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型人格的魅力,真被你們低估了!

2022-01-18 英語共讀

內向型人格的魅力

作者|普特君

來源|普特英語聽力網 IDputclub2012

有點害羞,有點怪,不善交際,人們對性格內向的人總是有這樣的印象。

各種各樣的影視劇,如《早餐俱樂部》《陽光小美女》《壁花少年》,在塑造內向性格的人物形象時,也跳脫不出這幾點,哦,對了,還要加上長相平平和不招待見這兩點。

而且,很多影視劇中都會設法讓內向的人變得開朗、活潑,逐漸融入集體,well,這真的有必要嗎?

重點是,內向性格的人真的就像那些影視劇中刻畫的那樣「討人厭」嗎?

未必。

Introverts are incredibly attractive, they just don't put their awesomeness on display.

內向性格的人極其具有吸引力,他們只是不善於展示而已。

接下來,小編就用5個理由說服你,為什麼內向性格的人同樣具有非凡魅力。

外向性格的人通過與人相處獲得能量,內向性格的人卻通過獨處來獲取力量。

他們往往喜歡一個人待著,人們對內向的人評價往往也是「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說,外向人和內向人的腦內是這樣的↓↓↓

When an introvert speaks, it’s almost guaranteed that they have spent many hours thinking about the subject, forming their opinions, and carefully choosing the words they wish to use.

內向的人一旦開口講話,就意味著他們肯定為此反覆思考並形成自己的觀點,他的遣詞造句也都是經過細心考量的。

They have more intimate connections.


內向性格的人不是那麼容易接納別人,如果他允許你進入他的世界,那你對他而言一定是特別的。

By bringing down barriers, an introvert is letting you know they're interested in connecting with you beyond a superficial level. They're displaying a level of intimacy and vulnerability that not many people get to see.

跨越一些阻礙後,內向型人格的人會讓你知道,他很希望能與你建立不止於表面的聯繫。他們之間所展示出來的親密性和脆弱性,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 。

Almost everyone wants to have a friend, who is a good listener, listening to you and knowing you.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小夥伴可以是一位好的傾聽者,聽你,也懂你。

This is one of the introvert's superpowers. 

這也是內向型人格的「超能力」之一。

They love to listen and if you're looking for advice or support, and that's valuable beyond measure.

當你需要建議和支持的時候,他們就在那裡靜靜聆聽,這樣的好,是無價之寶。

神秘的人總是極富魅力,蓋茨比就是醬嬸兒的。而由於內向型人格的人總是喜歡獨處、神遊,他們的不合眾反而使他們多了一些些神秘氣息。

Their mysteriousness is magnetic, and it leaves people wondering just what it is they have.

他們的神秘就像磁鐵,忍不住讓人一想再想他們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

They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這個可以想得來嘛,內向的人總是喜歡獨處,獨處久了,自然而然也會學會如何照顧好自己,不讓別人操心了——畢竟,讓別人操心也是一種打擾,而內向的人最怕麻煩別人了。

不過,喜歡獨處並不代表不需要陪伴,對內向型人格的人來說,與人相處是能量流失的過程,而他們只想把自己的能量用在真正值得的人身上。

所以,如果你的小夥伴是內向型人格,給他一點空間和時間,他會還你更好的陪伴。

看文的你是不是也是內向型人格呢?你周圍是不是也有內向型人格的小夥伴呢?

