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食品學院開發出國內首個高產乳酸菌菌種

2020-12-23 哈爾濱新聞網

哈爾濱日報 2011年01月06日 03時56分 【顯示字體: 】【列印】【關閉本頁

 

    哈爾濱新聞網訊(張妍 記者 姜雪松)近日,由哈工大食品學院聯合蒙牛乳業集團進行的「開發自主智慧財產權乳酸菌及發酵劑」科研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其成果「高產胞外多糖的嗜熱鏈球菌及其全基因組序列」通過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專家組的鑑定。作為國內首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產乳酸菌菌種,該成果已達國際先進水平,對自主開發國內乳酸菌菌種資源、生產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乳品發酵劑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統計,國內乳酸菌產業規模已經超過160億元人民幣。但由於國內乳酸菌產業相對起步較晚,目前國內乳品企業生產酸奶大多使用進口品牌的乳酸菌菌種。行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產品中所應用的菌株生理功效無法得到保證,優良菌株缺乏,嚴重製約著國內酸奶行業發展。

    針對這一問題,哈工大張蘭威教授課題組在承擔國家課題基礎上,與蒙牛乳業集團通力合作,從我國傳統乳製品中分離得到了一株「高產胞外多糖的嗜熱鏈球菌」,與國外同類發酵劑菌株對比,在性能方面表現更優,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據悉,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乳酸菌菌種,不僅有望打破國內乳品企業使用「洋菌種」的格局,而且對後續研發適合我國工業化生產以及開發功能更加完善的特色酸奶產品意義重大。

    

    

