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2021-02-25 52數學網

■ 1732年6月5日,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出生。

一、人物生平

1723-1740年間,斯密在家鄉蘇格蘭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時期,亞當·斯密完成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

1740-1746年間,赴牛津學院求學,但在牛津並未獲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穫是大量閱讀許多格拉斯哥大學缺乏的書籍。

1750年後,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學不僅擔任過邏輯學和道德哲學教授,還兼負責學校行政事務,一直到1764年離開為止;這時期,斯密於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獲得學術界極高評價。而後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

1773年,《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斯密多花三年時間潤色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後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

1778-1790年間斯密與母親和阿姨在愛丁堡定居,1787年被選為格拉斯哥大學榮譽校長,也被任命為蘇格蘭的海關和鹽稅專員。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任命儀式,因斯密之母於1784年5月去世所以遲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擔任校長職位至1789年。

1790年7月17日,斯密與世長辭,享年67歲。斯密一生追求完美,在臨終前,他堅持將未完成的十幾部手稿付之一炬,實踐了他認真負責的一貫理念。當然,對後世的讀者來說,這些手稿的焚毀則是一大損失。

 

二、人物貢獻

斯密的主要理論有分工理論,貨幣理論,價值論,分配理論,資本積累理論以及賦稅理論。下面從數學角度簡單介紹一下他的分工理論中的絕對優勢理論。

舉個例子,假定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A國和B國。兩個國家都只生產兩種產品:玉米和小麥。在沒有國際貿易時,兩國的勞動力投入與產出情況如下表:

 


小麥

玉米

勞動投入量

產出量

勞動投入量

產出量

A國

15

150

5

120

B國

10

150

10

120

 

可以看出,A國在玉米的產出量上佔有絕對優勢。絕對優勢理論認為:「A國應把全部生產要素都用於生產玉米,而B國則應把全部生產要素都用於生產小麥。」這種國際分工將導致兩國的產出變為:


小麥

玉米

勞動投入量

產出量

勞動投入量

產出量

A國

0

0

20

480

B國

20

300

0

0

 

假設A國用240單位玉米與B國的150單位小麥進行交換,結果為:


小麥消費量

玉米消費量

A國

150

240

B國

150

240

 

相比交換之前,A國和B國的玉米消費量各增加了120,說明貿易雙方開展國際貿易後,都從中獲利。後來,大衛·李嘉圖相對比較優勢理論證明了,就算不具有絕對優勢的國家,也能和別國進行貿易。

另外,在《國富論》中,斯密在說明為什麼對進口或對使用自己的資本進行限制為不必要時,使用了「看不見的手」一詞。

它是一個隱喻,用來描述這樣一種原理:個人在經濟生活中只考慮自己利益,受「看不見的手」驅使,即通過分工和市場的作用,可以達到國家富裕的目的,其效果甚至比考慮集體利益還要好。雖然後來證明這一觀點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其蘊含的思想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三、人物趣事

斯密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斯密的創作故事。斯密雖然是一名名副其實的教授,但是他在當眾演講的時候卻會出現口吃的症狀。

而他著名的《國富論》的創作,其實也跟經濟絲毫沒有關聯,斯密創作之初,只是想要通過種種經濟現象去解釋人們的道德倫理,但是最終卻導致了斯密在經濟學領域的巨大成功。

斯密一生未娶,因而也曾被人們認為是同性戀。斯密自言他一生未娶是因為擔心自己的母親,還因為在長期的忘我工作中,早已經將書籍當做了妻子。

斯密在生活中,並不是一個一絲不苟的人,據說他的書房很亂,書籍堆得遍地都是,只有斯密能夠快速地找到需要的書籍。據傳,斯密還有一位終生知己,兩個人相互勉勵,也有著斷臂之嫌。

當他四歲時,有次在前往外祖父家的途中,被路過的一群吉普賽人拐走,一時去向不明;事情發生後不久,一個紳士看到有人在尋找孩子,於是告訴他們在前方有個吉普賽女人抱著一個哭鬧不休的孩子,經他叔父的努力,對這幫吉普賽人進行追捕,那個吉普賽女人看到有人追趕就把斯密丟下逃走,於是孩子平安回到母親身邊。

這件事是由當時的蘇格蘭記者和傳記作家史密斯所記錄並發表的,這位為他寫傳記的人曾說,「我擔心他將來會變成個窮苦的吉普賽人」,所以在當時是眾所周知的。

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絲毫不受外物幹擾;有時也因此發生蠢事,例如:斯密擔任海關專員時,有次因獨自出神將自己公文上的籤名不自覺寫成前一個籤名者的名字。他曾把麵包和奶油製作成一茶壺,喝過之後說這是最壞的一杯茶。

