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已成為廣受中國各階層歡迎的詞彙

2020-12-13 央視網
專題:喜迎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專題:圖片頻道
專題:科學發展 共建和諧

    9月8日,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西津路社區開展「創意水果拼盤賽」,居民們紛紛亮出自己的手藝,互相交流學習,共建文明和諧社區。新華社發(謝貴芳 攝)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顧錢江)中共十七大前夕,黨的一些理論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和以往黨的歷次代表大會相比,規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將成為下月舉行的十七大的重要內容之一。

    中央黨校科社部教授吳忠民說:「和諧社會是親民理念,也是富民政策。可以預計,十七大以後的中國將把構建和諧社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提升民眾的福祉。」

    他說,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6月25日發表的重要講話,將社會建設提升至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並列的位置,以「四位一體」的新布局對未來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行了部署,這將更加有力地促使全社會走向和諧。

    事實上,和諧社會理念已引起中國一系列公共政策的變化。繼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後,到今年底,中國農村低保制度也將全面建立,預計將有3000萬人受益。今年,中國將在農村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爭論、醞釀多時的醫療改革方案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向社會公布,旨在讓人人享有衛生保健。

    吳忠民教授指出,和諧社會是本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新理念,一經提出立即引起全社會的共鳴,不僅低收入困難群眾歡迎,富有的老闆階層也歡迎。各階層沒有爭議地接受和諧社會,這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現象。

    「這說明,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期,構建和諧社會既順應了民意,也符合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基本趨勢,」吳忠民說,「可以講,『和諧』已成為中共十六大以來廣受民眾歡迎的政治術語。」

    不少專家認為,和諧理念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它從根本上摒棄了一段時間來「鬥爭」壓倒一切的認識。

    吳忠民形容,和諧社會是一個「保底但不封頂」的社會,它不僅僅是為弱勢人群服務的,而是既為人們的生存和尊嚴提供一條「底線」,又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提供充分空間。各階層都能各盡所能,各得其所。

    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長,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位,但這艘巨輪也駛入了深水區――不同群體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地區和行業差距出現了令人不安的擴大趨勢。

    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生活中存在三種矛盾:一是由社會變動所伴生並已引起公憤的問題,如權力致富、貪汙腐敗現象等,必須下決心解決;二是由快速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緊迫民生問題,包括就業、社會保障、住房、「看病貴、看病難」和「上學貴、上學難」等,應積極主動解決;三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具基本性、長期性的矛盾,如產業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等,也要千方百計加以緩解。

    「從最為現實的意義上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戰略決策為正確處理當前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複雜矛盾,進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新的對策。」李君如說。

    專家認為,這也可以視作對鄧小平提出的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回應。

    在統籌考慮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基礎上,中共領導層還進一步把和諧理念用於處理全球性問題,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並在國際上獲得良好反響。

    法國國際問題專家皮卡爾認為,「通過今天中東、近東等地的動蕩局勢,可以看出國際關係仍然建立在衝突理念基礎上。當然人們不可能天真地以為當今世界可以忽視地緣政治利益,世界仍將有衝突和戰爭,但是正因如此,中國關於和諧世界的說法才顯得更加重要。」他說,這一理念給世界帶來的信息是「改變衝突思路」、「共建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

    海內外輿論認為,中共提出的「和諧」理念,絕非空穴來風,而是針對種種現實矛盾和問題提出的應對方案。這裡面,國內的和諧與世界的和諧互不可分。黨的理論家進一步指出,這一政治術語還應有更深遠的制度意涵。

    「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走到一個制度設計和制度創新的關鍵時期,」吳忠民說,「和諧社會理論所揭示的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和安定有序等重要特徵,符合人類現代文明理念,為中國現代社會基本制度設計和創新提供了基本出發點。」
 
 

