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紀事:「一般化」的幸福生活

2020-12-25 愚伯的自留地

文:但願人長久

圖:來自網絡

過去鄉村集體生活時,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困頓單調、枯燥乏味。

村民為了調劑精神生活,勞動中會相互調侃。說些混雜段子,給好脾氣的人起個「外號」。語言葷素搭配,增添笑料,幹活不累,中和了匱乏與枯燥的生活。

集體生活,人們的跟隨性強。找出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心直口快的人當「把子」。調侃起來,群起攻之。只叫「外號」,忘了名字。勞動之餘,打鬧一翻,茶餘飯後,餘味無窮。

被調侃者,在村裡人緣特別好。人見人侃,見面打招呼也是瞎侃一通。有種別人笑我太瘋癲,我怪別人看不穿的灑脫。

在鄰裡之間,遇到飯就吃,遇到活就幹。不需要顧及面子,是人人可以支使的老好人一枚。快樂別人,幸福自己,到老也是「老玩童」。

老好人從來不會發脾氣,見人總是樂呵呵的。在鄉鄰心裡,從來不需要想起,卻永遠也不會忘記。

一般化」就是村裡的「活寶」,是人人可以調侃的「把子」,光外號就一大堆。

「一般化」名叫張星,小名滿天星,外號「馬泡」。又一外號「一般化」,是村裡人統一給他起的。

張星出生時是一個晴朗的夜晚,他父親給起名「滿天星」,娘叫他「小星星」。上學時,老師給起名張星。

張星第一次被調侃時,才幾個月大。娘抱著他看星空,鄰家上中學的小哥哥放學回家。愛逗小星星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星星」。星星被逗得咯咯地笑,是個天生愛逗的主。

小星星三四歲的時候,娘帶他去生產隊收割大豆。大豆地裡有很多像小瓜一樣野生植物一一「馬泡瓜」。嫩綠時特苦,熟透黃中帶香,香甜可口。娘摘一大捧,讓星星坐在樹下吃著玩。

小 星星看著像溜溜蛋一樣的東西問是什麼?娘說:是「馬泡」,愛開玩笑的村民說:小星星的小腦袋特像「小馬泡」。別叫小星星了,叫「小馬炮」吧!沒有外號不發家,長大等著發財吧!

從此小星星跟娘上工,就在樹下玩「馬泡」,村民也都喜歡叫他「小馬泡」。

上學了,學校的老師給他起名張星,也只是在學校叫而已。

張星學數學喜歡查手指頭,手指頭不夠用,就加上腳指頭。所以,他只學會了得數為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有一次,老師出一道12十12二?的題,他無法算了。老師開玩笑說:張星的手和腳,如果都多長一個指頭,就能算對了。同學們哄堂大笑,從此,同學們都叫他「六指」。

因為上學吃力,他不願意去學校了。父母無奈,只能讓他在家幫著幹活。過去農村人對知識也不重視,不上學就讓他割豬草。

上學不行,當孩子王好樣的。每天帶著幾個輟學的孩子,開始調皮搗蛋。下河摸魚,逮青蛙,掏鳥窩。手裡拿著細竹棍,見人就抽一棍。鄰居剛掛繩子上的地瓜幹,他啪啪幾竹棍全給甩飛地上。村裡人罵他就是「稜頭青」一個。

最不靠譜的是:割草時遇到一條大紅花蛇。他把蛇逮著掛在脖子上,像褲帶似的搖晃著。蛇頭昂著吐出長長的信子,在他脖子裡擰巴著。一群孩子跟著起鬨,見人就捏著蛇頭往人身上甩,嚇人半死。那氣勢如山大王,又像黑社會老大,給他爹娘招來不少事非。

父母看他作的不像樣了,需要管教。讓他跟著大人上工幹活,讓隊長叔叔管教。村民開始調侃他「驢上套」了。由於年齡小又調皮,村民幹活累了就逗他玩,反正皮實好逗,拿他當「開心果」。

