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M,蒙語裡「道路」的意思。這是一條變革的路、追溯的路、回家的路。這條路構成了伊德爾2020年全新專輯的概念,《ZAM》於11月6日正式上線。
——————————————————————————
伊德爾Yider
遊牧電子音樂人
來自草原,遊牧城市。
他從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中汲取養分,把東方詩意與迷幻電子樂融合,在民族樂器和電子聲場中製造曖昧,用這種既神秘又浪漫的Neo-Nomad音樂風格,向世界釋放自己音樂的能量。
《ZAM》整張專輯共包含9首曲目,集合了World Fusion、Hip-Hop、Urban等音樂風格,由音樂人Yider全權擔綱製作。
伊德爾用自己傳統民樂的基底,和各種現代樂器、電子合成器做了交融變幻。
從宏大的樂器編制中:馬頭琴、潮爾、tovshur、古箏、udu等,捕捉到最令人興奮的部分,再用電聲處理部分音色,製造出一場神秘飄渺的顱內共振。他非常擅長在溫暖和悲傷之間轉調,所有的製作都力圖掙脫電子音樂原有的冰冷感,轉而用自然的聲音、夢幻的旋律,達成一種聽者如臨其境的美妙氛圍。
——————————————————————————
一種回家的詩意
01.失速的浪潮
久居城市,那些鋼筋水泥築起的高樓圍牆,憋得讓人喘不過氣。逃離當下的出路似乎遠在天邊,同樣觸手可及。伊德爾用一種飛快變速的節奏處理方式,和一個關於回家的夢揭開了專輯的首個篇章「失速的浪潮」。
伊德爾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他從小就接收著民族音樂的養分,不斷聆聽著自然和歷史的聲音。長大後有段時期叛逆還玩過金屬樂隊,之後又回歸了世界音樂的範疇,然後進入了電子音樂的場景,甚至把每個風格都學習了一遍,比如說唱、R&B等。他喜歡把什麼東西都鑽明白了再去融合自己的音樂,如同玩遊戲一樣——積攢、升級、成就達成、然後馬不停蹄繼續上路。如今他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城市裡,但是遊牧的靈魂早已刻進了他的身體裡。跟每一個身處都市的異鄉人一樣,會面臨欣喜、彷徨,甚至失控......
在這個篇章中,流動的電子音律,和創作者本身的民族生長印記得以融合。失速的城市生活交織在這個變革之年,匯成了一股浪潮將他推湧向前。回家,也許才是能夠獲取平靜的方式,這條「道路」因此展開。
一場跨時空對話
02.遠方的幻影
90年代,New Age代表樂隊Enigma(謎)曾在單曲「The eyes of truth」(真理之眼)中,開創式的採樣了一支蒙古長調,為他們腦海中的神秘東方圖景做了跨越時空的對話。在ZAM這張專輯裡,伊德爾沿用這支經典長調,同樣以神秘主義和現代電子樂為題,做了更緩衝和浪漫的處理,開啟了自己專輯的第二章節——遠方的幻影。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是現代電子音樂人與歷史音符的對話。融合、再生,也許這些才是讓音樂始終「活著」的方法。在第二個章節裡,伊德爾分別根據家鄉的三種景象:草原、沙漠、森林構築了三種音樂場景。每一代人都對自己身處的文化、地域有自己的理解,對於伊德爾來說,那些漂浮在他記憶裡的「遠方幻影」和自然居所,是創作的本源。去給予那些歷史聲音新的綻放,更是對自己的身份,對民族文化的尊重。
一場無定式的遊牧變革
03.信仰的步伐
電子樂如今已不再是新興種類,但伊德爾創造的Neo-Nomad風格則是一場電子革新。
儘管他被大眾認知時,就帶著民族標籤,但他不願被標籤不願被束縛,少數民族音樂本身蘊含著深厚的情感,這才是應該被聽見的。
在社交媒體上,他曾一人融合呼麥、馬頭琴、潮爾、大馬頭琴、圖瓦鼓等民族樂器改編各種時下熱曲。同時,在這張專輯裡,他更像一個器樂詩人般,將每一種樂器元素做了只屬於他的另類編排。這些無拘無束,野蠻生長的,是他對音樂的理解,也是他骨子裡帶著的遊牧本性。ZAM的第三個章節——信仰的步伐,也應運而生。
————————————
剛柔並濟,整張專輯兼備著電子節奏的冷酷和東方韻律的唯美。傳統的民族元素在這條電子「道路」中得以升級,過去影響我們的,改變我們的,眷顧我們的,都如鏡像般始終跟我們共存,它映射出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帶著每一顆漂泊不定的內心遊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