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 | 英語課堂活動設計失當案例分析,你中招了嗎?

2021-02-25 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

提示:點擊上方"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免費關注哦

徵稿:二語寫作

教學活動將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及效果相連接,其重要性尤為突出。然而,小學英語課堂中出現了很多低效活動,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本文將列舉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失當的幾種現象,分析活動失當的原因,探討有效策略,並提出改進方法。

冀教版《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 Lesson 10 Brush and Wash 的語言教學目標是:聽懂、會說 「I brush my teeth./ I wash my face./ I brush my hair./ I put on my clothes.」。

圍繞這一教學目標,某授課教師設計了一個 TPR 連鎖反應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教師給每組第一位學生 S1 一個動詞短語,讓 S1 做出相應動作給學生 S2 看,S2 看後模仿該動作給學生 S3 看,以此類推,直到傳遞給最後一位學生,由最後一位學生用 「I brush my teeth.」 等目標語彙報短語內容。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過分追求趣味性,忽視目標性。這個活動趣味十足,參與度高,但活動大部分時間花在了 「動作模仿」 上,缺乏 「語言訓練」因此,活動偏離教學目標,與落實本課教學任務關係不大。

從教學目標出發,關注活動內容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

在英語課堂上,教學活動應該是語言的載體,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應該指向目標語言,強調用英語做事情。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時,僅追求活動趣味性是不夠的,還應以獲得學生語言知識和形成語言技能為前提。可將案例 1 中的 TPR 活動改為記憶遊戲,做法如下:學生四人一組,保留原有活動形式,但傳遞的不只是動作,而是語言和動作。這樣,每個學生都開口說英語,並且記憶的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改進後的活動將語言與遊戲有機融合,使活動不流於形式,具有極強的目的性,更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

在教學冀教版《英語》(三年級起點)三年級上冊 Lesson 14 My Body 一課中 「clap your hands / stamp your foot / wave…/shake…」 等動作短語時,為幫助學生鞏固和運用這些短語,授課教師採用小組合作形式,讓小組成員用 「Clap your hands./ Stamp your foot.」 等輪流發出指令,其他成員複述指令並做出相應動作。

為了讓學生聽懂、會說上述指令,小組活動前,教師開展教師領讀、師生表演唱活動,但部分學生仍未記住 「clap」 「stamp」 等詞的發音或意思,導致隨後的小組學習中,部分學生主動降低任務難度,出現了三種低效現象

有的學生產生從眾心理,一味模仿反應最快的同學,缺乏個體對語言的思考過程;有的學生只說自己會的指令,缺乏對目標語言的全面操練;有的學生尋求最簡單的詞彙表達自己的觀點,如用 hand 代替 「Clap your hands.」,用 foot 代替 「Stamp your foot.」,缺乏對語言完整性和準確性的操練。

從學生層面來說,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學習興趣高,對 「動作表演」 類學習內容極感興趣,但由於學生年齡小,短時記憶能力弱,課堂語言交流能力匱乏,難以完成案例 2 中的小組合作任務。從教師層面來說,活動設計過程未能顧及學生間的學習能力差異,未能考慮到部分語言能力較薄弱學生的學習需求,僅依據個人教學經驗確定活動形式、規則以及各活動之間的難度層次跨度,導致教學任務失敗。新課標強調:課堂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關注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因此,教師應從學情出發,特別是以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為出發點,把握難易度,設計適合他們實際能力水平的活動。案例 2 中可做以下兩點改進:一是將 「教師領讀」 調整為 「教師引讀」,從字面 a 的讀音入手以舊引新。二是在小組活動前安排過渡性活動,使全班學生在活動中再次操練語言、再次體驗詞義。這需要教師調控好教學時間,合理安排本節課教學活動,為學生爭取更多有效的學習時間。

冀教版《英語》(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下冊 Lesson 9 Eat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 中的 Part 3 Let’s do it,是一個鞏固拓展活動,主要練習 「What do you like to eat?/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How often do you eat…?」。 

在一次送教下鄉活動中,某授課教師依據活動目的與教學內容創設如下情景:T:Boys and girls, Let’s make a survey!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S1:My favourite food is rice.S2:Noodles are my favourite food.接著,教師用 PPT 播放 KFC 食物及價格圖片大全。T:Now I』ll take you to the KFC to eat more delicious food. First let’s look at the menum: 11 yuan, French fries;28 yuan, a hamburger…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How often do you eat French fries?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創設情景脫離學生生活實際,不能引起學生有效的、積極的響應。教師送教的學校是一所離城區較遠的農村小學,大多數學生是留守兒童,基本沒有去肯德基就餐的實際體驗,很難產生心理共鳴,導致學生思維沒有得到激發,師生之間沒有互動交流的支點。

