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出生,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可以說,每10個新生兒中,有一個就是早產兒。
隨著越來越多的早產兒出生,他們的成長和發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而這也要求我們的月嫂姐妹多掌握一些早產兒的護理技能。
今天我們來說說早產兒的餵養。
1.什麼是早產兒
早產兒是指孕周不滿37周出生的嬰兒。世界衛生組織根據出生胎齡,將早產兒分為三類:
極早早產(不足28周)
早期早產(28至32周)
中度至輕度早產(32至37周)
胎齡越小的早產兒,餵養起來越複雜,越需要月嫂姐妹們具備專業的餵養知識與技能。
2.早產兒乳類的選擇
早產兒母乳
母乳中的成分,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更適合早產兒的需求。母乳更利於早產兒消化吸收和加速胃排。
母乳中含有防禦作用的物質,為早產兒提供了最理想的免疫防禦。
母乳餵養時間越長,將來孩子發生代謝症候群(肥胖、高血壓、II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機率越低。
母乳強化劑
乳強化劑是早產兒在母乳餵養時,添加到母乳中的營養元素。
母乳雖是寶寶最優質的口糧,但早產兒需要實現追趕生長,純母乳的熱量和營養不夠,這時候就需要使用母乳強化劑。
母乳強化劑主要強化了蛋白質和礦物質和維生素,這樣寶寶既能獲得母乳餵養的好處,又能得到充足的營養,滿足其快速生長發育的需求。
早產兒配方奶
可分為液體和粉狀兩種。液體奶是按比例調配好的即食瓶裝奶液。粉狀即配方粉,需要臨時調配。
早產兒配方奶保留了母乳的優點,用於補充母乳對早產兒營養需要的不足,適當提高熱量,使配製的蛋白質、糖、脂肪等營養素易於消化和吸收。
但早產兒配方奶中缺乏母乳中的許多生長因子、酶、IgA和巨噬細胞等。
3.母乳餵養的方法
餵養早產兒,首選母乳餵養,這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機體免疫能力,配方奶餵養是沒有母乳的無奈選擇。
要產後儘早開奶,儘可能純母乳餵養。
早產兒出生後會被送進早產兒監護室,無法跟媽媽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可以從產後第一天開始,用正確的手法擠奶,刺激乳汁的分泌。擠出來的奶存放在乾淨的奶瓶裡,餵給寶寶吃。
純母乳餵養能夠滿足嬰兒6月齡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儘可能堅持純母乳餵養到孩子6個月。
母乳餵養應從按需餵養模式到規律餵養模式遞進。
3月齡內按需哺乳,不要強求餵奶次數和時間,但一般每天餵奶的次數可能在8次以上,生後最初會在10次以上。
隨著寶寶月齡增加,4~6月齡逐漸定時餵養,並逐漸減少夜間餵奶次數,建立規律餵養的良好飲食習慣。
兩側乳房交替餵養,每次將一側奶吸空再吸另一側奶,下次哺乳則從未吸空的一側乳房開始。
注意事項:
母乳餵養雖然是早產兒最佳的餵養方式,但也不是所有早產兒都適合母乳餵養。
早產兒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時,不宜母乳餵養。
母親患有HIV和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感染、患活動期結核病且未經有效治療、患B型肝炎且新生兒出生時未接種B肝疫苗及B肝免疫球蛋白,乳房上有皰疹、吸毒等情況下,不宜母乳餵養。
母親患其他傳染性疾病或服用藥物時,應諮詢醫生,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可以哺乳。
對於不能進行母乳餵養同時又存在牛乳蛋白過敏的孩子,應首選胺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不建議選擇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大豆配方奶。
乳糖不耐受的孩子應使用無乳糖配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