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國學到底是什麼?

2020-12-15 墨瑙子文史

如果你也喜歡國學有關的一切,如果你也喜歡讀書,那麼請你和小編一起用國學引領生活,用國學去思考人生,用國學去創造、去發現更多的美好吧。相信和小編一起學習國學,我們一定都會變得更好更充實。

小編以前中學的時候語文成績還算不錯,作文總是得高分,被老師點名表揚,但儘管如此,古文依舊讓小編頭疼。小編簡直不明白為啥要背「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出師表》,文言文也讓小編感覺艱深而晦澀。

後來小編才知道,這些讓小編頭疼的東西既是文學的精華,也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歷史和智慧。中華上下五千年,流傳下來太多值得我們繼承和學習的東西,我們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有屬於我們自己的哲學思想、我們有屬於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念,這些文學、思想和價值觀往往都用文學或書籍的形式保存了下來。經、史、子、集樣樣不能少,唐詩宋詞也包含其中,還有中醫學、國畫都值得我們深究。

國學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趣。

試想一下,當你在天空看到一群鳥兒飛過時,你會用什麼來形容這番景色呢?「怎麼全是鳥!」、「這鳥兒也太多了吧!」這樣會不會有點無趣?如果能看著眼前這番美景,說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會不會別有一番滋味?讓你更能記住眼前這一幕。說不定還會得到小夥伴的讚嘆呢!

不知道你們愛不愛看《奇葩說》,小編是很愛看的。小編發自內心的覺得馬東很厲害,曾經在「成為討厭的人是壞事嗎」這一期辯題中,他的回答令小編印象深刻。

他用《紅樓夢》中曹雪芹對女子的態度來舉例:「紅樓夢中,曹雪芹喜歡的是姑娘們,不喜歡那些婆子們。所以,曹雪芹一定要把姑娘們寫死。他不想讓姑娘們變成世俗的老婆子」然後,他又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態度來表達了不以世故待人,接納自己,才能變得更好。最後他說:「活,是三點水,說明是活的。說明即使你變成你討厭的人,你還是可以變的」這就運用了朱熹的「為有源頭活水來」。

你看看,道理都是深入淺出的,很平實,也很迷人。這種看似自如的摘引和應用,其實反映了馬東個人的學養。他能來到《奇葩說》,是憑真本事,絕不是胡說一通就能上節目。

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擔任主持人,也是出口成章,用典精準而自然,很多人都感嘆董卿的美無關於容顏,更關乎於氣質,那種從容優雅是當今很多女孩都沒有具備的,氣質太好了!小編覺得,「書中自有顏如玉」,董卿也是被一本本國學典籍滋養,才有如今的氣質和成就。

如果你要問小編,國學能讓我變好看嗎?國學能讓我賺大錢嗎?國學能讓我找到好工作嗎?小編肯定要對你說,當然不能。

那我們幹嘛還要學國學?

因為國學可以讓我們領略古人的智慧,對自己、對人生的方方面面進行思考,從而關照內心,去尋覓事情的答案。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在思考中進行自己的生活,修心開智,活得也會更自在些。

另外我們日常也可以通過中醫來調節自己和家人的身體,減少疾病的折磨。時不時去看看國畫展,去見識國畫之美。閒暇之餘下下象棋,聽聽相聲或京劇,不也都很有意思嗎?完全不比那些勁歌熱舞的綜藝節目差嘛!甚至比它們更有味道和深意。

願我們都能用國學引領生活,讓國學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讓國學來幫助我們成就真我,從而達到心、身、靈達到高度統一,讓生活變得更加輕鬆自在。

今天的國學小知識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侵權的話請聯繫小編刪除。如果你對哪些國學有關的話題感興趣可以給小編留言,小編都會看的。那麼我們下一次文章再見!