責編:修榮騰

相關焦點

  • 楊繼繩:權力市場經濟導致中國社會階層固化
    本書通過詳細而權威的數據資料與研究成果,梳理了中國各社會階層的演變及現狀,並提出如何使各階層和諧相處的根本辦法。本期《讀藥》為此採訪了楊繼繩。這本書的主題是如何保證社會和諧讀藥:本書的初版至今已隔多年,據聞之前的版本曾有過「被禁」風波,此次出版的過程是否順利?
  • 中國各階層的飯局大觀
    飯局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特色,注重等級與和諧的倫理型文化。收入狀況如何,吃的便是什麼飯。退休階層這一階層一般從六十歲開始,但現在也有從五十五歲或更早一點退起的。農民階層農民就是拿著鋤頭種地的人。這一點現在生活幸福的小孩有點不懂,以為中國農民就是《新聞聯播》裡那樣成天開著聯合收割機在田頭竄來竄去,那叫工人,叫農業工人,不是農民。他們多是吃自己種的菜、蘿蔔、豆、蔥、蒜,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趕豬,兩不耽誤。如果要說他們也有飯局的話,大概是閨女出嫁兒子迎娶,那是要精心準備的。
  • 中國社會各階層飯局一覽
    飯局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特色,注重等級與和諧的倫理型文化。這話有點玄,但好理解:《紅樓夢》裡就是既有等級,也有和諧,又有倫理,沾點文化。《紅樓夢》……噢,誰不知道呢,就是吃。再說階層。這「階層」兩字有點拗口,但還是不能叫「階級」。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哪有什麼階級可分,在紅旗下生活的都叫無產階級勞動人民。明白了吧?分幾個「階層」呢?收入狀況如何,吃的便是什麼飯。
  • 餘秀蘭:教育已成為中國社會階層的隱秘再生產途徑
    受教育已不是提高個人檔次的問題,而是維持最低生活所必需的問題。  ▼第二,教育不再是讓一個家庭脫貧致富的好事  對於許多家庭而言,大學學費無異於天文數字。一個人考上大學,一個家族都會被拖入貧困的泥潭。加之如今就業壓力不斷增加,城市生活成本日益趨高,即使大學畢業,對家庭的回報也沒有保障。
  • 階層之間流動起來社會才能更有活力
    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潘曉娟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    如今的高考,已不僅限於是一場為國家和社會選拔優秀人才的考試,反而成為更多家庭及其後代改變出身與命運的一條通道。    「提高一分,幹掉千人」、「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 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階層
    關鍵詞:社會階層;中國;階層;社會結構;社會階層結構 作者簡介:   ■著名社會學家評述中國社會階層的分化  ■中國的現代化社會階層結構雛形剛剛形成  ■經濟發展上去了,但如果社會結構調整跟不上,也會有問題  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以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怎麼實現全國人民的和諧,也就是要實現各階級各階層間的和諧。
  • 秦末中國社會各政治階層分析
    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幾百年來的列國紛爭,建立了統一的秦帝國,所謂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秦帝國大氣磅礴。然而無比輝煌的秦帝國在陳勝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喊中轟然而倒,平靜了十五年的中國開始戰火紛飛,社會各個階層紛紛前赴後繼,欲要主天下沉浮,那麼這些社會階層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發展的?結果又是怎麼樣呢?我們來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 俄專家:各階層信任政府是中國抗疫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看戰「疫」:俄專家:各階層信任政府是中國抗疫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中新網莫斯科3月24日電 (記者 王修君)隨著中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國抗疫模式愈發受到俄各界重視。近日俄專家分析認為,中國各階層對政府保持高度信任是中國能快速取得抗疫成果的重要原因。而當前某些國家政客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的做法不科學也不公平,「容易成為人類和病毒史鬥爭的笑話」。
  • 教育當成為社會階層流動的「篩選器」
    社會階層固定化,形成職業世襲化。農村青年人受教育程度差,又缺少專門的職業技術教育培訓,「農民的孩子外出當農民工,他的孫子也只好當農民工。」(3月11日中國新聞網)  厲以寧談到的,是久為人們所熱議的社會階層固化問題。既然社會階層固化的堅冰難以消融,各界有識之士在各種場合,尤其是在全國兩會這種重要參政議政場所針砭時弊,便具有了促使堅冰消融的「熱力」價值。
  • 央廣網「母嬰峰會」在京召開 惠氏臻朗3獲「受用戶歡迎奶粉品牌」
    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 今日,以「乘風破浪,共育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央廣網「母嬰峰會」在京舉行。活動當天,母嬰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各大企業匯聚於此,傳遞母嬰行業聲音,解讀母嬰政策,並對優秀母嬰企業進行表彰。
