美] 伊芙·邦婷 著 [美] 泰德·瑞德 繪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適讀年齡:3~8歲

-End-

本公眾號(經典繪本classic)內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聯繫,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我研究了100多個離婚家庭,終於明白:單親孩子最缺的,不只是愛
    導語眾所周知,父母離婚,將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深遠影響,是孩子一生中重大的創傷事件。所以,經常會有人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肯定不太健康,因為他沒有得到父母健全的愛——簡而言之,就是「缺愛」。我愛他的方式,是否正確?他長大以後,到底會比從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缺少了什麼呢?下面是我所記錄的最具代表性的3位孩子心裡話。他們都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如今已成年,且都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穩定、健康的生活。當他們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會怎樣客觀地評價自己成長的得失呢?
  • 研究了100多個離婚家庭,終於明白:單親孩子最缺的,不只是愛
    因此,通常會說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絕對不健康,因為他沒有得到父母的正確愛,總之是「缺乏愛"。以下是我記錄的三個孩子中最具代表性的單詞。他們都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現在已經成年,他們已經建立了自己穩定,健康的生活。當他們面對自己的家庭時,他們將如何客觀地評估其成長的得失?
  • 單親媽媽拋棄孩子追求幸福,多少破裂的家庭,孩子缺愛孤獨成長?
    然而,童年的悲劇卻依然在一幕幕上演:家庭殘缺破裂,多少孩子在被忽視的環境下成長多少孩子又在殘敗不堪的原生家庭中,留下了深度的童年創傷……也就在前幾天,一封10歲男孩的求助信開始在網上流傳,受到眾人的關注
  • 二胎家庭的孩子容易缺失愛,這三本繪本可以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越來越多的二胎家庭面臨同樣一個問題,如何平均分配對孩子的愛。儘管所有二胎家庭的父母都表示對兩個孩子的愛是一樣的,現實生活中這只不過是一種願望。親眼目睹過一些二胎家庭,對老大和老二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對老大是各種不滿,百般數落,但轉過頭來,對老二就是萬般寵愛 ,這些在孩子幼小的心裡都會種下缺愛的種子。
  • 單親家庭教育難?用對這4招,填滿孩子的缺失感
    究竟是什麼在傷害單親家庭的孩子呢?是社會對傳統家庭的執念和基於這種執念產生的偏見,甚至是對一些單親家庭的孤立和排擠。比如:「單親家庭的孩子心裡很脆弱,都渴望愛與被愛。跟這種人相處,會很累吧。」「單親家庭的孩子是不是容易心理變態?很多殺人犯都是單親啊!」
  • 單親家庭孩子怎麼教育 單親家庭孩子教育方法
    單親家庭孩子怎麼教育  1、讓孩子明白父母仍然愛他:繼續撫養孩子的一方要經常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對孩子的愛,讓孩子感到愉快和安全,這樣他們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2、細心解釋單親的原因,不要給孩子帶來任何消極想法:如果父母分開了,任何一方不得在孩子面前說另一方的壞話,更不能在分開後經常指責對方。
  • 單親家庭的孩子,要健康成長!應該注意什麼
    「單親家庭」,不是因為父母在婚姻形式上的解除就叫「單親家庭」,而是孩子缺少爸爸或者媽媽某一方的愛和陪伴,也就是一方的付出和陪伴完全佔主導,另一方是缺失的,這才叫「單親家庭」。相反,父母雖然不在一起了,但是彼此有商有量,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陪伴,孩子能夠得到雙份的愛,那仍然是「雙親家庭」。傅首爾的這番言論讓廣大網友不禁直呼「說得太對了!」
  • 《小歡喜》:別讓單親媽媽宋倩式的愛束縛孩子的成長
    01 高考,單親家庭的孤軍奮戰,本就是一場折磨在中國,孩子的每一次考試都像全家人的戰場,硝煙瀰漫的樣子淹沒了許多家庭,當與你並肩作戰的戰友拋棄你當了逃兵,再難打的戰,你都得自己來抗。生活的中心不像正常的家庭那樣圍繞丈夫、孩子,宋倩將這雙份的愛都給了孩子喬英子一人。三個家庭的真實寫照,囊括了中國高考式家庭的日常。「一考定終身」的傳統思想束縛著學生,同時也套牢了父母。正常家庭中,父親與母親平分壓力,但是單親媽媽們將缺失的父親承受的壓力一併扛在了肩上。她們往往害怕因為家庭的缺失,讓孩子分心,高考失利,所以就加倍的施壓。
  • 《小歡喜》:別讓單親媽媽宋倩式的愛束縛孩子的成長
    01 高考,單親家庭的孤軍奮戰,本就是一場折磨在中國,孩子的每一次考試都像全家人的戰場,硝煙瀰漫的樣子淹沒了許多家庭,當與你並肩作戰的戰友拋棄你當了逃兵,再難打的戰,你都得自己來抗。生活的中心不像正常的家庭那樣圍繞丈夫、孩子,宋倩將這雙份的愛都給了孩子喬英子一人。三個家庭的真實寫照,囊括了中國高考式家庭的日常。「一考定終身」的傳統思想束縛著學生,同時也套牢了父母。正常家庭中,父親與母親平分壓力,但是單親媽媽們將缺失的父親承受的壓力一併扛在了肩上。她們往往害怕因為家庭的缺失,讓孩子分心,高考失利,所以就加倍的施壓。
  • 既然非要讀英文繪本,就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寫了關於英語閱讀家長不要讀的文章以後,很多家長更加困惑的問我:「我買了那麼多繪本,不給孩子讀不是浪費了?」「難道非要讓外教去讀?自己讀不可以?」「看到很多中國人在國外發音不好,但是口語流利表達,為什麼我們家長就不能讀了?」喬爸能夠體會家長的苦心,就像喬媽一樣,也在不斷的和孩子溝通,雖然發音比喬爸遜色很多(這一段喬媽可以忽略)。
