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驅動綜合實踐活動

2020-12-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綜合實踐活動是課程改革的亮點,雖然與其他學科課程同為必修課,但在課程理念、課程性質、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教師作用、教學空間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這樣的課程應該如何開展評價呢?

圍繞核心素養改變評價目的。以學業考試為目的的評價往往以甄別和選拔為目的,在這樣的導向下,教學中多採取分數或等級評價,評價內容多為理論知識的記憶與理解……以培養核心素養為目的的評價取決於「培養什麼人」這一核心問題。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到《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頒布,均期望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這要求我們基礎教育評價應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突出評價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地方特色選擇活動主題,並依據相關要求設計活動目標,再將其分解為具體的評價目標,根據評價目標設計評價指標,如參與態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等。

構建三位一體實踐活動模式。以往教學中,評價與教學常常分離,不能動態地給予教師和學生反饋,起到促進和改善教學的作用。綜合實踐活動旨在構建「教學、實踐、評價」三位一體的活動模式,評價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與教學及學生實踐緊密結合,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實踐活動的評價應當根據教學的關鍵要素設計。如《會跑的小車》以「設計製作」為主要活動方式,創意設計、選擇材料、動手製作、交流展示、反思改進是「設計製作類」活動的關鍵要素,本活動分為動力設計階段、動力安裝階段、展示交流階段和拓展生成階段。每個階段的評價分為A、B、C、D四個級別,每個級別的評價指標對學生的預期實踐程度作出了描述。學生可以參照評價指標清晰地指導實踐進程,對自己的實踐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及反饋,尋找差距,及時改進完善。

根據活動步驟分段實施評價。評價貫徹活動全程,活動前的評價驅動逆向活動設計,突出目的性和實效性;活動中巧用前期評價資源,可以有效突破活動的重難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此項實踐活動;活動後實施總結評價,反饋實踐活動的效果,有效考查學生綜合素養。

在《防火與自救》實踐活動中,評價的設計及實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評價驅動逆向活動設計。在活動設計中,教師通過調查問卷、視頻錄像方式,了解學生對消防安全知識的掌握、逃生演練的真實情況。以數據和視頻錄像的分析結果作為活動設計的基礎,制定活動目標:一是通過了解燃燒的原理,掌握預防火災的常識和自救方法,遇到火災時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二是學生在模擬情境中體驗和感受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明晰活動目標及確定活動重難點之後,教師將重點考慮採用何種教學設計、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完成活動目標,提升個人素養。

評價助力突破活動難點。評價即資源,評價即學習:為了避免演習成為表面熱鬧卻鮮有實效的過場,活動中巧用活動前評價資源,引導學生對活動前所採集的逃生錄像進行深刻反思,歸納出正確的「煙霧中逃生」五個要領,為後續活動難點突破奠定基礎。自評有依據,要領來導向:在「逃生」演習後,學生對照「自我評價卡」中的「反應快、溼毛巾、疊三層、安全區、有秩序」五個逃生要領,對自己的實踐體驗進行評價。「自我評價卡」的評價指標聚焦於要領,目標清晰、實用性強、操作簡便,可用於指導學生與家人一起進行逃生演練,也可作為「小手拉大手」安全宣傳的資料。

實施總結評價,反饋實踐效果。活動結束後,學生寫下本次活動的收穫並在班級中分享。通過活動收穫與活動前評價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在本次活動中,評價驅動了活動,成為促進實踐的槓桿。

基於活動前評價分析,教師對活動目標、教學設計作出正確決策,確保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將課堂評價與實踐活動相融合,使學生成為活動的決策者和評價的受益者;規劃後期實踐目標,引導學生及時反饋實踐行為,掌握知識要領,達到預期活動目標。此外也培養了學生勤於反思、勤於實踐等核心素養,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珍愛生命,從而真正落實安全教育的題中之義。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杭州市行知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0年12月09日第7版

