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吃小龍蝦會感染肺吸蟲,到底還能不能吃?

2020-12-22 武漢交通廣播

有傳言說:小龍蝦的體內有一種叫肺吸蟲的寄生蟲,吃了不熟的小龍蝦可能會造成肺吸蟲病,引起咳血、發燒等一系列症狀。那麼,滿大街的麻辣小龍蝦還能吃嗎?小龍蝦裡真的有可怕的肺吸蟲嗎?

今天做客FM89.6武漢交通廣播《健康武漢》節目的嘉賓來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感染科主任蔡豔萍,和您一起關注:肺吸蟲病。

896專家團

蔡豔萍

主任醫師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感染科主任

在傳染病臨床一線工作30年,長期從事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特殊傳染病的臨床診療工作,擅長於各型急、慢性肝病、寄生蟲病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診斷、鑑別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在危重症救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發表論文及論著多篇,參與「十一五」重大專項課題研究和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研究多項,參加完成的一項科研課題獲武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武漢市晚期血吸蟲病鑑定專家;湖北省血吸蟲病救治專家庫專家;中華預防醫學會性病愛滋病學會肝炎組委員;全國肝膽病諮詢專家。

吃小龍蝦真的會感染肺吸蟲病嗎?

雖然小龍蝦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傳染肺吸蟲病,但是有些實驗表明部分小龍蝦的體內的確會存在部分的寄生蟲或者蟲卵,必須要徹底加熱煮熟後才可以食用;2010年南京曾出現橫紋肌溶解症病例,當時關注度很高,衛生部曾表示和小龍蝦相關。不過,具體原因仍存爭議。

什麼是肺吸蟲病?

肺吸蟲病又叫並殖吸蟲病,是由並殖吸蟲感染導致的食源性疾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慢性寄生蟲病,通常是由於攝入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淡水蟹及蝲蛄而感染。主要表現為咳嗽、胸痛、咳鐵鏽色痰、咯血及皮下遊走性結節等。不同地區、年齡、性別的人感染率不同。除非洲地區外, 肺吸蟲較其他食源性吸蟲病感染率更高,並且可能導致終身殘疾。WHO對24種食源性寄生蟲進行重要性排序, 其中肺吸蟲位居第14位。

小龍蝦體內有肺吸蟲嗎?

在我國溪蟹和蝲蛄是肺吸蟲最主要的傳播媒介。這些都是淡水的甲殼類動物。生長在海洋中的蝦和蟹一般不會傳播肺吸蟲。溪蟹,顧名思義,通常生長在水質較好的溪流中,其種類很多,在我國各地都有。蝲蛄僅在東北地區才有,長相與小龍蝦相似,但個頭相對較小,頭部和鉗爪也較小,殼子青綠色,表面相對光滑。由於蝲蛄對水質要求較高,產量也小。小龍蝦其實並不是我國的物種,而是上世紀30年代從北美引入,到80年代大規模飼養才造成我國到處都是。在我國南方銷售的均為小龍蝦。

小龍蝦和蟹類都是肺吸蟲的中間宿主,有些實驗表明部分小龍蝦的體內的確會存在部分寄生蟲或者蟲卵,必須要徹底加熱煮熟後才可以食用。

人體是如何感染肺吸蟲的?

俗話說「病從口入」,確實非常有道理。肺吸蟲病不會發生人與人的直接傳播,因為肺吸蟲需要螺和甲殼類動物2級宿主體內發育完成後才具有感染性。所以吃螺螄不會感染肺吸蟲,而吃蝦、蟹可能會感染。

感染鏈是這樣的:成蟲寄生於人或多種肉食類哺乳動物的肺內,蟲卵從呼吸道和消化道排除,入水後在適宜溫度(25-30℃)下,經3周孵出毛蚴,侵入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內,發育成尾蚴,成熟的尾蚴從螺體逸出侵入或被第二中間宿主——溪蟹和蝲蛄吞食,尾蚴在其肌肉或內臟中形成有感染性的囊蚴。(在蝦和蟹中,肺吸蟲是以囊蚴形式存在的。所謂的囊蚴,就是肺吸蟲幼蟲侵入到蝦蟹體內後,蟲體外逐漸被分泌物包裹形成一個封閉的囊,幼蟲寄居其中。)

肺吸蟲的囊蚴通過食物一起到人的消化道,在胃液的作用下幼蟲破囊而出,穿過胃腸壁進入腹腔,再穿過膈肌到達胸腔,並在肺組織中形成一個囊狀的結構,肺吸蟲便在這個囊中發育成熟。人感染肺吸蟲病後,肺吸蟲在人體穿梭中會造成臟器的損傷,因此會形成炎症、發熱,及相關臟器損傷的相應表現;後期當蟲體寄生於肺部後,開始出現肺部損傷的症狀,如咳鐵鏽色痰,胸悶等症狀。

有哪些因素有感染肺吸蟲的風險?

