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央行在官網上發布《金融時報》記者訪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的答問實錄,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關於存款基準利率的問題。
記者問:LPR改革的效果如何?LPR下降是否會影響個人房貸利率?當前形勢下如何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是否會考慮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
劉國強的答覆在有談到:
1、人民銀行將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推進LPR改革繼續釋放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促進貸款實際利率水平明顯下降,確保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有明顯進展。2、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在這個講話裡面,可以說滿滿的乾貨,正面回答未來存款基準利率走向問題,意義重大。
很多人不明白這裡面的意思,我給大家解釋一下。
在我國,真正意義上的降息是下調基準利率。問題是哪個才是中國的基準利率?這就是需要思考了。在2019年8月份之前,中國存款和貸款的基準利率是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意思是央行會確定一個存款和貸款的基準,商業銀行在確定存款或貸款利率時必須以這個基準定價。比如2015年最新調整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是1.5%,5年期以上貸款基準利率是4.9%。那麼你去銀行定存一年時,銀行給你的存款利率一般不會與1.5%相差太大。如果你去銀行辦理5年期以上的貸款,比如房貸,那麼你的房貸利率一般是以4.9%作為參考,打95折或上浮10%、20%等。
存款基準利率
傳統貸款基準利率
自2015年10月份以來,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沒有出現過調整,也就是沒有出現過真正意義的降息。但這一切在2019年8月份發生變化。2019年8月份,央行發布公告,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是18家有代表性的商業銀行與它們最優質客戶之間的貸款利率。央行當時規定,今後銀行新發放的貸款都參照LPR利率定價,這就意味著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當中的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已經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但是銀行存款基準利率還是會保留。
這樣的話,會出現什麼情況?
通過下圖我們可以發現,自2019年8月份以來LPR利率已經有了4次下調,也是貸款層面的基準利率已經降息了4次。但是存款層面的基準利率因為還沿用原來的,一直沒有調整,所以在存款層面上自2015年10月以來就沒有降過息。
現如今,央行劉國強的講話傳遞了幾個意思:
1、「推進LPR改革繼續釋放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意思是說未來LPR利率會下調,或者貸款層面上的基準利率將繼續下調。
2、「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將長期保留」,意思是說存款層面的基準利率還會延續傳統的做法,而且長期保留,暫不會像貸款基準利率那樣進行改革。
3、「(存款基準利率)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存款基準利率自2015年10月以來就沒變動過,如今這講話意味著今後也很大可能會下調。
為什麼可能下調呢?
原來傳統的基準利率當中,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是1.5%,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是4.35%,也就是說利差是2.85%。現如今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沒變,一年期LPR利率(新的基準利率)下調到了4.05%,也就是利差降到了2.45%。我們都知道,銀行就是靠利差吃飯,利差下降的時候就是銀行割肉的時候。
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對經濟來說有兩個意義,一是存款基準利率降了,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會降低,它們才有動力去降低發放貸款的利率。二是存款利率降了,才能激發大家去消費,而不是存在銀行,這樣經濟就活躍了。
至於什麼時候降?央行也說了,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最新的數據顯示: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4%,CPI是近年來最高了,現在下調存款基準利率肯定不合適,要不然加速錢的貶值。考慮到疫情後CPI下降的大概率事件,到了那時,就是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較好時點。
2月21日,最高層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隨後,劉國強副行長就談到存款基準利率的問題,傳遞重要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