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與內容
本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漢語史、現代漢語、文字學。漢語史研究漢語語音、語法、詞彙的發展歷史,及其在各個發展階段的基本面貌。現代漢語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和現代漢語方言的語音、語法、詞彙。文字學主要研究漢字的發展、演變以及整理、規範等內容。
對外學術交流
本專業同國外和港澳臺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保持著廣泛的學術聯繫。多數教師曾分別赴英國、美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地從事過教學和訪問研究工作。
本專業主要開設的課程有:中國古代典籍研讀、中國語言學史、語法學、詞彙學、漢字研究、音韻研究、方言研究、上古漢語語法研究、出土文獻研讀、《說文解字》研讀、《春秋左傳正義》研讀等。
畢業生去向
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從地區分布來看,以北京為主;從單位分布來看,大部分在新聞、出版、高校、政府機關,也有一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字工作。
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38漢語言基礎
849漢語言文字學
複試:古代漢語及現代漢語,外語
學制三年
複試成績計算
1.原則上要求專業綜合課筆試成績60分以上,外語筆試成績30分以上,外語聽力水平和口語水平測試30分以上,專業面試60分和綜合素質面試成績30分以上,即為複試合格。
2.對各項複試成績合格的考生,將複試成績與初試成績加權求和,排列錄取順序。初試成績權重為70%,複試成績權重30%。
加權總成績=(初試成績/初試滿分)×初試成績權重×100+(複試成績/複試滿分)×複試成績權重×100<!--[if !msEquation]-->
複試結束後,我院將匯總考生各科目複試成績,並按照學校規定在我院網站公示,請考生關注我院通知公告。
2020年複試錄取情況
2020年分數線:50 50 90 90 365
2020年進入複試21人 最高分417 最低分369
2020年推免錄取了5人
2020年統考錄取了9人(最高417 最低374)
參考書
現代漢語:黃廖版《現代漢語》上下冊;pdf 版黃廖版《現代漢語》筆記和課本習題(含考研真題);《現代漢語》同步輔導·習題精煉·考研真題(武漢大學出版社);北大版現代漢語上下冊;pdf 版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現代漢語》配套(名校考研真題+課後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真題及答案
古代漢語:王力版《古代漢語》上下冊;王力《古代漢語》同步輔導與練習上冊;人大殷國光,趙彤版《古代漢語》;郭錫良版《古代漢語》一二冊
語言學概論:徐通鏘,葉蜚聲《語言學綱要》;《語言學綱要學習指導書》;段曹林《語言學綱要輔導及習題集》;pdf版葉徐《語言學綱要》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人大胡明陽版《語言學概論》
2020年漢語言文字學考研真題
【638漢語言基礎】
一、名詞解釋(30分)
語義場
義項
音位變體
句類
說文解字
集解
二、分析題50(每題10分)
1、給出一句話,分析出語素,並按照功能分類
例句無
2、喜歡的是她,喜歡的是玫瑰花,哪句有歧義,解釋原因
3、變換分析法分析句子,說明其差異的原因
「吃食堂」「吃蘋果」
「曬太陽」「曬被子」
「洗冷水」「洗衣服」
4、「性質形容詞+了」的條件
飯熟了 生了*
身材瘦了 胖了
5、解釋5個古漢句子
(1)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3)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4)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三、問答題(70分)
1、「能走」有的學者認為是動賓結構,有的認為是狀中結構,你怎麼看,說出理由(20分)
2、大部分學者認為漢語裡有體的範疇,沒有時的範疇,你怎麼看(20分)
3、什麼是詞的本義,如何探求詞的本義,探求詞的本義要注意什麼問題(30分)
2021年專業課備考指導
首先是專業課。人大的考試科目有兩門:一是漢語言基礎;二是漢語言文字學。前者側重考語言學理論(現漢古漢也有);後者側重考現漢和古漢,最後一道大題通常是給出一篇古文,再針對古文提幾個小問題。題目類型無外乎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只要扎紮實實備考,難度不高。
接下來進入正題,我的參考書目如下:
一、北大版《現代漢語》+黃廖版《現代漢語》,兩者同等重要,做筆記時可以北大版現漢為主,以黃廖版為輔(相反亦可),把知識點記全。黃廖版《現漢》的知識點概念性比較強,方便背誦。小貼士:複習時不要忽略書本中的語法現象、例子,知識點雖小,但很可能會考。如2020年初試漢語言基礎科目有一道論述題是辨析「能走」是狀中結構還是述賓結構,這個知識點在黃廖版下冊p11有講過。
二、人大趙彤版《古漢》+王力《古漢》。私以為時間不夠的話,只看人大版《古漢》足矣。《古漢》的編排方式是通論+文選。複習時把通論過一遍,文選要日積月累,擠時間儘量把書中的選文都過一遍,平時有時間也要多看王力《古漢》的常用詞,畢竟初試有一道文選題分值很大。小貼士:跟《現漢》一樣,不能忽略書中的例子,如講「六書」時,把書中分析六書時舉的漢字例子都用一個小本本記錄下來掌握,初試時讓你用六書去分析漢字就穩過了。
三、胡明楊《語言學概論》+徐葉版《語言學綱要》,二者相互補充。徐葉版《語綱》出版較早,知識點講解不如胡明楊《語概》詳細。但是看徐葉版《語綱》真的是一種享受,行文邏輯流暢,感覺有位前輩在你面前侃侃而談。胡明楊《語言學概論》概念性更強,適合拿來背誦。雖說2020年初試更側重考《語概》,但最好二者都看,不可偏廢。
四、學有餘力可看的書本: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個人認語法是現漢最難的地方,如果不懂詞類問題、語法分析問題,看這本書可以幫助理解。
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從簡到繁,再由繁到簡的過程。以專業課的複習為例,孤立地看這六本書,知識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未免過重。但學會建立不同書目、科目之間的聯繫,整合知識點,就越學越輕鬆。如《語概》和《語綱》之於《現漢》就是普通語言學與個別語言學的關係,可對照複習。如《語概》語音一章「語流音變」知識點對應《現漢》「上聲變調」「兒化音變」等知識點;對比《語概》「句子的聚合和句類」知識點與《現漢》的句類句式知識點的異同,可合二為一。
來源公眾號:新祥旭北京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