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專業介紹
社會保障是培養社會保障及相關領域高級專業人才的新興交叉學科,也是日益重要的新興學術研究領域。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是國內最早培養社會保障專業人才的教學基地和重要科研基地。
專業概況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自1983年成立起,就將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作為重要的學科方向進行建設。1986年開始在全國率先招收社會保險方向(勞動經濟學碩士點)碩士生。1993年在全國率先招收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本科生。1998年成為全國首批三所獲準設置社會保障碩士點的單位之一。1999年設置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2003年獲準設置社會保障博士點。2004年開始招收社會保障博士後。至此,形成了包括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在內的完整的社會保障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開設課程
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社會保障理論研究、中國社會保障政策分析、中國勞動政策分析、勞動關係、福利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社會政策與公共政策、醫療保險研究、養老保險研究、社會保障管理、社會保障基金、社會福利研究、社會保障專題、商業保險專題、非營利組織管理。
就業去向
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教學科研單位、政府部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商業保險公司以及非政府組織和慈善公益團體等。
二、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考研專業目錄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36基礎理論
803勞動科學綜合
複試: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外語
學制:2年
備註:科目三含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任選其二。科目四含勞動經濟學、勞動關係學、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學,必考社會保障學,其他任選其一。
三、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考研參考書
803勞動科學綜合
1、社會保障
(1)主教材
鄭功成教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社會保障學》
潘錦棠教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社會保障學》(第二版)
(2)補充教材
李珍教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社會保障理論》(第四版)
2、人力資源管理
(1)主教材:彭劍鋒教授,《人力資源管理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第二版。
(2)補充教材:
付亞和、徐玉林的《績效管理》,文躍然的《薪酬管理》,也都是復旦大學出版社這個系列的書籍。
3、勞動關係
(1)主教材
常凱教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勞動關係學》
(2)補充教材
唐鑛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企業勞動關係管理》
唐鑛教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人力資源與勞動關係管理》
4、勞動經濟
曾湘泉教授,勞動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第三版。
636學科基礎
1、社會學
(1)主教材:鄭杭生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會學概論新修》,第四版。
(2)補充教材:風笑天教授,《社會學研究方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管理學
(1)方振邦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管理學學基礎》,第三版。
(2)羅賓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管理學》,第13版。
待更新······
3、經濟學
高鴻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微觀部分)》第七版。
4、法學(僅636基礎理論)
常凱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勞動法》。
四、社會保障2020年考研錄取情況
2020年複試線:55 55 90 90 390
2020年複試11人(最高分407 最低分392)
2020年統考錄取8人(最高分431 最低分390)另外2人少幹,9人援藏計劃
2020年推免錄取15人
考研一對一輔導:13552223103
五、社會保障2020年考研803真題
803勞動經濟學
簡答題:
(1)基尼係數。
(2)用搜尋匹配理論解釋失業。
(3)教育回報率的估算。
論述題:二孩政策不理想,用勞動經濟學理論分析影響女性生育決策的因素。
803社會保障學
簡答題:
(1)精準扶貧與社會救助的關係。
(2)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的內容。
(3)醫保第三方付費的特點。
論述題:評述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資本主義分類及補充新的福利國家類型。
803勞動關係學
簡答題:
(1)產業系統論關於產業系統構成的核心要素。
(2)對勞動合同訂立原則的理解。
(3)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要加權為何比父輩農民工高。
