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工作一天就玩三天的深圳三和掛壁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2020-12-20 盛世澇

老黑在三和村已經掛壁三天了,對於老黑而言,生活仿佛是沒有希望的,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來到三和村,但來了之後就再也不想離開了。三和村在深圳,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有這麼一個地方,在這個地方物價低的可怕。你只需要20塊錢就能夠活上一天。沒錯,在離開了大學之後,你還能找到一個20塊就能活一天的地方。

兩塊錢一瓶的三和村指定用水,三合村的大神把他稱作是大水,兩塊錢有整整兩升。五塊錢一晚上的床位,一塊錢一小時的網吧,而且在晚上還能五塊錢包夜,這個地方的物價低到外面的人想不到。三合村的大神,還經常吃一種叫做掛壁面的麵條。面是三合村大神,最喜歡的東西。五塊錢,有很大一碗,五塊錢一晚上的床位也能夠連上無線。但老黑還是活不下去了。

身份證早就一五100塊錢的價格給賣掉了,在三和村,有一句口號,叫做工作一天就可以玩三天。 但是老黑已經很久沒有工作了,在三和村大家只找日結的工作,賺七八十塊錢,然後過三天,泡三天的網吧。甚至,是去外面釋放一下,一般五十塊錢一次。

在三和村,像老黑這樣活不下去的人,被稱為掛壁。或者說處於一種癱瘓的狀態。他們不願意去工作,或者也沒法工作。日結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少,到現在老惠差不多已經住不起旅館了,五塊錢一晚上的床位,他也要支付不起了。每天就是用手機躺在床上看電影,聊天或者在貼吧裡面讓三和村的那些大神給他團一碗麵。但是好心人不是每天都會有的。

老黑是在兩年前來到三和村的,那時候三和村的日結人口可能上萬,有大量的外來人口來三和村打工。他們只做日結的工作,他們不去想明天在他們眼中賺一天錢玩三天是對人生最好的態度。但是慢慢的隨著官方的打壓三和村的人口大量減少,日結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少,像老黑真的掛壁,變得越來越多。

在三和村,有80%的人身上背著大量網貸,他們懶散慣了,不願意再去做正經的工作,但他們又無法離開三和村,因為他們離開了三和村就直接活不下去了。老黑想到自己兩年前來到這裡的時候,那時候信心滿滿,根本沒有想到會發展成今天這樣。等他開始幹日結的時候,他就再也接受不了長期的工作了,甚至接受不了一個月的工期,他只想賺一天的錢,然後玩三天。

三和村的大神沒有未來,甚至沒有明天,他們也不去想明天會怎麼樣?他們在網吧裡度過一天又一天,吃著五塊錢塊錢一碗的面,喝著兩塊錢兩升的水,住著五塊錢一晚上的旅館就那樣活著。他們活的很滋潤,很瀟灑,他們甚至活得很開心,但同樣他們活的也很空虛。在每一個晚上,老黑面對著一片估計就會不知道自己該怎樣活下去,也不知道自己活下去的意義在哪裡。

未來該哪裡,該怎麼辦,甚至明天在哪裡,老黑一概不知道。日子還會繼續過下去,老黑不會被餓死,但卻同死了也無異。老家,是肯定回不去了,與家裡斷了聯繫已經有兩年了,這兩年裡,自己就和一個孤兒一般。一個沒有家的人,或許這輩子,只能自生自滅吧。

