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彌兒 親密關係助推者

2021-01-10 王珍一的自留地
艾彌兒

上榜理由

她是擁有四百多萬粉絲的網絡紅人,也是無數人的情感專家和「知心姐姐」,深入淺出的講解情感問題,撫慰了一顆顆迷茫的心靈。

她敢於挑戰傳統,打破固有觀念,助推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她投身自媒體創業,以強大的IP影響力力促粉絲成長,自身亦成為女性創業的新榜樣。

文 | 王珍一 編輯 | 尤琳娜

「去年西瓜嘉年華的時候,我坐在下面聽上面的人分享,很不巧那時候我因為打羽毛球骨折了,所以我是打著石膏拄著拐杖來聽的,那時我就在想今年我在臺下,明年我就要到臺上去分享,然後今天這樣一個小小的想法和目標就實現了。」艾彌兒實現這個小目標只用了一年時間,這一年她創辦的情感視頻節目《艾彌兒》成為今日頭條旗下西瓜視頻的頭部視頻帳號,坐擁粉絲362萬,全網各平臺粉絲共計近450萬,她親自出鏡擔任主持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慰藉了無數在情感上迷茫的心靈。在這一次的西瓜play視頻嘉年華的主題演講中,她將這一切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來形容。

相較於《艾彌兒》用一年時間在激烈的短視頻戰場「殺」出一番天地,艾彌兒更願意打「持久戰」,她將創辦《艾彌兒》視為自己人生下半場的開始,而這是一件可以做30年的事情,並將此高度概括為「下半生為人民謀幸福」,做一個優秀的親密關係助推者,希望自己所做的節目能對觀眾帶來啟迪和成長。

成長和改變

《艾彌兒》的產生源於2017年4月艾彌兒和朋友們一起吃飯聊天時的意外收穫。大家談到情感,聊到自媒體,艾彌兒意識到做一個情感類的視頻自媒體是一個不錯的想法。既然有了想法,艾彌兒便迅速執行,高效落地,2個月後《艾彌兒》第一期節目正式上線,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在此之前,艾彌兒並沒有做自媒體的經驗,她是一名在企業培訓行業內小有名氣的講師。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做講師之前艾彌兒是一位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的人。做講師的經歷使得她敢於表達,鍛鍊了口才能力,她相信經過一萬小時的訓練,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可以得到極大提高,而這也是後來她轉型做《艾彌兒》的時候考慮到的一個屬於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優勢。在艾彌兒看來不管是做企業培訓還是情感自媒體,在本質上都是相通的——讓人成長和改變。但在形式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艾彌兒一堂課一般只有20個「學生」,如果一年講100場,有2000人能聽到。但是在網際網路時代有了自媒體後,製作的一段視頻最少有10萬人觀看,這種影響力是傳統教室授課完全無法比擬。

更為重要的是艾彌兒發現身邊的人對情感內容有著很大的需求,彼時時刻在艾彌兒腦中盤旋的是歌德說過的一句話——個體的就是普遍的。與此同時艾彌兒也發現市場上有很多職場教育、親子教育,情感教育卻幾乎是一片空白。

艾彌兒參加時代人物「新媒體、新世界」主題年會(攝影/雷曉詠)

建立親密關係

剛開始做《艾彌兒》那會,雖然得到了家人和一些朋友的支持,但是大部分朋友並不支持,在他們的認知裡做自媒體就是做網紅,做網紅就是靠臉吃飯,他們並不贊成艾彌兒做這方面的轉型。

艾彌兒真正的壓力卻不在此。彼時的艾彌兒雖然對情感有一些自己的體會、看法,但是當時的她對這些看法並不自信,不知道該不該說,說出來會對別人產生什麼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艾彌兒閱讀大量書籍,並且將書中精彩的內容用比較有趣的方式講解出來,慢慢的艾彌兒有了底氣,並在積累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對自己也越發自信。

讓艾彌兒感到意外的是在《艾彌兒》還沒有成長為西瓜視頻的頭部帳號時,西瓜視頻公司便注意到了這樣一個成長良好的自媒體團隊,並且給予了一定力度的支持。讓艾彌兒更堅定要將《艾彌兒》堅持做下去卻是粉絲群體的出現。隨著《艾彌兒》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觀眾開始諮詢艾彌兒情感問題,並親切的稱呼她為「艾彌兒姐姐」,艾彌兒與觀眾之間有了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隨著時間的推移,艾彌兒的一些認知也被打破,曾經她認為情感教育主要是為年輕人提供教育,但是現在艾彌兒發現各個年齡段對情感教育都有著旺盛的需求。