歡迎留言,啦啦啦~

相關焦點

  • 內向型人格
    自從在微博上看了「內向型人格的六大特徵」視頻(建議內向型人格的你觀看,一定有很大的收穫)後,自己條條中獎。驚喜的是,這時候也才發現內向型人格原來同樣值得驕傲,同樣特別。視頻中的觀點與自己之前看到的一句話正好對應,世界上並沒有觀點證明哪種性格最好。很多無意中發現的觀點給予了自己很大的信心和勇氣。曾經因為不擅長社交而自責、苦惱,反省自己總是沒有太多的話要講,不夠活躍。
  • 我只想當個「隱身人」請不要注意到我|內向型人格三大魅力特徵
    MBTI16型人格對內向性格的定義是:專注於內心世界,通過仔細考慮資訊、觀點、概念來獲得滿足感,而不是通過與人相處、團隊合作來獲得滿足感。當我和身邊一個朋友談及此事時,他感觸極深。如果你還總在為自己性格懊惱,那就來跟著我看一下「專注內心世界」的內向人格的三大迷人的魅力吧。
  • J:內向型人格的你請看過來喲~
    之後就開始恢復到原始的內向型人格。他們倆還是那麼活潑。我找到了兩個內向型人格的女生,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其中一個內向型人格的女生,也是十多年老朋友了。陳酒釀的老故事都可以滿載一艘船。那時候,總是問她數學題。高中開始我的朋友都是內向型人格的人。我們可以聊得非常非常深度,但是我對特別外向和強勢人格的同學總是害怕地避而遠之。
  • 內向型人格能做好保險銷售嗎?
    本文是「了不起的蓋比」第65篇文章這是很多想成為保險經紀人的candidates和同事們經常提出的問題先說結論,當然能我自己就是內向型人格(ISTJ/INTJ)內向的人傾向在獨處中獲得充盈,外向的人擅長從社交中汲取能量
  • 你可能誤解內向型人格了
    其實他們都誤會了,內向愛獨處的人根本沒有這份閒心去思考如何讓自己特別,光是以合理不被歧視的姿態適當疏離群體,就足夠讓我們辛苦了。Verywell Mind網站在2021年2月發布了一篇題為《How You Can Tell That You’re an Introvert》(如何辨別自己是否為內向型人格)的文章。
  • 不怕孩子內向,只怕養成「迴避型人格」,這些表現希望你娃沒有
    我們最害怕的,是孩子養成"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人格,有著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為敏感等特徵,是一種人格障礙。"性格內向"和"迴避型人格"雖然都傾向於獨處,但是兩者卻有很大區別,後者比前者情況更為嚴重,已經是一種心理疾病了。
  • 內向型人格的經典表現:孤獨像是一杯咖啡,是一種苦澀的享受
    當你了解認識到有許許多多種人格類型時,就會發現原來世上還有那麼多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你會意識到: 如果別人對一件事的反應跟自己不同,不是因為他有毛病,也不是因為你有問題。你們倆都沒問題,只是各自屬於不同的人格類型罷了。
  • 你是否也是高敏感內向型人格?
    高敏感不等於內向,約有70%的高敏感型人格是內向型的。高敏感內向型人格通常具有以下特徵。1.不敢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擅長答辯、當場提問、辯論等臨場發揮,往往對紙質型答題比較擅長,可以靜下心來按照自己的邏輯順序思考總結。
  • 寫給內向型人格:越是做你自己,就做得越好
    這個世界對內向型人充滿了各種偏見,其實他們不是不善於交談,也並不討厭社交活動,他們有很多突出的優勢,也無需改變自己的性格。一個內向型的人,也可以吸引那些外向型人追隨你的世界、感受你的魅力,這才是內向性格賦予你的真正的價值。
  • 窺視現代人人格漏洞——迴避型人格障礙,你中招了沒有?
    大家好,我是你們心靈的鍛造師!古往今來,人為了解脫痛苦成為了孤傲冷僻的隱居者。從現代心理學角度來看 ,那些遁跡荒野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居者 ,則可能屬於迴避型人格。現代社會隱居者難以找到清淨之地,他們往往關閉自己的心靈,不與他人接觸唯求自安。
  • 孩子過分內向?可能是迴避型人格在作祟,家長處理方式很關鍵
    文/小熊育兒日記許多家長再見到孩子膽小、自卑、不敢在他人展現自己的時候,都會認為孩子是性格內向的原因。但實際上這種表現和內向毫無關聯,而是迴避型人格的表現。,而是孩子在無形之中陷入到了迴避型人格當中。也正是因為迴避型人格才導致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現在大多數小孩子都存在這樣的表現,那麼究竟什麼是迴避性人格呢?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病理因素
