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怎麼唱響的?
新華社合肥4月16日電(記者湯陽、水金辰)「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 談到農村改革,古稀之年的著名歌詞作家曉光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
-
再現施光南藝術人生 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首演
這部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以施光南為原型創作的大型原創歌劇,已先後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劇目、浙江省文旅廳「改革開放40周年優秀作品展演」劇目、浙江文藝創研中心重點孵化項目以及浙江省舞臺藝術創作重點題材2018年扶持項目。
-
從「在希望的田野上」到「鄉村振興戰略」|40年40組關鍵詞
從「在希望的田野上」到「鄉村振興戰略」|40年40組關鍵詞 原標題: 孟冬時節,山東東明小井村,暖陽高照,村東頭牌坊上的「改革第一村」紅色大字分外醒目,村道兩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描繪農村發展新藍圖」「創建美好鄉村
-
百名改革先鋒入選者施光南 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
視頻來源:百度百科施光南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宣讀了獲得改革先鋒稱號人員名單,譜寫改革開放讚歌的音樂家施光南名列其中。他一生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創作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祖國媽媽》《月光下的鳳尾竹》等數以千計的音樂作品,譜寫祖國改革開放走向未來的心聲,曾引發了億萬人民的強烈共鳴。1940年8月,施光南出生於重慶市南山,祖籍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葉村。父親施復亮是共青團早期領導人。施光南從小酷愛音樂。
-
二十年徜徉「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用鏡頭記錄中國社會的種種變革
7月11日,藝術家王慶松的重要大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雙空間啟幕。展覽由崔燦燦策劃,展出藝術家1999至今二十餘年創作的重要攝影、拍攝現場等作品三十餘件。其作品集像是一本濃縮的歷史,鮮活的畫面,記載著現實和欲望的改變,希望和田野之間,永不謝幕的舞臺劇。展覽名稱「在希望的田野上」取自80年代的流行歌曲,它描繪了那個年代的日新月異,未來的美好藍圖。這首歌激勵了藝術家王慶松的青年時代。在經歷了40年的巨變之後,展覽再次回視這一主題。「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歷史,是未來,也是一個全新截點的期許。
-
《時光的旋律2》:雷佳再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今晚(10月17日)湖南衛視19點30,湖南經視19點45將播出第16集《在希望的田野上》,敬請關注。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希望」,是中國這四十多年來不變的主旋律。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群眾遊行中,有一個方陣叫「希望田野」,背景音樂正是這首改革開放初期就唱遍了大江南北的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青年歌唱家雷佳的兒時記憶裡,那時家鄉的廣播最常播放的就是這首歌,「新建的住房」「美麗的家鄉」「農民的汗水」「明媚的陽光」,簡單樸實的鄉村風光,唱到歌裡面卻特別有勁兒。後來她登上舞臺,曾多次演唱過這首歌。
-
青年歌唱家雷佳再唱經典《在希望的田野上》
原標題:青年歌唱家雷佳再唱經典《在希望的田野上》 湖南衛視音樂紀錄片《時光的旋律》(第二季):為祖國歌唱,今晚(10月17日)湖南衛視19點30,湖南經視19點45將播出第16集《在希望的田野上》。
-
1981年的流行歌曲
1981年的流行歌曲突然有一天讓我又聽到了這首歌——《三月裡的小雨》,突然讓我感興趣它的創作年代,上網一查是1981年,又仔細地一梳理,又發現這一年好歌真不少,也許這一年你還沒有出生,也許這一年你已經是時尚的青年,不管怎麼樣,今天讓我們聽聽1981
-
唱起希望的田野
作者:廣西科技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生 劉晟嶽天剛朦朧亮,遠處還有幾顆調皮的小星星不願意落去,蔣老師拿起自己的行李走在田埂上,嗅著新翻泥土的氣息,不住地回頭向送自己的學生揮手告別。來融水一小做音樂老師已經8年了,對於一個女孩8年意味著什麼?從小蔣變成蔣姐,變成村裡唯一一個音樂老師。來融水一小實習的老師不少,但是每次都留不下幾個人,蔣老師不禁微微地嘆氣。前面昏暗的田埂閃起白色的光,她向後望去,發現是她的學生們拿起手電筒為她照亮,最前面那個就是上她課最積極的小雅,還是課代表呢!旁邊那個是淘氣的春生,因為上課睡覺沒少被批評,蔣老師有一點驚訝,隨後眼眶微微紅了。
-
放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華社重慶10月12日電 題:放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新華社記者黎華玲、張琴、陳舒紅日西薄,金色的田野上一片寂靜。重慶市南岸區迎龍鎮北鬥村北鬥山下,耕作的人們從田間地頭走出,扛著鋤頭,拎著圓號、長號等樂器,朝著山間的小樹林走去。
-
《在希望的田野上》姊妹篇《在收穫的田野上》出爐 謳歌小康畫卷
四十多年前,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曾用音樂記錄了從農村開始的改革開放進程,被譽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音樂裡程碑。四十多年後,這首歌曲終於有了「姊妹篇」。由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一級作詞曲波作詞,由著名作曲家楊青山作曲、劉琦編曲,由中央音樂學院二級教授、著名歌唱家黃華麗演唱的《在收穫的田野上》近日出爐,因其接地氣兒的描繪了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瑰麗畫卷,受到業內專家高度讚譽。
-
《在希望的田野上》詞作者38年後《又見溫江》:成...