隊長叔叔看他年紀小,也幹不了多少重體力活。每當驕陽似火,又熱又累時。就讓張星去給大夥提水,或者去買冰棍。他特高興,忙得不亦樂乎。

一次,買來冰棍, 他喜打哈笑著發給每一個人,最後沒有自己的。鄰家嫂子調侃他道:「六指」病又犯了,數來數去忘了自己。村民們吃著冰棍,笑得前仰後合。

慢慢地,只要是跑腿的事,非他莫屬,他也樂此不彼。從此人人開始指使他,又給他起外號「副隊長」。

隨著張星長大,村民支使他也早已成了習慣!替人抱孩子,替人提水,替人買東西,替人幹一切活計。誰家有事都找他。

不過,幹著活時,眼睛還不忘找吃的。只要看見食物,扣手裡就吃,不用客氣。趕上飯頓,不用讓,偎上桌子就狼吞虎咽,吃飽走人。

村裡有婚喪嫁娶之事,端盤子、提壺、擔水、劈才,樣樣少不了他。只要是跑腿的事,鄉親們第一個會想到他。都會說:找「馬泡」!讓「馬泡!」去幹。

只要有人喊一聲「馬泡!」他立馬應「到!」。應慢了!大姑娘,小息婦的香拳會在他背上捶出個「春光燦爛」,再加上花拳秀腿一陣亂揣。他在那種搞笑摸爬滾打中,慢慢的練成了「老江湖」,「打情罵俏」,得心應手。

割麥子時,鄰家嫂子說:「馬泡!我回家餵孩子,我那一壟你幫我割完!」張星會響亮的回答:「好嘞!嫂子你摟著孩子睡吧!嘿嘿嘿」……引來一片笑罵聲。

還有一次,收割大豆時,張星逗鄰家嫂子。用一段繩子扔在正彎腰割豆子的嫂子腳下,說是一條蛇。嚇得嫂子跳起來,一屁股坐在地上捂著眼直哭喊,褲子也讓豆匝子扎破了。

張星拽過嫂子擦汗的毛巾,蓋在自己頭上,坐地上學女人哭靈。捊著腿,捏著嗓子,拉著長音,前仰後合假哭。人們圍著他仔細一聽,他哭的是:我一一的一一我哎……接著被一堆花拳繡腳揣趴地上,在鬨笑中享受一堆拳頭的「愛撫」。又得一個外號「哭自己」。

在那個物質精神都匱乏的年代,張星給鄉鄰增添不少笑料,也出了不少力。在大鬧中也變成了大齡青年。

張星的父母開始為他張羅婚事,那時農村因貧窮,大齡青年找媳婦不容易。有人給他說媒,要他和姑娘見個面聊聊。

張星平時是人們的「開心果」,瞎打胡鬧習慣了。真要讓他一板正經的去見女孩子,「木匠砍腿一一擱錛了」,膽怯了。比上前線打仗還難。

他請教娘,娘說她也不懂,讓他去請教鄰家嫂子。鄰家嫂子想起他用繩子當蛇嚇她那一囧事,盤算著要報那「一劍之仇」。想整蠱張星,看他的笑話。

張星問嫂子說:「人家姑娘要問這問那的,該怎麼回答!」。嫂子神秘的說:「我告訴你,人家姑娘問你家裡的情況,你千萬別說實話。說實話肯定沒戲!儘管吹牛!」

張星說:「我不敢吹牛說大話,騙人家不行」。嫂子說:「你平時不是淨吹牛嗎?」張星說:「那平時開玩笑,鬧著玩,婚姻可不是鬧著玩的」。

嫂子說:「成!我告訴你,不會說就等人家姑娘先開口問。無論人家姑娘問什麼?你都回答「一般化」!絕對不會出問題」。

張星和姑娘見面了,姑娘問他們村糧食收成咋樣?張星紅著臉回答「一般化」!姑娘覺得回答還行。

接下來姑娘問張星家裡幾口人?「一般化!」,姊們幾個?「一般化!」,父母多大年紀?「一般化!」 你家養了幾隻羊?幾頭豬?幾隻雞?張星全部回答「一股化」!