★對策

語言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目標語言的真實意義和用法。案例 3 中的活動可做如下改進:首先,請六位學生到臺前,用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How often do you eat…? 開展連鎖問答活動。活動前,教師對臺下學生提出傾聽要求:記住臺上學生最喜歡的食物和食用頻率。問答結束後,教師請同桌兩人選擇不同的臺上人物設計不同的對話,從而將簡單的聽力結果檢測活動轉化為含有生活因素的對話,然後通過表演再現真實的生活場景。改進後的活動將語言生活化,給學生創造了一個真實的語言情境,能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意願。活動還兼顧了過程和結果,有布置、有檢查。活動結束後,教師讓學生根據聽到的信息進行對話創編與表演,這既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及語言操練層次的提升,也是對傾聽情況的檢測,有助於培養學生邊聽邊思考的習慣,提高活動效率。

冀教版《英語》(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上冊 Lesson 5 In the Living Room 一課要求學生能運用現在進行時描述人物活動內容。某授課教師在鞏固拓展環節設計了 「Read and say」 活動。

活動內容如下:教師為學生提供有關 Mike 與家人在家度周末的對話,請學生先獨立閱讀對話,然後轉入小組合作。小組活動中,各成員在對話文本的幫助下,依次用現在進行時介紹 Mike 與家人的活動。最後,教師給學生布置 「描述自己家庭生活」 的課後作業。學生在任務驅動下能完成 「Read and say」 活動,但積極性不高,合作氛圍不濃。從課後作業情況反饋來看,學生對自己家庭生活的描述缺少 「快樂感」 和 「幸福感」。「Read and say」 活動只局限於操練語言結構,缺乏人文內涵,沒有在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遷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同時,向學生滲透良好的品格、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創設有意義的情景,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案例 4 教師可依據單元及本課話題與語言功能,確定 「關愛家人與朋友」 為本課情感目標,並利用對話與場景圖設計信息轉述活動。

教師為每組學生提供一幅 Mike 家的房間圖和幾幅人物活動圖,要求學生根據對話內容把人物活動擺在合理的房間(房間名稱亦是本單元重點知識),勾勒出一副完整的家庭快樂生活圖,並以 Mike’s Home 為題,運用現在進行時描述家庭成員在某個房間做某事。

通過擺圖、轉述人物活動和師生對話,使改進後的活動重現了溫馨和睦的家庭場景,凸顯了情感教育。真實情境的創設,促進了學生合作和語言交際,不僅為課後家庭活動做好了語言與情感鋪墊,而且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積極的情感,對其日後的成長和發展有正確導向作用。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課堂教學過程不但是學生學習語言、發展思維能力的過程,也是滲透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過程。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出發,以生活化的真實課堂為依託,創設有效、真實的情景,搭建語用平臺,讓學生在體驗、經歷和運用的學習過程中開闊人文內涵、創新思維,提升用英語做事情的綜合能力,實現英語教學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來源: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自:英語好教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二語寫作》正在徵稿,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廣大外語教師及研究者掃碼入群賜稿!(詳情見最後一條推送)

