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民辦「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將於今年9月招生
2017年昆明「小升初」網絡報名5月1日啟動,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2017年昆明限報民辦初中由此前公布的31所調整為了32所,新增了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該校也備受昆明家長關注。 據介紹,為了挖掘和傳承西南聯大的歷史文化,擴大昆明市基礎教育優質資源,昆明市教育局在呈貢區大學城片區新建學校基礎上,依託「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與呈貢區政府、新都公司共同合作組建了國有民辦性質的「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簡稱「西南聯大附屬學校」),該校將於今年9月實現招生。
-
重磅丨又一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新學校落戶陽宗海
昆明家長注意啦!2月7日昆明陽宗海風景名勝區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籤訂合作辦學協議,將開辦——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陽宗海分校此舉填補了陽宗海轄區無一所公辦高中的空白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依託七甸小學、七甸中學和陽宗海第一中學開展辦學,在保留原校名的基礎上
-
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2020級初一年級新生入學提醒
根據《昆明市關於做好2020級新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規定,結合我校實際,現將我校2020級初一新生繳費、入學課堂體驗、入學報到註冊的安排通知如下: 一、入學課堂體驗時間:2020年8月28日(星期五)當天8:40前抵達學校,統一從萬青門(1號門)經測溫等程序後入校,攜帶身份證原件、文具等。家長不得入校!
-
「時間的記憶,走進西南聯大」主題宣講在昆明拓東一小舉行
雲南網訊(記者 趙元剛)日前,記者從昆明市盤龍區拓東街道黨辦了解到,由街道主辦的「時間的記憶,走進西南聯大」主題宣講在拓東一小舉行。活動現場 記者 趙元剛 攝 此次主題宣講由街道邀請昆明市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洪海波院長授課。
-
雲大附屬會展學校1.8萬、師大附屬潤城學校2萬……昆明小學名校...
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家孩子要上的學校↓↓↓雲大附屬會展學校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雲南師範大學附屬度假區仁澤學校(小學)海貝中英文小學(含多個校區)雲南民族大學附屬小學(校本部)雲南財經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雲南師範大學附屬潤城學校(小學)來源:各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都市時報全媒體編輯:代鑫媛審核:
-
西南聯大的國文課,就是西南聯大的精神遺產
說起中國教育,總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即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
昆明7所民辦小學學費出爐 師大附屬潤城學校2萬元/年
目前學費最高的是雲南師範大學附屬潤城學校(小學),為20000元/學年;最低的也要10000元/學年。昆明部分民辦小學學費標準學校 學費標準雲大附屬會展學校 18000元/學年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 10000元/學年
-
師本課程,從西南聯大說起
1938年4月西遷至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7月31日西南聯大停止辦學,西南聯大共存在了8年。只有8年辦學歷史的西南聯大,其辦學成就卻舉世矚目:聯大師生擔任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1949年)2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54人(學生8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2人(全是學生),其中有楊振寧、李政道2人獲得諾貝爾獎(物理學獎);趙九章、鄧稼先等8人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黃昆、劉東生、葉篤正、吳徵鎰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何澤慧、朱光亞
-
周培源與西南聯大
在這樣背景下,周培源一家隨西南聯大南遷昆明,最後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滇池西畔龍門村一處舊宅「積翠闥」安了家,1938年4月至1942年12月在昆明的三年時間,往返奔波於西南聯大和舊居之間,雖然過著極其清苦的歲月,但課餘時間仍刻苦鑽研業務,取得教學科研的豐碩成果,在這裡見證了一代學者的高尚愛國情懷。
-
西南聯大80年③|為什麼是西南聯大:三校八年何以合作無間
1938年初,聯大原擬定的四個學院院長中,文學院院長為北大教授,理、工學院院長為清華教授,法商學院院長為南開教授。然而胡適尚未到任即被國民政府任命為中國駐美國大使,於是聯大文學院院長由清華教授馮友蘭代理。這樣一來,四個學院院長中完全沒有北大教授。聯大文學院初期在雲南蒙自辦學,錢穆曾在《師友雜憶》一書中記述:「一日,北大校長蔣夢麟自昆明來。
-
是什麼造就了西南聯大的傳奇?