可想而知,相親泡湯了。鄰家嫂子捂著肚子笑叉了氣,父母也哭笑不得。村裡人異口同聲喊他「一般化」!張星那麼多外號,屬「一般化」最響。

後來,張星因為小時候的調皮搗蛋,學的那兩下三腳毛功夫,歪打正著。演繹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戲,人人稱讚,還收穫了終身幸福。

那時候,村民唯一的精神娛就是晚上聽肓人說書、唱戲。勞累一天的人們,晚上聚在街心的空地上。在如豆的燈光下,聽一人自彈自說自唱。侃古論今,人人聽得津津有味。

一天晚上,說唱盲人懷抱枇杷正說唱的起勁之時,一聲驚恐的嚎叫劃破夜空。

說書人,正說到戰鬥的激烈高潮處。忽然一聲殺豬般的嚎叫,好像從書裡照進了現實,人們嚇得四處逃竄。說書人因為眼睛看不見,不知發生了什麼,也抱起枇杷隨人群亂撞。

原來是一位中年婦女,坐在地上,搖著蒲扇正聚精會神聽書之際。感覺有一條蟲子從小腿往上爬,又涼又瘮,嚇得大叫一聲,暈了過去。

有膽大者,劃根火柴查看,立急嚇得大喊「馬泡」!接著眾人也一齊喊「馬泡」!

「馬泡」借著亮光,從中年婦女褲腿裡掏出一條花斑蛇。他滴溜著妖嬈舞動的花斑蛇,一臉英雄氣概。眾人在驚恐中對「馬泡」嘖嘖稱讚,也想起了他小時候玩蛇的趣事。

接著又一次,他外出路過運河邊,發現有人落水。好多人干著急,不敢下水。他一個猛子下去,救上來一對。

原來是兩個女孩去河邊洗手,一個滑下去了,另一個情急之下,跳下去救同伴,結果都上不來了。危難之時,被張星相救。

兩個女孩和家人,到村裡尋找恩人。打聽恩人姓名時,村民的回答,笑破肚皮。村民說:「一般化」,「馬炮」,「副隊長」,「哭自己」,「六指」,「滿天星」,沒人知道張星是誰!

其中一個女孩被張星的見義勇為感動,願意以身相許,結成百年之好。鄉鄰都笑侃:「馬泡」沒心沒肺,傻人有傻福。

另一個女孩也委託張星在村裡給介紹對像,兩個好夥伴願意嫁一個村。張星給介紹了隊長的兒子,好事成雙,皆大歡喜。

隊長高興的設宴宴請親家,特請張星大媒人。還邀請一些村幹部和一些有身份的人作陪,慶祝兒子的喜事。

張星平時端盤子提壺習慣了,隊長叔請他上桌正式喝酒,還有那些正襟規坐的人物。他受寵若驚,不知如何是好。說話受不了那種拘束,也不在一個頻道。喝一杯酒就問隊長有什麼需要他幫忙去幹的。