相關焦點

  •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能做一天玩三天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能夠做一天玩三天首先跟大家說一下什麼是三和大神,這大神兩個字,首先大家得在心裡打上一個雙引號,這是一群淪落在深圳三和的打工者。他們既沒有固定的工作,也不像一些擺攤的小販,每天流連於網吧,甚至是在網吧中度日。而每日花銷的來源則是做一些「日結」的工作。而在三和大神的「圈子」裡則是有著一句名言:做一天可以玩三天。那麼他們究竟怎麼生活?
  • 「幹一天玩三天」的三和大神,如今何在?我找到了其中的一個人
    2018年,一部叫做《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青年們》的紀錄片,在日本NHK電視臺播出,引發了全球對中國青年人生存狀態的關注。片中,有20出頭的小年輕東東,有交不起大學學費流落到此的雙截棍青年,有專門幫日結工找工作的中介,有把身份證都賣了的3位大神,也有覺得不公平卻又不得不進廠養家的湖南小哥,有手臂缺失卻仍然在奮鬥的小店老闆。
  • 三和大神發現「新大陸」,靠海過「掛壁」生活,30多度無冬天
    三和大神發現「新大陸」,靠海過「掛壁」生活,30多度無冬天三和大神又發現了掛壁的絕佳好去處「別在三和掛壁了,來這裡吧,這裡常年沒有冬天,到今天還是30多度呢,這裡就是海南八所,海南的西海岸,一個比三亞還要嚴熱的城市,全年都比較暖和,並且消費也十分較低
  • 三和大神幹臨時工,12小時,工資不到200,羨慕深圳三和300一天
    三和大神幹臨時工,12小時,工資不到200,羨慕深圳三和300一天提起三和大神,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他們是一群生活在深圳三和的打工族,他們一般三五成群,油頭垢面,衣衫襤褸,為什麼三和大神在深圳三個這個工作機會很多的人力市場混的這麼差呢?
  • 他們為何幹一天玩三天?社會學者「潛伏」半年還原「三和青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幹一天玩三天,白天四處閒逛,晚上睡大街,吃5塊錢一碗的面,喝2塊錢一大瓶的水……這些描述的是在深圳龍華三和人力資源市場,一個被網友稱為「三和大神」的群體。他們的這種生活方式,也成為網友熱衷討論的對象,只是這些討論多停留在碎片化的呈現之上,甚至一些網絡信息以極端視角看待他們。
  • 「日結一天可以玩三天」,那些被「及時行樂」毀掉的青年還好嗎?
    在深圳市龍華區有一個叫三和的城中村,「三和」一詞源自該區域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名稱。在這個地方,有一群被稱為「三和大神」的打工者,不過這可並不是什麼褒義詞。「三和大神」居無定所,以日結薪資臨時工為生,號稱「做一天可以玩三天」。這些打工者有的甚至沒有身份證,身負債務,與家人鮮有來往,終日在網吧流連忘返。
  • 三和打工者稱「紅姐」為「流浪詩人」遭人懟,網友:笑話,都是複製來的
    【導讀】對三和打工者來說,「紅姐」一直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紅姐的一言一行甚至成了三和底層打工者的精神支柱,而關於「紅姐」的經歷卻有著各個版本,但核心就是一點,「一個遭命運戲耍的底層打工者」。
  • 三和大神可移動式掛壁房,再也不擔心掛壁沒地方睡覺了!
    深圳很多地方租房都漲價了,三和人才市場也不例外。床位從以前的8塊一路猛漲到現在的20塊,以前20元的單間現在都要40塊。再反觀現在的工資都還在原地踏步,特別是臨時工的工價還比以前更低了。那些20的床位就只是在狹小的房間裡鋪一塊硬板,40元的單間也就只能放下一張破床而已,很多還是廁所改造房,所以大神覺得於其花錢租這種房子,還不如睡在「海信大酒店」寬敞。睡外面固然是寬敞,但難免受蚊蟲困擾。於是有老哥奇思妙想的準備了一個帳篷,就這樣擺在外面,這樣再也不擔心掛壁沒地方睡覺了。
  • 深圳三和基地開門了:三和大神出動了,各位老哥快來,我們去上網
    位於深圳景樂村附近的三和人才市場,三和人才市場是深圳最多人找工作的地方。年初和年尾找工作的人最多。在三和人才市場有很多招聘的公司。