一般來說,以下幾點都有感染肺吸蟲的可能:

1)不良飲食習慣

生吃海鮮,河鮮,甚至半生帶血的牛肉等,比如沒有煮透的小龍蝦,可以使人感染肺吸蟲,(三文魚、金槍魚、鱈魚、帶魚等海產品,人體比較容易感染異尖線蟲,雖然人體並非是這些寄生蟲的最佳寄宿環境,但是依然能夠進入人體,對人體產生傷害。還有一種名為圓管線蟲的寄生蟲最易藏匿在螺體內。人體感染該寄生蟲後會引起腦部病變,患上腦膜炎,輕則頭痛、噁心,重則休剋死亡。吃生魚片,異尖線蟲和肝吸蟲可以進入人體。肝吸蟲對肝臟破壞性比較大,會讓人覺得腹脹、肝痛、肝功能異常。而帶血牛肉,也會攜帶寄生蟲。除了肉類,一些蔬菜植物生吃也是會感染寄生蟲病的,比如菱角、荸薺以及蓮藕都是最容易攜帶薑片蟲的。這種寄生蟲對消化道的傷害比較大,能引起腹痛、腹脹,使人貧血、浮腫。所以,即使是蔬菜也不要掉以輕心,最好經過清洗和烹煮。不僅如此,就連雞蛋也有攜帶寄生蟲和細菌的可能,喜歡生吃雞蛋的人最好挑選真正的無菌雞蛋。)

2)不良衛生習慣

除了吃的問題,寄生蟲之所以會趁虛而入,也與衛生習慣有很大關係。比如有的人沒有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其次,衛生設施不完善,經常接觸被汙染的土壤水源等,感染寄生蟲的可能性都很大。尤其是部分農村地區的小孩子,他們體內攜帶蛔蟲的比例是很大的。此外,有的人在烹飪過程中不注意廚房操作要求,在切過生肉的砧板上切生蔬菜,甚至做成沙拉。如此一來,更容易使生蔬菜攜帶寄生蟲進入人體,比如豬肉絛蟲。

3)養寵物

家裡養寵物的人最好定期帶寵物去打驅蟲藥和疫苗,尤其貓咪身上比較容易攜帶弓形蟲,對身體素質不好的人來說是比較容易被感染的。並且,要按時給家裡的寵物洗澡清理,避免把跳蚤帶回家。

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肺吸蟲病?

肺吸蟲的傳播途徑是生食或半生食含肺吸蟲囊蚴的溪蟹和蝲蛄而感染,另外飲用含囊蚴的生水或食用含有活囊蚴的轉續宿主的肉類也可感染。所以,注意飲食衛生,不生吃,不喝生水,是預防關鍵。

除此之外,喜歡吃醉蟹(蝦)和糟蟹的人感染肺吸蟲的風險較高。主要原因是囊蚴在蝦蟹的肌肉深處,酒精或者糟料很難將其殺死;另外喜歡吃「燒烤溪蟹」的人群也更容易被感染,特別對於兒童來說,加熱不徹底更容易被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人體對於肺吸蟲其實並沒有免疫力,只要吃到含有肺吸蟲的囊蚴就可能被感染;而且就算您已經痊癒,下次再吃到囊蚴的時候同樣會被感染,攝入數量越多,病情越重,對於臟器的損傷越大。

吃小龍蝦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健康(安全)吃小龍蝦,有些事情需要您去注意。必須要徹底加熱煮熟後才可以食用;用烤、炒或醃、醉等加工方法不能將小龍蝦體內可能攜帶的肺吸蟲囊蚴(幼蟲)全部殺死。

疾控專家介紹,在蒸煮溫度保持在100℃以上,時間不少於10分鐘,方能確保肺吸蟲囊蚴殺滅。此外,小龍蝦的蝦頭易潛伏細菌、寄生蟲,所以一般不要食用。

1)購買小龍蝦「必須謹慎」:

選購小龍蝦,請您選擇人工合法養殖場售賣的小龍蝦。

2)處理小龍蝦要靠譜,清洗需細緻:

安全處理小龍蝦,建議您首先放在清水中養1-2天,讓其吐淨身體中的泥沙和其他雜質;清洗小龍蝦,請先將鰓、細爪剪掉,然後將蝦體背上的黑色腸線抽掉,用小刷子將蝦殼刷洗乾淨。

3)拒絕「半生不熟」,必須「完全加熱」:

烹調小龍蝦時,烹調溫度一定要達到100℃,並且持續加熱20分鐘以上使其完全熟透。如果小龍蝦是在冰箱中冷藏保存,更要適當延長加熱時間,冷藏後蝦殼變硬,增長時間才能熟透。

4)在外吃蝦,請選擇食品安全信譽較好的大餐廳食用:

對於衛生情況、食品安全難以保證的小排檔,儘量不要選擇。

除了小龍蝦以外,還有哪些食物中有寄生蟲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生魚片--肝吸蟲病

有些淡水魚體內常常寄生了肝吸蟲病,廣東、廣西等地淡水魚寄生蟲平均感染率高達六成。肝吸蟲主要寄生於人體肝膽管內,損傷人體肝臟,患者常感肝部疼痛、腹脹、腹部不適,檢查時可查出肝功能異常。去年2月,我們曾收治5例患者,在廣西出差,共同進餐,吃生魚片,感染肝吸蟲,裂頭蚴,囊蟲,旋毛蟲等幾種寄生蟲。

螺--管圓線蟲病

管圓線蟲幼蟲長期在某些陸生或水生螺體內發育。有人為了嘗食鮮嫩,只是開水汆一下即食,人若生食或吃了不熟的螺肉就可能被感染管圓線蟲。

荸薺、菱角--薑片蟲病

秋季是菱角、荸薺採摘時節,剛摘下來又鮮又嫩,忍不住吃一點。這時就極有可能感染寄生在菱角、荸薺上的薑片蟲。薑片蟲寄生於人體小腸,可引起消化道及全身症狀,如腹痛、腹脹、腹瀉等,重者可發生貧血、浮腫和發育障礙等。

儘量不生吃菱角、荸薺、蓮藕,也不要用牙齒啃皮。在生吃時一定要充分洗擦,並用開水燙泡幾分鐘或在陽光下曬過一天後才吃用。要講究衛生,不喝生水,接觸過水生植物或汙水時要洗乾淨手,防止囊蚴汙染。

未全熟的豬牛排

去西餐廳經常會聽到來份五分熟的牛排,一旦有未滅活的絛蟲卵進入人體,蟲卵就會在人體腸道內孵化並吸附在腸壁上,不斷生長,會長的很長,然後引起腹部的各種難受,身體也會消瘦,

牛羊肉卷

吃火鍋的的時候我們會經常吃到牛羊肉卷,一旦我們吃了未熟透的肉卷,就很容易感染弓形蟲,所以我們不要為了追求鮮嫩的口感就急於入口,讓他再涮一會。

弓形蟲對孕婦的危害最大,會造成流產畸形等各種胎兒問題。所以對於備孕女性和孕婦來說,吃東西更要注意衛生。

牛蛙

牛蛙腿的肌肉裡,有大量的寄生蟲裂頭蚴,還可能有絛蟲,一旦裂頭蚴進入體內,他可能會刺穿腸壁進入身體各個部位,甚至游離到你的皮下,去年4月,我們收治一例男性青年患者,赤壁人,因為肺部遊走性陰影住院,檢查裂頭蚴感染,他自己不知道感染原因,我們進行了健康宣教,治療了2次,病灶消失,我想他以後吃東西,會比較謹慎了。