隊長看出他有點勉為其難,不太適應。也不再客氣,讓他去廚房,該幹嘛幹嘛去。

張星到廚房,嬸子趕緊給他拿兩張單餅卷兩塊大肉,讓他吃飽再去幹活。張星接過卷餅,張開大嘴吃著而去。

鄰家嫂子氣得嘴歪眼斜,罵張星沒出息,牛糞扶不上牆。平時瞎侃,費話連篇,遇到正式場合只會說「一般化」。

村民又開始調侃:小馬嘎,尾巴長,娶了媳婦忘爹娘。烙白餅,卷沙糖,先給媳婦丈母娘,媒人一邊偷偷嘗。

張星不生氣,撐得嘴鼓鼓地,笑咪咪地吃的特香。

張星至今,身體倍棒,吃嘛嘛香。沒心沒肺,活得不累。依然有求必應,為鄉鄰服務著,調侃著。依舊知足常樂,簡單而幸福的生活著……

相關焦點

  • 【無錫】美麗鄉村 幸福生活
    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城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堰橋街道也從一個純農村地區逐漸向城鎮化邁進,在這個奮進的過程中,堰橋街道深入貫徹「人民至上」理念,在美麗鄉村上下功夫,做文章,滿足了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出門即公園,入眼皆美景。
  • 康縣: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
    通訊員 崔麗紅  康縣全覆蓋建設350個美麗鄉村,其中18個美麗鄉村先後獲得「中國最美村鎮」榮譽稱號、70個文旅示範村、4個國家級4A級景區、2個國家級3A級景區……最終實現城鄉居民共同富裕,農村居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康縣連續9年以縣委1
  • 專家研討《百裡洲紀事》:「解剖麻雀式」書寫一線脫貧攻堅現場
    2020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這部紀實作品來自精準扶貧的現場,作者朱朝敏記錄了當下鄉村物質和精神的深刻變化,既是脫貧攻堅決勝歷程的如實報告,也充滿了文學的美學追求。百裡洲位於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長江中遊荊江段首段,是長江的第一大江心島,因四面環水、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導致經濟多年來發展緩慢,貧困人口有6076人。
  • 觸摸鄉村精神現場的紋理——讀《百裡洲紀事:一線脫貧攻堅實錄》
    作者:李雪梅(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    百年來,鄉村一直是文學書寫的重要對象。面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文學當然不能失語。但是,如何精準把握時代的精神光譜,如何理解處在嶄新歷史關口的鄉村和農民形象,是對每一個寫作者的嚴峻挑戰。
  • 石門創建「幸福屋場」扮靚美麗鄉村
    「幸福屋場」由眾多的「美麗庭院,幸福農家」構成,而且每個「美麗庭院,幸福農家」有明確的創建標準,即有安全、宜居、美觀的房子,有潔淨安全的飲用水,有水衝式廁所和淋浴房,有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有順暢的雨水排放系統,有硬化的曬場,有垃圾分類減量處理措施,有綠化、美化、花化、亮化的庭院,有良好的家風家訓,有穩定增收的門路。
  • 「故鄉紀事·愛故鄉非虛構寫作大賽」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辦
    年9月14日至15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北京愛故鄉文化發展中心(愛故鄉文學與文化小組)和廣東金融學院鄉村文化研究及非虛構寫作中心主辦了「當代非虛構寫作的實踐與趨勢」學術研討會暨「故鄉紀事·愛故鄉非虛構寫作大賽」頒獎典禮。
  • 鄉村紀事:在農村吃大席
    在一些朋友那邊,他們把「吃大席」稱為「吃桌」、「吃老酒」、「吃喜宴」……我在鄉村度過的日子,大多已被二十多年水流般的時光,衝刷的了無痕跡,那時的點點滴滴,猶如老屋的蛛絲一樣,被輕輕抹去。但當年吃大席的畫面,卻是歷久彌新,卻像安插在心底的時鐘,稍微給發條上點勁,就可以發出清亮的脆響。
  • 鞏義市觀摩團到魯莊鎮觀摩鄉村林果化建設
    5月10日下午,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鞏義市委書記袁三軍,市委副書記、市長袁聚平帶領全市鄉村林果化建設工作觀摩團,到魯莊鎮南村村觀摩指導鄉村林果化建設、美麗鄉村打造等工作。市四大班子領導、相關委局負責人、各鎮辦黨(工)委書記、市屬媒體記者、魯莊鎮相關工作人員等50餘人參加了此次觀摩活動。
  • 美麗鄉村讓群眾共享美好生活
    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龍泉街道汪汪泊村在龍泉街道黨工委的帶領下,把握「品牌立村、文化鑄魂」兩大著力點,聚力實現「大美生態、優美環境、和美人文」三大突破,鞏固深化鄉村文明行動「六大建設」成果,提升美麗鄉村內涵品位,展現美麗鄉村魅力,促進「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齊頭並進、共同發展
  • 隴上百村紀事|美麗鄉村入畫來
    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李官灣村依託南郭寺景區的輻射優勢、生態優勢、區位優勢,提出了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通過土地流轉、招商引資,多舉措全方位多業態發展鄉村旅遊,著力打造村美民富的休閒鄉村旅遊示範村。
  • 濱州市惠民縣:建設美麗鄉村,締造幸福生活
