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報導,顯示:目前,中國的近視患者已高達6億,其中,青少年的近視率更是位居世界第一,而近視低齡化的趨勢更令人擔憂。
之前有個新聞報導,4歲半的童童近視600度,後來根據了解得知,童童的父母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早就給童童報了各種早教班,為了方便學習,更是利用電腦、手機下載了很多早教片,每天陪孩子一起看。誰料想竟會導致女兒近視。
看完之後,很多家長就會問:
「是不是我們不讓孩子玩電子產品就不會近視了?」
其實不然。
除了電子產品外,還有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孩子近視,爸媽也不能不注意。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造成孩子近視的6大元兇!
01、遺傳
孩子的近視一方面和遺傳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和後天的成長有關。我們都知道近視有普通近視和高度近視之分,普通近視是在600度以下,對孩子近視的遺傳有較小的影響,高度近視在600度以上,這種病理性的近視,孩子受到遺傳的機率會根據父母的近視狀況而有所不同,肯定的是,倘若父母二人都是高度近視,那麼孩子遺傳近視的機率會非常大。
02、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
由於電子產品的普及,家裡如果有十二歲以下小孩的,據調查統計,約有七成的父母,會讓孩子用電子產品(電腦、平板、手機),而這些孩子一接觸電子產品就基本上都會玩遊戲的。
更讓人遺憾的是,早在孩子三歲前,很多家長就讓電子產品成為孩子的電子保姆、玩伴及老師了,很多老人不了解其中害處,反而會認為:「現在的孩子都可聰明了,才2周就會玩手機了,比我還懂」。
但是,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都需要眼睛長時間的盯著電子屏幕,電子產品鮮豔的強光反射到眼睛裡,極易導致眼部疲勞進而導致視力下降。
03、睡眠不足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衛生健康部門對兒童青少年視力進行了監測調查,發現每天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對比睡眠時間達到9小時的孩子,近視風險增加9倍。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的孩子近視比率達76.5%,睡眠時間達到9小時的孩子只有23.5%的患近視概率。
如果孩子缺少足夠的睡眠時間,就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身體各部位的發育不平衡。因為眼睛的發育和視力調節主要受植物神經的支配,當植物神經出現功能紊亂時,眼內睫狀肌就會出現異常收縮,使眼軸變長,從而形成近視。
04、缺少戶外活動
在廣州,有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近視幹預實驗,給952名一年級的學生每天增加一堂40分鐘的戶外活動課。3年以後,這些孩子的近視率顯著降低!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戶外陽光足夠亮,可以促進眼睛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一種讓人快樂的物質,快樂的眼睛才不會近視!
05、寫字姿勢不正確,眼睛離書本太近
孩子在寫作業或者看書的時候,如果眼睛離書本太近也是會導致視力疲勞的,所以,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坐姿,錯誤的坐姿不但會使眼睛近視,時間長了還會導致骨骼變形,脊柱側彎,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坐姿都是非常重要的。
06、飲食不合理
日本有關專家測定,甜食會助長孩子眼睛近視,主要是因為當攝入過多的酸甜食品後,糖分在代謝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同時,血液中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致使食物中的鈣離子難以被人體吸收,從而降低眼球彈性,導致近視。
近視的重點是防控,越晚防控孩子的近視問題,孩子視力加深的機會也就越大。所以家長們的警惕意識決定了孩子的近視程度,也進一步影響了孩子未來的前途!
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孩子不在走路時、吃飯時、臥床時、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等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監督並隨時糾正孩子不良讀寫姿勢,應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與書本距離應約為一尺、胸前與課桌距離應約為一拳、握筆的手指與筆尖距離應約為一寸,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
保證充足的睡眠
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消除疲勞,也可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專家推薦,學齡前兒童(3-5歲)每天睡眠時間應為10-13小時、小學學童(6-13歲)為9-11小時、青少年(14-17歲)則為8-10小時。
調整飲食習慣
少吃甜食和辛辣食物糖分攝入過多在體內血液環境中呈酸性易造成因血鈣減少影響眼球壁的堅韌性促使眼軸伸長導致近視眼的發生與發展;
少吃零食零食中大多加有防腐劑、色素等添加劑食用過量百害無一益;
避免偏食偏食是誘發青少年視覺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常會導致維生素與微量元素、宏量元素攝取不足影響發育和降;
多吃水果、蔬菜、豆類、動物肝臟等合理地獲得天然糖分、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增加戶外活動和鍛鍊
國外專家通過實驗總結:如果每天平均有3小時戶外活動,就基本上不會得近視眼,就算有近視也基本上不會加深。孩子課業負擔重,達不到3小時,儘量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也有預防近視的效果。
戶外活動並不一定要求運動,只要是呆在戶外,如逛街、玩耍,甚至發呆都是有效的哦!
所以,別再把近視的所有原因都歸罪於電子產品,均衡飲食、注意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地使用電子產品,控制好用眼時間,教會孩子放鬆眼睛,才是預防近視的正確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