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起希望的田野

2020-09-02 中國青年報

作者:廣西科技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生 劉晟嶽

天剛朦朧亮,遠處還有幾顆調皮的小星星不願意落去,蔣老師拿起自己的行李走在田埂上,嗅著新翻泥土的氣息,不住地回頭向送自己的學生揮手告別。

來融水一小做音樂老師已經8年了,對於一個女孩8年意味著什麼?從小蔣變成蔣姐,變成村裡唯一一個音樂老師。來融水一小實習的老師不少,但是每次都留不下幾個人,蔣老師不禁微微地嘆氣。前面昏暗的田埂閃起白色的光,她向後望去,發現是她的學生們拿起手電筒為她照亮,最前面那個就是上她課最積極的小雅,還是課代表呢!旁邊那個是淘氣的春生,因為上課睡覺沒少被批評,蔣老師有一點驚訝,隨後眼眶微微紅了。

孩子們就這樣跟在蔣老師後面,總保持著一段不長不短的距離,直到蔣老師走到田埂盡頭,走上公路。小雅回頭對同學們說:「蔣老師上課總給我們唱歌,我們也給蔣老師唱一回吧。」

「唱什麼呢?」幾個孩子看向小雅。

「就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吧!蔣老師好像特別喜歡這首歌》。」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身後的歌聲響起,蔣老師忍不住流下淚來:多麼稚嫩純淨的童音呀!儘管她們有些調唱不準,有些人還記不完整歌詞,但這依舊是蔣老師心中最美的版本。

她從沒後悔來到融水,認識這群可愛的孩子。當年她力排眾議,不顧家裡人反對,來到融水一小,一來就是8年,連她自己都沒想到她會紮根這片土地。5年前她本有機會去縣裡工作,但是看到孩子們不舍的眼神和老校長誠懇的話語她又留了下來,直到今年2月的體檢結果出來——乳腺癌。

醫生說根據她現在的病情,要切除雙乳可能會多活5到8年,否則她只有半年的時光了。她不敢想切去雙乳對於她來說意味著什麼,是去浴室時別人詫異的目光,還是她自己自卑的眼神,而且手術成功概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她剩下的日子不多,又何必去折騰家裡的積蓄。

她不想讓孩子們看到她憔悴的模樣,她想把最好的樣子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她想回去陪陪她一直牽掛的父母,她想不聲不響地離開這個她依舊眷戀的世界。

一首歌唱完,天空已經泛起了魚肚白。春風吹起柳條,仿佛也輕輕地在和蔣老師揮手。村上最早一趟去鎮裡的車已經開來,蔣老師偷偷擦去淚痕向孩子們揮手。小雅跑過來撲到蔣老師懷裡,蔣老師拿出紙巾輕輕地幫小雅擦起鼻涕。司機鳴笛示意車快開時,小雅把一張紙條塞到了蔣老師手裡。

