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伊德爾Yider的步伐,去曠野之地來場奇遇

2020-12-20 搖滾幫

古老高大的樺樹在冬季裹上糖霜,

長著巨角的駝鹿跟隨風譜出童謠。

燃燒的篝火把宇宙盜走,

只留下成群結伴不知所歸的雲。

額爾古納河穿上了綴滿星星的褲子,

雀躍奔跑時不小心掉下了一顆

就成了我的家。

——關於《ZAM》,回家的路

伊德爾Yider-《ZAM》

Photo by JahJahWang

伊德爾Yider是一個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的蒙古族遊牧電子音樂人。

對他來說,少數民族不是一個標籤,而是另一種美妙的語言。那些來自家鄉的獨特聲響和原始信仰,從小就縈繞著他,向他宣告著想像力的神奇。如今他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城市裡,但是遊牧的靈魂早就生長他的身體裡,過往的經歷和對未來的探索,都匯成一條道路,那就是回家的路,因為家也是最原初的信仰,想像力和安全感誕生的地方。

伊德爾Yider-《ZAM》

Photo by Qiao

今天發布的單曲「Steps Calling」是專輯《ZAM》中的第三首先行單曲。這支單曲也拉開了《ZAM》這條路的末章:信仰的步伐。

失速的浪潮——遠方的幻影——信仰的步伐,我們分別選用了專輯中的代表歌曲:Let’s Fly、Going Home、Steps Calling詮釋了這支專輯的概念。

伊德爾Yider-《ZAM》

Design by 天格思

同時,這三個章節構成了伊德爾Yider腦海中這條回家的路:從失焦變速的城市生活,到憶起遠方家鄉的靈動美妙的萬物,最終跟隨著信仰的呼喚,回到家鄉。伊德爾用這張專輯把遊牧和城市組構成了一個奇妙的迴環。