責編|主播睿捷

通訊員|馮敏

相關焦點

  • 科普:肺吸蟲是寄生蟲,四種可能攜帶肺吸蟲食物,大家需要少吃
    或許很多人都沒聽說過肺吸蟲,但是肺吸蟲卻是一種很常見的寄生蟲。聽名字也會知道,肺吸蟲主要寄生在肺部,但其實也會寄生在其他的部位,比如大腦、腸胃等處。若是人體被肺吸蟲寄生,容易出現比較嚴重的症狀,開始的時候會咳嗽、胸痛、腹瀉等,時間長了症狀會加重。
  • 吃小龍蝦成了瘸子?蝦黃到底能不能吃?真相來了
    蝦頭裡蝦黃到底是什麼?能吃嗎?聽說小龍蝦很髒,裡面堆積著排洩物和寄生蟲?你們是不是有很多問號?今天就來給大家解答這些問題。一、蝦頭到底能不能吃?很多人都在意的是蝦頭能不能吃。四、蝦是「發物」,不能隨便吃?真相:只要不對蝦過敏,那就可以吃。很多人可能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有傷口的時候,吃蝦蟹會讓傷口潰爛,難以癒合。其實,不論在研究還是實際生活中,蝦和傷口潰爛都沒有什麼相關性。
  • 淡水小龍蝦、生魚片你一定不能這麼吃......
    ↓↓↓近日,一組體內因吃小龍蝦導致感染寄生蟲蟲卵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患者四肢內都有密密麻麻的的寄生蟲蟲卵,令人驚悚,醫生根據患者的經歷分析與吃小龍蝦有關。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科副教授梅斌告訴我們,這種情況屬於吃了感染期寄生蟲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蟲病,臨床上常接診這樣的患者,患者多有生吃小龍蝦、生魚片、河蟹和涼拌螺等生鮮食物的經歷。
  • 肺吸蟲是寄生蟲?這4樣食物中含蟲太多,開水難煮掉,還是要少吃
    肺吸蟲是一種寄居於人體肺部的寄生蟲,這類寄生蟲多數是依賴水生植物、動物進行生長繁殖,一旦肺吸蟲進入人體,則會寄居於人體肺部、皮下、腦部等位置。肺吸蟲雖然多數寄居於肺部,但是肺吸蟲如果進入人體大腦,則會導致頭痛、噁心,甚至還會產生失明現象發生,甚至還有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 能不能吃 | 懷孕了還能吃小龍蝦嗎?
    ,發了朋友圈,個個都說我不能吃,嚇得我一下午心裡都不舒服。」不少準媽媽平時愛吃小龍蝦,但是網上有人說「小龍蝦不乾淨,不利於健康」。那麼在懷孕這樣的特殊時期,究竟還能吃嗎?這篇文章就來解答大家的困惑,並分享一些吃小龍蝦的注意事項。懷孕後能不能吃小龍蝦?
  • 女子吃小龍蝦後患急性腸胃炎 小龍蝦還能吃嗎
    不少飯店為了提高效率,很多小龍蝦都沒有清洗乾淨,甚至會用洗蝦粉來洗蝦,都是會讓人吃了引發疾病的危險行為,大家要多注意。吃小龍蝦引發疾病案例不少 大家要當心連雲港一女士吃小龍蝦 吃出腦肺吸蟲病就在幾天前,來自連雲港的一位女性食客,平時都很健康,卻在旅遊的途中突然癲癇發作,後來被朋友立刻送往了醫院搶救。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哎呀,這個是發物,不能吃!」發物,這個詞我們從小聽到大,特別是在生病的時候,關於發物的禁忌就更多了。只是,究竟什麼是發物?到底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很多人卻說不清楚,並且不同人的說辭還不一樣。本期,小薇就來聊聊「發物」這事兒。
  • 吃小龍蝦會中毒導致蕁麻疹?哪些人不能吃?小龍蝦咋吃才能更安全
    近期,一則「男子貪吃小龍蝦過敏休克」的新聞刷屏朋友圈,頓時讓不少人出現了恐慌;很多人偏愛的小龍蝦,怎麼還和蕁麻疹有關係?小龍蝦還能不能吃?吃小龍蝦,你起碼要知道這些。細觀此則新聞,主要是因為一位先生吃了三斤小龍蝦之後出現了全身瘙癢的情況,之後渾身起風團、呼吸急促、發生過敏性休克,最後被診斷為急性蕁麻疹。吃小龍蝦為何會導致「急性蕁麻疹」?它們之間有啥聯繫?
  • 小龍蝦的頭、蝦黃到底能不能吃?這下終於明白了
    四個疑問①蝦頭到底能不能吃?很多人都在意的是蝦頭能不能吃。有人說蝦頭其實應該具體分析,有的部位能吃有的不能。蝦主要的內臟器官,比如心臟、鰓、胃等等都會在蝦的頭部,總體來說容易富集較多的重金屬類物質,因此不建議吃蝦頭。
  • 醫本正經|吳敏霞老公吃小龍蝦後進ICU 小龍蝦:這鍋我不背