窗外的柳樹不經意間已綠芽滿枝。蔣老師拿起小雅的紙條,上面歪歪扭扭寫著:「蔣老師,你就是我們的希望。」她不禁想起第一次唱《希望的田野上》給同學們後,小雅問她希望是什麼,她的回答是:希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想到這兒,蔣老師不好意思地笑了,從包裡拿出已經褶皺的手術同意書和筆,堅定地籤下「蔣楠」,耳邊又想起孩子們剛才唱起的歌。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青年歌唱家雷佳再唱經典《在希望的田野上》
    原標題:青年歌唱家雷佳再唱經典《在希望的田野上》   湖南衛視音樂紀錄片《時光的旋律》(第二季):為祖國歌唱,今晚(10月17日)湖南衛視19點30,湖南經視19點45將播出第16集《在希望的田野上》。
  • 《希望的田野》池子坐三輪車鄉村兜風 蔣一僑自彈自唱嗓音空靈
    由芒果TV自製的電商助農直播真人秀《希望的田野》將於12月6日起每周日中午12點在芒果TV全網獨播,今日陸續發布池子、蔣一僑個人宣傳片。池子變身「直播導演」,為保「江湖地位」,行走在山野之間試圖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卻被當地村民一秒破功,整段「垮掉」,最後只能坐上小三輪上演逗趣的「鄉村兜風」,令人捧腹。
  • 《在希望的田野上》姊妹篇《在收穫的田野上》出爐 謳歌小康畫卷
    四十多年前,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曾用音樂記錄了從農村開始的改革開放進程,被譽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音樂裡程碑。四十多年後,這首歌曲終於有了「姊妹篇」。 說到創作這首歌曲的動機,詞作者曲波介紹:"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了,中國的田野早進入了喜人的豐收季節,農村各類集會活動,除了唱《在希望的田野上》,還應唱一唱飽滿結實的喜人收穫,唱一唱《在收穫的田野上》。"
  • 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致敬施光南
    新華社杭州11月5日電(記者馮源)在撥亂反正的金秋歲月裡,《祝酒歌》唱出人民心聲;在改革開放的明媚春光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激發人民奮進……作曲家施光南逝世已經近30年,但是他筆下的首首歌曲至今膾炙人口。大型現實題材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3-4日晚在浙江音樂學院首演兩場,致敬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怎麼唱響的?
    新華社合肥4月16日電(記者湯陽、水金辰)「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  談到農村改革,古稀之年的著名歌詞作家曉光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
  • 《時光的旋律2》:雷佳再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今晚(10月17日)湖南衛視19點30,湖南經視19點45將播出第16集《在希望的田野上》,敬請關注。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希望」,是中國這四十多年來不變的主旋律。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群眾遊行中,有一個方陣叫「希望田野」,背景音樂正是這首改革開放初期就唱遍了大江南北的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青年歌唱家雷佳的兒時記憶裡,那時家鄉的廣播最常播放的就是這首歌,「新建的住房」「美麗的家鄉」「農民的汗水」「明媚的陽光」,簡單樸實的鄉村風光,唱到歌裡面卻特別有勁兒。後來她登上舞臺,曾多次演唱過這首歌。
  • 「我與祖國共成長」在希望的田野上——千人共唱對祖國最真的愛
    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人民群眾對齊奔小康的十足勁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祖國最真最誠的愛……融媒體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關於「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指示精神和李克強總理在烏蘭察布市考察調研時關於「努力把土豆發展成大產業」的指示精神,充分展示烏蘭察布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 再現施光南藝術人生 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首演
    一氣呵成完成曲譜不為眾人所知的是,早在2007年「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發射時,這首幾乎所有中國人都會唱的經典《在希望的田野上》,就被選作搭載歌曲送上了太空。陳曉光覺得,寫出這首歌,可以說是自己多年生活、感情積累的一次藝術爆發,而改革開放的農村形勢正是觸發點,沒有農村的新希望,就不可能有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然而,比起這首歌的流傳度,我們對於這首歌的作曲者施光南,卻知之甚少。
  • 百名改革先鋒入選者施光南 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
    他一生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創作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祖國媽媽》《月光下的鳳尾竹》等數以千計的音樂作品,譜寫祖國改革開放走向未來的心聲,曾引發了億萬人民的強烈共鳴。1940年8月,施光南出生於重慶市南山,祖籍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葉村。父親施復亮是共青團早期領導人。施光南從小酷愛音樂。