  • 家長:缺愛、家庭、孩子
    每個人都與我們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與家庭成員的關係模式也將投射在我們與朋友、同事、愛人的關係上,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我們的一生。一個缺愛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通常是不懂愛、不會表達愛、不理解愛的,簡而言之對於「愛」的能力匱乏。在有愛的家庭中,會培養出有安全感的孩子,而這種安全感會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
  • 比起「單親家庭」,這種「用愛勒索」的教育,更容易毀了孩子
    而孩子則是成為父母之間的犧牲品,父母離婚了,孩子就成為單親孩子,遭受了父母和家庭的打擊,每天受別人的白眼,感受不到家庭帶給他們的溫暖。 孩子因為自己是單親家庭,而出現心理狀況的現象是越來越多了,可以說一個家庭是離散對於孩子來說是有很大的傷害的,一個單親家庭是毀了孩子的一生的。
  • 和單親家庭的孩子戀愛會遇到哪些問題呢?單親家庭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會遇到以下這些問題: 1、不信任對方,卻又很依賴對方。 不少單親家庭的男孩長大和女生戀愛後,由於在家庭中缺少的關愛,會在戀愛中進行索取,她們經常會問對方你愛不愛我,常常以分手來威脅對方,讓對方妥協,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愛自己。
  • 中國孩子必讀繪本,孩子的心靈成長書,輕鬆解決孩子成長問題
    而我今天推薦的這本繪本,都是一些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成長故事,接納自己、學會獨立、懂得堅持、孩子、二胎之間的相處之道……每一個故事都在向孩子們傳遞成長所需的內在東西。我相信,無論孩子何時何地翻開哪一頁,都能收穫不一樣的感受,那些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會被解決。
  • 什麼是單親家庭?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有哪些問題?
    但導致單親家庭情況有很多,我們也不能全部歸於是父母離異,有的是一開始父母都在,但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方出了意外,導致的死亡,亦或者是未婚先孕、常年單身無生育能力,年輕時曾經凍卵,要的孩子等等。想要減少單親家庭的數量,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控制離婚率,這樣才能避免兒童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 單親家庭出身的孩子,跟普通家庭的孩子,有什麼差別?
    一、單親家庭的孩子跟普通人家的孩子,區別很明顯1.單親家庭的孩子無法完整享受父母雙方的愛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於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兩者都很重要。而單親家庭的孩子顯然無法同時享受父母雙方完全的愛,可能缺少了母親的慈愛,也可能缺少了父親的嚴教,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 《媽媽的紅沙發》|從單親家庭中發掘美好,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很多繪本都把孩子置身於美好的童話中,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繪本《媽媽的紅沙發》中,單親的低收入家庭、老人、小孩,火災,在這些不幸下一家人卻充滿希望,極具現實意義的童書繪本顯得別具一格。故事通篇以小女孩的視角描述,因此對於孩子閱讀理解並不困難。「一場大火,把我們的椅子、沙發、所有的東西全燒光了」,突如其來的火災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 《單親家庭的正面管教》: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簡·尼爾森這樣說:「卡蘿爾讓我相信了單親父母有特殊的需求;謝麗爾支持單親家庭不是破碎家庭的見解。她們兩位都為自己的孩子提供了一個溫暖舒適並賦予孩子力量的家,是單親父母的傑出榜樣。」如今,全球離婚率年年新高,再加上其他一些生活上的原因,單親家庭的孩子已是這個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
  • 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你的解放不應該是孩子的地獄
    那孩子呢?今天辣媽想談談單親家庭中孩子的處境。我們可以為孩子做點什麼。很多人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是抱有偏見的。甚至在「婚姻市場」上,不但帶孩子的單親媽媽、單親爸爸很難擁有主動選擇權,就連單親家庭長大的人也時常被人看作是心理不健全的人。那麼單親家庭究竟會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上述觀點是偏見還是客觀事實?
  • 原生家庭關係: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都是從缺愛開始的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而原生家庭的關係: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都是從缺愛開始的。1:缺愛的定義是什麼?缺愛一般指缺少關愛的孩子的一種心情表現形式,著調於悽涼寂寞的非樂觀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