相關焦點

  • 高中英語教學目標設計案例及問題分析
    作者簡介:本文作者,楊華娟,福建教育學院外語研修部 副教授,碩士,從事基礎英語教育研究。本文2014年7月發表在《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摘要:教學目標設計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影響著整個教學過程。
  •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設計中的問題及案例研究
    教學目標作為教學設計的重要一環,不僅能夠引領教學方向,還能夠指導教學結果的測量和評價,處於教學過程的核心位置(皮連生等, 2009;崔允漷,2013;晉素芳,2018)。在現階段的中國小學英語課堂,多數教師缺乏對教學目標的系統化梳理與思考,阻礙了教學目標發揮應有的作用,也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朱春萍,2018)。國內關於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專門研究相對較少,更是缺乏結合實際案例的深度研究。
  • 學習筆記: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今天學習的是明師學院王路老師的講座《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分析》。首先王路老師告訴我們什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四大要素構成。
  •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而且英語教師要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因此英語教師必須樹立起全新的課堂教學觀念。常規的英語教育以語言知識為本,教師主要擔當著一名英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學生則成了被動的語言知識的接受者。
  • 全國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方案設計大賽
    曬原創教學設計,比課堂展示視頻—教師展風採,學生終受益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31日,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和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學英語教育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英語教學課堂活動有獎徵集活動,英語周報社承辦。
  • 把脈課堂,對症下藥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低效現象分析及對策
    把脈課堂,對症下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低效現象分析及對策
  • 【高中英語教研】英語閱讀教學中文本解讀案例分析!
    歡迎全國各地高中英語老師加入! 本人為《英語周報》、《學英語》、《雙語學習報》、《英語街》、江西金太陽、河南天一大聯考、學科網等全國30多家教輔公司特約撰稿人,發表原創命題文章達千餘篇,審稿高考複習書達百餘本! 若群滿,歡迎掃描下方小編微信二維碼,備註:加入讀後續寫研討群,小編會拉你入群交流!
  • 英語教學:除了做遊戲,還有視覺活動及迷你課程設計,你了解嗎?
    大家好,今日與大家分享一篇教學方面的文章。教育隨想:除了課堂遊戲,這些活動更能夠增加孩子們的學習樂趣。眾所周知,遊戲是課堂教學教師常用的教學活動,用遊戲來強化課堂教學的主題。遊戲將幫助學生學習英語,使它有趣,並迫使他們以新的和不同的方式思考。除了遊戲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積極樂觀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以外,還有哪些課堂教學活動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觀察力,而且從中孩子們的想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特別是批判性思維能力也能同時得到提升呢?1.
  • 英語閱讀教學中文本解讀案例分析
    【案例一】教學內容源於外研版《英語》選修6 Module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Friendship中的第一課時Reading and Vocabulary —— Roy's Story。該課文講述了一個與人際關係有關的故事。
  • 大咖談 | 程曉堂:基於語篇分析的英語教學設計
    教師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教學中使用的語篇,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教與學的活動。本文探討了語篇分析對英語教學設計的重要性、語篇分析的主要內容以及如何基於語篇分析設計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自2001年開始實施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以來,中小學英語教材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而且各個版本的教材都經過了多次修訂和完善。
  • 基於真實交際任務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真實交際任務的設計,可以提升學生表達能力與英語語感。文章以真實交際任務下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為研究對象,對如何開展教學,提出建議,希望對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幫助。關鍵詞:真實;交際任務;課堂;教學活動引言:真實交際任務的開展,可以為學生呈現真實有效的情景,能夠促使學生語言表達與英語思維形成。在課堂教學中,靈活設計交際任務,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表達方法,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 胡欲曉 | 教學策略+案例,手把手教您設計英語文學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學生能夠得到有效思維訓練並使用所學語言進行真實交際是閱讀教學的研究重點。本文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為目標,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文學閱讀教學中比較和對比訓練展開研究,旨在為教師設計比較和對比訓練提供可借鑑的途徑和方法。
  • 英語課堂:Jigsaw聽力/閱讀教學設計
    大家對拼圖遊戲(Jigsaw puzzle)並不陌生,而Jigsaw Reading/Listening就是在英語閱讀或聽力教學中借鑑這個遊戲思路的課堂活動方式。
  • 北聯大師院英文系「小學英語教學原則及有效的課堂教學」主題講座
    李老師對照著課程標準提出了小學英語教學現在還存在很多問題,分別從教師、學生、教育部門等多方面進行分析,舉出自己所在學校班級的實際例子。除了教育教學方面需要進步,李老師還提出,現今社會科技發展迅速,老師們也要對多媒體信息技術有一定了解和建樹,以應對每日革新的小學課堂。同學們對此也深有感觸。
  • 案例分享 | 初中英語數字教學活動
    有意思且有意義的課堂實踐活動,一直是每個英語老師賴以豐富課堂活躍學生的法寶。
  • 市鄉村英語骨幹教師培育站舉行學員課堂教學設計展示研討活動
    為了進一步引導培育站全體教師關注課堂教學設計環節,讓培育站活動更貼近教師的課堂教學實際,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服務和加快學員的專業化發展水平,根據揚州市中小學教師培訓發展中心和揚州市鄉村英語骨幹教師培育站活動安排
  • 手把手教你寫教學設計+案例分析,這2篇老師看見眼睛亮了!
    友情提示:本文乾貨滿滿,先轉發保存好以防丟失哦~根據下列提供的語言項目和活動目的,請你設計單詞、句型的教學活動,並說明活動設計的意圖。請將答案完整地寫在答題卡上。      設計要求如下:     1)所給單詞可選擇使用,活動設計要能體現英語教學的趣味性;     2)活動設計要體現單詞和句型教學的多樣性(至少有3種方法);     3)請註明不同教學活動的設計意圖。
  • 南靖縣舉行小學英語教師觀摩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
    日前,南靖縣城區小學英語教師匯聚湖美中學錄播教室觀摩七年級英語課堂教學,開啟該縣小學英語教師觀摩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先河。本次活動以課題《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開展同課異構,主教者是漳州市初中英語名師工作室成員鄭君君和南靖湖美中學教師謝慧敏。
  • 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討
    因此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互動式教學模式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但當下的小學英語互動課堂的開展成果卻遠不能達到我們的期望目標,教師和學生都不能有效進行英語互動。因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互動質量成為了重中之重。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及模式探索,以期為小學英語教學添磚加瓦。
  • 線上教學優秀案例(87)| 「翻轉式」《綜合商務英語》基於「錄播+直播」的課程線上教學案例
    為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線上教學模式,培育和打造線上「金課」,發揮優秀案例引領示範作用,教務處通過此專欄搭建學習交流平臺,總結在線課堂教學經驗,展示在線課程建設成果,供老師們參考、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