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畫 26.5x19cm 2013
鉛筆畫 26.5x19cm 2013
鉛筆畫 26.5x19cm 2016
Arthub:您在創作這些鉛筆畫的時候,這些「黑漆漆」的場景大都來自哪裡?
伊德爾:我有一個困擾多年的事情,對我來說像個歷史難題。這是中學時在美術組畫石膏像的時候就在琢磨的一個純技術的問題,素描的暗部怎樣能畫的很重而又有一種堅硬的感覺。
因為在我畫素描的過程中,用8B的鉛筆輕鬆可以使暗部的調子變得很黑,卻感覺這個很重的調子像是浮在紙上的吹口氣就掉的灰塵。那會在想這個問題時,我正在漫無目的一點一點地在紙上塗著,那張紙已經被我塗得漆黑一片了,盯著這片黑漆漆得東西,我下意識的把它的邊緣整理成了一棵樹的外形,在這個黑漆漆的內部仿佛有了某種通透感,這種感覺擊中了我,那種要把暗調子畫的又黑又堅硬的感覺不就是這樣嗎。
原來這種感覺是用一支2B的鉛筆從一個地方開始不停的塗抹不停的堆砌就可以做到了,或是擺脫那種對所謂現實的描摹也是達到這個效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這麼想來,這其中的感覺不也是畫畫多年來自己對待藝術的態度在不經意間塗抹中的一種具體表現麼。
鉛筆畫 26.5x19.cm 2014
鉛筆畫 26.5x19.cm 2015
鉛筆畫 26.5x19.cm 2016
Arthub:您如何看待您作品中的「影子」?
伊德爾:我的作品中每一張都有一片黑漆漆的形體,或人或物,它們就像內蒙古特有的明晃晃太陽下的影子,在無風的日子裡那麼呆板的待在哪裡。回頭看看這幾年畫的百多張大大小小的作品,畫面裡空曠的天,沒有植被的禿山,看不出要圈啥的圍牆,亂麻一樣的電線以及像影子一樣的樹木和人形,都那麼不生動,沒有細節,沒有重點。
可確實是我抹不去的實實在在的感受。從開始學畫畫那時起,我就特別佩服那些讓畫面充滿迷人細節的藝術家。古典主義的大師不必說,凡·艾克,丟勒,赫爾拜因,卡拉瓦喬,倫勃朗,安格爾,超級寫實主義的克洛斯,佩爾斯坦,充人情味的懷斯等等,我一路看下來真是著迷,也真是覺得自己學不來。這是因為我總是習慣的在畫畫時把複雜的東西不停地刪減,到後來又學會了概括。
八十年代喜歡巴爾蒂斯的作品,翻著畫冊很努力的向他學習了好久。現在想來,他作品裡那種看上去笨拙且彆扭的造型和他用力的畫著細節,可是又都把細節畫沒了的感覺,在今天反而有深切的感觸。這為我畫不好細節找到了理由:你們看,大師也這麼畫。今天的這些鉛筆畫裡,這些因素都是跑不掉。
《土路》 紙面油畫 1978
圖片 數碼微噴 2009
《立秋》 300X190cm 油畫 2017
立秋300X190 2017立秋300X190 2017立秋300X190 2017
《電扇》 170X150cm 油畫 2017
Arthub:我們知道上個月您剛結束您的個展「黒之景」,您如何解讀這個展覽主題?
伊德爾:我常常想,每一個你要表達的藝術觀念一定對應一個不可替代的只為表達這個觀念的語言,觀念的產生是在時間的維度裡你對現實的思與想,找到恰到好處的表現它的語言,並完善它是要不停的磨練。
今天看來,鉛筆和白紙是我最初習文段字的工具,手裡再有一塊橡皮,這便是走進了有文化的人的行列了。慢慢長大了又喜歡畫畫,拿起的第一支畫筆自然是鉛筆,這之後正規的繪畫訓練又是用鉛筆在白紙上畫素描。鉛筆和白紙這兩個簡單的書寫工具是那麼不起眼的存在於我的生活裡,最初簡單隨意的描繪便可把內心的感覺自然的塗抹出來,無需考慮繪畫的專門技術和苦思的意義。
我心裡清楚,畫了這麼多年畫,現在又拿起了鉛筆,在那個悶熱夏天裡不經意間的塗抹其實都是過往記憶裡沉澱下來的黑,白,灰。
鉛筆畫 26.5x19.cm 2016
鉛筆畫 50x35.5cm 2018
Arthub:您覺得當下這個時代,對您來說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伊德爾: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濤聲日夜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