  • 資料:「階層固化」挑戰中國(圖)
    從古至今,「讀書受教育」一直是底層人士實現向上流動,改變自身命運的一種方式。1978年我國恢復高考後,一大批貧寒子弟通過高考走上了另一條人生道路。許多人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讀書。然而現在,這種觀念正在慢慢發生變化。  「他們也想孩子有個好出路,不過,現在看來,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靠讀書改變命運已成記憶。」周興有些感慨,「當年,我們每個人都想考到縣城的好高中。
  • 盤點中國最受家長歡迎的蒙特梭利學校
    蒙特梭利教育法傳入中國後,受到國內幼教界的歡迎與好評,吸引了無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100多年過去了,蒙特梭利教育在中國的熱潮仍然有增無減。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最受家長歡迎的幾所蒙特梭利學校。
  • 快速城鎮化等驅動中國民眾階層上升路徑流變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可以歸結為幸福、快樂、健康、和諧、美滿、開心、美好、自由和富裕等多個關鍵詞。但階層的上升流動對這些關鍵詞具有高度概括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40多年長期而快速的經濟增長。國家的發展成果是否由人民群眾共享,人民群眾在享受發展成果時是否體現了公平與效率兼顧的原則,這是檢驗改革成敗的重要依據。
  • 海外看戰「疫」:俄專家:各階層信任政府是中國抗疫取得成果的重要...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看戰「疫」:俄專家:各階層信任政府是中國抗疫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  中新社莫斯科3月25日電 題:俄專家:各階層信任政府是中國抗疫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  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  隨著中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國抗疫模式愈發受到俄各界重視。
  • 中國消費:階層分化放大十產業
    ·三大主題公園掀千億休閒浪·健康食品需求刺激農業股 ·危機成就新東方刺激消費已成為當下拉動經濟發展的重頭戲目前,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中國外需不振,2月中國出口同比下降25.7%。同時,產能過剩使得粗放式投資拉動也受到質疑。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成為目前關注的焦點。但如何拉動消費?不能泛泛地停留在提高收入、深化保障等表面上。
  • 惠氏臻朗3斬獲央廣網「受用戶歡迎奶粉品牌」
    近日,以「乘風破浪,共育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央廣網「母嬰盛典」在京舉行。活動當天,母嬰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各大企業匯聚於此,傳遞母嬰行業聲音,解讀母嬰相關政策,並對優秀母嬰企業進行表彰。惠氏營養品旗下明星新成員惠氏臻朗®3榮膺「受用戶歡迎奶粉品牌」,這是惠氏臻朗®3自2020年6月上市以來,繼獲得網易「年度最具成長力新銳品牌」和中國嬰童產業原點獎「年度十佳動銷案例」後,再次受到行業、媒體和消費者的認可。
  • 【中國各階層國民2019 年度月收入統計概況】
    【中國各階層國民2019 年度月收入統計概況】 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統計年鑑2019》披露中國各階層收入及人數佔比數據;詳細階層人均收入如下: 【極低收入層】 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有5.6億人;
  • 我所親眼目睹的中國階層分化:富裕階層、中產階層、平民階層子女...
    但是高考的按戶籍地參考制度卻是仍未有太大改動,所以平民階層子女高考的最終命運,多數還是要回到他們的出生地解決。按照當下的各高校生源統計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平民階層的子女,就讀的學校以高職專科和普通本科為主;他們當中的極少數頂尖學生,考取到了211/985這一層次的高校,但是數據顯示,比例是在逐年降低而非增加。作為這一階層的女子而言,從來都只有學校選他們的份兒,而不存在他們選學校的事兒。
  • 46%北京人進中等收入階層 已達2020年全國水平
    《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資料圖片  中廣網北京8月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指出,北京和上海的中等收入階層規模較大,分別達到了46%和38%
  • 中國當代社會階層透視
    研究報告對這種改變描述為:原來的「兩個階級一個階層」(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的社會結構,變成了十大階層;各階層之間的社會、經濟、生活方式及利益認同的差異日益明晰化。  馬克思針對19世紀早期歐洲資本主義或毛澤東針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社會提出的階級分析理論,在報告看來,已不能簡單地照搬來分析當代中國的社會階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