還有一次,在某個晚宴上,斯密突然開始對當時一位有威望的政治家在公開場合的行為提出強烈的譴責,但接著他發現隔桌有那位政治家的近親,便頓時住口不說,馬上陷入沉思,而嘴裡嘟噥著:「畜生,畜生,都是真的。」 

另外一次,斯密在某個晚宴上,德契斯特勳爵的兩個兒子也在場。話題集中在德契斯特勳爵的領地和他的工作上,這時斯密終於插嘴說:「對不起,德契斯特勳爵到底是哪一位?我好像沒有聽說過他。」 

本期題目:

用加、減、乘、除和括號,將「1732年6月5日」中的4個數:5,6,17,32進行計算,得到18。

上期答案:20+16-4-6=26

【「數學史」上的今天】欄目簡介

本欄目以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介紹數學和數學家的故事,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係等。讓學生了解數學發展的脈絡,認識到數學並不是孤立的學科,而是聯繫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另外,以歷史事件發生的日期,算變形24點,提高學生的心算能力。

相關焦點

  •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和他的《國富論》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發表於1776年。書中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動過程做了系統的描述,為經濟學確定了完整的架構,它的橫空出世標誌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
  • 世界歷史: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1723年,亞當·斯密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的寇克卡迪。亞當·斯密的父親也叫亞當·斯密(Adam Smith),既是律師,也是蘇格蘭的軍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關監督,在亞當·斯密出生前幾個月去世,亞當·斯密是遺腹子。
  •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 斯密和他的《國富論》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亞當 斯密因其著作《國富論》被稱為經濟學鼻祖或「經濟學之父」。亞當 斯密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 1773年基本完成,後用3年時間潤飾修改,1776年3月出版後引起廣泛的影響,被世人尊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為什麼大家會稱亞當 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呢?
  • 《國富論》| 解讀:現代經濟學開山之作
    本期讀書會我給大家解讀的是亞當·斯密的鴻篇巨著《國富論》。《國富論》的全稱叫《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我們知道,這是經濟學領域最偉大的一部著作,它開創了經濟學,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也因此被稱為「經濟學之父」,或叫經濟學的牛頓。亞當·斯密就像聖人一樣存在,而這本書也被稱為經濟學的聖經。
  • 從經濟學發展史看學習經濟學的意義
    從自己自足到海洋貿易,經濟學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裡試圖孕育成形。直到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經濟學中真正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理論基礎才得以成形,這就是著名的市場通過無形的手對資源進行配置的論斷。
  • 原標題:【離別鉤】凱恩斯誕辰日:關於「宏觀經濟學之父」的極簡清單
    離別鉤  何帆  凱恩斯誕辰日:關於「宏觀經濟學之父」的極簡清單
  • 為什麼亞當·斯密被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
    工業革命的先期浪潮極大地影響著亞當·斯密的思想,他認識到迫切需要消除封建主義與重商主義的障礙,為工業發展創造一個自由競爭的環境。因此,自由競爭理論可以說是亞當·斯密經濟學的核心理論。亞當·斯密對競爭的功能倍加推崇,主張完全放任的自由競爭。
  • 西方經濟學的奠基之作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被西方學界稱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經濟學百科全書」、「影響世界歷史的十大著作之一」,作者亞當·斯密被稱作「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
  • 世界僅存的管理大師,他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
    圖:菲利普·科特勒那時的保羅·薩繆爾森還不知道自己會在14年後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人,那時的菲利普·科特勒也不知道自己會成為「現代營銷學之父」,他編寫的《營銷管理》持續再版,被翻譯成這成為菲利普投向經濟學懷抱的開始,也正是由於這個方向上的轉變,才有了開頭的一幕。1956年9月,他順利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並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如果菲利普止步於此,那麼只是在經濟學已然群星璀璨的蒼穹中添加又一顆鑽石。幸運的是,他將經濟學的視角帶入了營銷學領域,並為營銷學開創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 經濟學「聖經」《國富論》首推少兒彩繪版 助孩子親近經典