這使得艾彌兒更精準的將《艾彌兒》定位為親密關係助推者。艾彌兒看過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理察·泰勒寫過一本名為《助推》的書,書中主要觀點為一些外在的環境、情境會影響到人的行為決策。在艾彌兒看來,在親密關係領域也一樣,「雖然我會講一些觀點和看法,但是這也是我的視角,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情境,自己的價值觀,所以我們也不能替他去做一個決策,只能是推動他,讓他多聽多看有更多視角,所以當時就定位了叫『親密關係助推者』」。

艾彌兒希望每個人都學會去愛去建立親密關係。「人生而孤獨,建立一段長久穩定的親密關係,能夠緩解這種孤獨感。」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親密關係就像一面鏡子,在與自己相近的人相處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認識自己,及時得到各種反饋,然後在一段關係裡不斷成長,幸福感也在互動的過程中產生。

艾彌兒在時代人物「新媒體、新世界」主題年會分論壇上

生命真美好

如今的《艾彌兒》僅在西瓜視頻上平均播放量達到每期50萬,這使得它擁有了眾多模仿者,它們在形式上模仿《艾彌兒》,但艾彌兒並不擔心,這種自信來源於艾彌兒團隊創作和產出內容的能力。

有了如此好的成績,有朋友勸艾彌兒進行融資,走一條創業公司所走的常規之路。但為《艾彌兒》的長遠發展,她暫時並沒有這樣的想法,「一是我們融來了錢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花,最重要的是資本是追求回報的,它會干擾到你的思路和節奏,所以後來想想就算了。」相對於資金,艾彌兒更看重的是有專業的機構對自媒體未來該如何發展進行指點。

實際上在《艾彌兒》創辦初期,艾彌兒就為《艾彌兒》的盈利模式進行了設計。「流量、知識付費、電商、廣告,主要是這四種盈利模式。」目前的艾彌兒已經搭建了成熟的知識付費體系,也會接一些廣告,而僅僅靠流量,發布的平臺根據視頻點擊量會給各自媒體一定的回報,在流量產生的收入方面,《艾彌兒》的盈利便已足夠養活團隊。

艾彌兒也有遺憾,遺憾在於《艾彌兒》最開始是一周2更,並非日更,這使得《艾彌兒》錯過了一個自媒體成長的紅利期。然而做《艾彌兒》使得她也有了屬於自己的驕傲——一直堅持做下去。艾彌兒很喜歡村上春樹,村上春樹從30歲開始決定要寫作和跑步,他給自己規定每天要寫4000字,每天早上起來寫完4000字再去做其他事情,下午他就去跑步,一直堅持到今天,長達30多年。這使艾彌兒深受啟發,「很多事情你一旦決定做了,靠的不僅僅是靈感更重要的是堅持。」

現在的艾彌兒享受著這樣的生活,「因為很熱愛這工作,也不想幹別的事,也不想出去玩,就想著天天上班。」她繼續前進著,在製作節目之外,寫作情感類書籍,讓自己從一位「網紅」轉型為情感領域的專家。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因為做《艾彌兒》,她幫助了無數迷失在情感中的世間男女。對於艾彌兒而言,她也有了自己的收穫——找到了自己的熱情所在。這熱情就像生命之光,指引著艾彌兒探尋生命的真諦。因家離辦公室不遠,艾彌兒每天選擇騎自行車上班。春去秋來,看著路邊的樹木的葉子生長、茂盛、隨風飄落,艾彌兒不禁感嘆「生命真美好!」