相關焦點

  • 哈工大與蒙牛集團開發出乳酸菌新菌種
    科學時報(http://www.dalian-info.com/news/2011/01-11/09293551034.html)2011-1-11報導:       科學時報訊 由哈爾濱工業大學食品學院與蒙牛乳業集團合作開展的「開發自主智慧財產權乳酸菌及發酵劑」研究日前取得突破性進展
  • 國內首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乳酸菌菌種全基因組序列
    id=83718)2011-1-5報導:       日前,從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傳來喜訊,由我校食品學院院長張蘭威教授課題組聯合蒙牛乳業集團進行的「開發自主智慧財產權乳酸菌及發酵劑」科研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其成果「一株高產胞外多糖的嗜熱鏈球菌及其全基因組序列」通過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專家組的鑑定。
  • 天津科技大學王豔萍團隊研究乳酸菌獲批國家新食品原料
    據悉,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學院王豔萍教授團隊歷時18年持續研究攻關,第一次從我國微生物資源中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馬乳酒樣乳桿菌馬乳酒樣亞種,為我國首次分離得到,進一步擴充了我國功能食品原料目錄,為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菌種庫的構建、優質菌種的研發、益生菌的產業化推進作出了重要貢獻,開創了「中國菌新紀元」。
  • 乳酸菌飲料 菌種多不等於效果好
    □李小娟  亂象:菌種越多越好  真相:菌種多並不代表產品好    乳酸菌飲料可分為單一乳酸菌飲料和多種乳酸菌飲料其中單一乳酸菌飲料最常用的菌種是乾酪乳桿菌,多種乳酸菌飲料目前比較流行,使用的菌種包含雙歧桿菌、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乳酸菌等,此外,還有一些品牌在菌種的標示上也充滿噱頭,如「AB菌全覆蓋」、「B益暢菌」等。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目前規定允許使用的菌種將近20個。相比單一菌種,複合菌種的使用在工藝上要求更加嚴格。
  • 臺一大學建立由民眾檢體所篩選出之乳酸菌菌種庫
    > 臺一大學建立由民眾檢體所篩選出之乳酸菌菌種庫
  • 擁有亞洲最大菌種資源庫,讓科拓生物益生菌第一股實至名歸
    從2003年成立以來,科拓生物長期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益生乳酸菌並提供整套產品解決方案,首創自有「中國菌」,建立中國人自己的腸道菌群資料庫,更為重要的是,企業經過二十年研發努力,擁有亞洲最大的乳酸菌菌種資源庫,為益生菌的研究和開發方面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成為行業第一股實至名歸。
  • 酸奶內含菌種並非越多越好 乳酸菌最安全
    >酸奶內含菌種並非越多越好 乳酸菌最安全2011-09-02 09:56:3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以某知名乳業品牌旗下的原味酸牛奶、e+益生菌酸牛奶和暢優B+暢通菌酸牛奶三款袋裝酸奶為例,儘管名稱完全不同,但三種酸奶的配料卻完全相同,所含的菌種都是保加利亞乳桿菌、嗜熱鏈球菌兩種,營養成分表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也幾乎一樣。  但是,同樣是暢優B+暢通菌酸奶,580克瓶裝的配料表中卻多了嗜酸乳桿菌和乳雙歧桿菌,一共有四個菌種,價錢是袋裝的近1.5倍。
  • 內蒙古農業大學建成中國最大乳酸菌菌種資源庫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10月30日電(記者勿日汗)內蒙古農業大學乳品生物技術與工程實驗室經過10多年的研究,目前已建立起中國最大的乳酸菌菌種資源庫。據了解,這也是中國第一個原創性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乳酸菌菌種資源庫。
  • ...酸奶 不一定 菌種 陳培毅 自製 乳酸菌 腸胃炎 腹瀉 容器 香精...
    有店家在商品詳情的廣告頁面稱,自製酸奶是「純天然無添加」、「衛生更安全」、「確保乳酸菌活性」。  不少網友在評論中則留言說,購買酸奶機是因為「絕沒有添加什麼防腐劑食用香精之類的東東,因此吃起來很放心」,「做出來的酸奶味道比較原始,買來的酸奶估計加了不少調味劑。」  「超市裡銷售的酸奶的確含有較多的添加劑。」
  • 乳酸菌菌種依賴進口存行業短板 對乳企業績影響有限
    (記者王燕攝)  乳業促銷戰系列之一  菌種依賴進口 行業短板不少 不過促銷對乳企業績影響不大  蒙牛優益c大促銷,一排五瓶裝才賣5元;益力多12元一排也放在了便利店收銀臺最顯著推銷位置。記者走訪發現,或因天氣冷銷量降,不少乳酸菌都開始了大甩賣或醒目推薦。
  • 用新菌種打造中國特色發酵乳新品
    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張志強,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CNCIDF名譽主席宋崑岡,以及來自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等企業的科技研發負責人,生物科技研究與應用機構以及乳業市場專業諮詢機構的負責人等領導和嘉賓從不同角度對發酵乳製品的營養價值,當前國內外發酵乳品種研發創新的方向,優質菌種對提升發酵乳營養的作用以及發酵乳製品市場、消費的狀況和前景作了精彩的報告
  • 好彩頭成為晉江創業新典範 小樣乳酸菌潛力無限
    原標題:好彩頭成為晉江創業新典範 小樣乳酸菌潛力無限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好彩頭以其高速高產的產品研發能力、強勢的全國擴張能力,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營銷手法,不斷銳進,創造著屬於晉江新生代的創業新典範。究竟是什麼力量推動著好彩頭企業的快速發展?好彩頭創始人、好彩頭食品董事局主席陳忠實就這一問題,首次全方位對外暢談黑馬的成長之道。
  • 常溫乳酸菌產品功能不及低溫乳酸菌產品
    實驗室人員分別從5個樣品中提取了一定的乳酸菌液體,按照實驗要求進行了稀釋,並放入專業的培養設備。3月9日將樣品從培養設備中取出時,有兩款產品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物體,而三款產品則毫無變化。"白色物體就是乳酸菌菌落群,生成白色物體的產品分別是味全和養樂多,其餘三款常溫乳酸菌產品中沒能培養出乳酸菌群,這也表明常溫乳酸菌產品中沒有活菌。"實驗室工作人員總結稱。
  • 科拓恆通自主深耕益生菌 中國最大乳酸菌庫引領大健康產業
    菌種不分國界,在他看來,雖然每種菌各有各的好,但中國研發的菌株就不一定比國外的弱。如同糧食物種、動物種源長期被國外壟斷一樣,中國的益生菌產業最核心的菌株資源也長期被國外巨頭公司控制。由於西方國家的壟斷,國內大型企業發酵乳製品菌種幾乎全部依靠進口,不僅生產成本高,更制約了中國乳酸菌產業的發展。
  • 乳酸菌飲品標註混亂 專家都「認不出來」(圖)
    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健康有「益」——2015年廣東益生菌、益生元行業高峰論壇上,來自廣東省食品學會和光明乳業的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益生菌產品市場潛力巨大,益生菌食品擁有全球最大的功能性食品市場。然而與此相對,大眾對益生菌的認識卻非常有限。「目前,市場上往往把乳酸菌等同於益生菌,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乳酸菌和益生菌有著完全不同的概念。」
  • 「設計之都」將迎來國際一流設計學院 哈工大(深圳)國際設計學院...
    2015年7月28日,哈爾濱工業大學與深圳市政府、蘇黎世藝術大學等單位共同籤署合作辦學協議,合作創辦哈工大(深圳)國際設計學院。5年後的同一天,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國際設計學院項目正式奠基動工,建設駛入快車道,創意之都即將迎來國際一流的設計學院。
  • 乳酸菌產品種類多 菌成活率及數量決定產品質量
    那麼市場上各種各樣的乳酸菌的優劣到底靠什麼斷定?  「選擇乳酸菌飲料要注重兩點:一是必須確保在冷鏈下銷售,乳酸菌在0~4℃時是最穩定的。二是注意查看產品的保質期,如果過期,活菌的數量和營養必然無法保證。 」——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紹莊  乳酸菌飲料品種繁多  前日傍晚,記者走訪了西安路上的多家超市,在一個飲品專櫃前,不少消費者都在挑選乳酸菌飲料。
  • 優益C首推500億乳酸菌精華LC37
    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飲料的需求轉向健康和營養的功能訴求,乳酸菌飲料開始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養樂多作為日本最大的乳酸菌發酵製品生產企業,其國際品牌的影響力滲透力非常強,養樂多的最大特點在於每瓶產品中蘊含100億活性乳酸菌,此外,紅色包裝也成為養樂多的獨特記憶點。
  • 益生菌乳飲品亂象叢生 國產菌種研發成空白
    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指出,大眾對益生菌的認識有限,國內基礎研究薄弱,但益生菌產品市場潛力巨大,益生菌食品擁有全球最大的功能性食品市場,在乳製品中也得到了極好的發揮和運用。目前,全球有約4億~5億人消費益生菌乳製品,2015年全球乳酸菌市場總值超過300億美元,且平均每年以15%~20%的增長指數發展。
  • 益生菌=乳酸菌?
    益生菌能治療多種疾病、益生菌=乳酸菌、死菌也算益生菌、菌種越多越好……近年來,益生菌及添加益生菌的食品在國內市場「大熱」,不少商家也有意誇大益生菌功效。 為幫助消費者科學認知和合理選擇健康食品,近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等四大專業機構,發布《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認知誤區》(以下文簡稱《科學認識益生菌》報告),對益生菌的十大常見誤區加以科學澄清和專業解讀。據悉,這也是迄今首個針對消費者的 「益生菌科普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