Steps Calling -《ZAM》

回家之路的自由瞬息

從此在他的體內噴湧,

旋轉著穿過信仰女神的血液,

向前。

單曲「Steps Calling」現已在網易雲音樂上線」,11月6日,《ZAM》完整專輯將全面上線。把耳朵交給伊德爾,去美妙的曠野之地,讓想像力來場奇遇吧。

相關焦點

  • ZAM | 伊德爾用遊牧與電子創造的時空之譜
    他喜歡把什麼東西都鑽明白了再去融合自己的音樂,如同玩遊戲一樣——積攢、升級、成就達成、然後馬不停蹄繼續上路。如今他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城市裡,但是遊牧的靈魂早已刻進了他的身體裡。跟每一個身處都市的異鄉人一樣,會面臨欣喜、彷徨,甚至失控......在這個篇章中,流動的電子音律,和創作者本身的民族生長印記得以融合。失速的城市生活交織在這個變革之年,匯成了一股浪潮將他推湧向前。
  • 遊牧電子音樂人Yider伊德爾,向你發起浪漫變速邀請
    伊德爾Yider,遊牧電子音樂人,來自草原,遊牧城市。伊德爾Yider - 《ZAM》Photo By:JahJahWang也許你對他不太陌生,他曾經在舞臺上,用自己的音樂作品深深震撼到汪峰、郭採潔等歌手導師。
  • 伊德爾用遊牧與電子創造的時空之譜《ZAM》於11月6日正式上線
    失速的城市生活交織在這個變革之年,匯成了一股浪潮將他推湧向前。回家,也許才是能夠獲取平靜的方式,這條「道路」因此展開。一場跨時空對話02.遠方的幻影90年代,New Age代表樂隊Enigma(謎)曾在單曲「The eyes of truth」(真理之眼)中,開創式的採樣了一支蒙古長調,為他們腦海中的神秘東方圖景做了跨越時空的對話。
  • 伊德爾:我的鉛筆畫
    原來這種感覺是用一支2B的鉛筆從一個地方開始不停地塗抹不停地堆砌就可以做到了,或是擺脫那種對所謂現實的描摹也是達到這個效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這麼想來,這其中的感覺不也是畫畫多年來自己對待藝術的態度在不經意間的塗抹中的一種具體表現麼。用自己掌握的手藝去描述自己的感覺,儘可能真實地接近自己的內心。沿著這個感覺,我便開始接二連三地畫了起來。
  • 「黑之景 | 伊德爾作品展 」| YIBO GALLERY
    我喜歡伊德爾這批鉛筆畫,是因為這個系列,在他近三十年作品的線索中,所創造出「某種通透感」、「黑漆漆」的場景,直指人心,完整、簡潔和富有張力,和此前作品系列相比,也最少符號性形象的參與。但是另一方面,沒有此前符號性形象的作品系列,伊德爾也不會從中精煉出鉛筆畫系列來,這就是我強調線索是逐漸清晰,以及越來越接近伊德爾所期待內心感覺的原因。
  • 伊德爾: 童話中的旗手
    雲的中央塗上整齊的黑點,在圖的四邊排列上縱隊的黑點,這些來自於攝影技術的顆粒點,拉開了取景框內的所視與現實所感的距離,是長期從事攝影藝術的伊德爾留在繪畫作品上的個人標識。取景框內的現實被過濾成為心靈的圖畫,將轉換成態度的顏料用最平靜的手法去塗抹、堆砌、剷平又累加的時候,繪畫的過程變成了解構心靈的分析歷程,於是有了那圍繞畫面中央四散到每個邊緣的絨毛般的收筆處的留白。
  • 拉馬頭琴的伊德爾
    這個曾參加過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馬頭琴表演的、曾舉辦過個人音樂會的、可以稱得上是「馬頭琴藝術家」的年輕人,開口卻說出這樣的話,這著實讓我這個久聞伊德爾大名的人心裡一動,原本準備好的敬仰之詞被生生吞回肚裡。坐在我面前的這個年輕人——伊德爾,雖剛過而立之年,但拉馬頭琴已經十四年了,無論是技巧還是創作,在巴彥淖爾都算是小有名氣。
  • 伊德爾|沉澱在過往記憶裡的「影子」
    yideer.arthub.cn▼節選自《黑之景和心之影》文 / 慄憲庭伊德爾這批作品之所以精彩,首先是黑漆漆的場景Arthub x 伊德爾▼Arthub:伊德爾老師,您好。伊德爾:1983年我大學畢業,從那時起我開始在學校教課,而所授的課程大多數是素描課,由此對鉛筆和白紙就有了一種自然而然的聯想,也就不自覺地對它在藝術的表現上漸漸的有了些想法。
  • 伊德爾:我的鉛筆畫 | YIBO GALLERY
    原來這種感覺是用一支2B的鉛筆從一個地方開始不停地塗抹不停地堆砌就可以做到了,或是擺脫那種對所謂現實的描摹也是達到這個效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這麼想來,這其中的感覺不也是畫畫多年來自己對待藝術的態度在不經意間的塗抹中的一種具體表現麼。用自己掌握的手藝去描述自己的感覺,儘可能真實地接近自己的內心。沿著這個感覺,我便開始接二連三地畫了起來。
  • [民族運動會]摔跤象徵榮譽 記草原摔跤手伊德爾
    摔跤象徵榮譽--記草原摔跤手伊德爾新華社記者盧羽晨、王新明、張欽身著蒙古族傳統長袍,腳踏從國外買來的卷尖皮靴,頭戴傳統式樣的帽子。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摔跤手伊德爾這一身服飾,加上高大魁梧得像座小山的大塊頭,引得貴陽街頭與他擦身而過的路人都好奇地頻頻回頭。
  • 伊德爾 | 沉澱在過往記憶裡的「影子」
    伊德爾:我有一個困擾多年的事情,對我來說像個歷史難題。這是中學時在美術組畫石膏像的時候就在琢磨的一個純技術的問題,素描的暗部怎樣能畫的很重而又有一種堅硬的感覺。那會在想這個問題時,我正在漫無目的一點一點地在紙上塗著,那張紙已經被我塗得漆黑一片了,盯著這片黑漆漆得東西,我下意識的把它的邊緣整理成了一棵樹的外形,在這個黑漆漆的內部仿佛有了某種通透感,這種感覺擊中了我,那種要把暗調子畫的又黑又堅硬的感覺不就是這樣嗎。
  •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一曲關於冒險的頌歌