相關焦點

  • 談國學、論國學,那國學到底要學什麼?
    上篇文章講了什麼是國學,那麼這篇文章小編我接著講國學學什麼?各位讀者知道國學要學習什麼嗎?我們所說、所講「國學」之前,首先必須明確國學的範圍,如果不明確國學的範圍,那麼說再多都無意。國學因此我們學國學,除了學習外在的文化外,我們更應該重視學習它內在的精神。
  • 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常識?
    「國學」一說,最早見於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國故論衡》。一、什麼是國學常識?顧名思義,「國學」就是中國之學,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中創造的文化,它不僅書寫在典籍裡,更融入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比如,為什麼古代稱官署為衙門?「中國」一詞是怎麼來的?中國人的祖宗信仰是怎樣的?將皇帝稱為「萬歲」是什麼時候開始的?「連坐」和「族誅」有什麼聯繫?公主的稱謂是怎麼來的?再比如,「嫡長子制」是怎樣的制度?古代的婚禮和相親是怎樣的?古代的日曆和今天的農曆一樣嗎?道教是怎樣形成的?雙修是指的什麼?宰相肚裡能撐船是怎麼來的?
  • 現代人們為何學國學?國學有什麼用?何為國學?
    隨著現代的人們越來越重視國學,如今國學的新聞也是非常的多,但是在其中的負面新聞也是佔了很大的比例的。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對於國學有那麼多,甚至是那麼大的爭議?很多人都不理解,國學對於我們來說到底有什麼意義?今天,就想跟大家說一說國學給我們帶來的意義,以及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
  • (前言篇)為什麼要學國學?
    國學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底蘊。為了探討為什麼要學習中國學,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一: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維護中華民族基礎。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明。有「三皇五帝」的傳說,夏商周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儒家和孟子的思想,漢賦,唐詩和宋詞的文化精髓……和紅燈綠酒相比,面對這些璀璨奪目的傳統文化,我們為什麼要拒絕? 我們如何發展我們的國家?
  • 什麼是國學?為什麼要學國學?
    也許我不能直接告訴你國學是什麼,但我能跟你說說國學像什麼,以及它是什麼感覺。它是下班回家,站在二十八層樓上,西望落陽的眼神,是夕陽無限、為霞滿天的思逸神飛——俯臨莽蒼長野,掀開垂天之雲,與鯤鵬凝神對視,物我兩忘,橫掃周身疲累的鬆快。
  • 學國學,意義有多大? 小學生學「國學」重在薰陶
    日前,廣州市某小學舉行了一場國學誦讀展示會,臺上,孩子們穿著古裝,搖頭晃腦誦讀經典,臺下,家長、老師報以熱烈掌聲。  近年來,對於小學生是否合適學「國學」,家長們一直爭議不斷。今年春節晚會上,一個7歲小女孩倒背《百家姓》的節目更是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小孩子到底要不要學「國學」?
  • 國學興起,學歷史,到底學什麼?
    國學興起,學歷史,到底學什麼? 龐子博先生:我經常講:「第一等學問是歷史,第二等學問是文學,其他學不學無所謂,因為都是技術方面的東西。」歷史的核心不是公元多少年發生什麼事情,這個可以不知道,但是要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
  • 什麼是國學?國學該怎麼學?國學還有沒有用?
    更有人說百年前救亡圖存的先烈們要一把火燒掉的陳芝麻爛穀子又開始死灰復燃了,那些封建禮教、三從四德又開始借屍還魂了。諸如此類的說法不勝枚舉。罵的更難聽的還有很多,只是這兩年少了一些,原因是國家開始提倡學國學、用國學。有些人說,這次的所謂文化復興運動,是官方倡導的結果。
  • 國學之學(1)弄明白什麼是國學
    導讀:國學泛指、如何分類、國學的體系結構、國學如何分類、國學名家、近代國學分科、國學誤區國學泛指什麼是國學呢?簡而言之,中國傳統文化學術體系就叫國學,包羅治國理政、倫理生活、修身養性、觀天堪地等。論語是國學,琴棋書畫也是國學,醫學、星象、術數都是國學。
  • 國學——到底是什麼
    中華文明思維之旅將推出一系列國學文章,名之為《國學五篇》,此文為第一篇作者:聽海直至今天,國學到底是什麼,能夠為現代社會和現代生活帶來什麼,這些學界爭論多年的問題依然沒有答案。如果不明白國學是什麼,國學的推廣與教育就只能在迷途中艱難前行;只有明白了國學是什麼,國學的教育原理才能至簡,目標才能明確,教育操作才能有序,教育進程才能高效,人才才能高質,才能真正地引領未來。當代「國學」之名,以古為基,直接源自十九世紀「西學東漸」之風,張之洞、魏源主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五四」時代,胡適等提出「整理國故」口號。