三所學校南遷的歷史,也堪稱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次「長徵」。最艱苦的一段,就是由常德出發,徒步到昆明,這便是號稱「文人長徵」的「湘黔滇旅行團」。對於旅行團的師生來說,困苦不堪的旅途最大的收穫,便是接觸到了更為廣大、更為真實的中國。在他們走過的地方,沒有民主、沒有科學,有的是千年以來的落後封建。「中國這麼大,我們應該重新認識了。」聞一多感慨道。
-
求實掌故·十中記憶‖西南聯大與求實中學的那些弦歌往事
1946年2月3日,聞一多先生「呈函梅校長關於施子愉畢業初試事」,施子愉,求實中學初1934屆畢業生,這一年,他從西南聯大清華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中國文學部研究生畢業。西南聯大從1937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決定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組建開始,到1946年7月31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停止辦學,西南聯大共存在8年11個月,「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保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
-
泰國亞洲理工學院代表團一行到昆明理工大學訪問交流
原標題:泰國亞洲理工學院代表團一行到昆明理工大學訪問交流 11月17日上午,泰國亞洲理工學院董事長Subin Pinkayan等一行三人到昆明理工大學進行交流訪問。
-
了解一下西南聯大的前世今生
西南聯大舊址。禹江寧 攝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抗日戰爭時期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為了避免中華民族文化教育種子遭受戰火摧毀,眾多華北及沿海城市高校、研究院所紛紛南遷、西遷。 1938年4月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3校組成的長沙臨時大學分3路到達昆明,並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梅貽琦在西南聯大的為與不為
1938年4月2日,當時的教育部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的臨時大學西遷昆明,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5月4日開始在昆明上課。梅貽琦因特殊的機緣被後人稱為「西南聯大的靈魂」。在抗戰困難時期,物資極其匱乏,西南聯大根本不存在「大樓」,他就將「大師」作用發揮到極致,並充分尊重教授。學校開會時梅貽琦常坐在一旁聽講,從不幹涉教授們的發言,只是偶爾站起來給大家倒倒茶水。
-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比較研究
長沙方面,南京陷落後,不久武漢告急,1938年1月,長沙臨時大學按照教育部要求,常委會決定遷校昆明,並於同年1月22日和2月4日兩次發布「遷校布告」,要求全校師生於1938年3月15日以前在昆明校址報到。⑩由於學校精心組織,長沙臨大師生2月15日從長沙分批出發,經海、陸兩條線路安全抵達昆明,如期報到。
-
滿江紅——西南聯大
創作背景是1938年,清華北大南開組成的聯合大學,從長沙遷往昆明後,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馮友蘭牽頭一眾學者為西南聯大創作了校歌、校訓等。後來各大學回遷北京,於其原址設立國立昆明師範學院,今雲南師範大學,仍沿用西南聯大校歌為校歌。
-
西南聯大為何讓人熱淚盈眶
,抗戰時期隨父親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到昆明去!到昆明去!三到昆明去,道阻且長。 小說《南渡記》中的路線是:從天津乘船,途經上海、香港和越南的海防、老街,到達昆明。這也是鄧稼先當年的路線。但與西南聯大聯繫在一起的,是著名的「文人長徵」。
-
西南聯大與臺灣
遠在昆明的西南聯大立即向臺灣派出了自己的畢業生,參與收復工作。到1948年國民黨敗退大陸時,北大清華昔日的兩位校長和一批著名學人登島。西南聯大師生在臺灣先後計有300多人。很快中國進入漫長的「兩岸對峙」年代,對他們的情況基本隔絕。 2001年,清華大學90大慶時,我在甲所採訪西南聯大在臺校友會副會長姚秀彥女士。
-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同時卻不同命的聯合大學!
西南聯合大學簡稱為「西南聯大」被譽為抗戰時期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這所屹立在西南邊陲的聯合大學從1937年開始辦學到1946年停止辦學歷時8年零11個月,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一共培養出了174位兩院院士,其中中科院163人,中國工程院13人,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獎的獲得者,黃昆、劉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