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但願人長久
圖:來自網絡
過去鄉村集體生活時,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困頓單調、枯燥乏味。
村民為了調劑精神生活,勞動中會相互調侃。說些混雜段子,給好脾氣的人起個「外號」。語言葷素搭配,增添笑料,幹活不累,中和了匱乏與枯燥的生活。
集體生活,人們的跟隨性強。找出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心直口快的人當「把子」。調侃起來,群起攻之。只叫「外號」,忘了名字。勞動之餘,打鬧一翻,茶餘飯後,餘味無窮。
被調侃者,在村裡人緣特別好。人見人侃,見面打招呼也是瞎侃一通。有種別人笑我太瘋癲,我怪別人看不穿的灑脫。
在鄰裡之間,遇到飯就吃,遇到活就幹。不需要顧及面子,是人人可以支使的老好人一枚。快樂別人,幸福自己,到老也是「老玩童」。
老好人從來不會發脾氣,見人總是樂呵呵的。在鄉鄰心裡,從來不需要想起,卻永遠也不會忘記。
一般化」就是村裡的「活寶」,是人人可以調侃的「把子」,光外號就一大堆。
「一般化」名叫張星,小名滿天星,外號「馬泡」。又一外號「一般化」,是村裡人統一給他起的。
張星出生時是一個晴朗的夜晚,他父親給起名「滿天星」,娘叫他「小星星」。上學時,老師給起名張星。
張星第一次被調侃時,才幾個月大。娘抱著他看星空,鄰家上中學的小哥哥放學回家。愛逗小星星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星星」。星星被逗得咯咯地笑,是個天生愛逗的主。
小星星三四歲的時候,娘帶他去生產隊收割大豆。大豆地裡有很多像小瓜一樣野生植物一一「馬泡瓜」。嫩綠時特苦,熟透黃中帶香,香甜可口。娘摘一大捧,讓星星坐在樹下吃著玩。
小 星星看著像溜溜蛋一樣的東西問是什麼?娘說:是「馬泡」,愛開玩笑的村民說:小星星的小腦袋特像「小馬泡」。別叫小星星了,叫「小馬炮」吧!沒有外號不發家,長大等著發財吧!
從此小星星跟娘上工,就在樹下玩「馬泡」,村民也都喜歡叫他「小馬泡」。
上學了,學校的老師給他起名張星,也只是在學校叫而已。
張星學數學喜歡查手指頭,手指頭不夠用,就加上腳指頭。所以,他只學會了得數為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有一次,老師出一道12十12二?的題,他無法算了。老師開玩笑說:張星的手和腳,如果都多長一個指頭,就能算對了。同學們哄堂大笑,從此,同學們都叫他「六指」。
因為上學吃力,他不願意去學校了。父母無奈,只能讓他在家幫著幹活。過去農村人對知識也不重視,不上學就讓他割豬草。
上學不行,當孩子王好樣的。每天帶著幾個輟學的孩子,開始調皮搗蛋。下河摸魚,逮青蛙,掏鳥窩。手裡拿著細竹棍,見人就抽一棍。鄰居剛掛繩子上的地瓜幹,他啪啪幾竹棍全給甩飛地上。村裡人罵他就是「稜頭青」一個。
最不靠譜的是:割草時遇到一條大紅花蛇。他把蛇逮著掛在脖子上,像褲帶似的搖晃著。蛇頭昂著吐出長長的信子,在他脖子裡擰巴著。一群孩子跟著起鬨,見人就捏著蛇頭往人身上甩,嚇人半死。那氣勢如山大王,又像黑社會老大,給他爹娘招來不少事非。