  • 國學到底是什麼,學習國學有什麼作用,我們又該如何學習?
    二、國學的分類我國歷史上傳統的下一的國學可分為四大部:1、義理之學即哲學:義理之學包括諸子百家,比如孔子的儒學,老莊的道家之學、韓非子的法家之學、墨子的墨家之學等,另外還有佛教、道教的宗教學說。2、明是非、辨邪正:當今社會人心過於浮躁,人們的心平靜不下來,金錢物慾使人們心神不寧,人們依舊停留在低層次的物質追求中,難免不明是非、邪正,最終遺忘了我們民族許多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通過國學的學習,能使得人們從低層次的物質追求上升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國學語文?
    國學教育是作用於少年兒童,有益於少年兒童一輩子的教育!在當今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教育本源首要任務著力不夠,社會教育負面影響過大的現實面前,面對青少年犯罪率飆升,心理脆弱,自理能力讓人揪心等行為現象,我們的社會在反思,我們的教育在反思,我們的每一位家長在反思。反思後的結果就是共識: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教育不能舍本求末。
  • 國學課火爆,孩子到底該不該學?國學的正確打開方式家長了解嗎
    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國學課火爆,孩子到底該不該學?學國學的正確打開方式家長了解嗎「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聽到她的孩子在背誦弟子規。在國學課異常火爆的當下,她也讓孩子加入了學習的隊伍。
  • 國學|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國學大語文對孩子今後學習的重要性。面對浩海如煙的傳統知識,該學哪些?怎麼學?魔力恐龍國學課來幫你~魔力恐龍 國學課參考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專為2-9歲兒童研發。課程設置十大模塊:寓言故事、古詩詞、傳奇人物、諺語童謠、傳統文化、歷史典故、經典名言、成語故事、中國神話、國學科普。讓孩子感知語言的平仄韻律,產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國學素養,為未來打下夯實基礎。結合魔力家族們的精彩演繹,課堂趣味濃濃,傳遞愛與美好。
  • 漢學與國學
    2.與「國學」相對,是從研究者和研究視角劃分的。「漢學」指中國以外的學者對中國文化的研究,而且本質上又是以西方學術方法開展的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外華裔學者的研究也常被納入「漢學」範疇。「國學」是中國學者對中國文化的研究,通常又特指對古代文化的研究。本課程所說的漢學是第2種意義上的漢學。
  • 兒童學國學,學什麼?怎麼學?
    最近武漢市1-9年級的中小學生一起參加了教委組織的國學競賽——e國學經典誦讀。讀三年級的兒子一路過關斬將,晉級了第一關20萬進1萬的評比,晉級了第二關1萬進5000的評比,又晉級了第三關5000進2500的評比,來到了最終的展示環節。
  • 國學 | 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國學大語文對孩子今後學習的重要性。面對浩海如煙的傳統知識,該學哪些?怎麼學?課程設置十大模塊:寓言故事、古詩詞、傳奇人物、諺語童謠、傳統文化、歷史典故、經典名言、成語故事、中國神話、國學科普。讓孩子感知語言的平仄韻律,產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國學素養,為未來打下夯實基礎。結合魔力家族們的精彩演繹,課堂趣味濃濃,傳遞愛與美好。
  • 孩子為什麼要學國學?進來看看就知道了
    後來多方了解才知道,現在的小學一年級就已經開《國學班》了,更有些幼兒園都有了《三字經》《弟子規的》課程,真是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汗顏。不管是招生的噱頭還是因材施教,我覺得幼兒園就開始學還是有點過早的。首先我們來定義下什麼是《國學》。
  • 國學培訓班,孩子到底能學到什麼?
    穿上漢服,捧起《論語》或《弟子規》,開始搖頭晃腦,口中念念有詞,這個場景經常出現在一些國學培訓班裡。有數據稱,目前,全國經營範圍包含國學教育的相關企業已達到4000餘家。照此測算,保守估計我國兒童國學教育市場規模達135億元。當「國學熱」吹進了少兒培訓機構後,又是番什麼景象?家長為何把孩子們送進國學培訓班?又會有何收穫?
  • 國學是什麼?你在學嗎?
    國學方興未艾。總體來說,國學是一門智慧之學!從內容看。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從民間定義看。一般來說「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