《在希望的田野上》詞作者38年後《又見溫江》: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在希望的田野上
-
陳濤:在希望的田野上起航
面對親人的不理解、創業的艱辛,他始終堅守初心,默默奮鬥,他堅信, 家鄉這片希望的田野大有作為。順河鎮陳濤的創業故事耐人尋味。由於自己和弟弟相繼考入大學,陳濤的家庭因學致貧,2015年被評為貧困戶。2018年,已經在外工作四年的陳濤決定利用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回家創業,發展養殖。那一年,他才26歲。
-
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致敬施光南
新華社杭州11月5日電(記者馮源)在撥亂反正的金秋歲月裡,《祝酒歌》唱出人民心聲;在改革開放的明媚春光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激發人民奮進……作曲家施光南逝世已經近30年,但是他筆下的首首歌曲至今膾炙人口。大型現實題材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3-4日晚在浙江音樂學院首演兩場,致敬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
展覽&對話 | 王慶松:「在希望的田野上」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王慶松個展:「在希望的田野上」現場,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第一空間2020年7月11日,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在北京雙空間推出藝術家王慶松的重要大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展覽由崔燦燦策劃,展出藝術家1999至今三十餘年創作的重要攝影、拍攝現場等作品二十餘件。
-
飛越兩山——從452米的「湖南第一高樓」衝上雲霄
回顧丨「飛越兩山·916航拍長沙大直播」本次大直播以916豎屏形式,開展無人機航拍直播,從馬欄山開始,飛越長沙,飛過嶽麓山。繼11月12日、11月15日星辰在線《飛越兩山·916 航拍長沙大直播》分別飛越了瀏陽河畔中國V谷和湘江邊的三館一廳後大家一直在問:「接下來呢?接下來帶我們去哪兒?」
-
是田野上的希望之光
1979年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唱響青年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故鄉深深的眷戀2020年浙師大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施俊天教授團隊領銜「希望之光」象徵著施光南的代表作《在希望的田野上》始終迴旋在中華大地,閃爍著音樂藝術的光芒;施復亮、施光南的名字都有希望與光明的含義,父子雙傑,交相輝映,他們始終投身於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該理念同時也代表美好、光明之意,寄託了每一位設計者與村落村民對美麗鄉村的寄託和對當代鄉村發展振興的美好願景。
-
魅力長春人·長春好故事 | 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魅力長春人·長春好故事 | 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12-14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981-2-23·「藝術作品」 [16歲少年高考那年·40年解密]
二月二十三日 星期一 (小雨、陰) 昨晚寫體會在作業本上寫得很晚了,到了十二點過了要一點了
-
益陽桃江縣農民慶豐收 創新在希望的田野上
創新在希望的田野上 ——桃江縣農民慶豐收場景掠影 湖南日報記者 邢玲 通訊員 胡衛紅 鄒蓓 又到一年豐收季。此時的田野,經過農民朋友辛勤耕耘後,奉獻出最豐厚的禮物。採用共生模式,稻穀產量大抵相當,價格卻是尋常稻穀的3倍,每畝還能產15公斤左右的稻花魚,按40元一公斤的市場價格計算,這一項就能增加600多元收入,再加上每畝50公斤生態青蛙的收入,就遠遠超過了傳統生產的效益。 更讓人放心的是,生態種養園不用農藥,卻幾乎看不到雜草的蹤影。文湘桃笑著解密:「這都得益於稻魚蛙共生模式,雜草還沒來得及長高就被它們當成了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