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長
各位社友好!歡迎來到只啃硬書的智本社讀書會,我是清和。本期讀書會我給大家解讀的是亞當·斯密的鴻篇巨著《國富論》。
《國富論》的全稱叫《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我們知道,這是經濟學領域最偉大的一部著作,它開創了經濟學,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也因此被稱為「經濟學之父」,或叫經濟學的牛頓。
亞當·斯密就像聖人一樣存在,而這本書也被稱為經濟學的聖經。很多人都聽過這個人和這本的書的存在,但是其實很多經濟學科班出身的人都沒有真正讀過這本書。
其中原因可能是,這部作品出版於1776年,時代久遠,翻譯過來有些晦澀難懂,最早是由嚴復引入中國,翻譯為《原富》,如今翻譯版本眾多。很多人拿起這部它但是讀不進去、讀不完。
另外,這部作品所表達的觀點比如「看不見的手」、勞動分工等,早已成為一種經濟常識,於是很多人感覺讀過這本書。
不過,亞當·斯密到底在這本書裡寫了什麼呢?我們只有細細品味才知其真諦。這部作品,我分兩講來解讀,本講我們主要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國富論》開創了經濟學,促使經濟學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這個問題關係到亞當·斯密和《國富論》的歷史地位。我們知道,經濟學思想最早源於家庭管理學,經濟學這個詞(economics)的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臘,oeconomicus的意思是「家庭管理」。
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有位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弟子叫色諾芬,寫了一本著作叫《經濟論》。書中講述的是一個優秀的主人應該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財產;是否管理好自己財產的標誌就是看他的財產是否得到增加,這是最早的經濟學著作。
後來,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寫了一本《政治術》,這本書並不是講政治,而是經濟,它論述家庭關係以及家庭如何致富。
1615年,有個法國人叫蒙克萊田發表了自己給國王的上書,書名叫《獻給國王和王后的政治經濟學》,這本書建議國王利用家庭財產管理的方式幹預國家經濟。蒙克萊田上書是經濟學歷史上影響深遠的標誌性事件,標誌著他命名的政治經濟學正是從家庭走向了社會主流,從此經濟學與政治一直緊密相連。
此後,一直到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之前,經濟學歷史上實際上已經出現了重商主義學派和重農學派兩大學派。
重商主義對當時的資本主義影響巨大,英國正是實施重商主義政策而成功崛起。之後,美國、德國、日本等諸多強國的興起之初都採用了重商主義,而且行之有效。
重農學派主要陣地在法國,但是其代表人物、法國宮廷御醫弗朗索瓦·魁奈發表的《大百科全書》影響巨大,這個學派的另外一位開創者杜爾閣還是當時法國的財政部長。
我們再來看看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這本書可謂當時政治經濟學領域的百科全書,它詳細論述了勞動、價值、地租、貨幣、貿易、稅收、政府行為以及對重商主義的批判等,但是這些內容幾乎在當時的經濟學研究領域都能找到相應的論述。
比如,重商主義代表人物、才華橫溢的威廉·配第,他的《政治算術》、《賦稅論》等著作涉及到貨幣流通速度、勞動分工、地租、資本品、勞動價值論等。關於勞動價值論,他還有一句經典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還有重農學派的魁奈發表的《經濟表》,不但第一次提出「經濟」的概念,還描述了一個理想、自由競爭的經濟循環系統。這一描述比《國富論》更加清晰、形象。魁奈還明確提出,這個自然循環系統受規律的支配。重農學派提倡的自然秩序、自由放任、稅收、商品與貨幣的循環關係以及對重商主義的批判等,在《國富論》發表之前都有詳細論述。
另外,在亞當·斯密之前,古典主義先驅們對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比如達德利·諾思爵士早在1691年就發表了一本小冊子《貿易論》,批判了當時流行的重商主義,倡導自由貿易,表達了財富非金銀的財富觀。他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位自由貿易者。
另外,古典主義先驅理察·康替龍在其唯一的著作《商業性質概論》中,表達了價值與價格的理論,強調了土地與勞動力的作用,以及供給與需求的市場規律。
最後一位不得不說的是,大衛·休謨,他是亞當·斯密的親密好友,這位思想超群的經濟學家發表了《論貨幣》和《論利息》,提出了著名的「價格-鑄幣流通機制」理論。休謨的貨幣理論、貿易理論以及自由經濟思想,對亞當·斯密影響非常大。可以這麼說,亞當·斯密的思想與休謨非常接近,只是休謨生不逢時或際遇不佳。
所以說,亞當·斯密並不是經濟學說的最早開拓者,《國富論》中著作理論及思想都是綜合前人所述。甚至對於經濟學的研究,亞當·斯密也是半路出家。那麼,為什麼《國富論》還能成為經濟學的聖經?為什麼說亞當·斯密開創了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