    美麗鄉村建設是踐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提高農村居民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的重要舉措。2019年9月,惠民縣淄角鎮石張村被省住建廳確定為「山東省第二批美麗村居建設省級試點項目」,該村基礎條件優越,交通便利,民風淳樸。
  • 夏季的鄉村生活裡,帶著帳篷露營,給你不一般的體驗
    而節奏舒緩,可見開闊,空氣清新,陽光明媚的鄉村,便成了年輕人休閒的第一選擇。田園生活社區針對中老年朋友的田園養生、養老,介紹了很多農房租賃、改造,私家菜園定製等田園生活方式。而這對於在城市還當著房奴,要應對繁忙工作的年輕人來說,並不一定適合。誠然,田園生活也並不只是租賃農房一條路。
  • 劉紹輝:紮根鄉村 守望幸福 ▏尋找「鄉村大先生」
    鄉村教師工作生活條件相對艱苦,他們默默無聞,甘於奉獻,可敬。張天和老師堅守鄉村37年,把一生最美的時光奉獻給鄉村教育事業,連年獲得區、市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稱號,先後評為省級優秀教師、省優秀鄉村教育工作者。
  • 【新春走基層】民權趙洪坡: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
    河南省民權縣花園鄉趙洪坡村村民李連齊今年75歲,精神依然矍鑠,和記者說起過去一年的生活變化,心中滿滿的幸福感。   「這幾年兒孫都大了,各自蓋起了小洋樓,我住的破房子被村裡改造成了國學堂、圖書館,村幹部安排俺打掃衛生,每月給600元,加上其它收入足夠俺老兩口花的了。」李連齊老人樂呵呵地說。
  • 興城:打造美麗鄉村 創造幸福生活
    近年來,興城市白塔鄉塔溝村緊緊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等 重點工作,鄉村風貌一改往日容顏,「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宜居新圖景正徐徐展開。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興城市塔溝村對塔溝屯、西塔屯、摸虎屯的大街小巷進行了提升改造,全村共栽植白蠟樹2000株,灌木3000株,花草3萬株,修建550米路邊圍牆和修建健身休閒廣場1個,同時,還對生活垃圾處理建立了統一收集統一清運的機制,村容村貌得到了較大提升。來源:興城融媒
  • 旅遊為幸福生活添彩
    羅茂盟攝(人民視覺)今天,旅遊已成為中國人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的作用愈發凸顯,被列為幸福產業之首。2017年,在向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致詞中,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旅遊是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鑑的重要渠道,是發展經濟、增加就業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產業。」
  • 中國西南地區的鄉村紳士化
    「紳士化」(gentrification)這個概念在城市研究中已經得到廣泛運用,然而在當下社會文化發生重大轉型的今天,鄉村演變過程中是否存在紳士化的現象?這個問題似乎還沒有得到充分討論。今天分享的是一篇出自《Geoforum》2019年第100卷的文章,文章討論了在紳士化理論框架下,大理周邊鄉村的居民在這個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時關注本地家庭的「多樣性」和「流離失所」等概念。
  • 2020衡陽年度熱詞·小康:美麗鄉村,幸福足跡
    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  全面小康路上,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永恆的主題。錢袋子鼓起來,生活環境美起來,精神文化富起來,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全面奔小康增添了精氣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火熱實踐的生動註解。  2020年,衡陽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快馬加鞭,城鄉居民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為增強。
  • 眉山鄉村旅遊線路6:「彩繪幸福鄉村,尋愛大雅丹稜」鄉村採摘親子遊
    鄉村旅遊使原生態的鄉村風光、鄉土風情,融入現代生活理念,讓其成為詩意的棲居。 2020「尋美鄉村·樂遊眉山」鄉村旅遊季活動由眉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眉山市農業農村局、眉山市總工會、眉山市廣播電視臺主辦,旨在打造樂遊眉山好吃好耍好玩新模式,吸引廣大成都、重慶及周邊市州遊客、工會會員體驗眉山廣闊的鄉村旅遊,宣傳推介眉山鄉村旅遊和特色農副產品,助農增收,刺激眉山文旅經濟的發展, 同時,推出生態鄉村類產品、鄉村非遺民俗類、鄉村康養避暑類、鄉村採摘體驗類
  • 王紅亮 | 從記注到紀事本末 ——論先秦紀事本末體史書的起源及其意義
    關鍵詞:紀事本末體;記注體;歷史敘事;編年記事;清華簡《系年》紀事本末體是中國傳統史學編纂的主要體裁之一。學術界一般認為此種體裁史書創始於南宋袁樞(1131-1205)的《通鑑紀事本末》,而紀事本末這種記事方式又可溯源至先秦時期。實際上,這種觀點並非沒有異議1,尤其是後一種觀點,學者分歧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