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版權歸「娃娃媽媽愛學習」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他鄉的童年》追完了。
「領跑全球的芬蘭教育」是唯一讓主持人感動落淚的一集。
我看完亦是滿心歡喜,原來世界上真有夢想中的教育。這種教育理念極致美好,既有大愛,又重視個體的內心感受,整體和細節、藝術和生活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最有感觸的是《憤怒的小鳥》聯合創始人彼得.韋斯特巴卡的自問自答。
如果問芬蘭最好的學校是哪一所?最近的那一所。
換句話說,芬蘭的每所學校都是好學校。敢這麼說是有原因的:一是芬蘭的教育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個學校出來的孩子都有出路;二是所有教師的教育程度很高,極受信任;三是芬蘭每所學校獲得的政府教育資源是一樣的,不管是首都的學校,還是遠離首都位於北極圈的學校;
想起國人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鄉村的父母追到縣城,縣城的父母追到市裡,市裡的父母又跑去省會,城裡的父母還得追學區房,一片亂象,一聲嘆息!
讓每一個孩子都接受最好的教育,教育資源公平分配,是芬蘭教育的大愛體現之一。其次,芬蘭教育的大愛還體現在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所有的孩子被公平對待,從小就懂得什麼是平等。任何工作都是好工作,職業也沒有好壞之分,完全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孩子們沒有攀比心,內心安靜又富足豐盛。
芬蘭教育,還強調讓個體得到足夠的尊重,個體包括老師和學生,這也是主持人君君最為感動的地方。
師範大學的芬蘭老師,入校前要做心理測試,確保每一個老師真正的熱愛家庭、關心他人。入學後,對於老師的髮型、穿著沒有任何限制,老師們完全依照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她們幾乎一人一個發色。
尊重老師還表現在對老師們沒有任何的績效考評,沒有職稱評級制度,滿足一定的年限自動加薪。老師們只需專心為孩子們工作,確保教育工作符合孩子們的興趣。
芬蘭教育對孩子們的尊重和關愛,更是滲透在生活的各個角落。
剛出生的寶寶都能獲得政府贈送的免費紙盒子。
帶著嬰兒車的媽媽免費乘坐任何的公共運輸,並不是給媽媽省錢,而是因為媽媽帶著太多東西,又要照顧孩子,購買車票很不方便!我想媽媽們一定都有同感!
父母對孩子的任何暴力都是被禁止的,包括語言。這個中國父親因為輔導女兒做數學作業,彈了下孩子的腦門,被兒童保護部門約談3次,每次2-3個小時。
如果孩子們的學不好,老師一定是找自己教學的方法出了問題,而不是說孩子出了問題。
如果孩子表現好,老師會給他發一張「越獄卡」,可以在自己不想寫作業的時候使用,少寫一次作業。
孩子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任何事情,就算這些事情對他的學習和從業沒有任何的幫助。就像誰都可以畫畫一樣,只要自己感興趣,都會得到支持,成為陪伴自己一生的愛好,帶給自己快樂。
老師會引導孩子們了解自己,活出自我。這真的很重要,活出自己的人不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有自己獨立的人生理念,可以在怡然自得、舒適的生活在這個世界。
如主持人所言,領先全國的芬蘭教育,受制於經濟國情,我們的孩子很難馬上就享受到如此先進的教育。
但作為父母,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給孩子更多的尊重,讓家庭教育做得更好。我一直堅信,良好的家庭教育能給孩子更大的力量適應外部環境,可以引導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如果你也重視家庭,一定不要錯過這部紀錄片。
-END-
娃娃媽媽愛學習:一個免費的「家長課堂」,這裡有實用的育兒知識、方法、案例分析,專注於兒童智慧、好習慣、心理健康、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