    核心提示:迴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學家認為,自卑感起源於人的幼年時期,由於無能而產生的不勝任和痛苦的感覺,也包括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記憶力、性格等)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 「明日方舟」阿米婭——論INFJ(倡導者)型人格的獨特魅力
    「你們羅德島是什麼黑心公司啊?」不止是布洛卡,恐怕任何一個初到羅德島的新幹員們甚至我們刀客塔本身,都會懷疑這個瘦小的姑娘是否能承擔起作為「島主」的重任。內向(I),富有想像力和相信直覺(N),感性及情緒化(F)而又有條理(J)。這也許是這個兔子女孩帶給我們的最初印象。
  • 孩子內向不是病,卻有可能成為「迴避型人格」,家長應注意
    內向只要不影響到正常生活,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發展。但是如果過度內向家長不進行處理的話,這只會使孩子的性格漸漸的演變成迴避型人格,而這種情況在生活當中或者是在學習上,更會給孩子帶來麻煩和影響,成為他們進步的阻礙。
  • 性格小測試:4張圖測出你潛在的內向型人格!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心理趣聞>正文性格小測試:4張圖測出你潛在的內向型人格! 2017-02-09 15:37 來源:滬江 作者:   Playbuzz(一個外國網站)發布了一組圖片,據說只有introverts 內向型人格才能看到每幅圖片中隱藏的物體。
  • 如何分辨孩子是內向還是「迴避型人格」?家長可以從這些表現入手
    其實孩子性格無論是外向還是內向都是好的,只要是遵循他們自己的發展規律,都是不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孩子一旦從內向的性格演變成為迴避型人格的話,就會對孩子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了。02分析:小花孩子的這種性格特點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和內向有著一些差別,迴避型人格會喜歡逃避問題
  • 「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你還在「討好型人格」漩渦裡掙扎嗎?
    「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這句話出自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在網絡上被大家熟知是因為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的分享。這句話擊中了很多人,引起了廣泛共鳴。討好型人格,並不是一個新名詞,在心理學術語上又被稱為「迎合型人格」。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具有這類人格的特質的朋友、家人或者工作夥伴,往往我們會冠名:」好好先生」。
  • 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小心成為「迴避型人格」,早知道早預防
    孩子若有這些表現,並非「內向」這麼簡單,要預防「迴避型人格」。有些孩子仿佛天生的就是調皮搗蛋的主,活潑愛鬧騰,人來瘋。而有些孩子則大大相反,很害怕見到陌生人,很容易害羞。但是,太過內向的孩子,倘若不加以改變任其發展下去,便會發展成「迴避型人格」。正如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臨床心理科的瞿偉主任所說,「迴避型人格」大多數都是在早年形成的,與遺傳和個人經歷以及家庭有關。而這種人格都會有以下行為表現。
  • 孩子內向不可怕,怕的是養成「迴避型人格」,這些表現爸媽要注意
    不過內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容易發展處一種迴避型人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因為對很多事情不擅長,就一點一點迴避,退回到讓自己舒服的環境中去,這樣的話,孩子的舒適空間會越來越小,越來越封閉。以後在學習和工作中,孩子也會選擇逃避困難,很難取得進步和成長。什麼叫迴避型人格?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知乎上有個關於內向型性格的話題,裡面有網友分享了一封信,寫信人是一位CEO,一位性格內向的女性,讓我感觸很深。 網友說她日常開會、談合作、團建,完全不像是內向的樣子啊! 正是這樣一位女性,寫了一封伴隨性格內向這個標籤的成長經歷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