作者:綦寶珠

相關焦點

  • 以綜合素質評價推動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進程
    此次評價改革確立了方向性原則並將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維度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構成,綜合素質評價的核心功能與首要目的是育人導向,新評價體系的構建相較於以考試成績來評判學生素質高低的「唯分數」評價體系,真正讓教育回歸了育人的本質。
  • 「身心健康」「社會實踐」都進了綜合評價
    《辦法》要求各高中從高一新生入學起,為每一名學生建立個人成長記錄,主要涵蓋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到了高校招生錄取時,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評價結果將作為重要參考。    《辦法》將評價內容分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並且明確了每個方面相應的考查點。其中「思想品德」主要考查學生在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誠實守信、仁愛友善、責任義務、遵紀守法等方面的表現,重點放在學生日常操行、參與黨團活動、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志願服務等。
  •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與研究
    目前,國內外多數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效果並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於評價者對綜合素質評價的理論研究不透徹、評價目的迷失、評價方法不成熟、評價體制不完善、專業引領缺失、支持性環境欠缺等等,這些原因導致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中出現了形式主義傾向。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勢在必行,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
  • 探尋綜合素質評價「落地」的校本化實踐路徑
    因此,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應與制度化、常規性的學校教育教學實踐進行系統、有機、緊密的融合、銜接和貫通。換言之,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應確立一種戰略性定位,即其不宜游離於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之外,而應與學校課程建設、教師學科教學以及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等深度融合、緊密銜接、有機聯結。
  • 提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脈搏——江蘇省泰州市鳳凰初級中學綜合實踐...
    鳳凰初級中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究竟有何獨特之處?讓我們一同去走近了解一下。拓展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做好硬體配套工作綜合實踐課程作為一種活動課程,需要配套的硬體活動場地支持,幫助學生更好地在真實的情境中鍛鍊實踐技能。因此,鳳凰初級中學著力於硬體投入和基地建設,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保駕護航。一是創建綜合性的「實踐實驗室」。
  •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問答今天發布
    【新民網訊】高一的同學看過來~~~市教委今天發布「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相關問答」,其中本市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主要記錄內容包括:學生軍訓、農村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公益勞動)、社會文化活動等;學校依託《上海市中小學生成長記錄冊》和"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全面記錄學生社會實踐情況;相關問答詳見下文。
  • 2018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大綱-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3.考查考生對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規劃、實施、評價與管理的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具備從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持續發展自身專業素養的能力。三、考試範圍與內容(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礎知識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與基本理念。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與學段目標。
  • 學科拓展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
    天津中學從2000年建校伊始就開展綜合實踐活動,20年來從未間斷。
  • 滬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細則:社會實踐不少於90天
    青年報記者吳愷攝  東方網4月30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近日公布。其中,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情況是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重要記錄內容之一。上海市教委昨天透露,本市各部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建設,全力保障相關記錄信息的客觀真實可信。
  • 評價——任務驅動的必備「武德」
    如果教師能從評價的角度思考判斷,或許可知這是無效勞動,當機立斷刪去更好。】活動三:1.如果你是觀眾,你會喜歡我們的大戲嗎?為什麼?【此任務指向不明,沒有設計具體的評價指標加以引導,觀眾評價的角度沒有具體要求,學生活動也是走向虛無,完全可以刪去。】
  • 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在各類高等院校招生中的重要作用
    作為河南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家、高中指導部部長、河南省十大教改之星、教學標兵,我參與了河南省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室嶽宇巔主任組織的各層類骨幹教師培訓活動,和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家組一起,走進了各地市參與指導綜合實踐活動骨幹教師培訓,走進我們省各層類的高中深入調查研究,在參加河南省綜合實踐活動優質課、觀摩課、全國優質課比賽中,認識不少在綜合實踐活動領域的專家,代表河南省專家組參加了教育部組織開展的各層類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討交流會
  • 淺談如何上好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
    淺談如何上好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分別落實到相關教研組和教師。
  • 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
    4.課程評價主張多元評價和綜合考察本課程要求突出評價對學生的發展價值,充分肯定學生活動方式和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性,鼓勵學生自我評價與同伴間的合作交流和經驗分享。提倡多採用質性評價方式,避免將評價簡化為分數或等級。要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成果作為分析考察課程實施狀況與學生發展狀況的重要依據,對學生的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綜合評價。
  • 實踐出真知,快來看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課時安排、課程實施、課程管理與保障等方面,對我市中小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提出了具體要求。長期以來,成都市中小學校因校制宜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課,開發了一批特色校本課程,湧現出了一批優秀基地校,廣大中小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軍訓、公益服務、職業體驗和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2017年,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教材〔2017〕4號)的出臺,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獨立地位。
  • 上海初中學生社會實踐經歷將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為進一步統籌育人資源,創新育人載體,結合上海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目標與任務,上海市教委、市文明辦、團市委制定了《上海市初中學生社會實踐管理工作實施辦法》(簡稱《實施辦法》)。這是上海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配套上海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的重要規範性文件之一。
  •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課外活動有何區別?教育部回應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指出,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課程,不同於一般的學生課外活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有明確的課程目標,還要求對活動內容進行選擇和組織,對活動方式進行認真設計,對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科學評價等,具備作為一門課程的基本要素。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答問全文: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什麼樣的課程?
  • 教育 | 實踐出真知,快來看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2017年,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教材〔2017〕4號)的出臺,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獨立地位。因此在實踐中應該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學科課程同等對待,開足開齊,進一步發揮它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關鍵能力方面的獨特價值。
  • 順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順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生勞動技術學校,展示了包括勞動教育特色班會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2類共19節勞動教育特色觀摩課程,帶來了勞動教育課程的實踐思考與教學經驗。廣東省教育廳採取系列有力舉措,加強和改進學校勞動教育。
  • 春蕾幼課題推介(三)——《園本幼兒遊戲活動中實施「2+1」綜合評價的建構與實踐》
    幼兒的發展評估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累積的的過程,搜集評價信息以日常觀察為主要手段,建立在真實地記錄、綜合地分析的基礎之上,是幼兒教師的一項基本性工作。評價既是幼兒教師的一項基本性工作,也是教師教育理念的體現。從幼兒評價入手,不斷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 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校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綜合實踐活動課與語文、數學等學科並列設置,突出了這一課程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的重要地位。中小學校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劃和實施的主體,決定著課程開設的質量和效果。根據《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有關要求,在課程開設過程中,中小學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