父母看他作的不像樣了,需要管教。讓他跟著大人上工幹活,讓隊長叔叔管教。村民開始調侃他「驢上套」了。由於年齡小又調皮,村民幹活累了就逗他玩,反正皮實好逗,拿他當「開心果」。
隊長叔叔看他年紀小,也幹不了多少重體力活。每當驕陽似火,又熱又累時。就讓張星去給大夥提水,或者去買冰棍。他特高興,忙得不亦樂乎。
一次,買來冰棍, 他喜打哈笑著發給每一個人,最後沒有自己的。鄰家嫂子調侃他道:「六指」病又犯了,數來數去忘了自己。村民們吃著冰棍,笑得前仰後合。
慢慢地,只要是跑腿的事,非他莫屬,他也樂此不彼。從此人人開始指使他,又給他起外號「副隊長」。
隨著張星長大,村民支使他也早已成了習慣!替人抱孩子,替人提水,替人買東西,替人幹一切活計。誰家有事都找他。
不過,幹著活時,眼睛還不忘找吃的。只要看見食物,扣手裡就吃,不用客氣。趕上飯頓,不用讓,偎上桌子就狼吞虎咽,吃飽走人。
村裡有婚喪嫁娶之事,端盤子、提壺、擔水、劈才,樣樣少不了他。只要是跑腿的事,鄉親們第一個會想到他。都會說:找「馬泡」!讓「馬泡!」去幹。
只要有人喊一聲「馬泡!」他立馬應「到!」。應慢了!大姑娘,小息婦的香拳會在他背上捶出個「春光燦爛」,再加上花拳秀腿一陣亂揣。他在那種搞笑摸爬滾打中,慢慢的練成了「老江湖」,「打情罵俏」,得心應手。
割麥子時,鄰家嫂子說:「馬泡!我回家餵孩子,我那一壟你幫我割完!」張星會響亮的回答:「好嘞!嫂子你摟著孩子睡吧!嘿嘿嘿」……引來一片笑罵聲。
還有一次,收割大豆時,張星逗鄰家嫂子。用一段繩子扔在正彎腰割豆子的嫂子腳下,說是一條蛇。嚇得嫂子跳起來,一屁股坐在地上捂著眼直哭喊,褲子也讓豆匝子扎破了。
張星拽過嫂子擦汗的毛巾,蓋在自己頭上,坐地上學女人哭靈。捊著腿,捏著嗓子,拉著長音,前仰後合假哭。人們圍著他仔細一聽,他哭的是:我一一的一一我哎……接著被一堆花拳繡腳揣趴地上,在鬨笑中享受一堆拳頭的「愛撫」。又得一個外號「哭自己」。
在那個物質精神都匱乏的年代,張星給鄉鄰增添不少笑料,也出了不少力。在大鬧中也變成了大齡青年。
張星的父母開始為他張羅婚事,那時農村因貧窮,大齡青年找媳婦不容易。有人給他說媒,要他和姑娘見個面聊聊。
張星平時是人們的「開心果」,瞎打胡鬧習慣了。真要讓他一板正經的去見女孩子,「木匠砍腿一一擱錛了」,膽怯了。比上前線打仗還難。
他請教娘,娘說她也不懂,讓他去請教鄰家嫂子。鄰家嫂子想起他用繩子當蛇嚇她那一囧事,盤算著要報那「一劍之仇」。想整蠱張星,看他的笑話。
張星問嫂子說:「人家姑娘要問這問那的,該怎麼回答!」。嫂子神秘的說:「我告訴你,人家姑娘問你家裡的情況,你千萬別說實話。說實話肯定沒戲!儘管吹牛!」
張星說:「我不敢吹牛說大話,騙人家不行」。嫂子說:「你平時不是淨吹牛嗎?」張星說:「那平時開玩笑,鬧著玩,婚姻可不是鬧著玩的」。
嫂子說:「成!我告訴你,不會說就等人家姑娘先開口問。無論人家姑娘問什麼?你都回答「一般化」!絕對不會出問題」。
張星和姑娘見面了,姑娘問他們村糧食收成咋樣?張星紅著臉回答「一般化」!姑娘覺得回答還行。
接下來姑娘問張星家裡幾口人?「一般化!」,姊們幾個?「一般化!」,父母多大年紀?「一般化!」 你家養了幾隻羊?幾頭豬?幾隻雞?張星全部回答「一股化」!