艾彌兒上榜2018「東方淑女」

本文首發於《時代人物》雜誌2018年12月刊

相關焦點

  • 艾彌兒新著《戀愛中你必須知道的100個秘密》全球首發
    艾彌兒跟據直播間裡網友的問題,整理挑選了100個最具代表性的戀愛相關的主題,撰寫《戀愛中你必須知道的100個秘密》一書。  該書以粉絲問、艾彌兒答、加上互動的形式生動再現了新一代年輕人的情感困惑及狀態,為年輕人提供最實用、最貼心的情感指南。
  • 不一樣的情感導師艾彌兒
    她就是艾彌兒,一位從手機屏幕走向大屏幕的情感導師。  如果你手機裡有今日頭條、抖音、百度這些APP,你肯定見到過手機裡的艾彌兒,坐在桌前跟你娓娓敘述情感故事。2017年開始,今日頭條年度十大頭條號,西瓜視頻十佳創作人,好看視頻年度人氣創作者,微博年度十大新銳情感號,百家號專欄銷量達人等,三年間,幾大平臺的獎項她拿了個遍,簡直是自媒體領域的奇蹟。
  • 艾曦訪談:親密關係是情感上的連接、認知上的選擇
    專家介紹:艾曦,中國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婚戀產業專家、艾彌兒婚戀學會會長。致力於推進「親密關係」幸福和諧,聚焦戀愛、婚姻、親子等人際關係。原創泛情感短視頻節目「艾彌兒」全網播放量過億次。當然這三個成分會隨著一段親密關係的時間推移而發展變化,不同伴侶的親密關係也會有不同的三角形大小和形狀。這就是親密關係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問:根據這個三角理論,我們意識到親密關係不僅是一個身體上的衝動,還是一個情感上的連接、一個認知上的選擇,那一段親密關係的建立是不是有一定的先決條件呢?答:的確是。
  • 艾彌兒:心情低落的時候如何度過,三個方法總有一個適合你
    生活從來都不是完美的,所以人難免有心情低落的時候,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三個心情低落的時候去度過的方法,這也是艾彌兒親身經歷的屢試不爽的三個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艾彌兒就是比較喜歡健身和讀書,健身這件事其實說是愛好不如說是習慣。什麼是習慣?習慣就是當你去做這件事的時候,你不用再糾結,不用再猶豫,不用再思前想後,它不再耗費你的心力資源。在前兩天艾彌兒去坐了遊輪,剛開始感覺還不錯,可是在遊輪的第六天,遊輪就開始因為有颱風就一直晃一直晃,我們所有的人都吃了暈船藥。因為在海上漂流時間久了,心情就開始低落。低落的時候怎麼辦呢?
  • 什麼是親密關係?怎麼維持親密關係?
    在心理學中,親密關係實際上屬於一個分支,與其內容也被稱作「親密關係心理學」。這四個字囊括的關係其實很多,本意就是指不限年齡和性別的兩人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但目前來說,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情侶、夫妻間的愛情。所以在這裡,本篇文章也是著重講解以「愛情」為首的親密關係。
  • 40歲以後的夫妻離婚,誰的晚景更悽涼,聽聽艾彌兒怎麼說
    40歲以後的夫妻離婚,誰的晚景更悽涼,聽聽艾彌兒怎麼說。所以這個案例裡其實就很有意思,我們發現婚姻真的是需要兩個人互相去包容的,最怕的就是一方太過於挑剔和嫌棄對方,你會發現挑剔和嫌棄,這是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他在這段婚姻裡處不好,在之後的這種親密關係裡也一樣的處不好,所以一個案例就很有意思,我剛開始講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會覺得是不是這個女的付出太多了,他之後不會幸福,其實反而因為它這種寬厚這種包容他之後過得都很幸福,反而是這個男的雖然條件不錯
  • 《親密關係》:親密愛人的幸福秘鑰
    那麼,我們真的不可能擁有一個親密愛人嗎?我們為什麼不能經營好一段親密關係呢?也許,你也曾求助過親戚朋友,甚至花重金請「高人」、「大師」指點,卻唯獨忘了從自身尋找答案。因為無論是親密愛人,還是朋友,同事,與這些人關係密切的,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 《親密關係》:原生家庭對親密關係有著深刻的影響
    1、維持關係的真正動機人的一生從起始開始,當然親密關係也是從家庭開始的。一個人從小的經歷是什麼樣的,從小的家庭環境什麼樣的,會絕大程度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原生家庭對親密關係有著深刻的影響,這是不容忽視的。
  • 現代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也算是心理學流派當中的一個分支,大概是指不限年齡、性別兩人之間親密無間和諧融洽的關係。也不僅僅限於戀人、夫妻,要好的朋友以及親子也屬於親密關係。 就我個人來說,是一個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同樣,很多人害怕以及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接觸。其實平心而論,說不需要親密關係未免有些太過,還是對親密關係有些許渴望。
  • 和平精英怎麼看別人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介紹
    和平精英中親密關係其他第三方玩家是看不見的,就算是確定親密關係的雙方共同好友也無法看見。只有建立親密關係的雙方才可以看得到。