論述題:70周年勞動關係發展歷程與展望。
803人力資源管理
簡答題:
(1)什麼是KPI及如何構建。
(2)培訓需求分析。
(3)構建勝任力模型的步驟和方法。
論述題:結合職業生涯管理談談如何激勵新生代員工。
社會保障2020年考研636真題
管理學
簡答:
2.企業國際化經營方式。
3.打造創新的組織氛圍。
論述: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的關係。
社會學
簡答:
1社會運動的類型。
2.虛擬社區與實在社區。
3.勞動的社會意義。
論述:社會流動的類型,當前中國社會流動的特點和原因。
經濟學
簡答:1.財政政策的自動穩定器。
2.價格歧視的主要類別。
3.黃金律水平。。
論述:中美貿易摩擦對經濟增長、企業經營和勞動就業的影響。
法學
簡答:
1.男女退休年齡不同,是否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道德和法律的關係,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係。
3.勞動規章制度合法性條件。勞動法教材原題。
論述:滴滴司機與滴滴公司勞動關係成立問題。
六、社會保障2020年考研經驗
考研是一種特別的經歷。看著身邊的同學保研、出國、工作,好像只有自己前途未卜。不論是後悔高考沒有拼一把考到雙一流還是慚愧大學四年沒好好讀書,這些都沒意義,唯一能拯救你的就是從當下開始努力,勇敢踏上這條考研路。
關於備考經驗,我主要分為四個部分來介紹:擇校和定專業、初試經驗、複試經驗和給師弟師妹們的一點小建議。
一、擇校和頂專業
我本科是在一所雙非大學讀書。出於對國內一流高校的嚮往,大三開始有意向考研。大三寒假時,自己查看了很多高校的考研大綱,結合自己的優劣勢(不想考數學),最終決定報考中國人民大學。可能會有人問我人大難考嗎?當然,不然為什麼競爭如此激烈,每年有那麼多人選擇二戰三戰。但是,我認為這個難主要在於方法、努力和心態,相對於考上後的收益,這些是可以被克服的。記得當時自己就一個想法:考。一年不行,兩年我也一定要考上。
人大勞人院的社保專業一直都很熱,每年報考人數有三四百,包括統考生、少數民族骨幹計劃和援藏計劃的。近三年,統考普通考生錄取數穩定在8人左右。複試採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原則為120%,因考生人數取整和同分情況,全院實際複試比例有時也可能為130%這樣。總體來講,初試過了,複試只要認真對待,問題應該不大。
二、初試經驗
關於初試備考,無非三大板塊:時間規劃、公共課和專業課。
首先是時間規劃。在時間跨度上,我是從大三下學期6月初開始到12月底考試。其中,6月到7月主要是學習英語和看專業課書本;8月初將政治加入備考內容;9月至11月開始,英語備考強度下降,但始終保持手感,每隔幾天刷一份套題(三刷),專業課為重中之重,政治次之。11月至12月,政治和專業課為備考重點,英語始終保持手感,不斷鞏固英語作文。當然,我每周都會留出時間鍛鍊身體或是犒勞自己一份「大餐」,以求勞逸結合,提升效率。具體到天,是前期備考一天學習7~9小時,10月以後每天學習8~11小時。
其次談談公共課。勞人院社保專業考的是英語一,英語的核心就是真題,反覆過,學會在真題中記單詞;政治則是打牢基礎,緊跟時政,反覆記憶。
具體來看,英語抓分在題型上主要是閱讀理解、新題型和作文,考查能力為單詞和語法。很容易理解,單詞和語法是幫你理解句子的核心要素,句子都讀懂了還怕選不對答案嗎?此外,方法很重要,閱讀理解中每個問題都在文章中有「對應」的句子,關鍵是識別邏輯詞彙找到或推理出正確選項。強調邏輯這一點,在新題型部分同樣適用。至於英語作文,可以聽一些市面上的課,總結出自己一套寫作「模板」,進入考場不論是什麼話題都可以按照「模板」的寫作思路,分層次嵌入展開。
政治得分主要在選擇題,考察能力是記憶和細心。如果高中是理科生,建議7月初就開始學習和練題。切忌只聽課不練筆,建議選擇題聽完課就練。中後期跟上時政步伐,多記憶。後期跟著預測題全面衝刺,大題答題時注意完整、條理清晰。政治這門學科想拿極高分相當難,但是考得極其低的也不多。只要認真記憶,相信會取得還不錯的成績。
最後,是專業課部分。專業一(636):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四選二;專業二(803):社保、人力、勞經、勞關四選二,其中社保為必選。636的兩門科目在一套卷子上,803兩科目為一套卷子。根據我自己所選科目,推薦一些備考書目以供參考。
社會保障,主教材為鄭功成教授,《社會保障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和潘錦棠教授,《社會保障學》(第二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補充內容個人認為是勞人院各位老師的論文。畢竟近幾年出題越來越靈活,具有拓展性,僅背教材可能是不夠的。
人力資源,主教材為彭劍鋒教授,《人力資源管理概論》第三版,復旦大學出版社。這本書很厚,背的時候重理解,背要點,考場答題自己學會擴充。
社會學,主教材為鄭杭生教授,《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補充教材是風天笑教授,《社會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管理學,主教材從2020年開始更換為羅賓斯教授,《管理學》第1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補充教材是方振邦教授,《管理學基礎》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歷年真題是重點,考過的也許還會再考。背書不需要一字不差的記,核心概念背熟,其餘抓要點,理解性記憶即可。如果想成功上岸,專業課一門都不能落下,得專業課者得天下。
三、複試經驗
勞人院的複試還是比較友善的,重點考查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面試心態把控和英語應用能力。從硬知識上講,備考內容比初試就多了一項,英語。包括英語翻譯(英譯漢)和英語口語。至於英文,這個是需要長期積累的,短期突破的話就自己整理一些專業詞彙吧。
我的複試排名算是靠前,很重要的一點是我認真研讀了老師們近年來的核心論文,好好練習了英語,同時面對各位老師的時候,我心態積極,遇到不太熟悉的問題也不會被嚇退縮,而是用已有知識盡全力回答。
四、一點心得體會和小建議
1、凡事預則立,早點準備永遠不會錯,特別對後期穩心態很有用;
2、不要慌張,沒有人能萬全準備好,抓住當下說不定就可以多考幾分;
3、真正耗費精力的是你的猶豫不決,決定了就勇往直前;
4、寫英語作文的時候用0.8這種粗一點的筆,字跡工整;
5、有的放矢,勞逸結合,永遠不要擔心自己準備的過於充分,要敢於付出;
加油,相信只要找對方向努力前行,定能守得雲開見月明!祝福大家!
來源公眾號:新祥旭北京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