  • 「三和大神」打工的生活,「掛壁」成為年輕男女的口頭禪!
    家庭的壓力讓這位小夥子外出打工,對著三和人才招聘等信息開始自己的打拼。轉眼間,自己已經28歲,在深圳生活的幾年中多少辛酸和無奈,只有他自己知道。 每日清晨,陽光開始無私地照耀著這座城市,「三和大神們」也開始一天的工作。張鐵柱告訴我們,每天他都在220米外的人力市場找日結工資的工作,跟他一樣的人不在少數。
  • 如果打工猝死,做一天日結玩三天的「三和大神」呢?
    而「打工世界」之外,有著一群做一天日結工、閒玩三天的青年,他們有的甚至每日生活成本低於50元。2018年NHK有一部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1500日元的年輕人》在海外上映,引起了國內社會轟動。在外界看來,中國深圳出現了類似「貧民窟」這樣的低收入人群聚集地,而國內社會學研究方面很少對此作出反應。
  • 三和青年是工業化過程中把農民工「非人化」的結果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1快遞、工地、保安,幹一天玩三天。賭博、彩票、網吧,玩到掛逼再接活兒。這就是在深圳龍華區三和人才市場附近一群底層青年的生活。三和與周圍顯得格格不入,因為這裡人們的生存毫無目的。這裡聚集的青年人普遍認為無論怎樣努力都達不到富裕生活的水平,因此也放棄了努力,他們的社會存在感不斷降低,由此進一步產生失落感甚至羞恥感。
  • 深圳「三和大神」:幹一天,玩三天,一群年輕人正在「混吃等死」
    比如說,人人都嚮往的深圳。在深圳的一個"寶地",就有一群做一天,玩三天的大神,每天過著比在老家還安逸的日子。他們工作和住的地方,如果不找尋地圖,單純去轉一趟,都不覺得那是我們眼中光鮮的深圳。一天工資到底有多高能夠讓他們工作如此輕鬆?在普通人眼中他們肯定至少一天可以賺普通人半個月的工資,最少也得是一個星期的工資,不然怎麼敢生活的如此安逸。其實,大家都替他們想的太好了。他們一個小時也就賺十幾塊錢,一天差不多拿到手的也就100多塊。
  • 混在三和的半年,我真正認識了這群「底層」青年
    :他們不修邊幅,不介意惡劣的環境,靠著一份份單日發放薪資的低級工作,在維持肉體生存、滿足基本溫飽的狀態之間來回切換,精神上逐漸渙散,面對生活的姿態卻高度一致並自洽:「幹一天闊以玩三天」,「兄弟別去,這是黑廠,我們去上網」。
  • 一塊上網,30塊性服務,大水掛避面,掛壁的人生
    深圳,距離市中心不到10公裡的龍華新區,有一個叫做三和人才市場的地方。他們共同信奉著「做一天工,闊以玩三天」的精神信條。打工永遠只找日結,賺得百來塊工錢後,便開始實踐「吃喝嫖賭抽」五字真訣。不論當下物價如何攀升,在三和,生活成本被壓縮到了極限水平。大神們手提藍白大水,抽五毛一根的紅雙喜散煙。
  • 《豈不懷歸:三和青年調查》書評
    這個概念聽起來可太爽了,工作兩天平躺五天,簡直是上班族們的夢想。但三和青年卻比這走得更遠,他們甚至提出了「幹一天玩三天」的說法。《豈不懷歸》裡,算了一筆帳:2019年深圳市最低工資標準是2200元,按照三和青年的日薪150元計算,其實他們工作15天就可以超過這個標準。
  • 三和大神:10人間,掛壁15天,每天擔心房東「催房租」,沒臉回家
    前言:三和大神無奈吐槽,10人間,掛壁15天,每天擔心房東「催房租」,沒臉回家對於職場人而言,選擇接近什麼樣人,自己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環境對職場人非常重要,就相當於你能飛多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給你提供平臺有多高
  • 日本NHK紀錄片《中國日薪百元的青年們》:90後的迷惘、自嘲與希望...
    偉哥吃完,不解地問老闆,為什麼這碗面會被叫做「掛逼面」呢?以前的老闆已經在今年的春天回到了鄉下的老家,現在的老闆是他的女婿。他回答說:"掛逼"是三和這裡的專用名詞,指的就是那些無家可歸、走投無路,但是卻懶了只到依靠日結工作,幹活一天的工資,用來玩三天的人。這樣的人叫做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