  • 《親密關係》:深度解讀婚姻,構建親密關係
    但這對解決婚姻中的問題是與事無補的,只能讓自己更痛苦而已,最近看到一本書卻產生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婚姻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事出有因,我們對於婚姻的理解還是太膚淺,這本《親密關係》看似在解讀愛情,其實個人感覺,如果一樁婚姻,想要美滿,首先得有愛情,所以從構建親密關係開始才是經營婚姻的必行之路。
  • 你有沒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假性親密關係」?
    你有沒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假性親密關係」?在夫妻生活中親密關係對於夫妻感情的維持可以說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不過很多的夫妻往往都認為親密關係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許多的理論裡面描述的那些安全形的關係。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說起假性親密關係,也許我們很陌生,但生活中,其實很多人的人際關係都在經歷假性親密關係。
  • 《親密關係》:為愛讓步,修復親密關係
    《與人親密》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答案。02作者蓋伊·芬利,美國暢銷書作家,他所研究的內容,涵蓋了當今最緊迫的個人和社會問題的核心——人際關係、成功、上癮、壓力、幸福等。在本書中,蓋伊·芬利就如何與身邊的人建立一段美好而持久的關係分享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這個過程中,攜手走過的也有很多人,正如文章的標題一樣,作者開篇便說:這本書的落地,來源於很多人的幫助,要感謝的人也很多,可是,最值得感謝的,便是自己的妻子帕特裡夏。
  • 《親密關係》讀後感
    《親密關係》讀後感 作者:何楊 發布時間:2017-09-01   來源:中國電力網
  • 親密關係如何維護?三個方面淺析構建親密關係的技巧
    因此說明親密關係跟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優質的親密關係會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作者在書中,向我們解釋了什麼是親密關係,同時也分析了親密關係和泛泛之交至少存在6個方面的差異。有的人問,擁有親密關係的同時為什麼總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呢?本來應該帶來美妙體驗、快樂享受的親密關係,卻往往帶來的是失望、痛苦、甚至是怨恨呢?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些現象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去維護我們的親密關係呢?這就是本書要探討的問題。一、我們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
  • 親密關係下的陌生人
    我們每個人 內心都會缺乏不同程度的安全感,有些人會拒絕情感,拒絕親密關係,這種心理封閉傾向意味著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些人渴望幸福,追尋幸福,這同樣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從戀愛到婚姻,我們都在嘗試跟另一個人構建親密關係,在追逐親密關係的過程裡,我們的心態也會不斷受到影響,發生轉變。
  • 佐明讀書會 《親密關係》
    但是不管是怎樣的付出與收穫的關係,我們在與另一半的親密接觸中,總免不了發生矛盾和衝突,如何化解衝突收穫幸福,是我們在追尋真愛的路上必須通過的難關。   導讀   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小編很喜歡的一本書,是由克裡斯多福·孟編寫的《親密關係》。
  • 如何分辨親密關係是真是假? 你和他的親密關係是哪種類型?
    如何分辨親密關係是真是假? 你和他的親密關係是哪種類型?時間:2016-06-17 09:57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分辨親密關係是真是假? 你和他的親密關係是哪種類型?
  • 《親密關係》:愛情竟是源於需求?親密關係的終極意義是自我成長
    《親密關係》第二章中描述了這樣的浪漫景象,然後告訴讀者:醒醒!喝酒也要吃點花生米好嗎!(不是)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愛情來臨時,我們自以為的心動、付出、不顧一切,其實只是源於我們心靈深處渴望自己的需求被滿足。
  • 教會你如何建立正確的親密關係,讀《假性親密關係》有感
    看似兩個人已經親密無間的相處了很多年,但在日常溝通中仍有無數的雷區,一觸即發,究竟是為什麼讓兩個人看似親密卻無法真正懂得彼此的內心呢? 這時兩人的假性親密關係已經代替了真正的親密關係。 真正的親密,是由兩個人關係的質量、情感的聯絡、溝通的深度以及對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