    經濟學「聖經」《國富論》首推少兒彩繪版 助孩子親近經典 2017-……生動有趣的問題,充滿懸念的講述,幽默活潑的插圖,日前出版的《國富論》的少兒彩繪版力圖讓孩子讀懂世界經濟學奠基之作。  《國富論》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哲學家亞當·斯密寫於1776年,出版後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並曾入選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本書書單,作者因本書而成為英國古典經濟學體系的創立者,是公認的「現代經濟學之父」。
  • 國富論:人性的九條理論貢獻,影響了作家和經濟學家的經濟學聖經
    我們知道,這是經濟學領域最偉大的一部著作,它開創了經濟學,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也因此被稱為「經濟學之父」,或叫經濟學的牛頓。這本書被譽為了是經濟學的「聖經」,亞當·斯密本人也因此被人們稱為經濟學之父。《國富論》標誌著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正式誕生,是古典經濟學的「開山鼻祖」。今天,第一管理學派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國富論》。
  • 經濟學之父帶你了解人性
    開篇先要說明的是,這是一本911剛出的新書,評論還不夠多,我這裡推薦不代表一定值得閱讀,只是借這本書喚起大家對於這位現代經濟學之父的關注
  • 當心理學遇上經濟學,理察·塞勒獲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
    從2017年開始,諾貝爾經濟學的獎金由原來的800萬瑞典克朗(約619萬元人民幣)上升為900萬瑞典克朗(約735萬元人民幣),塞勒成為獎金提升後的第一位經濟學獎得主。在塞勒之前,上一位因行為經濟學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是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勒曼,他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 了解經濟學必讀的幾本書
    這裡既有通俗易懂、適合入門學習的——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巴羅的《宏觀經濟學》,也有經濟學界的經典之作——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戳圖轉發吧↓↓ 想了解經濟學的小夥伴們請速速看過來,今天小編的推薦可以讓你輕鬆找到適合自己的經濟學書籍。
  • 經濟學,還能給這個世界開出藥方嗎
    他們認為經濟學的正統起源是亞當·斯密(1723-1790)的古典主義,而重商主義是前現代的東西,它更像是一種來自東方集權國家關於富國強兵的權術。所謂重商,首先是相對於過去的重農而言。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過去的人類社會,出現過兩種讓國家富強的政治經濟學體系。一是重農主義,二是重商主義。
  • 現代密碼之父是誰?現代密碼之父說了什麼 現代密碼之父貢獻簡介
    現代密碼之父惠特菲爾德·迪菲:更遠的未來,就不需要加密了被稱為現代密碼之父的惠特菲爾德·迪菲,在2019重慶全球科學家高峰會的主題論壇上語驚四座:「更遠的未來,不需要加密了。」父親是歷史學家,母親是學者和作家,惠特菲爾德·迪菲是怎麼走上「密碼」研究之路的呢?他對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講述了這一過程。
  • 近代教育學之父與現代教育學之父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各種「之父」幾乎是每年必考,而且基本上會涉及到兩三道的單選題,對於這類知識,基本上是不用失分的,但是在真實考試中,大家因為混淆常常會失分,我們常說:失之毫釐,差之千裡。那麼今天咱們先來弄清楚現代教育學之父和近代教育學之父吧。近代教育學之父——誇美紐斯誇美紐斯之所以被稱為近代教育學之父,其實源自他的教育思想和他的著作。
  • 「行為經濟學之父」、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獎
    今年諾貝爾獎的「壓軸大戲」中,理察·塞勒,被稱「行為經濟學之父」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研究人的非理性經濟行為的「行為經濟學之父」,理察·塞勒被問及:你會怎麼花費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72歲的老爺子繼續開起了玩笑:「我會盡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這些錢花光。」
  • 你的經濟學常識被「誤導」了嗎?
    《反誤導》一書共四篇:在謊言中探尋真相、被經濟學改變的國家與世界、經濟學中的「眾生相」、「媒體經濟學家」及其誤導。該書積作者多年思考研究之結晶,從解讀亞當·斯密、凱恩斯主義、新制度學派、貨幣學派以及奧地利學派等的經濟學思想入手,立足經濟學學脈的角度,對關係中國發展戰略的重大問題進行了一次清晰的梳理。
  • 錢穎一:阿羅:現代經濟學理論的奠基人
    他至今保持著兩項紀錄:他獲獎時51歲,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中獲獎年紀最輕的;同時,他也是在所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中獲獎之後活得最長的,44年。早於他兩年在197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也是獲獎的第一位美國經濟學家是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80年代我在哈佛讀書時曾經到麻省理工學院拜訪過他。他向我問起浦山,時任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