  • 放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華社重慶10月12日電 題:放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新華社記者黎華玲、張琴、陳舒紅日西薄,金色的田野上一片寂靜。重慶市南岸區迎龍鎮北鬥村北鬥山下,耕作的人們從田間地頭走出,扛著鋤頭,拎著圓號、長號等樂器,朝著山間的小樹林走去。
  • 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樂致敬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先後創作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打起手鼓唱起歌》《月光下的鳳尾竹》《假如你要認識我》等上百首帶有濃厚理想主義色彩的抒情歌曲,並創作大型歌劇《傷逝》《屈原》、芭蕾舞劇《白蛇傳》等。施光南先生與聶耳、冼星海一起,被譽為中國三大「人民音樂家」,他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獲得「人民音樂家」光榮稱號的藝術家。
  • 《希望的田野》張紹剛黃聖依起爭執 李雪琴被老狼伍佰整懵
    由芒果TV自製的首檔電商助農直播真人秀《希望的田野》第二期今日上線。「希望小組」來到四川省黑水縣助農,張紹剛和黃聖依因為農產品無資質能不能賣,怎麼賣的問題產生分歧;李雪琴諧星氣質顯露,戴20塊錢買的墨鏡,自曝像老狼,卻被網友「吐槽」:「明明是伍佰」。
  •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施光南:被譽為「譜寫改革開放讚歌的音樂家」
    昔日又昔年,一曲「希望」歌不脛而走,那就是由曉光作詞、施光南作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2018年,浙江歌舞劇院將這首歌曲的歌名作為劇名,製作了一部反映「人民音樂家」施光南藝術人生的歌劇,並於當年11月初在杭州首演。觀劇專家中最特殊的一位,是詞作家、劇作家,施光南的老搭檔韓偉,我多年未見的「韓叔」。這部歌劇中,有他與施光南的一段故事。
  • 是田野上的希望之光
    1979年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唱響青年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故鄉深深的眷戀2020年浙師大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施俊天教授團隊領銜「希望之光」象徵著施光南的代表作《在希望的田野上》始終迴旋在中華大地,閃爍著音樂藝術的光芒;施復亮、施光南的名字都有希望與光明的含義,父子雙傑,交相輝映,他們始終投身於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該理念同時也代表美好、光明之意,寄託了每一位設計者與村落村民對美麗鄉村的寄託和對當代鄉村發展振興的美好願景。
  • 他為《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後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今歌曲永存
    昔日又昔年,一曲「希望」歌不脛而走,那就是由曉光作詞、施光南作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2018年,浙江歌舞劇院將這首歌曲的歌名作為劇名,製作了一部反映「人民音樂家」施光南藝術人生的歌劇,並於當年11月初在杭州首演。
  • 《希望的田野》:主題曲是劇情的延伸
    昨日下午4點,《DA師》總製片人黃繼勝先生、導演鄭方南先生與《希望的田野》製片人闞小龍、主題曲作曲者劉可欣一起做客第四屆金鷹節彩排現場,與記者、觀眾零距離接觸並接受「突審」,讓大家聽到了更多這些獲獎電視劇背後的鮮為人知的故事。
  • 在希望的田野上闊步前行
    無縫對接鄉村振興戰略,昔日的貧困村奔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扶貧中,襄州區教育局意識到,把精準扶貧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無縫對接是防止「返貧」的有效舉措。為此,在解決了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後,駐村工作隊員又把目光盯在鄉村振興戰略上。
  • 陳濤:在希望的田野上起航
    面對親人的不理解、創業的艱辛,他始終堅守初心,默默奮鬥,他堅信, 家鄉這片希望的田野大有作為。順河鎮陳濤的創業故事耐人尋味。由於自己和弟弟相繼考入大學,陳濤的家庭因學致貧,2015年被評為貧困戶。2018年,已經在外工作四年的陳濤決定利用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回家創業,發展養殖。那一年,他才26歲。
  • 歌聲飛越40年丨1981:在希望的田野上
    今天  讓我們重溫1981年那首熟悉的老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詞:陳曉光  作曲:施光南  演唱:彭麗媛  我們的家鄉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  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  一片冬麥那個一片高粱  十裡喲荷塘十裡果香  嘿喲 嘿呀 咿爾呀  嘿  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
  •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希望的田野 讓我的未來不是夢
    鄧藝窈    4月12日下午,「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團走進彭水,報告團6位成員以「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的事業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個篇章,為該縣各級部門負責人、大學生村官、本土人才等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