    關於公眾號真正意義的第一篇文章要寫什麼,我在幾個遊戲名單中思索良久,最終決定將它獻給我至今為止的遊戲生涯中最愛的遊戲第一名——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昨天晚上發布後,發現文章略有錯誤,故刪除。現已訂正,可放心閱讀。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
  • 從曠野走向迦南應許之地:這是一場人生的試驗
    縱然如此,神也要兌現與亞伯拉罕之間的約定,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去到迦南地。在通往迦南地的路上,以色列民不信的本性和軟弱流露出來,或許艱難的環境讓人想要放棄迦南地的盼望,回憶埃及的生活,這或許就是我們常常談到悲觀消極的態度。
  •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大師模式前期開荒指南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除了初見模式之外,玩家還可以選擇大師模式進行遊戲,在大師模式中,遊戲難度會提升很多。玩家「Fallens無痕」帶來了《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大師模式前期開荒指南,一起來看看吧。《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大師模式前期開荒指南:相信許多人剛從普通模式轉換為大師模式都比較不適應,這裡給不適應的人一些初期攻略。首先,要我說的話,大師模式最重要的道具就是梅祖拉的面具,沒有之一。
  • 記憶的建立——關於伊德爾的油畫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前衛藝術的特點之一是將文化記憶作為他們的一種敘事資源來加以利用的。這種記憶概括起來包含有二方面,一個是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以及1919年的五四運動所標誌的中國現代史的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的建立,直至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正因為中國文化的蘊積豐厚,才能提供我們回顧與記憶的素材。
  • 曠野的呼喚,清晰地聽見自己的心跳
    身處那樣的環境中,人會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全身心的感受的天地的壯闊,並發自內心地產生敬畏。人在這種時候就會下意識地變得肅穆,大腦也會更冷靜地思考一些東西。被身邊的繁雜瑣事攪的內心煩躁時,就會想找一片無人之地靜靜待著。站在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身邊是才剛播種的土地,風吹過時,還有樹葉唰唰作響,張開雙臂擁抱一陣風,任憑風吹的頭髮和衣角凌亂飛舞。
  •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平原之塔全收集指南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的平原之塔地圖上,有113個呀哈哈,購買DLC的話會有7個神廟,還有很多寶箱,下邊就給大家帶來「可愛的洛克人47」分享的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平原之塔全收集指南,大家可以來看一看。初階(尼阿·奈阿神廟)力之試煉 初階(卡塔·丘基神廟)鐵橋(瓦哥·卡塔神廟)過門之人(魯耀·塔烏神廟)力之試煉 高階(納米卡·奧茲神廟)力之試煉 終階(薩斯·科薩神廟)
  • 對話啟示錄製作人,最曠野之息的無雙遊戲
    青沼:主要是由《曠野之息》的導演藤林先生在負責監修,開發成員們很好地理解了我們在開發時期最重視的要素,並且正確地表現出了我們最初提出企劃時想要展現的意圖,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於《曠野之息》的愛意讓我們非常震驚(笑)。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由於會涉及劇透,就請大家在遊玩時親自去體會吧。
  • 被稱作神作的《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到底好玩在哪裡?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各位朋友大家好,這裡是秦說遊。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精彩的互動設計,比如你可以在村莊裡餵狗,它會跟著你走;你把卡卡利科村那位老婆婆心愛的花破壞完後,她會從你的面前消失。等等等等,實在是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
  • 玩了兩年《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還不去救公主嗎?還能玩多久呢?
    因為《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是一款前所未有的RPG遊戲,真正玩過的人就會有所體驗,在遊戲裡你可以不用按照任務的安排去做,整個地圖你都可以隨便走,只要你可以飛過去、跑過去、爬上去、遊過去的地方都可以去,你還可以自由探索神殿和各種神秘洞穴,所以遊戲的自由度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