    四川在線消息氣溫驟降,不少人對夜宵(長膘)的渴求又增加了,小龍蝦、大閘蟹、烤肉炸串無所顧忌。但幾天前,又被吳敏霞老公張效誠吃3斤小龍蝦後住進ICU的熱搜勸退。夜宵,尤其是小龍蝦,還要不要吃?怎麼吃相對健康?
  • 「可怕」最近這些食物慎吃!男子高燒10天,肝臟驚現寄生蟲!
    >蘸料不能殺死寄生蟲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愛吃生蔬菜、魚片等生食更以為粘上醬料就可以吃得更安全放心然而真相併非如此醫生醫生表示, 洋洋體內是一種名為肺吸蟲的寄生蟲,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到處遊走「四處為家」,還會以人體組織為食。而洋洋感染這種可怕寄生蟲的原因就是生吃了帶有肺吸蟲卵的螃蟹所致。
  • 男子吃半熟螃蟹險偏癱 肺吸蟲進大腦醫生稱罕見
    一向身體健康的溫先生怎麼也沒想到,幾隻螃蟹下肚,差點讓他偏癱!昨天,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確診了這例非常罕見的腦型肺吸蟲病。   肺吸蟲爬進大腦 這情況極為罕見   今年48歲的溫先生是莆田人,半個月前,因左側手掌麻木,他到當地醫院就診。
  • 小龍蝦的危害以及食用宜忌
    (一)橫紋肌溶解症小龍蝦裡有肺吸蟲,容易造成「橫紋肌溶解症」。一般來講,小龍蝦和蟹這類動物都攜帶肺吸蟲,而且用烤、炒或者醃的方法不能保證將肺吸蟲的幼蟲殺死。但又有專家澄清從南京人每天吃龍蝦的數量看,目前20~30個人發病比例還算是比較小的,這懷疑和個人的體質有關。對於南京小龍蝦導致人體肌肉溶解目前到底是什麼原因仍然沒有定論。(二)小龍蝦烹飪時間過短易致中毒專家因此提醒市民,吃小龍蝦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如果燒煮時間短,細菌未被完全殺滅,極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
  • 這些菜,大人小孩最好都別吃
    最近溫度逐漸升高,大家對於吃小龍蝦、哈啤酒、嘬田螺的欲望又愈發強烈了。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貼近大自然,還會帶著孩子去池塘、河邊撈田螺吃。
  • 蝦和維生素C不能同吃?「食物相剋」真是不讓人吃東西了……
    丁當平時隨便刷一刷朋友圈,就會發現很多有關食物的「搭配禁忌」。其中不乏一些聳人聽聞的「致命搭配」,比如海鮮和水果一起吃是砒霜,白蘿蔔和胡蘿蔔一起吃會得敗血症……這些所謂的「禁忌」是真的嗎?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吃吃了?● ● ●食物相剋的「科學外衣」1.
  • 愛吃小龍蝦的注意了!女子咳血三年 肺裡全是洞
    她的肺被肺吸蟲鑽出好多個洞!小編看著就覺得好痛……醫生說肺吸蟲是跟著不乾淨的小龍蝦被夏女士一起吃下肚的!記者買小龍蝦做實驗竟有蟲!記者在菜場隨意買了一隻小龍蝦放入超聲波清洗機對,就是眼鏡店用來洗淨片的那個機器
  • 「警惕」女子吃了這道菜,持續高燒4個月……
    這個當地人愛吃的家常菜會是張女士此次發病的元兇嗎?「一般寄生蟲感染的患者,嗜酸性粒細胞和IgE都會升高,這名患者兩個指標都不高。」醫生說,「通過反覆詢問病史,我們發現她喜歡吃醉蝦醉蟹等未經煮熟的食物,結合4次肺部CT影像,高度懷疑肺炎是感染寄生蟲所致。
  • 小龍蝦的頭、蝦黃到底能不能吃?終於有答案了
    因此,人們誤認為小龍蝦在汙水中生活,或是我們吃的小龍蝦就是在汙水中養殖的。自然蝦體特別是蝦頭裡面肯定會堆積著排洩物和寄生蟲,重金屬富集的問題不可避免。但是,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小龍蝦基本為人工養殖,野生的比重極少。
  • 給小孩子吃小龍蝦時,蝦頭的黃到底能不能吃?家長:後悔沒早知道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每一位家長對小孩子都可以說是寵愛有加,對於小孩子也是照顧得無微不至,特別是對於小孩子的飲食方面更是要求嚴格,各種營養滋補類的東西更是一樣都不能少,特別是海鮮,像大閘蟹和小龍蝦,不過在吃小龍蝦的時候,小龍蝦頭裡是「黃」還是「屎」?到底能不能給小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