可想而知,相親泡湯了。鄰家嫂子捂著肚子笑叉了氣,父母也哭笑不得。村裡人異口同聲喊他「一般化」!張星那麼多外號,屬「一般化」最響。
後來,張星因為小時候的調皮搗蛋,學的那兩下三腳毛功夫,歪打正著。演繹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戲,人人稱讚,還收穫了終身幸福。
那時候,村民唯一的精神娛就是晚上聽肓人說書、唱戲。勞累一天的人們,晚上聚在街心的空地上。在如豆的燈光下,聽一人自彈自說自唱。侃古論今,人人聽得津津有味。
一天晚上,說唱盲人懷抱枇杷正說唱的起勁之時,一聲驚恐的嚎叫劃破夜空。
說書人,正說到戰鬥的激烈高潮處。忽然一聲殺豬般的嚎叫,好像從書裡照進了現實,人們嚇得四處逃竄。說書人因為眼睛看不見,不知發生了什麼,也抱起枇杷隨人群亂撞。
原來是一位中年婦女,坐在地上,搖著蒲扇正聚精會神聽書之際。感覺有一條蟲子從小腿往上爬,又涼又瘮,嚇得大叫一聲,暈了過去。
有膽大者,劃根火柴查看,立急嚇得大喊「馬泡」!接著眾人也一齊喊「馬泡」!
「馬泡」借著亮光,從中年婦女褲腿裡掏出一條花斑蛇。他滴溜著妖嬈舞動的花斑蛇,一臉英雄氣概。眾人在驚恐中對「馬泡」嘖嘖稱讚,也想起了他小時候玩蛇的趣事。
接著又一次,他外出路過運河邊,發現有人落水。好多人干著急,不敢下水。他一個猛子下去,救上來一對。
原來是兩個女孩去河邊洗手,一個滑下去了,另一個情急之下,跳下去救同伴,結果都上不來了。危難之時,被張星相救。
兩個女孩和家人,到村裡尋找恩人。打聽恩人姓名時,村民的回答,笑破肚皮。村民說:「一般化」,「馬炮」,「副隊長」,「哭自己」,「六指」,「滿天星」,沒人知道張星是誰!
其中一個女孩被張星的見義勇為感動,願意以身相許,結成百年之好。鄉鄰都笑侃:「馬泡」沒心沒肺,傻人有傻福。
另一個女孩也委託張星在村裡給介紹對像,兩個好夥伴願意嫁一個村。張星給介紹了隊長的兒子,好事成雙,皆大歡喜。
隊長高興的設宴宴請親家,特請張星大媒人。還邀請一些村幹部和一些有身份的人作陪,慶祝兒子的喜事。
張星平時端盤子提壺習慣了,隊長叔請他上桌正式喝酒,還有那些正襟規坐的人物。他受寵若驚,不知如何是好。說話受不了那種拘束,也不在一個頻道。喝一杯酒就問隊長有什麼需要他幫忙去幹的。
隊長看出他有點勉為其難,不太適應。也不再客氣,讓他去廚房,該幹嘛幹嘛去。
張星到廚房,嬸子趕緊給他拿兩張單餅卷兩塊大肉,讓他吃飽再去幹活。張星接過卷餅,張開大嘴吃著而去。
鄰家嫂子氣得嘴歪眼斜,罵張星沒出息,牛糞扶不上牆。平時瞎侃,費話連篇,遇到正式場合只會說「一般化」。
村民又開始調侃:小馬嘎,尾巴長,娶了媳婦忘爹娘。烙白餅,卷沙糖,先給媳婦丈母娘,媒人一邊偷偷嘗。
張星不生氣,撐得嘴鼓鼓地,笑咪咪地吃的特香。
張星至今,身體倍棒,吃嘛嘛香。沒心沒肺,活得不累。依然有求必應,為鄉鄰服務著,調侃著。依舊知足常樂,簡單而幸福的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