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爆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黃靜怡因論文未通過而輕生,網絡搜索出來一連串的類似報導,有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
看著這些報導,我的內心十分沉重,除了對他們感到惋惜,也有些怒其不爭,如此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自己倒是一死了之,萬事皆空了,卻給親人留下了多少的傷痛。
針對黃靜怡事件,中國傳媒大學發文表示:「學院始終關這學生的學業與身心狀況,關愛每一個生命的健康與成長。」學校聲明對學生關愛有加,是不是就從側面反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家人關愛的不到位?
我們不妨看看黃靜怡的遺書,以及一些網友對導師的評價。
在此,編者絕對不會武斷的去評判造成這一事件的責任在誰,因為不管是社會,學校,家庭,導師,乃至學生本身都是脫不了干係的。
研究生因論文未過而自殺,西安9歲女孩卻因無法按時完成作業,留書自殺。兩者年齡的懸殊,閱歷更是相距甚遠,但自殺的起因卻又如此相似,都是因為學業。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過是個例,大可不必如此小題大做。其實不管是不是個例,都從中反應出我們當前社會,家庭,學校,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我們連正視的勇氣都沒有,還談什麼去解決。
因為我是一個母親,所以一直認為有關孩子健康成長的問題從來就不會是小事。
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減負提質多麼耳熟能詳,也在一步步實施,可是真的減輕了老師,學生的壓力了嗎?減少上課的時間,再來弄個課後服務,其實和我們當初上學時真沒感覺減輕了什麼,反倒是增加了家庭的負擔(這樣講,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會噴我,個人觀點而己,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研究生因論文末過輕生,小學生因作業未完成就跳樓,真的不能給我們敲響警鐘嗎?社會,學校,老師,家長難道不應該有所反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